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粥養胃,日行萬步,淡鹽水排毒,這些養生誤區別再犯了

很多人都會通過走路鍛煉的方式來維持身體健康狀態,但是走路鍛煉也應該掌握合理的方法,如果在走路鍛煉的過程中方法不合理,經常陷入一些誤區,有可能就會帶來影響,因此平時應該注意掌握正確合理的方式來走路,這樣才能夠收穫好處,以免自討苦吃。

誤區一、日行萬步

日行萬裡的方法並不適合每個人,因為個人體質不同,年紀不同,在運動方面所表現的效率也是不一樣的,簡單來說,如果一個年輕人每天走2萬步可能很輕鬆就達到了,但是中老年人或者是有慢性疾病的人,他們要日行萬裡,可能會加重自己的身體負擔。

另外,有些中老年人因為某些原因,膝關節出現損傷。若是真的嚴格要求日行萬裡,膝蓋肯定會雪上加霜。

正確做法:

走路不僅要考慮自身承受能力,還要考慮走路的地點、時間等客觀因素。比如說冬天氣溫較低,若是長時間在室外「日行萬裡」就容易感冒。

因此建議大家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步數可以維持在6000步左右即可,並且考慮天氣等問題,走路時最後避免粉塵多的環境,如馬路旁邊,建築工地附近等。

這些養生誤區您可別犯了,

誤區二、白粥養胃

因為白粥特別好消化,所以長期被誤以為是最養胃的選擇,這是個誤區。

首先想要身體健康,抵抗力更強,那麼在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物質就要均衡,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脂肪等營養物質要均衡攝取。而白粥裡的營養成分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裡面的蛋白質的含量只有1%,幾乎沒有脂肪和膳食纖維,白粥的升糖速度較快而且又是半流食,長期喝對胃部功能的恢復不利。

正確做法:

白粥也不是一無是處,合理搭配做到營養均衡就可以。但若真的要養胃,那最好避免一些刺激胃腸道的食物,比如辣椒、濃茶、咖啡喝生冷的食物。

誤區三、早晨喝淡鹽水

很多人認為早晨起來喝淡鹽水可以排毒,可這未必能有預期的效果。

因為每個人的口味是不同的,對於食物的鹹淡要求也不一樣。淡鹽水到底要淡成什麼樣?這個很難統一。而且想要達到通便排毒的效果,高濃度的鹽水才能起到這個作用。而淡鹽水進入腸胃後會很快被吸收,增加血容量後通過小便出體外,因此淡鹽水並不能起到排毒作用。

正確做法:

根據相關研究表示,我國人群食鹽攝入量超標已經達到75%以上,若是額外再補充鹽水,那隻會越喝越渴。這裡要提醒一些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腎功能異常的人,早上起來還是不要喝淡鹽水,會越喝血壓越高。

真的想要飲食養生,那麼做好以下這些方法就可以了

二、養生保健,飲食做好「三減」

養生其實並不難,飲食就是很好入手的一個方面。希望大家可以做到以下「三減」:

第一:減少鹽的攝入,專家建議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六克。而生活中許多食物都是高鹽分的食品,比如滷製品、各種零食、熟食肉類等。

第二:減少油的攝入,高油的飲食習慣最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等疾病,而且還會讓自己變胖,建議成年人每天不要超過20-30克的油量。若是不知道怎麼控制,可以買個控油瓶,另外平時減少零食燒烤等重口味的食物。

第三:減少糖的攝入。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是高糖分的。比如奶茶、巧克力、碳酸飲料,各種糕點等。吃多了不僅發胖也容易出現「三高」問題還會引起口腔疾病。

泡腳:每晚臨睡前,用45度的水泡10分鐘腳,這樣會加速你的血液迴圈

跑步:早起晨跑,不僅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還能鍛煉身體,清醒大腦,給你一天的工作一個好的開始。

作息時間規律:每天10點以前上床睡覺,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淩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淩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淩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Medicine,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長期喝蛋白粉有害嗎?哪些人不適合服用蛋白粉!

經常健身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叫「三分練,七分吃」。很多健身的朋友,都會選擇喝蛋白粉來滿足蛋白質的攝入。蛋白粉作為營養補充劑越來越受歡迎,健身房裡的行銷更是大行其道。用水、牛奶、豆奶等等溶解了就可以直接喝,號稱能幫助運動員、健身健美者、素食主義者、節食減肥者、營養不良者和各類病人簡單有效地補充蛋白。無論您是想減肥,快速獲得能量,長肌肉還是對抗衰老,都會聽到有人推薦使用蛋白粉,聲稱這是一種被科學證明的、可以快速實現目標的方法。事實真是這樣嗎?

01 盲目攝入蛋白粉,竟招來了「死神」

2017年,澳大利亞一位叫梅根的姑娘,在健身的時候突然暈倒了,在醫院裡住了兩天也沒有醒過來,最後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這個結果讓她的家人非常痛苦,他們覺得梅根的身體這麼好,而且是個健身愛好者,怎麼可能會經歷這種不幸?

