為什麼骨骼的年紀將會比真實年紀更小?養骨秘笈有哪些?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大家越來越重視養生,可以說養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因為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慢慢減退,骨密度也逐漸下降,很多的老年人備受骨質疏鬆的困擾,所以養生在老年階段更受歡迎。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十分多發的一種病症,研究發現,五十歲以上的老人,患骨質疏鬆的幾率為19.2%,特別是老年人女性,患骨質疏鬆的可能性達到51.6%。因此女性年紀大了以後,十個很有可能有八個都身患骨質疏鬆。可是假如平時堅持養骨,骨骼的年紀將會比真實年紀更小.
養骨秘笈

健康飲食
我們應該多攝入富含鈣、鎂的食物,保證每天800毫克以上鈣質的攝入,50歲以上每天需要1000毫克鈣質補充,保證每天喝奶300克,適當補充鈣劑。

另外,骨骼中22%的成分是蛋白質,所以我們要多吃點蛋類、奶類、核桃、肉皮等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食物。
鉀也是骨骼生長代謝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可從香蕉、柳丁、李子等水果中補充。
吃多種水果、蔬菜和穀物,將有助於攝入足夠的鎂,進而幫助鈣的吸收。
骨骼所需的維D,90%依靠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攝取,其餘10%通過食物攝取,主要存在於深海魚、動物肝臟和瘦肉中。適當的補充這方面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

適當運動
骨骼的健康,除了要補,還要練。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骨骼肌肉系統的強度,增加骨骼的平衡能力,減少發生骨折的機率。有關節問題的老人可每天進行適當的肌肉鍛煉,如騎單車、游泳或散步。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要量力而行,分多次運動。每天戶外鍛煉1~2次,每次1小時左右,以輕微出汗為宜。

曬太陽
曬太陽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合成,延緩骨質疏鬆的發展。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使人體皮膚產生活性維生素D,促進鈣在人體中的吸收,起到強壯骨骼的效果。一般情況下,春秋季每天堅持曬太陽20~30分鐘、夏季每天曬太陽5~10分鐘、冬季每天曬太陽30~60分鐘。

補充肽
此外,每天一杯國肽世家膠原蛋白肽,可以讓你的骨骼更健康,它裡面含有多種促進骨代謝的活性肽類物質,以及鈣、磷、鐵等一些元素。人體服用後無需消化,直接被吸收利用,可以更快、更有效的起到一定的生理功效。
肽對骨質疏鬆作用機制

1、肽可以促進骨、軟骨細胞增殖,促進組織對鈣的吸收。
2、肽可以促進傷口癒合,刺激軟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的增殖。
3、肽可以改善骨密度,增加骨骺端膠原蛋白的含量,影響破骨細胞的分化和活性,有利於保持松質骨的骨小梁微觀結構。

肽是骨骼這座建築裡的鋼筋,而鈣質則是混凝土,沒有鋼筋的存在,骨骼這座建築就會不堪一擊。因此,肽對於骨骼系統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肽可以增加骨骼的強度與硬度,預防骨質疏鬆,充分靈活關節,預防骨質疏鬆和關節炎。肽進入人體後,隨著血液迴圈到骨骼後,能夠促進合成生長激素,促生長激素釋放因數,生長抑素,促甲狀腺釋放激素。這些肽類物質對骨的合成、生長、發育有著重要作用,對改善骨關節炎有著積極的輔助作用。

50歲的人中有這些跡象顯示你的身體很好,趕緊自查一下.

長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但是,對大部分人而言,長壽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其實,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老有所養”的問題也逐漸得到解決。所以,我們何時可以達到100歲?普通人,醫學界,科學界,都開始重視長壽,長壽村,長壽飲食,長壽健身,網上都有相關的報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習慣都是在網路上進行的,醫學專家們已經開始對日本人的壽命進行統計,以期通過大量的資料和研究,來瞭解日本人的壽命特點。這幾個行為在超過50歲的人中最普遍。以上的跡象顯示,你的身體很好,你將會活得更久,並且與你更親近。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長壽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飲食.他們發現,如果每日攝入20%的食物,可以讓你的壽命增加20%。他們相信,如果我們日常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太高,會導致氧化物質增加,加速老化。而氧化物質則是導致癌症和心臟病的重要因素。延年益壽的實質就是通過不斷的排出有害的活性氧,降低卡路里的攝取,從而使身體中的抗氧化酶水準明顯提高,從而保持體內活性氧的平衡,從而延長壽命。
睡眠好
我們一生當中1/3的時間都是在睡眠當中度過的,睡眠可以幫助恢復體力和精力,也更有利於各項器官的修復與調整,很多長壽老人,他們也非常注重睡眠品質,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褪黑素逐漸減少,對於睡眠的需求就越來越少,很多老年人出現了失眠多夢的情況。

50歲以後如果能夠擁有一個好的睡眠,這樣也更有利於身體健康,能夠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更容易長壽。

心跳慢

當我們處於安靜狀態的時候,心跳應該保持在60~90次/min。如果長期心率過快,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胰島素抵抗誘發血壓、血糖升高以及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從而導致壽命的長度受到影響。

教授曾在2010年進行過一項流行病調查,結果顯示心跳次數保持在60~74次/min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顯著低於心跳75~89次/min或心跳>90次/min的人。
在平時大家想要降低心跳的心率,可以適當進行運動,運動員的心率都是比較低的,選擇一下適合自己的運動,可以幫助降低心率。
肌肉壯

