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酮提升男人性能力還能治療糖尿病,如何促進睾酮素分泌?

根據英國巴恩斯利醫院休•鐘斯教授的調查,英國目前有150萬男性糖尿病患者,其中40%睾酮水準過低。過低的睾酮含量會使得內臟脂肪增加,對健康危害極大。臨床實驗表明,睾酮較低的糖尿病人採用該療法後,不但血糖更平穩,而且性功能得到改善。對此療法,英國糖尿病協會的態度是“既不推薦,也不否定”

這項實驗為期2年,共納入1000多名年齡在50-74歲的男性,經過測試對比,服用睾酮治療兩年後的受試者患者的空腹血糖較低體脂大幅減少,骨骼肌質量和握力增加,在生活質量上沒有差別。該研究表明,睾丸激素對預防T2DM確實有一些額外的好處

此外,在新冠肺炎的研究上,科學家也發現,睾丸素較多的男性,死於新冠肺炎風險更低

不幸逝世的新冠肺炎患者,大多因其他疾病的併發症而死亡,但英國斯旺西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無名指較長的男性死於冠狀病毒的風險較低。

斯旺西大學進化生物學專家約翰·曼寧教授表示,無名指較長的男性,往往體內存在更多的睾酮,而這種激素會產生更多的一種叫做ACE-2的化合物,該化合物有助於人體抵抗病毒。

通過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睾酮水平高,人體的抗病性似乎越強,那麼睾酮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它是男性的專屬「福利」嗎?

一、神奇的睾酮到底是什麼?

睾酮,也叫睾丸素,是一種由男性睾丸分泌的類固醇荷爾蒙,但其實在女性的卵巢中,也會分泌出這種激素。

對於男性而言,睾酮關係著肌肉力量、體能、性生活和骨質強度,它可直接影響男性的肌肉恢復和生長,而體格健壯的男性往往具有更高的睾酮素水平。睾酮素影響著男性全身的生理功能,它不僅維持著體力、膽固醇、脂肪的平衡,還會促進男性性能力發育,預防男性骨質疏鬆、幫助維持心臟方面的健康。

從這個方面來說,睾酮充足的男性,往往身體健康更加有優勢,而反之,男性就會感到「力不從心」。

二、睾酮為什麼會缺乏?

睾酮並不是源源不斷的,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其分泌也會有所下降。有研究指出,男性到了80歲,體內睾酮含量僅有年輕時的1/50。當然,除了年齡的影響以外,一些生活習慣也會影響睾酮素水平提前下降。

1.過大的壓力

激素水平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當神經長期處於一個緊繃的狀態,自然就會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壓力負擔重,往往體內睾酮素水平也會較低。

2.過度的訓練

一定程度上的訓練可以幫助促進體內睾酮素的分泌,但水過滿則溢,訓練過度會導致機體分泌腎上腺激素,分解肌肉蛋白,降低睾酮素水平。

3.低脂的飲食

脂肪也是刺激激素分泌的重要原料,若是男性攝入的脂肪含量無法滿足身體所需,激素沒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就會導致水平直線下降。

三、3個方法自然提高睾酮水平

睾酮素讓男性更有「男人味」,但其實提高這種激素的方式並不難,可以通過生活細節改善進行提高。

飲食

膽固醇是睾酮素的「先驅」,因此完全杜絕脂肪的飲食,是不可取的。想要提高睾酮素,就要選擇優質脂肪飲食,如橄欖油、杏仁、牛油果、紅肉、蛋黃、黑巧克力等,都是優質的增脂食物。

鍛煉

適當的重量訓練,可喚醒身體對肌肉組織的修復,使得睾酮素分泌,硬拉、深蹲、卧推等都是較為適合的無氧鍛煉方式。

睡眠

有試驗表明,連續三天晚睡超過5小時,睾酮水平會大幅下降達10~15%。對於成年男性而言,每晚保證7~9個小時的睡眠是理想的選擇。

促進睾酮分泌是一項長期需要堅持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換句話說,促進睾酮也跟健身一樣,需要堅持幾個月時間,才能見到效果。所以,如果想保持健康青春活力,那麼就要把這些習慣堅持下去。

 

你肥胖嗎,中老年人體重維持在多少更健康長壽?