梅根的死亡通知書,赫然寫著:該患者死于腦水腫,高氨血症。

為什麼梅根會得腦水腫呢?就在家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收拾女兒遺物的母親突然發現了一個端倪。

她發現,女兒的遺物中有大量的蛋白粉;而且在她的生前每日食譜上,最常出現的也是高蛋白。

當母親把這個事情告訴醫生後,醫生直接就確認了梅根的死因。得了高氨血症的人,通常就是因為身體無法正常分解蛋白質。

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大量攝入蛋白質,就很容易造成蛋白質中毒,更何況梅根本身就有尿素迴圈障礙,這導致她更加難以排出體內多餘的蛋白質(尿素迴圈障礙症是一組由於先天缺陷引起的以高血氨為特徵的遺傳代謝障礙性疾病)。

因為蛋白質在體內分解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毒素較高的氨。此時需要經由尿素循環系統將毒素排出,但像梅根這樣的尿素迴圈障礙的患者無法將毒素正常排出,聚集在血液裡影響大腦,導致不可逆轉的腦損傷,最後休克,死亡。不幸的是,這種疾病很隱蔽,如果平時不做檢查,很難被發現。

所以,總的來說,即使是健身,盲目地補充蛋白粉的做法仍不可取。

02 人體每天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質?

歸根結底,蛋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人體必需的6大營養元素——蛋白質。美國醫生約瑟夫•麥克拉在他的著作《脂肪革命》中指出,一個人如果脂肪攝入過多,會長成「肥肉」囤起來,但如果蛋白質則不同,過量攝入會導致「蛋白質中毒」「蛋白質過多症」這些疾病,時間長了還會引發糖尿病等疾病,甚至會加速衰老。

其實,人體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總量並不多,其中95%的蛋白質是在迴圈利用;並且,肝臟以及每個細胞的細胞核都會持續地進行蛋白質生產。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成人為需要攝入0.75克/千克。《卡路里和蛋白質攝入》也指出,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1800-1900卡路里,而男性則需要1980-2340卡路里。其中,蛋白質攝入量應為人體每日所需熱量的10%-15%。

也就是說,一個成年的120斤重的男性,每天的蛋白質推薦量在45克左右(60千克×0.75克/千克)。而2兩杏仁的量就含有22.5克的蛋白質,我們平時所吃的蔬菜、主食都含有蛋白質。

因此,普通人群可以通過日常飲食就能滿足每日所需蛋白質,不需要額外補充;對於健身人群,一定要確保肝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遵循專業健身教練的指導意見。

03 蛋白粉不適合哪些人群服用?

第一、腎臟或肝臟不好的人群

腎臟以及肝臟出現疾病的人群,不可擅自服用蛋白粉,會加重肝功能以及腎臟負擔。

第二、痛風人群

痛風患者嚴禁服用蛋白粉,蛋白粉中的嘌呤成分會使痛風病人體內的尿酸增高,加重痛風症狀。

第三、胃腸功能較差且3歲以下的嬰幼兒

胃腸功能較差以及3歲以下的嬰幼兒,均不可服用蛋白粉。這類人群胃腸功能弱,無法吸收蛋白粉中的營養物質,反而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直接影響到胃腸健康,並會影響到嬰幼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04 到底誰需要吃蛋白粉?

在某些情況下 (基本都是患病的情況),補充不含污染物的蛋白粉可能是有用的,但這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例如:

① 癌症治療或者年老體弱引起的進食困難或食欲不振;

② 身上有不能很好癒合的手術切口或別的傷口。這個時候身體需要額外的蛋白質來修復細胞,並製造新的細胞。

③ 像燒傷之類的嚴重的狀況,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和蛋白質才能恢復。

長壽體質偏愛什麼樣的人,若你也有,值得高興

長壽是每個人都想追求的生命狀態。但其實人的體質是好是壞,是否是長壽之人,其實有時是可以從身體的某些特徵看出來的。尤其是過了五十歲以後的人,這時的身體狀態已經基本確定下來了,是不是長壽體質,也是基本可以判別出來的。

電視上經常有一些養生節目,介紹到一些偏遠農村地區,生活著很長壽的老人。人們不禁好奇,這些老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呢?其實,長壽的秘密,也許就隱藏在日常生活中。

“長壽體質”被發現!研究:擁有這5個特徵,說明你更有長壽潛力
一、遺傳的作用比想像中少

為了探尋壽命的秘密,斯坦福大學醫學院Philip Pizzo教授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刊登了一項研究,分享了他對長壽之道的理解。

“長壽體質”被發現!研究:擁有這5個特徵,說明你更有長壽潛力
Pizzo教授指出,遺傳因素對過早死亡的影響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大,大約只占30%左右。比起遺傳因素,社會、環境、行為和生活方式等才是影響死亡的重要因素。另外,即使是受到癌症遺傳性的影響,人們也可以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作息,讓它得到抑制。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控制體重,減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發生的幾率,從而達到長壽的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作息、心情、運動等方方面面,健康飲食能減少各種消化道癌症的發生;經常運動能夠幫助促進血流,保護心腦血管的健康;樂觀的心情對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預防也有重要作用。

“長壽體質”被發現!研究:擁有這5個特徵,說明你更有長壽潛力

因此,有專家建議,應該將“健康生活方式”納作臨床措施的一部分,幫助患者更好地延長生命。

二、有5個特徵,可能更長壽

看了上述研究,大家也許會發現,原來我們身邊的長壽老人大多具有幾種相似的特質,而這些特質,正是他們長壽的原因之一。

1.心態樂觀,生活有目標

一項臨床調查發現,65%以上的癌症、消化道慢性病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患病前都有習慣性的負面心理狀態。鐘南山院士也曾說過,“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如果人長期處於壓力較大、焦慮不安的情緒下,內分泌就會失調,從而擾亂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另外,擁有較強的目標感,對健康也有一定的好處,因為有目標的人往往具有更樂觀的心態