上了年紀的人由於肌肉的萎縮,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腿腳不利索。很多人認為是關節退化所致,其實肌肉退化才是主因。大約從40歲開始,肌肉就會以每年8%的速度開始減少,70歲之後減少的量會更多,一些老年性疾病也會隨之而來。
想要延緩衰老保持健康,擁有強壯的肌肉非常重要,運動就是一項增肌的好方法。想要增肌的人群可以進行肌肉性鍛煉,沒有條件的也可以經常快走,對於增肌有很大好處。

年輕有活力

美國科學家曾對500名7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這些老年人都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僅僅如此,他們的外貌看起來也至少比實際年齡年輕10歲。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教授雅基•史密斯指出,自我感覺年輕健康,可以一定程度增加戰勝困難的決心。對於免疫力的提升有很大好處,可降低患病的風險。長期處於消極心態下,則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也隨之下降,患病的風險也會提高。
排便好

排便是身體的正常代謝反應,如果排便順暢且規律,也就說明你的身體代謝是好的,能更加及時的代謝掉身體內的廢物,這樣的人身體也會更加健康。排便好,會大大降低患上腸道疾病、慢性疾病的風險。特別是過了50歲後,排便還是好的,這樣的人更容易長壽。

眉毛長就意味著長壽嗎?男性朋友的眉毛會變長?

男性朋友在年紀過半後,會出現老化的情況,例如皮膚暗沉、長皺紋、色斑和老年斑等問題,還有抵抗力減弱、身體機能衰退的狀況。許多老人會出現眉毛變長的情況,“長眉毛的老爺爺”是大多數小朋友對老年人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一些老年人的眉毛慢慢就會變長,而且還有一句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所以人們都認為眉毛長就意味著長壽。

眉毛真的與壽命有關嗎?
其實有的人眉毛濃密,有的人眉毛稀疏,這與遺傳是有很大關係的,如果我們的父母和祖輩眉毛比較濃密,後代的眉毛一般就比較濃密,如果我們的父母或祖輩眉毛比較稀疏,那麼後代的眉毛也是比較稀疏的。

不僅眉毛的濃密程度與遺傳有關,眉毛的長短也與遺傳有關,眉毛是體毛的一種,體毛又與體內的雄性荷爾蒙分泌有關,雄性激素分泌越高,眉毛可能會越濃密越長,如果分泌水準越低,眉毛就相對比較稀疏。

眉毛也與年齡有關,因為我們的眉毛每天也在進行新陳代謝,新的眉毛生長出來,老的眉毛自動脫落,但是年齡大了之後,眉毛的生長速度比較慢,代謝能力比較差,舊的眉毛不會很快被代謝掉,而新的眉毛又生長出來就會導致舊眉毛越長越長。

中醫認為:眉毛是人體“腎精所屬”,一般眉毛濃密代表腎精充足,身體代謝功能旺盛,毒素和垃圾樂意更快的排出體外,代表身體健康。

相反,若眉毛及頭髮稀疏、脫落,則意味著腎精不足,腎臟代謝功能比較差,毒素和垃圾會在體內堆積,對蘇過多則會有誘發疾病。

不過眉毛的長短和壽命並無關係,主要和遺傳、營養以及激素等因素有關。
男性朋友的眉毛會變長?
1、進入老年狀態
眉毛受著細胞的影響,而且眉毛是有生長週期的,一段時間後,會自動脫落,還出長出新的眉毛,45歲以後,男性朋友的細胞會分裂的越來越少年齡升高,體內的細胞會逐漸的減慢,導致眉毛不會掉落,還會變長,45歲後眉毛越來越長,代表著中老年已經來臨。

2、調整飲食習慣
生活水準提高了,餐桌上的魚肉必不可少,但是男性朋友有飲酒的習慣,不健康的飲食會對身體不利,出現雄性激素的紊亂,眉毛變長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內分泌不穩定,這時就應該找到自己合適的飲食習慣。

3、雄性激素分泌過高
50歲以上的男性眉毛增長的原因應該是影響到了自身的雄性激素,從而導致毛髮增長。當人體在中年時,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有衰弱的跡象,隨之降低新陳代謝的速度,導致雄性激素過多無法排除,便出現眉毛長的情況。但是眉毛長不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可以進行適量的運動,來穩定激素的平衡。
怎樣養護我們的眉毛?

眉毛其實也是我們免疫機制的第一道屏障,眉毛可以幫我們阻礙塵土、雨水、汗水,保護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時候應該注意養護我們的眉毛。

1、切勿拔眉毛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眉形不好看,就會用鑷子或者夾子將拔眉毛,但是小編在這裡建議大家不要這麼做。眉毛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並且在眉毛周圍有很多細小的神經,很多人拔眉毛的時候都會有出血的現象,這樣是很容易感染的,嚴重一點甚至會出現毛囊炎並且影響我們的視力。

2、清洗眉毛
眉毛周圍的毛孔也是會分泌油脂的,如果我們平時不清洗,就會讓這些油脂堵塞毛孔,會長出痘痘,對我們的皮膚不好。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哎呀,說這麼多遍你怎麼就是不聽,說了不要把手機放在床頭。”李阿姨早晨起來打掃衛生,進去兒子房間,一眼就瞅見了床頭的還亮著遊戲頁面的手機。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多年來李阿姨一直堅持養生,對於這些會產生輻射的電子產品都盡可能的避而遠之。她也一直叮囑兒子要儘量少玩手機,但年輕人肯定是離不開手機的。於是她只好退而求其次的跟兒子說睡覺時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頭旁,每次說的時候兒子都嘴上答應。這次李阿姨進去打掃衛生的時候又發現兒子把手機放在床頭就睡了,當下她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把兒子拍醒了。

再次苦口婆心的勸兒子,手機有輻射不能放在床頭的,不然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被吵醒的兒子一肚子的火,當下就沖李阿姨發火了“手機哪裡會導致癌症發生,我每天都放在床頭睡覺的,怎麼不見我得癌症!”李阿姨直接被兒子吼的愣住,悻悻地去了屋外。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而且有些人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一般會把手機放在床頭,但是有些人說如果把手機放在床頭會得腦瘤,不知道這種說法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呢?