體重,關乎著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和健康程度。過於肥胖自然不利於健康,過於瘦弱也會導致營養不良。如今,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並且呈爆炸式增長。肥胖已成為全世界的一大難題,那肥胖的標準是什麼?您離肥胖還有多遠?在臨床上,診斷肥胖以體重指數(BMI)為標準。指體重(kg)/身高(m)平方得到的數位,用以評估一個人的胖瘦程度.成人BMI≥24為超重,BMI≥28為肥胖

近日,發表在《BMC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的研究論文,在十年間分析了365萬餘名無癌症成年人的數據,對這些參與者進行26種不同癌症的分析篩查。在長達8年的隨訪中,其中的20萬名參與者被確診為癌症。

通過兩項數據對比分析發現,較高的體重指數(BMI)與26種癌症的發生相關,包括常見的宮頸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等等。[1]

此外,該研究還證實體重指數(BMI)和腰圍2個指標,在評估與肥胖相關的癌症風險中是高度重合的。

這項研究再次提醒我們:肥胖不僅影響你的顏值,更會對健康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肥胖到底有「幾宗罪」?

毋庸置疑,肥胖是不健康的,除了造成外貌焦慮以外,還會帶來很多慢性疾病隱患。

心腦血管疾病。肥胖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尤其是40歲以後的肥胖人群,患高血壓的風險是平常人的50%,而高血壓會導致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增加。此外,肥胖導致脂肪附著在心肌,影響心肌功能,也會直接引發心衰、心律不齊等疾病。肥胖還會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影響大腦健康。

糖尿病。肥胖人群的糖尿病發病率比普通人要高數倍,糖尿病的新發病例大部分都是肥胖及超重人群。[2]這是因為脂肪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肥胖人群等於擁有了胰島素「抗體」。胰島素是人體的降血糖激素,當胰島素不足時,通過食物攝入的大量糖分將進入血液循環,造成高血糖與糖尿病。

關節炎。超重會導致膝關節炎的發病率大幅度上升。原因是體重增加之後,關節需要負擔的壓力也就隨之增加,長此以往造成磨損,再加上體內糖和嘌呤的代謝障礙,很容易誘發關節炎。

腫瘤。肥胖與一部分的腫瘤發病也密切相關,例如女性高發的乳腺癌、卵巢癌等等。這是因為肥胖會影響體內雌激素的分泌,激素和代謝紊亂就容易誘發癌症。

二.怎麼知道是否肥胖?2個指標幫你

根據以下兩個方面,可以判斷自己是否肥胖。

(1)BMI指數

BMI,即身體質量指數,是衡量人是否肥胖的指數。具體計算公式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正常體重的BMI範圍是18.5~25,小於18.5為過輕,大於25小於30則是超重,30以上可判斷為肥胖。

按照這個標準,身高170cm的人,體重超過72公斤就是超重,超過86公斤就是肥胖。

(2)腰圍

要時刻記住BMI的公式可能有些困難,還可以通過腰圍來判斷肥胖。腰圍的測量方式是在距離肚臍上方三個手指的位置用軟尺繞一圈測量。

若女性腰圍在85厘米以上,男性腰圍在90厘米以上則可以判斷為肥胖。

二.怎麼減肥?營養專家來支招

減肥是最近熱度不減的話題,大家都知道減肥要「管住嘴邁開腿」,到底怎麼做才好?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學營養減重門診主任醫師陳偉,針對減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貫徹降鹽、降糖、降油飲食。高鹽飲食容易導致身體水腫,而且會破壞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導致高血壓。少吃高糖食品,否則會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盡量避免吃餅乾、澱粉類食品。建議選擇少油的烹飪方式,如蒸、白灼等,避免煎炸、燒烤食物。

邁開腿。鍛煉也是減肥必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保持日常鍛煉不僅能夠燃燒身體熱量和脂肪,還能保護心腦血管健康。注意減肥鍛煉要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運動后要注意拉伸和放鬆肌肉。

三.老年人不可盲目減重

年輕人為了健康控制自己的體重,但老來“過瘦”亦會導致體質變弱而影響健康。因此提醒老年朋友對胖與瘦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老年人的健康體重需採用體質指數衡量,其計算公式是:體質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老人的體質指數最好保持在 20~26.9

如果老人的體質指數小於20,說明體重偏低,易出現營養不良、體虛乏力、跌倒等風險;如果體質指數大於26.9,說明超重或肥胖,存在“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

對於肥胖的老年人,體重管理應講究循序漸進,不宜速度過快,最合理的第一步就是先保證不再發胖,其次是半年內體重要減輕5%-10%

 

 

想要肌膚變白變嫩可以這樣做!