“長壽體質”被發現!研究:擁有這5個特徵,說明你更有長壽潛力
2.飲食合理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納入了7萬餘名受訪者,並對其進行飲食評分,結果發現:與飲食品質相對穩定的人群相比,飲食品質評分較低的人死亡風險更高

進一步分析,研究人員表示,飲食品質有所改善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了8%~17%。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結構和品質,儘量不要偏食,進食時間也需要規律,如果兩次進食時間相隔太久,胃酸就會不斷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容易引發胃潰瘍等疾病。

3.戒菸限酒

菸、酒對人體的損害早已經人人皆知,長期吸菸人群患肺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十數倍,而酒精對各個臟器都有刺激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研究不僅與肺癌、胃癌有關,還與鼻咽癌、食管癌、腸癌、乳腺癌等十餘種癌症密切相關。想要長壽,最好戒菸,少喝酒。

4.時常運動

經常運動能夠促進血液流動,保護心腦血管的健康。美國癌症中心曾對144萬人的健康資料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體育鍛煉能明顯降低13種癌症的發病率,針對特定的疾病降幅可高達40%。不管運動多少,只要動起來,身體就能收穫好處。

“長壽體質”被發現!研究:擁有這5個特徵,說明你更有長壽潛力
5.體重正常

肥胖被譽為“萬病之因”,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狀態。超重人群往往面臨著血壓、血糖異常,脂肪堆積等健康問題,發生糖尿病、冠心病、腎病、痛風甚至是癌症的的風險也將大幅增加。

三、45歲後,記住4件事

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表示,45~55歲是人生命中的“高危期”,這個階段比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因此,這個年齡段的人群要更加注意生活方式的選擇。

首先要減少應酬。人年輕時為了事業打拼,難免需要應酬,而每次應酬往往免不了大魚大肉、抽菸喝酒。45歲後,儘量減少應酬的頻率,也是為了保持健康。

其次要減少壓力。45歲後,人生相當於過了一半,對很多事情都應該看開一些,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工作之餘可以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娛樂活動,多放鬆放鬆。

不要忘記定期體檢。人過了45歲,就成為了很多癌症的高危人群,因此每年定期進行體檢必不可少。除了常規的體檢專案外,建議根據自身的狀況,選擇性做一些腫瘤篩查項目。

“長壽體質”被發現!研究:擁有這5個特徵,說明你更有長壽潛力

50歲以後,由於家裡的經濟條件變得更好了,一些吃的東西像速食麵,燒烤,炸雞等等成了人們日常的最愛,殊不知這些東西給我們造成很大負擔。過多的吃垃圾食品也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幾率,所以50歲以後一定要吃“味淡的苦”。老人要想更健康,首先要瞭解自己的身體,根據自己的個人身體狀況對症下藥,這樣可以避免少走彎路,做到延年益壽,健康長久。

 

膀胱癌的病因與影響,膀胱癌患者生活質量

膀胱癌是指膀胱內細胞的惡性過度生長,最常見的過度生長位於膀胱腔內,也就是膀胱的粘膜上皮,由它生成的癌就稱作尿路上皮癌,占到了所有膀胱癌的90%-95%,是最常見的一類膀胱癌。其他不太常見的膀胱癌有鱗狀細胞癌和腺癌。癌細胞從體內其他地方擴散到膀胱,稱作膀胱轉移癌,一般很少見,偶爾會從鄰近的臟器長入膀胱,如前列腺,結腸,直腸或子宮頸。膀胱癌好發年齡51~70歲,發病高峰為65歲,罕見於30歲以前。在我國,膀胱癌目前仍是最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近幾年,部分城市膀胱癌的發病率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

2018年全球新診斷的膀胱癌(BC)有50萬例。BC包含一系列疾病進展,從無痛性非肌肉浸潤性BC(NMIBC)到需要根治性手術、放療(RT)再到侵襲性肌肉浸潤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預期壽命因並存疾病的不同而長短不一。在癌症患者關心的三個關鍵問題(生存率、護理經驗和未來生活品質)中,關於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的理解存在重大差距。

大多數HRQOL報告都集中在MIBC的倖存者身上,因為根治性膀胱切除術(RC)或根治性放療會影響尿、腸、性功能和身體形象。在社會交往中身體活動和情感功能的缺陷已被描述,但對NMIBC診斷後的HRQOL、長期BC預後以及這些患者與其他癌症患者的比較知之甚少。

為了確定這一點,有研究者進行了一項橫斷面調查,覆蓋了10%的英國人口。該研究的主要目標是在人群水準上確定在過去10年內診斷出的患有或超過BC的個體的HRQOL。次要目標是將該HRQOL與其他盆腔癌患者和普通人群的HRQOL進行比較。該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European Urology期刊上。

研究者通過國家癌症登記資料確定診斷膀胱癌後1-10年的參與者。採用5級EQ-5D (EQ-5D- 5l)和歐洲癌症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品質問卷(EORTC QLQ)-C30測定一般HRQOL。膀胱癌特異性結果來自EORTC QLQ-BLM30和EORTC QLQ-NMIBC24。

研究共完成1796項調查問卷(應答率55%),包括868例(48%)非肌肉浸潤性膀胱癌患者,893例(50%)接受放療或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患者,以及35例(1.9%)治療不明的患者。大多數(69%)的參與者在任何EQ-5D維度上都至少有一個問題。年齡/性別調整的一般HRQOL結果在所有階段和治療組中都是相似的,而問題隨著年齡和長期情況而增加。性問題在男性中很常見,隨著年齡的減小和根治性治療的增加而增加。較年輕的參與者(65歲以下)比85歲以上的參與者報告了更多的經濟困難。BC患者的HRQOL明顯低於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後以及普通人群的HRQOL(51%[95%CI:48 53],均p<0.05)。