什麼是輻射?

輻射是一種能量的傳遞,在我們生活中輻射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曬太陽的時候會有紫外線輻射,但使用微波爐的時候會出現電磁輻射。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如果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輻射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主要是核輻射CT檢查等所產生的一些輻射,相信很多人去醫院做CT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有時候需要穿上一層衣服,就是為了防止電離輻射給身體帶來影響。

如果長期接觸這些輻射會給健康帶來威脅,也會增加身體細胞突變的可能性,容易引發癌症。

非電離輻射是輻射能量比較低的一些,對健康不會造成很大的威脅,比如手機等一些電子產品就會產生這種輻射,輻射的頻率是比較低的,正常情況下不需要恐慌。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所謂手機輻射,是指手機產生的射頻電磁場,又可稱為無線電波。頻率在30 kHz–300GHz之間,與微波、可見光、紅外線同屬於非電離輻射。與x射線、伽馬射線之類的電離輻射不同,電磁輻射沒有本事直接去破壞生物體內的DNA分子,不過它們也會產生一些生物效應,比如熱效應。但手機輻射的能量實在太小了,根本無法提高人的體溫。

有研究發現,當用一側耳朵接聽手機超過50分鐘,同一側大腦會比另一側大腦消耗更多的葡萄糖。但這項研究還非常初始,大腦消耗葡萄糖增多也未必會產生什麼有害的影響。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那麼腦瘤的發病因素有哪些呢?

1.遺傳因素
任何疾病一旦與先天遺傳有關,似乎就有一種無奈感。遺傳因素在腦瘤的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人體基因缺陷或突變可形成顱內腫瘤。多發性神經纖維瘤是典型的遺傳性神經系統腫瘤,約半數患者都有家族病史。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2.物理化學性損害
物理化學因素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一些腦部損傷或常接受放射線者,其顱內纖維母細胞或腦膜內皮細胞易發生癌基因突變,引起腦癌發生;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化學物誘發的腦癌包括各種膠質瘤、腦膜瘤、上皮癌、垂體腺瘤等,常見的化學致癌物有甲基膽蒽、二苯蒽,亞硝基呱啶、二亞硝基呱嗪、甲基亞硝脲等。

手機放在床頭很容易會導致腦瘤發生嗎?

  3.酸性體質
不良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等可造成體質酸化,免疫力下降,機體代謝迴圈緩慢,阻塞腦動脈,氣血運行不暢,這時腦部寄生蟲、病毒大量繁殖,造成腦部嚴重損傷。

艾滋病老齡化的原因是什麼?艾滋病病人怎麼樣才能不傳染家人?

艾滋病的英文簡稱是AIDS,艾滋病的中文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的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

本病主要經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HIV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壞CD4(+)的T淋巴細胞,導致機體的免疫細胞和免疫功能受損乃至缺陷,最終並發各種嚴重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艾滋病具有傳播迅速、發病非常緩慢而且病死率高的特點。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2019年中國新診斷報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數為15萬例。其中,60歲及以上感染者人數3.7萬例。

艾滋病“老龄化”:为何越来越多的老人染上艾滋病?

老齡男性感染者數量與2010年相比翻了5番,成為中國艾滋病感染者報告數年增長率最高群體。自我報告通過商業性性行為感染的老年男性占60%;通過非商業性性行為感染的占30%。

廣場舞殘害了多少老人?老人說出真相,讓子女震驚不已
廣場舞讓老年人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很多人可能覺得跳廣場舞會給老人帶來很多好處,不僅能鍛煉身體,也能打發無聊的生活,還能交到很多的朋友,但是廣場舞也會有一些弊端,那就是跳廣場舞會感染艾滋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很多人都以為感染艾滋病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才是主要群體,其實老人才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發人群,根據調查發現,60歲老人要占三分之一,並且還在逐漸上升的趨勢,所以只要是稍不註意,艾滋病就有可能上門。

艾滋病“老龄化”:为何越来越多的老人染上艾滋病?
這些老人在跳完廣場舞回來後,身體就出現了問題,渾身難受,一直低燒,渾身上下還起紅疹,讓子女感到擔心不已,子女一直以為是過敏引起的,到了醫院治療後,才得知感染了艾滋病,這讓子女感到震驚不已,一時間難以接受。

艾滋病「老齡化」,離不開兩個原因

隨著醫療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社會人均壽命也整體延長。而我國目前的退休年齡男性是60歲,女性則是55歲,一些女工人則年滿50歲就能退休了。忙碌了大半輩子的叔叔阿姨突然閑了下來,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艾滋病“老龄化”:为何越来越多的老人染上艾滋病?
不過,隨著空閑時間的增多,很多老人和子女接觸的機會卻減少了。由於社會結構改變的因素,年輕人在外地工作而老年人空巢留守的情況越來越多。如果再加上喪偶因素,獨居老人的數量會更多。大多數時候,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多數時候他們是寂寞的。