有些人明明小時候很白,可是成年後就開始變黑,貌美、膚白、大長腿 ”,是愛美女生的追求,俗話話一白遮三丑,其中膚白真的很重要,留心觀察身邊長的白膚白的女生,除了天生麗質的基礎,對護膚有正確的認識和護理方法。

那麼什麼決定你的膚色?黑色素、原血紅素、葉紅素等色素沉著所反映出的皮膚顏色,其中黑色素是決定皮膚顏色的最主要因素。膚色取決於表皮和真皮中所含黑色素,多者膚色接近褐色,少者膚色發白。在高寒的北歐,人們不會受到烈日的暴晒身體的黑色素很少,所以膚色多呈白色。赤道處陽光集中的熱帶,經常受到強烈的日光(紫外線) 照射,身體經調節產生大量黑色素保護皮膚,呈黑或棕黑色。溫帶的人們則呈中性的黃或棕黃色。

為什麼皮膚變黑?皮膚變黑,主要因為皮膚當中黑色素細胞合成了更多的黑色素。排除出現皮膚疾病的因素,多數情況下變黑是由於長期受到日光紫外線的照射,皮膚中的黑色素合成功能增強,產生更多的黑色素。

按下面的方法做,讓你慢慢變白

1.選擇合適的時間外出

如果不是一定要外出,建議避免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外出。大部分地區的陽光在這個時間段中的紫外線最強,對皮膚的傷害也更厲害。

2.勤打傘,穿防晒衣

出門在外,勤打防晒傘,穿防晒衣,可阻擋一部分的紫外線。

3.塗防晒霜

每天出門前,把裸露在外的皮膚塗上防晒霜

4.在洗臉時放些白醋,大概一蓋就好(就是裝白醋的蓋子)
注意:一周兩次,具體情況試本人角質層薄厚決定。如果角質層較薄兩週一次就好。

5.每個月選擇15天用牛奶洗臉。水和牛奶比例大概2:1 .連續使用。

6.食補方法:每天喝一杯蜂蜜檸檬水。泡一杯檸檬水放涼後加入蜂蜜即可。

男人精子質量暴跌,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精子品質

精子是受孕過程中的一大主角,也是形成受精卵的重要部分。在繁殖遺傳過程中,精子決定著一半的基因物質。男性的精子存在於精液之中,其品質高低直接決定受精卵的品質優劣。怎麼樣辨別精子品質高低,正常的精子什麼樣,男性一旦射精,精子能存活多久,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精子品質,這些都是備孕夫妻們最為關心的事情

精液由精子和精漿組成

精漿里的酶、果糖等能為精子提供營養讓其更有活性,但若身體出了問題精漿就會滲入其他雜質改變精液的顏色

下面這些則屬於異常顏色

1.透明色

精子量過少會導致精液顏色清亮啪啪啪時強忍不射造成的逆行射精,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2.純白色

精子量過多或白細胞進入精液,通常是精囊炎或前列腺炎引起的不潔性生活、手淫過度都有可能引起這兩種炎症

3.鮮紅色

通常由毛細血管破裂造成,被稱為功能性血精,大多是因為啪得太過火,一般休息可以緩解,若一周后無改善需要儘快就醫

 

4.暗紅色

顏色暗說明這是陳年老,被稱為器質性血精一般是精囊或前列腺出了問題.比如炎症、腫瘤或結石

5.黃綠色

精囊或前列腺出現化膿性感染,往往還會帶有異味,大部分人是因為大腸桿菌感染

 

6.偏黃

禁慾時間較長造成,問題不大該釋放就得釋放但若排精頻率正常,卻仍出現黃色精液則需儘快到醫院泌尿外科就診

精液的量

正常男性一次射精2~6m,少於2ml為少精症.多於6ml為多精症,常見的礦泉水瓶蓋大概為5ml

精液氣味

正常的精液會因為精氨散發出一股類似石楠花的腥臭味,缺少這種味道說明精子的數量較少.但若味道有膿臭味其他異味則考慮是上面提到的精囊、前列腺化膿性感染

 

精液黏稠度

正常精子排出後會迅速凝成膠凍狀並在15分鐘內液化

若剛排出的精液為米湯樣說明精子太少.若長時間沒液化則是前列腺或精囊出了問題

精子危機席捲全球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男性精子數量下降了59.3%,按照這種趨勢下去再過50年人類繁衍生育將成問題.