研究結果提示,長期整體HRQOL與患者年齡和LTCs差異較大相關,而不是治療類型、疾病分期或診斷後時間。這一重要的觀察結果對治療決策具有直接的臨床意義,在這一過程中,瞭解兩種不同程度的治療方法並作出權衡(總體生存率和生存品質)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治療強度和多種治療方式似乎與HRQOL的不良結果無關(包括一般症狀和治療特異性症狀)。例如,接受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單獨治療或TURBT聯合膀胱灌注治療的受試者有相似的泌尿系統症狀和性功能評分。接受RC單獨治療或RC聯合全身化療的受試者在所有領域(包括疲勞和胃腸道症狀)的功能和症狀評分相似。

第三,一些問題得分最高的是男性的性功能問題。評分根據年齡、LTCs和治療不同而不同,這表明是多因素導致的。參與者接受RC或RT治療,直接影響勃起能力和射精(和女性陰道長度)。

總之,與普通人群和其他常見癌症患者報告的HRQOL相比,膀胱癌患者的HRQOL更差,而且似乎與接受的治療和疾病階段無關。總的來說,這些資料為臨床醫生和患者考慮多模式治療方案提供了可靠的證據,並證明了基於症狀、患者偏好和生存率的治療選擇是合理的。

近年來,微創手術作為臨床手術治療方式得到大力提倡,其具有手術創傷小,視野清晰,操作簡單等多種優勢。與傳統的開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相較,腹腔鏡下操作實現了微創美容式手術,更重要的是小而清晰的創口不僅不易損傷細小血管避免發生腸粘連,而且大大減少了腹腔臟器暴露面積,減少細菌等術後感染的發生率,顯著提高了患者預後水準。

戒菸後變黑的肺還能恢復回以前那樣嗎?

說到抽菸,你會想到自己身邊很多癮君子,上廁所抽菸、吃完飯抽菸、洗完澡抽菸,甚至有些人夜裡還會起來抽一支,可以說,這樣頻繁抽菸的人,在生活中不在少數,嚴重的時候,甚至因為抽菸過多,會引起較大的問題,例如,肺部疾病,這也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

一名52歲患者的器官捐贈,這位捐獻者有30年菸齡,當醫生打開他的胸腔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整個黑色的肺!

戒菸之後,變黑的肺還能白回來嗎?吸菸30年的肺長什麼樣?

圖源網路

仔細觀察後,這個肺存在很多問題:肺氣腫、肺塵部有肺大泡和結核鈣化。由於肺的品質不高,醫院最終放棄移植這個器官。

網友表示,這就是最好的戒菸宣傳,死後連器官都沒人要,你還不想戒菸嗎?

一、吸菸,讓男人更短命

吸菸有害健康”,這句口號婦孺皆知,可還是有大量的人每天在噴雲吐霧。

3月15日,英國研究人員發表最新研究,歸納了12項相關資料,覆蓋28個國家,納入超過18萬名50歲以下的菸民。整體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死亡風險比女性高60%。

戒菸之後,變黑的肺還能白回來嗎?吸菸30年的肺長什麼樣?
研究進一步發現,正是因為吸菸,才導致了男女間死亡風險差異變大。資料證實,不吸菸或已經戒菸的男性,死亡風險和女性之間的差距明顯縮小。

二、抽菸一定會短命?幸運兒太少了

有人可能會反駁:我爺爺天天抽菸,還不是活到了100歲,精神很好!

其實,“吸菸又長壽”的問題早有人做了研究。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有些人吸菸又長壽,是因為他們的基因存在215處單核苷酸多態性,對受損細胞的修復能力更強,得以延長壽命。這種差別讓他們活到100歲的幾率比普通人高3倍以上,哪怕是天天抽菸。

戒菸之後,變黑的肺還能白回來嗎?吸菸30年的肺長什麼樣?
研究人員Levine表示,這些人的基因天生與眾不同,對吸菸的反應異于常人。Levine強調,現實生活中,具有這種長壽基因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不是幸運兒,不要把“長壽”當作吸菸的擋箭牌。

對於吸菸者而言,乖乖戒菸才是正道。

三、聽說戒菸會長胖,還要不要戒?

也有一種現象是,戒菸的人似乎比以前胖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多種因素導致的。

尼古丁本身會抑制食欲,吸菸的過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進食量和頻率。再者,尼古丁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增加代謝率。據統計,吸菸者的日均熱量消耗比不吸菸者增加10%,這些因素都導致吸菸者的體重有所下降。

而戒菸之後,尼古丁抑制食欲的情況消失,熱量消耗沒有增加,再加上有的人戒菸時會用零食代替吸菸,導致整體熱量攝入和儲存要高於戒菸之前,體重有所增加。

戒菸之後,變黑的肺還能白回來嗎?吸菸30年的肺長什麼樣?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戒菸後的群體體重會普遍增加,但長期來看,死亡風險卻降低了

這項研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納入了超過10萬人,研究人員對受訪者定期的跟蹤隨訪超過40年。資料顯示,戒菸後,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比吸菸群體低了52%。納入體重增加因素後,死亡風險依然比吸菸者低。

戒菸在短期內可能會出現體重增加,導致糖尿病風險增高,但長期的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風險都顯著下降了。而且,並非所有人戒菸都會長胖,長胖者約占30%,所以不要以變胖為藉口,如果能配合膳食和運動,體重是可以控制的。

戒菸之後,變黑的肺還能白回來嗎?吸菸30年的肺長什麼樣?
四、戒菸後,變黑的肺還能白回來嗎?