在這種因素之下,一些老年人平時會參與大量的老年性活動和社交,期望能夠找到感情的寄托。而由於感情需求急待解決,使得一些老年人在生理需求顯得盲目。參與社交的老年人可能會盲目發生性關系,甚至有的老人會發生性交易性質的行為。

非婚性行為增加了,老年人的安全意識卻沒有提高。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性病艾滋病門診主任醫師李在村表示,在老年性行為中,老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很低,安全性行為知識薄弱,很容易發生高危性行為,增加艾滋病感染風險。

艾滋病“老龄化”:为何越来越多的老人染上艾滋病?
對老年感染者多一些幫助和理解

老年人感染艾滋病,比年輕人更為痛苦。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感染HIV後易發展為艾滋病(AIDS),且老年病例通常存在潛在合並癥、機會性感染,加快死亡速度。

還有專家指出,中老年HIV感染者的治療效果不理想,不僅免疫重建效果不如年輕患者,治療4年內的死亡率也比年輕感染者高出30%。

但與身體上的痛苦相比,老年感染者精神上所受創傷更大。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很多中國人心中,性只是為了生育,不是為了快樂;前者是正當的,後者是不純潔的。

艾滋病病人怎麼樣才能不傳染家人

艾滋病主要是通過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的疾病,通過性傳播是最為主要的傳播途徑,所以在艾滋病的預防方面,要做到潔身自好。

如果家裏人有艾滋病,就應該讓其進行規範的抗艾滋病病毒治療,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就能夠降低傳染性,就能夠將艾滋病病毒抑製在檢測不到的狀態,這也是保護家人不被感染的一種方法。另外,盡量不要有血液上的接觸,艾滋病在得到規範的抗病毒治療之後,一般來說病情可以平穩。

抗幽牙膏,真的有效嗎?如何保護好牙齒

生活中,或許有人不瞭解幽門螺旋桿菌是何物,但如果告訴你它可能導致胃癌,立馬便會引起人們的重視甚至擔憂。借助這種心理,以“用此牙膏,改善口瘡、防治胃癌”“採用抗HP(幽門螺旋桿菌)專利技術”“專利配方100%殺滅HP保護全家安全”為噱頭的所謂“抗幽牙膏”,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價格比常規牙膏也要昂貴得多

“抗幽牙膏”沿用的宣傳策略,還是以往收割人們“智商稅”的慣用套路。先是聲張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讓人們在憂懼狀態中被牽著鼻子走,然後再打著高科技”的幌子,使人們誤以為牙膏有極高的科技含量。最後在天花亂墜的忽悠下,人們淪為被宰割的“韭菜”。

牙膏没选好,有致癌风险?3种牙膏不建议购买,或含潜在毒性成分
我們先來瞭解下,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HP)?簡單來說,它屬於細菌的一種,在全球感染率超50%,主要通過口口、糞口傳播,是引發胃炎、消化性潰瘍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所以對於HP感染,要引起高度重視。

而對於“抗幽牙膏”,醫師表示:HP主要寄存於人體胃部,殺幽牙膏主要作用於口腔中,而口腔離胃部還是有點距離的,目前也沒有實驗在口腔中培養出HP,所以想要根除HP,抗幽牙膏顯然是無能為力。

目前臨床上針對HP感染治療,比較常用的是四聯療法(2種抗生素+鉍劑+抑酸劑),聯合服用2周左右,先抑制胃中的胃酸粘液,才能去除HP

牙膏没选好,有致癌风险?3种牙膏不建议购买,或含潜在毒性成分
3種牙膏不建議購買,或有潛在癌症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牙膏種類繁多,其中部分含的一些化學成分,比如除垢劑、美白劑、研磨劑等,可能危及我們的牙齒健康,大家要注意避免。

而全球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牙膏當中的一項成分,可能損害腸道,誘發腸炎,提升相關腸道腫瘤的發病率。

尤其是這3種成分,購買時要注意避開:

①二氧化鈦:法國國家農業研究所一項動物研究發現:在長期接觸這類物質的動物中,有2/5腸粘膜發生了癌前病變。

②三氯生:一種常見的廣譜抗菌劑,在很多產品當中都有它的身影,比如漱口水、牙膏、消毒劑等,有一定的減少牙菌斑、牙齦炎的作用。但有研究表明,長時間低劑量接觸這種物質,可破壞甲狀腺穩態,導致代謝紊亂、神經發育障礙,甚至增加前列腺癌細胞、肺癌細胞等癌細胞的增值,誘發癌症。

③苯紮氯銨、氯二甲苯酚、苄索氯銨:動物實驗表明,長期接觸這些物質,可使腸道內菌群失衡,從而提升或加重結腸炎及相關結腸腫瘤的發病風險。

所以,購買牙膏時,大家最好觀察一下牙膏成分表,儘量避免這3種成分。

日常應該如何選擇牙膏,牢記3點

通常情況下,口腔健康的人群選擇普通牙膏就可以,因為無論哪類功效牙膏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代替口腔治療,有口腔問題,還是老實去醫院解決。但在牙膏的選擇上,大家可以花點小心思,或有助於口腔健康。

1.看摩擦劑好壞

牙膏中的摩擦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牙膏效果,一般來說,貴的牙膏使用的摩擦劑也是比較好的,當然這個不是百分百,價格高的不一定就最好,所以大家只要選適合自己口腔情況的牙膏就行了。