如何改善精液質量?避開這些「精子殺手」

·體重過胖

脂肪會影響性激素的代謝,影響精子的產生和精子質量

脂肪較多的男性體溫也較高,會直接影響精子活性因此控制體重十分必要

·菸不離手

一項針對男性不育吸菸者的調查發現,它們精漿中鋅、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顯著低於不吸菸的人

除此之外

研究人員還發現長期暴露在菸霧中的老鼠,血清中的尼古丁和可替寧濃度很高.精子產生能力和受精能力都有所降低,而且它們的後代在行為能力方面也不及其他健康大鼠的後代

·酒不離口

乙醇不僅是致癌物還是致畸物,酗酒可破壞睾丸間質細胞,使睾酮分泌能力下降這會間接影響精子的產生,還有可能使精子變得奇形怪狀

·愛蒸桑拿、泡溫泉

精子喜歡生活在約37°C的環境里,而桑拿房的溫度高達60°C以上,你的後代們都在煉獄中哀嚎呢

·喜歡緊身褲、緊內褲

《生殖學》的一篇研究指出喜歡穿緊內褲的男性,精子數量會降低,而喜歡穿寬鬆內褲的男性精子數量比前者多了17%且精子畸形率也更低

·不關注飲食平衡

維生素B、D、E,蛋白質硒、鋅、不飽和脂肪酸都是構成精子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可以從動物內臟、雞蛋、海魚和堅果中獲取這些營養

拒絕不良的飲食習慣
有些男性有喝咖啡與濃茶的習慣,還有的喜歡吃辛辣食品,如果你想有個健康的寶寶,那麼從現在開始就拒絕這些食物。目前不孕不育的夫妻裡面,有50%是精子的問題,精子不佳,受孕的胚胎流產風險也特別高。如果是準備懷孕的夫婦,建議三個月測一次精子品質

性愛時長時間不射精未必好.可能是得了這種病

很多男性都很在意自己在性生活時能堅持多久不射精,覺得這是關乎面子和尊嚴的大問題。但是,有的男性雖然性生活時間很長,卻感覺不到“性福”。實際上,射精過於遲緩,也隱藏著一些健康問題,而時間過長也分兩種情況

一、時間長,但可以射精
這可能是陰莖敏感度太低導致的射精困難
二、時間長,但不射精
對於那些動輒1小時以上結果還射出不來的朋友就要考慮是否得了——不射精症
不射精症(簡稱AE)
是一種性功能障礙據西方一項調查統計不射精症佔一般人群約0.14%占男性性功能障礙約8%當然這裡的「不射」並非指患者沒有精子 而是在恩愛時沒辦法正常排出
1.得不到快感
AE患者雖然可以進行性生活但過程中既沒高潮的出現也不能獲得快感情緒起伏十分之「穩定」另外這也容易影響夫妻之間的和諧引起伴侶的不滿
2.引起泌尿系統疾病
小蝌蚪長期無法排出可能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精索靜脈曲張、睾丸炎等疾病還可能堵塞精囊壁上的血管造成血精
3.造成不育
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患不射精症的佔32.39%
不管大家是否有上述困擾都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學會防範AE
另外某些藥品也可延緩或妨礙射精,如安定等鎮靜劑、抗過敏藥、平滑肌解痙藥、降壓藥,以及雌激素等藥品,長時間或過多服用都會影響射精,嚴重時可引起陽痿。因此,如果射精出現困難,不要以為沒有問題,要及時就醫檢查。

 

長壽和血型有關,O型血最長壽是真的嗎?

人的血型一共分為好幾種,你知道你是什麼血型嗎?O型血也叫萬能血就是他可以輸A型血可以輸B型血。而一般情況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血型就是三種血型。還有比較少見的血型比如AB型血,。近期網路上在流傳O型血最長壽,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去了解下!