戒菸後,肺部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長期吸菸不但肺部被染黑,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咳嗽、氣喘等毛病也會出現。而一旦開始戒菸,相關症狀會慢慢減輕,直至消失。

戒菸兩天,呼吸沉重的症狀減輕,因為細胞的氧氣利用率提升,支氣管得到放鬆;

戒菸72小時,支氣管不再痙攣,呼吸順暢,肺活量逐步增加;

戒菸一個月,血液迴圈持續穩定,肺部功能改善30%;

戒菸半年,氣管和支氣管粘膜上出現新的纖毛,處理痰液的功能增強,咳嗽、氣短和疲勞症狀減輕;

戒菸一年,冠狀動脈硬化的風險比吸菸者降低50%。與此同時,肺功能持續增強,纖毛持續恢復,自淨功能得到強化,曾經吸菸的痕跡也慢慢消失;

戒菸5-10年,腫瘤、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降低到與非吸菸者持平的局面

戒菸15年以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與不吸菸者持平。

戒菸之後,變黑的肺還能白回來嗎?吸菸30年的肺長什麼樣?
戒菸多久才算成功?

戒菸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堅持下去,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通常來說,戒菸時長達到3個月,而且在此期間沒有吸菸的話,就算戒菸成功了。

而且隨著時間的拉長,身體對菸草的依賴感也在緩慢的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菸癮是會長期存在的,一旦採取放任的狀態,隨時會有複吸的風險,所以心理層面的克制需要長期保持。也就是說,哪怕已經3個月沒有抽菸了,但是也得時常告訴自己,不能吸菸,以此來進行心理暗示。

說到底,吸菸本身就是對身體健康的一種放任,而提高警惕,保持良好的生活的習慣,則是能戒菸成功的基礎。所以為了你的家人,朋友,你決定開始戒菸了嗎?

男性要如何清洗私處,這樣洗洗才更健康!

男人陰莖部周圍汗腺、皮腺和皮下脂肪較為豐富,成年男子還有濃密的陰毛分佈,加上許多男子喜歡穿緊身三角褲,這樣一來使陰莖總是處於陰暗潮濕、密不透風的狀況,很容易藏納垢汙,男性朋友也應該重視起自己私處的衛生護理工作,只有注意衛生,才能保證身體健康,不會容易患上一些男性疾病,也不會容易給女性朋友造成不利影響

私處這裡汗腺、皮脂都十分豐富

皮膚皺褶處本就容易滋生細菌

再與每天的生理分泌物混在一起

(包皮垢、殘留尿液等)

這些都還是次要的

如果衛生工作沒做好

疾病也會挨個找上門!

如果你還存在

包皮過長或包莖的情況

(*包皮是指陰莖上延伸至龜頭外約1cm的皮膚,可以保護尿道口和龜頭)

就更易出現相關疾病

甚至影響排尿、勃起、生育能力

女性的生殖道構造複雜,清理難度較高

細菌一旦進入女性體內

(如白色念珠菌、毛滴蟲)

就極易患上婦科疾病

這樣洗陰莖,才是有用功

1.清洗工具

可以用清水

也可以用香皂

但儘量少用市面上的洗劑

2.清洗步驟

如果你不存在包皮過長等問題

只需按照以下步驟清洗

如果你存在包皮過長問題

則需要著重清理包皮垢!

3.清洗頻率

男 性 私 處 清 洗 指 南 (免 費 版)
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

不同的陰莖清洗間隔

患病率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這裡提醒一下

陰莖皮膚很薄,極易被燙傷

所以水溫也要控制下

建議放水前用手臂感受下

太燙就調低點

雙人運動前清洗身體

能夠避免細菌滋生

而結束後及時清洗

能洗去運動帶來的體液分泌

緩解粘膩、潮濕和不適

男 性 私 處 清 洗 指 南 (免 費 版)
大可不必跳下床立馬清洗

只要在10-15分鐘之內

或者睡覺前清洗就行

認真清洗也是一個簡單檢查的過程

比如蛋蛋大小是否正常

有無腫塊等

對發現早期疾病很有幫助!!

另外冬天氣候寒冷的時候,睡覺用溫熱水洗下身,再配合用熱毛巾摩擦會陰區,還可促進全身血液迴圈,既有催眠作用,又能健身防病。對中老年失眠、性機能衰退性陽痿、痔瘡等還有顯著療效,些方法簡便易行,不妨一試。

老年人該運動還是靜養,醫爆: 人老了鍛煉太多沒意義!

現在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體質也大不如前,體內一些器官也逐漸開始有衰退的現象。為了身體健康,老年人究竟是該靜養,還是進行運動呢?看似矛盾的觀點!但是貌似都有道理!

首先,一個健康的生活狀態就是規律、均衡、適度,也就是作息規律,飲食均衡,適度運動。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然很容易受傷,尤其是老年人群,如果過度運動,輕的可能導致運動損壞,重的可能引發心腦血管意外,所以,一定要注意方法!