2.不同牙膏換著用

牙膏有很多種,功效也不盡相同,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交替使用,避免長時間用一種牙膏而產生耐受性,降低牙膏的清潔等效果,建議3個月換一次。

3.別盲目選用功能牙膏

包括抗過敏、美白、防蛀、含鈣等牙膏,一般來說,如果沒有齲齒、口腔疾病等問題,不建議隨意選用功能牙膏,以免使用不當,反而傷及口腔健康。

牙膏没选好,有致癌风险?3种牙膏不建议购买,或含潜在毒性成分
如何保護好牙齒

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人存在不規律的刷牙習慣,發現自己牙齦出血,於是會偏向選擇有止血功效的牙膏,但請記住,不可依賴牙膏止血,這樣治標不治本。

當牙齒經常出現敏感和出血情況,牙齦出血絕大多數原因都是牙齦局部的炎症,可能是牙周炎或者是其他身體疾病的提示,不要試圖用止血牙膏來解決這一症狀,牙膏主要是在確診後起到護理功效,而不能起到治療作用,治療藥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兒童因為乳牙和新長出來的恒牙還沒有發育完全,牙齒表面相對較軟,所以摩擦造成的損害會更大。所以要選擇摩擦劑顆粒較小的牙膏,在刷牙時也不要太用力。兒童容易發生齲齒,使用含氟牙膏可以更好地保護牙齒。保護牙齒,除了選擇的好的牙膏,也要注意標準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是國際公認的有效清潔牙齒的刷牙方式,早晚通過牙膏進行牙齒清潔,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護牙齒,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每天早晚刷牙,吃完東西及時漱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中老年人過夫妻生活能得到哪些好處?老人性生活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老年男性不但有性功能,並且還能維持相當長的時間。50、60歲的老年人,深受封建文化思想的束縛和影響,把性行為看做是見不得光的事。特別是在兒女長大成人之後,更覺得夫妻生活應該隨著就該中斷。在心理上產生了排斥、自卑感。甚至有一些人認為夫妻之事會大傷元氣,會折壽。由於生理和心理的衰老,老年人對性刺激引起的各種反應無論是速度上還是強度上都有所減退。主要表現:

1.激進勃起的時間變長,當受到刺激後,不能立刻站起來。其氣候的時間也縮短了,一般維持幾分鐘就消退。
2.硬度減退,常常硬而不堅。
3.射精前的分泌物減少,每次不見得會射精。在有射精的運動中,精液減少,射精無力,快感減少,節奏性收縮感覺不明顯。

一、中年夫妻分床睡,究竟好不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會出現打鼾的情況,因此很多中老年人會選擇分床睡,但是又怕分床睡影響到夫妻之間的感情,因此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那麼,中年夫妻分床睡,究竟好不好呢?

這種情況需要視情況而定。

夫妻分房睡在外人看來,似乎與“感情破裂”離不開關係,但其實中年後夫妻分房睡,除了和感情不和有關外,可能還受到這些因素影響:

照顧孩子: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夫妻雙方工作,一旦有了孩子,又沒有老人幫著帶,可能就有一方要做出犧牲。

這時候為了更方便照顧孩子,可能就會分開睡覺。尤其是孩子剛出生的一段時間,夜裡也需要人。

睡眠品質差:隨著人的年齡增長,老人睡眠較淺,容易被聲音打斷。有資料統計,同床共眠被打擾的幾率增加50%,這種干擾會增加患抑鬱、心臟病等風險。

因此,不少人為了保證睡眠品質,也會選擇分房睡。

有的情況,則不適合分床睡,比如:獨自生活的老夫妻,由於缺乏兒女的陪伴,加上退休在家等原因,本身就容易感到孤獨,這時候在分床睡,容易加重這種孤獨感,長期如此,對老年人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但夫妻一起誰的話,還可以聊聊天,安慰一下對方,讓對方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這對老人的心理健康是比較好的。還有就是存在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包括腦血栓、心律失常等疾病,最好也不要分床睡,兩人一起,其中一方還能起到夜晚健康監護的作用,以免患者在睡眠中突發急症,卻沒有及時被發現從而發生意外。

總之,中老年夫妻到底要不要分床睡,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決定。

60岁以后,还能有夫妻生活吗?老年人本就该有性生活

二、60歲以後,還能有夫妻生活嗎?老年人本就該有性生活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人都認為,上了年紀之後,就不應該與性在有掛鉤,不然就是老不正經。

可事實上,衰老並不意味著性生活的終止。老年人如果適當進行性生活,反而有利於身心健康。如消除孤獨感,緩解心理壓力,預防抑鬱症、孤獨症等心理疾病;性興奮還可促進身體分泌多巴胺,擴張心血管,提高心率,有利於心血管健康,幫助降低心臟病的發病風險;更重要的是,一項國外的調查發現:老年人過早結束性生活,會加快衰老的速度,且其剩餘的壽命比性生活持續時間比較長的老年人要短。

所以,即便是老年人,即便是過了60歲,依舊可以有夫妻生活。

60岁以后,还能有夫妻生活吗?老年人本就该有性生活

三、中老年人過夫妻生活能得到哪些好處?