「O型血最長壽」,這句話來自於美國數學家及醫生史蒂芬.M.魏斯貝格(StevenM.Weissberg)與知名的健身專家約瑟夫.克里斯蒂安奴之口。他們曾經對5000個人展開了問卷調查,發現O型血的人,平均壽命可以達到87歲,這對平均壽命只有76歲的美國人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此外,這封問卷調查,還表示A型血的壽命最短,平均只能達到62歲,但是幾年後,日本卻調查發現A型血的人壽命是最長。

那麼長壽和血型真的有關嗎?

一、長壽跟血型有關嗎?專家:沒什麼太大的關聯

《美國流行病學雜誌》曾對血型和壽命之間的關係做過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血型為AB型的患胃癌的風險比B型或O型的都要高,而如果血型是A型的,則患癌風險高20%,因此這項研究得出A型血患癌的幾率更高的結論。

此外,在其他的癌症中,中科院癌症研究所的人證實,B型或是AB型血的卵巢癌患者比O型的要差,但也有專家提出,A型血的人對幽門螺旋桿菌免疫反應過度,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在關於血型與長壽之間到底有無存在關係上,全球曾做過多項研究和調查,也得到過不同的結論。比如1961年,在對125位年齡在65-89歲之間的健康男性的研究發現,A型血的人佔比更高,在1969年的一項對50名超過90歲人群的研究發現,ABO血型跟壽命之間並沒有相關性。再比如,日本在269名百歲老人中發現,B型血佔比高達29.4%,而美國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卻恰恰相反。

因此,就目前的研究結論來說,血型不是確定長壽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我們也無法改變原有的血型,而是否長壽,其實是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的,比如飲食。那麼,怎樣做才能長壽?

● 優質的睡眠:一天24小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由此可見,保證優質的睡眠對於是否健康,能否長壽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擁有優質的睡眠,首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很關鍵,其次,睡眠環境也很重要,床要安置在避風的角落,盡量不要挨近門窗,不論是哪個季節,都要注意保暖,以免著涼。最重要的是,不要熬夜。

● 規律排便:每天的5-7時是大腸經當令,有利於排便,大便是機體垃圾的排洩物,保證大便暢通對於預防和防止其他疾病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大便前適當按摩腹部或是做提肛動作,有利於排便。

● 清淡飲食:「病從口入」,要想長壽,就要減少生病,而大多數疾病都是被吃進去的,因此,合理的飲食對於能否長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清淡飲食,戒菸戒酒,飲食做到「少一點、淡一點、素一點、暖一點、早一點」。

● 運動:要想長壽,必不可少的一點就是要經常運動,但要注意的是,運動要適可而止,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進行項目的選擇,年紀大的盡量避免過於激烈的球類運動,另外,在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運動。

● 心態樂觀
長壽的人心態都是非常開朗的,遇到事情不急不慌,而且始終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如果長期抑鬱不開心而且暴躁的話,很容易導致體內的肝火鬱結,這樣也會引發身體疾病。如果你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能夠讓身心得到放鬆,身體自然會更健康,要想長壽我們就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排除不良思緒。

碘酒和碘伏酒精同樣都是消毒劑選擇哪個更好?

生活中人們的身體會經常的出現一些外傷,多都是喜歡運動的年輕人容易出現,一但出現比較嚴重的身體損傷一定要及時的消毒處理,而人們常用的消毒手段無非是酒精或者碘伏 碘酒等

一、碘伏

碘伏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基本上家中常備、

碘伏對人體毒性低,卻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能殺滅包括細菌、原蟲、真菌和部分病毒。另外,碘伏對人皮膚的刺激性小,塗擦傷口時痛感較輕,因此碘伏適用範圍很廣。

除此之外,碘伏可用於臉部的美容清潔和消炎,例如臉上患有痤瘡、酒糟鼻的患者,就可以用碘伏稀釋液進行日常塗抹;碘伏還能用於家中日常用品與時鮮蔬果的消毒,能去除大部分細菌和病菌。 當然,關於這一點,小妙應該是不會的,雖然它的效果很好,但是小妙心裡多少有點過不去。