一、老人成運動損傷新“主力軍”

60歲以上老人,應該靜養還是運動?名中醫:鍛煉是分年齡的

很多老年人有骨質疏鬆的情況,運動時稍不小心就會受傷,甚至骨折,尤其是脊柱、髖部、腕部、肩部這些部位。還有,老年人肌腱、肌肉損傷出現的頻率也很高,包括網球肘、肩袖損傷等。這當中,最為多發的是肌肉肌腱損傷、軟骨損傷、韌帶撕裂、骨折,而最常見的損傷部位是膝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和腰部。

老年人在鍛煉時一定要掌握好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模式,避免一些錯誤的鍛煉方式對身體造成傷害。

二、錯誤鍛煉方式,你踩雷了嗎?

1.空腹晨練

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因為經過一晚上的休息,肚子裡的“存貨”基本都已經消耗完了,這時如果不吃東西就開始鍛煉,很容易導致過度消耗,誘發低血糖、大腦供血不足等問題,出現頭暈、心慌、腿軟等症狀。如果是原來就有心臟問題的老年人,還可能突然摔倒,甚至猝死。

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空腹晨練!

60歲以上老人,應該靜養還是運動?名中醫:鍛煉是分年齡的

2.爬山鍛煉

爬山時膝關節壓力明顯增大,尤其是下山的時候,膝蓋受到的壓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5~8倍,很容易損傷髕骨軟骨面和半月板。所以,老年人儘量避免這種鍛煉方式。

如果你自己或你身邊的人正在進行錯誤的鍛煉方式,最好更換一下方法,以免給健康帶來威脅。其實,想要鍛煉是對的,但不需要過度癡迷,很多時候動靜結合才是最好的!

三、不必癡迷鍛煉,需動靜結合

當年紀上來以後,人身體的平衡能力、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都會下降,血管彈性也會變得比較差,

這時若是有三高等基礎疾病,運動過量則有可能誘發急性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鍛煉最主要的目的是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免疫力,從而促進康復,並提升幸福感。

60歲以上老人,應該靜養還是運動?名中醫:鍛煉是分年齡的
老年人運動一定要掌握“好度”,在運動項目上可以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健步快走、游泳、跳跳健身操、騎自行車等,每次不少於30分鐘,1周堅持5天就行,但注意避免過量,以免給身體造成傷害

國家級名中醫、余杭一院名中醫館客座專家徐再春認為,健身是要分年齡和階段。40歲前一定要鍛煉,千萬不要偷懶,鼓勵大家可以多去跑步、打球,有能力的可以參加馬拉松。而60歲以後不要鍛煉過度,更要注重保養,很多人就是老了才開始拼命運動,但這違反了自然規律,結果自然也不太好,多數都把身體弄垮了。

在適當的年紀幹適當的事,運動也是一樣的,別強求,尤其是老年人。

60歲以上老人,應該靜養還是運動?名中醫:鍛煉是分年齡的
四、老年人運動注意什麼?

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要盡可能的少負重,保護好自身的膝關節,可以選擇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操、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如果是走路鍛煉,最好不要超6000步/天,以免損傷膝關節。如果是已經存在關節損傷和關節炎的人群,要儘量避免長時間爬樓梯、爬山等運動方式,以免加重病症。

此外,在運動之前一定要做熱身動作,每次的運動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運動後不要立即洗澡,要先休息15~30分鐘,洗澡水的溫度不要太高,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以免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60歲以上老人,應該靜養還是運動?名中醫:鍛煉是分年齡的
雖然運動對於老年人來說是有非常大的好處的,可以提高現在功能,也能促進身體代謝,但是在運動過程中一定要遵循適量、適當的方式。運動過程中一定要記得熱身和拉伸,而且在運動時間上面,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戒菸不是說說而已,戒菸難其實是“心癮作祟“

很多抽菸的人,雖然有很多抽菸的原因,但是因為種種因素不得不戒菸,可抽菸容易,戒菸難啊!很多抽菸的男人和女人不得不感慨,戒菸真的不容易。對於戒不掉菸癮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戒菸的常識不瞭解,記住這些戒菸的常識,會讓你更輕鬆的戒掉菸癮。

為什麼戒菸總是以失敗告終?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很多菸民都曾經嘗試過戒菸,但因為戒菸過程非常困難,導致大部分人以失敗告終,為什麼戒菸那麼難呢?

1.菸草依賴

菸草依賴是一種高復發的慢性疾病,本質是對尼古丁的依賴。香菸燃燒時產生的菸霧中含有尼古丁,吸入尼古丁後只需要10~20秒就能到達大腦,只需3~5分鐘,血漿中的尼古丁就能達到濃度峰值,從而使菸民產生吸菸的快感。

長期吸菸的人需要更高的尼古丁濃度來獲得同等快感,所以老菸民需要不停地吸菸,越吸越多,一旦停止就會出現不安、煩躁、緊張、焦慮、壓抑、頭疼、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斷症狀,這也是戒菸最難的地方。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2.心理菸癮

心理菸癮也是一種精神依賴,俗稱為“心癮”,症狀表現為對成癮物質的強烈渴求。使用成癮物質後會使人出現快感和鬆弛感,從而可以滿足心理需要,一旦停止就會出現難以忍受的折磨和痛苦,不得不繼續使用。心理菸癮是長期生理菸癮、精神和行為習慣作用的共同結果,在戒菸時,會使人在心理上產生犧牲感,很容易複吸。

3.戒斷反應

•頭暈、疲倦:一般在戒菸12小時左右容易出現戒菸反應,因為長期吸菸後身體適應了低氧的環境,戒菸後身體突然進入含氧量高的環境中,就容易出現疲倦、頭昏等症狀。

•全身乏力:在戒菸時,人體就開始代謝尼古丁,首先是大腦,然後是身體,身體代謝尼古丁時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和水,導致乏力症狀。

•咳嗽:長期吸菸的人,肺部會沉積許多尼古丁和焦油,一旦戒菸,肺部的“排毒”效率就會提高,為了排出各種有害物質,就會出現咳嗽、黑痰等症狀。

•嗜睡:戒菸後人體便開始修復,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就會出現嗜睡的症狀,一般在戒菸2天后開始出現。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如何走出“吸菸-戒菸-複吸”的怪圈?