1、延年益壽

根據國外性醫學資料報導,她們的性興趣、性能力可以維持到七八十歲,有的甚至可以達到九十歲,而老年好“色”者也相對更長壽。

2、預防早衰

對於女性來說,合理進行夫妻生活,可刺激刺激性分泌,對乳房、生殖器有積極影響;而對於男性來說,合理進行夫妻生活,可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延緩性器官衰老。

3、預防老年疾病

合理進行夫妻生活,可以促進體內β內啡肽的分泌,增強巨噬細胞、抗干擾素的活力,從而減少老年男性發生前列腺疾病、女性發生乳腺疾病的風險。

4、加深夫妻感情

和諧的夫妻生活,會讓人身心愉悅,而伴侶之間的親密接觸會讓夫妻關係更親密,是幸福婚姻的基礎。

總之,性生活並不獨屬於年輕人,它對老年人來說一樣是不可或缺的,老年人如能適當進行性生活,對健康更有利,對家庭更和諧。

60岁以后,还能有夫妻生活吗?老年人本就该有性生活

四、老人性生活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性生活後注意休息

有些人白天工作緊張繁忙,晚上上床後即感全身筋疲力盡,對性生活毫無興趣,如果此時勉強同房,勢必會影響性生活的品質。這些年歲大的人,可將性生活安排在早晨起床前。但需注意的是,每次性生活後要平臥休息一會兒,因為平臥時,睾丸與心臟處於同一水準上,有利於睾丸靜脈血液的回流,對保持和儘快恢復睾丸的功能大有好處。

  經常按摩熱灸臍部

肚臍上有神闕穴,刺激此穴一般可治療胃腸疾病。近年來,日本科學家研究證實,經常按摩臍部或熱灸神闕穴可增強人的性功能並能治療陽痿。具體的操作方法是:每日早晚平臥床上後,用兩手的食指分別按摩神闕穴各5分鐘,也可用一支點燃的香煙移近臍部,在感到局部皮膚灼熱時馬上撤去香煙。每晚臨睡前可重複做幾次這樣的按摩和熱灸,兩個月後即可收到補腎壯陽的效果,做愛時雄風萬丈。

  養成睡前洗澡習慣

白天人的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到了晚上人的副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睡前沐浴可使人放鬆情緒,消除白天的緊張狀態,使身體更加適應夜間植物神經的調配,對改善睡眠、提高性功能均有益處。但需注意的是,洗澡水千萬不要過熱,因為過熱的水不僅會導致睾丸的溫度過高,降低睾丸的功能,還可引起全身的血管顯著擴張,造成腦部供血不足,使人出現疲乏感。

  平時少穿緊身內褲

緊身三角褲可壓迫睾丸,使睾丸部位的溫度過高,從而降低睾丸的功能。另外,由於陰囊主要是靠其外部皮膚毛孔的收縮與舒張來調節溫度的,而穿緊身三角褲則會限制陰囊外皮膚毛孔的這種作用,使陰囊只能靠出汗來調節溫度,長此以往,陰部潮濕溫暖的環境就為細菌的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引起陰部皮膚感染甚至導致生殖泌尿道感染。

  堅持適度的性生活

與人體其他器官一樣,性器官也是“用進廢退”。人體中控制性活動的神經中樞在下丘腦,和諧的性生活可以活躍該部位的神經,使下丘腦―垂體―性腺的內分泌能力增強,促進性激素的分泌,使人長久地保持性能力。當然,性生活也要有所節制,過頻的做愛不僅可使人出現腰背酸痛、神疲乏力等不適症狀,而且容易導致性功能紊亂,甚至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以及前列腺肥大等疾病。

世界上最好的“長壽藥”是什麼?

人體有四肢,一年有四季;正經脈12個,一年剛好有12月;正經脈左右對稱24條,一年剛好有24節氣;24條經脈加上中央任督二脈共有正穴365個,一年剛好有365日。頭圓頂天,腳方履地,人體暗合自然的規律。天地壽命無窮,人只要遵從自然規律長壽自不待言!最好的長壽藥都是免費的!世界上最好的“長壽藥”就是:喝水、睡覺、走路、唱歌、群裡冒泡。

1、水

想要身體健康,攝入足夠的水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缺水引起的,如便秘、皮膚乾燥、脫水、缺水導致血液濃稠進而間接引起心梗、腦梗等,而疾病是長壽路上的一大阻礙,所以,水一定不能少。

3种长寿药,全是免费的!做好这些,轻松活过100岁

▲喝水的最佳時段

早起:此時喝水有助於潤腸、通便。

午睡後:可以防止犯困、還可降血脂。

晚飯前:可以排腎毒,防結石。

睡覺前:睡覺前1個小時合適,可預防血稠,減少心臟病突發風險。

2、睡 睡覺是天下第一大補,每天睡得好,疾病不來找。

俗話說得好:“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眠是第一大補,最簡單的、有效的健康方法就是睡覺。良好的睡眠可以消除全身疲勞,使大腦神經、內分泌、物質代謝、心血管活動、消化功能、呼吸功能可以休息,促進身體組織生長和自我修復,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這對健康至關重要。

要睡覺有三件事要知道:1.睡覺時間:子時入睡最養身。2.睡姿:睡覺如弓。3.睡眠時間:60歲或以上,每天7小時。

3种长寿药,全是免费的!做好这些,轻松活过100岁

▲睡覺最佳姿勢

睡覺姿勢以“弓”形最好,右側臥效果最好,可減少地心對人體的作用力,減輕心臟承受的壓力,讓人更舒心、舒適。

3、走

由於時代的變化,很多東西都已經實現電器化、機動化,出門有車坐,上下樓有電梯,體力活很多人也沒怎麼做,可以說是非常缺乏運動。

而中醫認為,陰陽平衡則身體強健,如果靜太多、動太少,動靜失衡,則陰陽失衡。所以,平時最好多動動,走一走也是可以的,走路被世衛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有研究顯示,每天步行超過30分鐘的人,不管體內脂肪含量有多高,他們的長壽幾率都比其他人高4倍