除了清理皮膚外傷口,碘伏還可用於治療甲溝炎和婦科炎症等疾病。在甲溝炎發生的早期,患處塗抹碘伏擦洗有利於預防後續的感染,防止進一步化膿。對於陰道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用碘伏擦洗會陰切口能有效減輕疼痛,預防感染。

二、碘酒

碘酒又名碘酊,是由碘化鉀等物質溶於酒精和水后產生的一種消毒液。其作用機制是使菌體蛋白質變性並死亡,對細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滅殺作用[1]。但是碘酒對人體的刺激性比較強,如果用在傷口上會造成較為劇烈的痛感,還可能灼傷皮膚組織。因此碘酒主要用於表皮的消毒工作。

除了消毒皮膚外,碘酒可以治療一些封閉性的毛囊炎,或被蚊蟲叮咬后產生的小包。這些情況不會產生傷口,因此可以用碘酒塗抹患處,刺激皮膚促進血液循環。

由於碘酒對皮膚和黏膜都有較強的刺激性,因此即便不是在傷口上使用,在進行皮膚消毒時也要先用酒精進行脫碘。具體做法是先用棉簽在皮膚上塗擦一遍碘酒,過一分鐘后再用醫用酒精擦拭兩遍。

三、酒精

看過武俠片的人都知道,當電視劇中的主角受了傷之後,旁邊的人都會口含一口白酒,朝著它的傷口噴過去,其實這也就是現在的酒精消毒。

醫用酒精一般指含有75%乙醇的液體,能夠進行傷口的消毒,阻止細菌和病毒進入體內。酒精的利用範圍很廣,尤其是在新冠病毒流行的當下,酒精能夠消毒皮膚和雙手,也可以用酒精噴霧對衣物和用品進行消毒。

不同濃度的酒精利用範圍不同,95%濃度的酒精可用於清潔相機鏡頭,40%~50%的酒精可以擦拭皮膚促進血液循環。75%濃度的酒精消毒效果最佳,但要避免直接對皮膚破潰處使用酒精,因為乙醇對傷口的刺激性還是比較強的。

使用酒精時要特別注意遠離火源,因為酒精是易揮發、易燃的化學物質。此外家中不宜存放大量的醫用酒精,每次用完之後要記得蓋緊瓶蓋,以免發生意外。

五、補充:皮膚擦傷,如何正確的處理傷口?

科普完了一些常用的消毒藥物,小妙自然不會忘記科普一些皮膚擦傷的處理措施,畢竟夏天要到了,磕著碰著在所難免。

簡單的皮膚擦傷,大家只需要做好2步。首先用上述小妙推薦的藥物,進行傷口的清創消毒,也就是用這些藥物進行擦拭,清除血跡和不幹凈的灰塵等等。

① 用乾淨的水,反復沖洗,盡可能把泥土、砂石沖洗乾淨,自來水或者瓶裝飲用水都可以。

② 消毒。拿出碘伏和無菌棉簽,塗擦傷口和傷口周圍區域。

③ 用無菌紗布或者清潔敷貼(藥店有售,相當於大創可貼),蓋住傷口,膠布或者繃帶固定。

④ 傷口包紮好後要定期換藥,換藥的目的主要是觀察傷口有沒有滲液、化膿等,觀察完後沖洗消毒(注意,此時不要再用自來水等沖洗了,因為自來水和飲用水都是有菌的),再次包紮。

割包皮究竟好不好? 手術後需要注意什麽

很多男性朋友們會出現包皮過長的情況,大家要知道,包皮對男性朋友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與以後的生育問題是息息相關的,所以一些男性朋友們出現了包皮過長的情況就會去割包皮,那麼男人為什麼要割那層皮?