很多人戒菸失敗,半途而廢,又複吸了,然後知道吸菸不好,又想重新戒菸,從而進入“吸菸-戒菸-複吸”的怪圈中。那麼,菸民在戒菸時應該做足哪些準備,才能盡可能避免複吸呢?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首先,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戒菸反復失敗,是因為有些人好不容易開始了,但卻沒有堅持下去,最終複吸,於是會覺得自己沒有意志力,甚至放棄戒菸。因此,對戒菸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其次,可以延長戒菸藥物的療程。戒菸後為了防止複吸,還需要加強自我管理,儘量延長戒菸藥物的療程,降低複吸的風險。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最後,如果自己實在沒有辦法,可以尋求戒菸門診和藥物的幫助。這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為有效的戒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戒菸的成功率。

戒菸雖然難,但是各位菸民還是要努力,畢竟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是要自己守護的,不要以為吸菸的人那麼多,身體出問題也不會是我,有這種僥倖心理,如果真的攤到自己的身上,那麼後悔可能也晚了。其實菸並不是很難戒,等到真的戒菸成功,心理會非常有成就感,意志力也得到了鍛煉。

 

 

養生中的這些謠言別在信了.可能越養越壞!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養生消息也鋪天蓋地而來,例如“適量飲酒,有益健康”日行萬步,活過百歲“輸液可以疏通血管”、“趁熱吃,對腸胃更好”…多吃紅棗紅糖,可以補血等等…很多人對這些“養生建議”深信不疑。今天,很遺憾地告訴大家,這些“養生建議”都是假的!不但沒用,還會越養越壞!

不是養生,而是找病!這5條“養生建議”都是假的,別再跟風了
1.日行萬步,活過百歲

真相:日行萬步要分人、分年齡、分情況,一般來說,如果慢步行走,每天10000步的問題不是很大。但如果快步行走,每天6000步左右就差不多了。尤其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骨骼關節不適合高強度走路,每天達到鍛煉效果就好,沒必要追求日行萬步,甚至更多,否則只會損害身體。

建議:不要一次性走10000步,可以分成早晚2次走,讓關節休息一段時間。對於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0~40分鐘,保持在6000步左右即可。同時,走路要循序漸進,從少到多,不能急於求成,走路之後可以泡腳、按摩,緩解疲勞。

不是養生,而是找病!這5條“養生建議”都是假的,別再跟風了
2.堅持素食能長壽

真相:長期吃素容易導致營養失衡,造成鐵、維生素B等營養元素缺乏。同時,吃素無法補充足夠的熱量,會導致營養不良,引起抵抗力降低、記憶力下降、貧血、消瘦等。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吃素不利於血壓穩定,反而可能使血壓居高不下。

此外,吃素還會增加膽結石的風險,年輕女性長期吃素,會影響內分泌,導致月經不調,嚴重甚至不孕。

建議:科學“吃素”才能讓身體更加健康,①均衡比例,穀物類、蔬菜、水果、豆類和豆製品都要占一定的比例;②攝入一定量的雞蛋和魚肉、雞肉等白肉,補充動物蛋白,保持“八分素”即可;③減少鹽分的攝入,口味清淡,建議選擇低鈉鹽或者低鹽醬油作為調味品。

不是養生,而是找病!這5條“養生建議”都是假的,別再跟風了
3.適量飲酒,有益健康

真相:酒精是一級致癌物,致癌證據充分。研究表明,飲酒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而且沒有“適量”的範圍,只要飲酒,癌症發生的幾率就會相應提高,飲酒越多,癌症風險越高。

建議:儘量不飲酒,如果不得不喝,可以選擇度數較低的酒。在飲酒時小口小口地飲,不要“一口悶”,喝之前還要吃點菜,增加飽腹感,減少飲酒量。

4.女性私處,洗洗更健康

真相:陰道本身就是弱酸性環境,具有自潔功能,可以抵禦病菌入侵。如果頻繁使用陰道洗液清洗,會破壞酸堿環境和菌落平衡,更容易感染細菌和病毒。

建議:洗澡時用清水沖洗即可,也無需用濕紙巾擦,以免攜帶病菌,破壞酸堿環境,影響健康。

不是養生,而是找病!這5條“養生建議”都是假的,別再跟風了
5.老來瘦是福氣

真相:老年人太瘦,說明脾胃不好,缺乏肌肉,更容易骨質疏鬆,增加關節炎、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患上肌少症。此外,老年人太瘦,可能導致免疫力低,很多慢性病就會找上門,有過早死亡的風險。

建議: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經常喝牛奶、吃雞蛋、吃豆類和豆製品等,多出去走走,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每天運動20-30分鐘,每週運動3次以上,才能保持身體素質。

6.多吃紅棗紅糖,可以補血

近年來,紅糖被包裝為“養生神器”,受到越來越多的女性喜歡。加了姜汁、桂圓、紅棗的保健紅糖,更是受歡迎。然而事實的真相是: 你可能被騙了!