▲走路注意事項

步行運動時,最好選擇軟底、寬頭、透氣性好、鞋面舒適貼膠的運動鞋,不然太小太窄的鞋容易使足部擦傷、起泡,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至於運動的強度以及量要根據自身體質、體力而定,切記不可強求,長期堅持下去才是關鍵。一般情況下,步行後如果睡眠好、食欲佳、身體無不適,則說明步行量是適宜的。

上述這3種“長壽藥”,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能擁有,而且也是最簡單、經濟、有效的選擇。所以,想要更健康、長壽的人,千萬別忽視掉,要堅持去做,相信一定會有滿意的結果。

3种长寿药,全是免费的!做好这些,轻松活过100岁
唱歌

早上起來洗漱完畢,不妨唱唱小曲。研究證實:唱歌是呼吸肌在特定條件下的一種運動,好處不亞於跑步、游泳、划船等。經常唱歌,人的血液成分會發生變化,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許多職業歌手的壽命比普通人長10餘年。

經常唱歌,要消耗一定熱量。歌唱時長短呼吸,使機體代謝增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改善心腦血管的功能,降低了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發生可能。

站著唱歌最好

唱歌時,能站不要坐,雙腿要分開與肩同寬,身體保持平衡,並記得使用“腹式呼吸法”,使用腹部的肌肉得到充分利用,促進新陳代謝,能改善便祕及皮膚狀況。

過了60歲還是瘦點好,真的是這樣嗎?過了60歲長壽秘訣是什麼?

很多人發現自己不僅年紀漸長,連體重也越來越重,看上去整個人都有些胖了。心裡很是擔心,生怕因為肥胖引發一些慢性病或者損傷關節。民間還有俗語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很多人相信了這樣的話,覺得過了60歲,還是瘦點好。真的是這樣嗎?

老人60岁,标准体重是多少?老人体重不标准,危害多多

對於年過60的老年人來說,體型太瘦反而對健康不利,容易出現肌少症。何為肌少症?肌少症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自身肌肉量逐漸減少、肌肉力量下降和軀體功能減退的一種老年綜合症。相關資料顯示,在全球範圍內,約5000萬患有肌少症,預計到2050年,人數可飆升至5億。此病在老年人群中常見,尤其是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中國西部地區高於東部地區。

想知道更長壽,60歲以後的老人怎麼是適度超重呢?怎麼算標準體重呢?

老人60岁,标准体重是多少?老人体重不标准,危害多多

二、60歲以上的老人,怎樣算標準體重?

人到中年,逐漸進入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基本都會減弱,吸收能力也不如以往,以及身體慢性疾病的各種忌口,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人一旦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身體就會出現免疫力低、抗感染力低等因素,這都會損害健康的。

與此同時,中老年人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疾病,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又怎麼能跟疾病作鬥爭呢?反之,體重適當超重的中老年人,他的身體狀態好以及營養充足,也就能與疾病鬥爭,能抵抗各種疾病的突襲,從而能長壽。

權威專家建議:60歲以後的人應該適度超重,不可過於偏瘦或是偏胖,保持適度超重會是長期健康最有效的狀態。

標準體重: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1、60歲以下人群正常範圍(BMI=18.5~24.9),這個體重數值死亡率較低

2、60歲以上人群超重範圍(BMI=25~29.9),這個體重數值死亡率最低

60歲以上人群體重在超重範圍內的死亡率,比60歲以下人群體重在正常範圍內的死亡率還要低6%!

老人60歲,標準體重是多少?老人體重不標準,危害多多

三、過了60歲,長壽秘訣請牢記

把心態放在第1位

人體每天都在精神代謝,無時無刻不進行血液迴圈,生活中有壞情緒一定要代謝掉,排出去只留下好心情。仔細觀察長壽老人,發現他們的生活習慣雖然比較特殊,但共同點那就是性格好,溫柔善良,不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計較。

笑一笑,十年少,這一生本身就很世俗,但不如把生活變得簡單一些,每天快樂過下去。幫助養成健康體質。

唱歌 美國老年學研究中心通過調查發現,歌劇歌唱家的心臟功能和普通人相比更加活躍,唱歌能使人長壽。

跑步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一項大樣本研究顯示,每天跑步的人平均比沒有跑步習慣的人壽命長3年,而且每天跑步5分鐘就能達到健康效果。

不要久坐 久坐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是個壞消息。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每天靜坐3個小時以上,人的預期壽命減少2年。

吃薑黃 有研究結果顯示,薑黃一種能抵禦多種疾病的強效抗氧化劑。

少攝取卡路里 瑞典哥德堡大學日前研究發現,人們減少攝取卡路里不僅有助於延緩衰老,糖尿病、癌症等老年病的發病率就會明顯下降。

吃綠葉菜 國內外多項研究證實,綠葉菜富含大量的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多吃綠葉菜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

擁抱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載文,擁抱能夠降低血壓,有益於心臟。

吃花椰菜 美國科學家最近指出,花椰菜除了能預防癌症外,還能夠清理肺部的有害細菌。

睡眠品質 美國芝加哥大學通過研究顯示,睡眠品質不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有“性”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你知道老年人也有性需求嗎?