包皮具有超好的伸縮性,它可以分泌抗細菌和病毒的蛋白,是身體免疫預防的一道防線。但再好的衣服,也要量體裁衣穿得才舒服,這包皮太長,也會給陰莖帶來不好的影響。

1、引發炎症

包皮並不是順滑的,褶皺的形態讓它很容易藏污納垢。陰莖頭部分佈有油脂腺體,分泌的東西積累多了就會產生異味,若平日清理不幹凈,容易造成瘙癢、紅斑的癥狀,引起發炎。

2、影響生育

包皮里藏著太多病菌,不僅影響男性本身,也會給伴侶帶來感染。女性的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糜爛,還有輸卵管的發炎、盆腔炎,這些實際上跟男性的包皮過長是有一定關係的。

3、影響性生活

包皮過長不利於陰莖的生長。頭部被緊緊包住,無法感受到外界,導致器官發育較為滯緩,還會影響性生活。

二、包皮過長,還可能誘發癌症

別小看包皮的威力,它還可能誘發陰莖癌。據長沙晚報訊,廣西一男子就因「命根」患癌,差點危及性命。

35歲的蔣先生在某次洗澡時,無意發現自己私處上長了一個硬結,不痛不癢也沒有其他異常。蔣先生就一直沒有重視,又因疫情期間就醫不方便,所以就一直拖著沒有理會。

今年5月初,蔣先生髮現這個硬結越長越大,不知不覺間已經如雞蛋般大小。而伴隨著硬塊增大,四周皮膚都破潰。在妻子的陪伴下,蔣先生從廣西專程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科問診,被確診出「陰莖高分化鱗癌」。5月15日,患者進行了陰莖部分切除術。

蔣先生的主治醫生泌尿主任楊科介紹,陰莖癌在我國是相對罕見的惡性腫瘤,其病因至今仍不明確,但與包莖和包皮過長關係密切。包皮過長,容易產生包皮垢,在污垢和慢性炎症的刺激下,非常容易誘發癌症

三、太長就得割?不一定

以目前的醫療技術來說,割包皮手術屬於小型手術,但為了追求更好地療效,醫生一般會建議在青春期前後進行,這是最佳時間。青春期新陳代謝較快,傷口復原較好,還避免影響器官的發育。

包皮過長也不一定要割掉,那情況才要特別留意呢?當包皮把這個頭部都遮蓋住,連清洗都比較困難,還會導致身體出現疼痛、瘙癢等不適,那就要及時進行檢查及手術了。

四、割完之後,要注意這3點

雖說割包皮是個小手術,但畢竟是身體上的一塊組織,想要康復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清淡飲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避免一些性暗示的相關刺激,如一些特殊影視、圖片等,康復前也要忍住;

·不管是恢復階段還是平時,都建議男性朋友選擇寬鬆透氣好的褲子,內褲不能太緊,這樣不利於局部健康。

包皮過長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男性也無需刻意追求尊嚴而不好意思去醫院診治,它對於男性的生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包皮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後期的生育,所以如果出現了問題,一定要及時的採取手術,以免對以後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基因療法,真可以延緩衰老?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根本

從古至今長壽都是我們所追求的,例如秦始皇吃長生不老藥以求延年益壽,西遊記裡妖怪想吃唐僧肉代表人們對長生不老的追求。

1月7日,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表在線文章,首次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體系在人間充質幹細胞中鑒定出新的衰老調控基因,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可以延緩機體衰老的新型「基因療法」

這項研究為期6年,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技術及人早衰症間充質幹細胞研究體系,鑒定了百餘個新的人類細胞衰老促進基因,最終證實,敲除這些基因可延緩人間充質幹細胞的衰老。其中,組蛋白乙醯轉移酶的編碼基因KAT7是排名最高的候選基因

研究人員發現,靜脈注射靶向敲低KAT7的Cas9/sgRNA慢病毒載體,可以減少衰老小鼠肝臟中衰老細胞的比例,改善小鼠的健康狀態,延長生理性衰老和早衰症的壽命。結果表明,基於單因子失活的「基因療法」有望延長哺乳動物的自然壽命和健康壽命

專家們對這項研究的評價很高,為衰老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科學界對衰老規律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

基因的「去除」能延緩衰老,除此之外,一項外國研究發現,「改寫」基因也能延長壽命。1月6日,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的另一篇研究表明,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種種研究表明,長壽與基因有著緊密聯繫。

二、基因對壽命的影響有多大?百歲老人調查公布

人的壽命與經濟、社會、自然環境和醫療有關,但也與個人的性格、飲食、活動、遺傳、家庭等關係很大。

1.家族老大多長壽

調查顯示,百歲老人是獨生子女的佔2.7%,有兄弟姐妹兩到五個的接近80%。即便排除獨生子女,家中老大也是最長壽的,其次是家中老二,再次是家中老三。基因和遺傳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想得開」很重要