真相:根據食物成分表的檢測資料,紅糖中高達96.6%的成分是糖類,鐵元素含量微乎其微。想用紅糖補血是不靠譜的。雖然紅棗皮紅紅的,但紅棗的鐵含量並不高。幹棗中的鐵含量大概是2毫克/100克,鮮棗中更低,只有1.2毫克/100克,而且棗裡面的鐵不好吸收。

建議:真正的補鐵食物: 紅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在內的紅色的肉;動物血;動物肝臟。

補充雄性激素,男人雄性激素怎麼補

我們知道到了青春期以後,男人出現的一系列變化,都是因為體內雄性激素升高的緣故,並且雄激素也讓男性朋友更有男人味,其實男性的主要雄激素為睾丸酮,絕大部分是由睾丸間質細胞分泌,只有一小部分由腎上腺分泌,這種雄性激素決定著男性的體征,讓男人肌肉發達,一旦缺少睾丸酮,便會有很多問題出現,不過男性的雄激素,真的越高越好嗎?

首先要清楚的是,雄性激素不僅存在於男性體內,在女性體內也有,只是男性體內的雄激素水準要遠高於女性。雄性激素的存在能夠維持男性肌肉的合成,與性功能、性欲也有很大的關係。

男人雄性激素低,身體會出現這3種異常,吃4種食物恢復男人本色

正常水準的雄激素,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但是長期雄激素過高會產生一些危害,而暴躁易怒、情緒不穩定就是其中之一[1]。但人的情緒往往受到很多內外部因素的影響,雄激素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除了情緒變化大,容易生氣以外,長期的雄激素水準偏高,還會帶來其他的健康問題。例如影響內分泌水準引起的脫髮問題,還會威脅到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二、雄性激素多還是少,教你簡單判斷

男性想要判斷自己體內的雄激素水準是偏高還是偏低,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進行判斷。

• 雄性激素過多的表現

雄激素水準偏高的男性,一般體表毛髮都比較旺盛,例如腋毛、鬍鬚等,但雄激素過高會導致頭皮油脂分泌過多,引起脫髮。

男人雄性激素低,身體會出現這3種異常,吃4種食物恢復男人本色

另外,雄激素高的男性臉上會經常長痘,原因是雄激素導致面部皮脂腺分泌過多的皮脂堵塞了毛囊,引發痤瘡

• 雄性激素偏低的表現

性欲減退。雄激素水準下降後,男性的性欲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開始對性生活沒有興趣。雄激素持續偏低,還可能出現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問題,如難以勃起,難以達到高潮,性交無快感等等。

肥胖。雄激素的缺乏影響了肌肉合成的能力,也無法抑制脂肪在身體各部位的堆積。因此雄激素水準低的男性普遍會發胖,尤其是腹部會變大,形成腹型肥胖

尿頻尿急,夜尿多。雄激素水準偏低還能引發泌尿系統的問題,尤其是腎臟和前列腺功能受影響最大。雄激素缺乏的男性,會經常在睡夢中感到尿急,一晚上可能要起身很多次。

三、雄性激素不足,同樣也有危害

上面我們提到了雄激素過剩的危害,但雄激素缺乏,一樣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雄性激素分泌水準會逐漸下降,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是如果雄性激素分泌在短時間內嚴重減少,則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引發一系列疾病,包括性功能疾病、骨質疏鬆等生理疾病,還會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男人雄性激素低,身體會出現這3種異常,吃4種食物恢復男人本色

性功能受到影響。雄性激素減少會直接導致男性晨勃次數減少,造成性欲減退,甚至導致陽痿、早洩等性功能障礙。

其次,雄激素減退會減少肌肉數量,降低骨密度,影響男性的體力,長此以往還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另外,雄激素不足的男性長期精神萎靡,且面對日益不佳的性能力,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容易得抑鬱症

想要補充男性雄激素,不妨多吃這4種食物

如果是雄性激素水準比較低得男性,不妨嘗試多吃下面這些食物。

1.富含鋅元素的食物

鋅元素能夠説明合成精子,還能夠維護男性生殖器官的正常運作,尤其是睾丸分泌睾酮的能力。鋅元素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有生蠔、牛肉、牛奶、雞蛋等。

2.富含氨基酸的食物

氨基酸是精子形成所需要的物質,補充氨基酸對保護腎臟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氨基酸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有:墨魚、章魚類海鮮,雞蛋、豆腐等。

男人雄性激素低,身體會出現這3種異常,吃4種食物恢復男人本色

3.適量補充膽固醇

膽固醇是合成雄性激素的重要物質,一般來說,動物內臟所含有的膽固醇水準較高,例如豬肝、雞肝等,一些海鮮也富含膽固醇。

但是,高膽固醇的食物也不適合長期吃,否則會引發高血脂、脂肪肝等慢性疾病。

4.補鈣

雄激素水準下降會導致骨質疏鬆,所以適當地補充鈣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骨質疏鬆症。富含鈣質的食物有牛奶、蝦皮、貝類、堅果等。

除了吃以外,以下的習慣也能預防雄性激素的減少。

適當運動。體育鍛煉能促進體內血液迴圈,從而促進雄激素的分泌。

男人雄性激素低,身體會出現這3種異常,吃4種食物恢復男人本色

運動有很多種,但是因為工作等原因,可能沒辦法每個人都有時間去泡健身房。而深蹲運動就很適合男性,有利於刺激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如果我們每天可以抽空做十分鐘的深蹲運動的話,不但能鍛煉盆底肌肉,還可能幫助我們分泌雄性激素,不妨試試吧。

雄性激素低若是長期得不到補充,會加快衰老,一定要及時的補充雄性激素,不然的話是會嚴重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