很多人對此有訝異的心理,在普通人眼中,好像老年人不該存在“性”這種行為,一名網友就曾分享自己的見聞。當時還在念初中,有一天學校要進行消防演習,所以提前放學了。回到家後,我發現爺爺的房間門緊閉,覺得有些奇怪,剛準備敲門,就聽見裡面的說話聲。
“快點吧,趁孫女還沒回來。”
“身體都這樣了,還惦記著這事。”奶奶的語氣略帶責備。
“再不惦記,以後恐怕沒機會了。”爺爺沙啞的聲音裡透著自嘲。

老年人的性需求,不是“老不正经”:我是正常人,我也有需求……

接著,窸窸窣窣脫衣服的聲音,爺爺凝重的呼吸聲漸次傳來。站在門外的我略有些愕然,成年以後,回想起當時的場景,我內心的驚訝記憶猶新。因為奶奶爺爺從生下第一個孩子起就分房睡了,平時連擁抱都沒,“性”對他們而言好像只有繁衍的意義。況且當時爺爺已經是食道癌晚期,身體乾瘦得只剩一把骨頭。死神已經在不遠處招手,誰能想到他在這方面還有需求呢?

一、老年人性生活——那些隱秘的真相

真相一:有“”的老年人越來越多

中國著名性學家潘綏銘在《給“全性”留下歷史證據》中提到,在中國55-61歲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有39%的老年人可以達到每月3次。因此,“性”並沒有在老年人的生活中銷聲匿跡。

真相二:年齡本身,不是妨礙的關鍵因素

身體機能的衰退並不必然導致性生活的減少或消失,導致老年人性壓抑的原因更多是一些非生理因素,如衍生於傳統社會文化的老年禁欲心理。在生理條件的限制下,老年人會通過發展別的親密行為來代替,如親吻、擁抱、撫摸等。

老年人的性需求,不是“老不正经”:我是正常人,我也有需求……
真相三:單身老年人要的不止是一個“老伴”

很多調查顯示,退休後的老年伴侶,他們的性生活是一個新的開始。老年人同青壯年人一樣,也同樣需要量力而行的、適度的、廣義的夫妻生活,希望得到更多的“自我滿足”。

二、長期性壓抑,後果很嚴重

”是動物的基本欲望,而人類的需求還包括情感層次。可見,對於一個成年人哪怕是老年人,在情感的基礎上有和諧的性生活是多麼的重要。反之,如果長期處於性壓抑狀態,進而損害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1.不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

合理的性生活使老年夫妻關係和睦、心情愉快,讓男性精神煥發,女性減緩衰老,還可以增強自信,解脫心理緊張和心理壓力。

2.老年人性病成災

近年來,公共衛生領域開始聚焦HIV感染者中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資料顯示,中國的老年人群感染愛滋病的病例報告數有較大上升,老年嫖客成為研究者重點考察的對象。

有些老年人由於長期處於孤寡、性壓抑的狀態,產生了“偷偷摸摸”的行為,又因為缺少認知沒有做好安全措施,導致感染愛滋病。

老年人的性需求,不是“老不正经”:我是正常人,我也有需求……
3.老年人犯罪事件頻發

近年來,老年人性侵他人的事件頻發,甚至有些老人因長期得不到滿足,將魔爪伸向年幼的、無反抗能力的孩子。但無論如何,這些都不能成為犯罪的藉口。

其實,發生這些悲劇的原因,大部分可歸結於當代對老年性生活的汙名和誤讀。我國在上世紀60年代也出現了許多針對“老年人性行為”的調查,力圖證明“老年人也有性的需求和能力”,希望鬆動大眾對“老年之性”的固有想像,然而起效並不大。

三、老年人也有性需求

有研究表示,絕大部分的老年人性生活可以持續到70歲以上,其中一部分的人群會持續到80歲左右,少部分的人群到90歲還有性需求。

老年人的性需求,不是“老不正經”:我是正常人,我也有需求……
男性的睾丸到90歲時還可以產生一些精子,性功能並不會因為年齡的增加而丟失,喪失的僅僅是生殖功能,而老年人的性欲要求,則受到文化程度、社會環境的影響。

據美國的調查報告稱:60歲以上的婦女中有四分之三每週還有一次夫妻生活;70歲以上的大約有一半左右每週還有1次夫妻生活;70歲以上的男性有四分之三還對性生活有興趣。可見老年人對於性還是有潛在需求的。所以,老年人對性的需求,一點都不可恥。

讓老年人得到更多愛與理解

多少老年人想在晚年時候滿足自己情感與身體的需求,卻被自己子女百般阻攔,擔心對方會分自己的家產…尋求真愛滿足需求卻被說成“老不正經”。

所以大部分老年人都壓抑自己的情感,老年人的需求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憂鬱、消極和怨恨情緒…最終成為無性無愛的絕緣體只等死去…

換言之,你的父母辛苦將你養大,他們成了獨居老人,想談一段黃昏戀解決自己的生理與心理需求怎麼了?你卻將自己認為的觀念強加在他們身上杜絕他們尋求,讓他們的老年生活不愉悅,這就是你作為子女希望看到的嗎?

性是人一生的所需品,人老愛不老,有愛就有性,做愛做到老,才是我們對於老年人最大的尊重,日暮黃昏下,尊老愛幼是多麼美好甜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