許多百歲老人的經濟和身體狀況並沒有我們現象中那麼好,帶病生活的有很多,但這些並不影響他們對生活滿意度和快樂感。當問及「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想得開」這一項時,約8成的百歲壽星給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

3.飲食習慣

飲食直接關係到健康,百歲老人都比較偏愛一下幾種食物。

百歲老人主食是雜糧、米和麵粉,關於蔬菜,每天吃兩三種的百歲老人佔85%,但多數老人常吃肉、魚、蛋,90%以上經常吃豆製品。百歲老人大多講究「吃菜吃鮮」,許多食材都是新鮮採摘,當天宰殺。長壽者的飲食習慣,無意中暗合了食材營養平衡的規律,越新鮮營養越豐富。

三、有「長壽基因」的是少數,健康養生更重要

壽比南山是人們對家裡長輩的美好祝願,能活過90歲已經算高壽,百歲老人更是罕有。不少人希望可以通過某種方法達到長壽的目的。

科學家們通過基因檢測跟蹤研究了許多老人發現,基因底子好,有長壽的慧根,也需要與之般配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而另一方面,有「長壽基因」的人畢竟是少數,就算基因底子不好,也可以通過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模仿這些基因給長壽老人們帶來的好處,從而延年益壽。

做到以上這幾點,雖然不能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百歲老人,但是能夠讓我們在健康長壽上多一些可能。如果你想要長壽,做到以上的要求是最基本的事情,除此之外,每天保持好心情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

男孩被性侵比女孩更多?不是開玩笑

有一群人也遭受性侵,他們卻不敢吭聲,只能躲在角落默默忍受……

之前,「素媛性侵案」的兇手將被刑滿釋放的消息傳出來後,引起了一波討論熱潮。有女兒的同事都特別義憤填膺,覺得養女兒什麼都好,就是在安全方面比較操心。
而男孩的家長就淡定多了,還有幾個說:還好生的兒子,不然也得提心吊膽的。
很多男孩的家長認為,男孩不會是性侵的受害者,甚至還覺得只有佔便宜的份。
事實真是如此嗎?
前不久宣判的一樁案件,恐怕要讓男孩家長們大跌眼鏡了。
今年1月6日,史上犯下最多起強姦性侵案的人,在英國曼賈斯特皇家法庭被判處無期徒刑。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的侵害對象多為年輕的男孩。

  是的,男孩,也會成為被性侵的物件,這是我們需要正視的事實。

性侵,不分性別

BBC去年播出了一部名為《男性性侵:打破沉默》的紀錄片,在紀錄片里有著幾組數據,平均每小時就有大約8名男性遭遇性侵,有六分之一的男性曾在一生中遭遇過不同程度的性侵。

這些發生在男性身上的性侵案中,有七成的犯罪分子是女性,但是男性性侵的受害者們,卻很少被提及。

某梁姓老師任職十年被爆性侵男生:男孩子要保護自己,不是玩笑

「每小時約有八名男性遭到性侵」,為什麼他們不去報警?

根據英國公益機構公布的數據,在2010年至2014年中的67萬名男性性侵受害者中,只有不到4%的人表示會在遭遇性侵后選擇報警,剩下的人,很多都不敢言說。

說出自己曾經遭遇過性侵,不亞於男性公開承認「我不行」,也害怕被自己的伴侶知曉后讓對方沒有安全感,男性在遭遇這種事情時,內心的恥辱感往往會先將他們淹沒。而且在很多人眼裡,男性是施暴者而不是受害者。

《紐約時報》曾報道過一位義大利女演員艾莎·阿基多在2013年性侵過未成年男星吉米·貝內特后,還向其支付了38萬美元的賠償金,艾莎·阿基多還是MeToo運動的領袖人物。

兩人相識於2003年,當時吉米·貝內特才7歲,兩人一起合作過一部電影,艾莎·阿基多在電影里飾演他的母親。十年後的2013年,艾莎·阿基多要求吉米·貝內特讓家人離開,與她獨處。

在艾莎·阿基多的多次請求下,吉米·貝內特同意了。在獨處的時候,艾莎·阿基多給吉米·貝內特倒了酒,並借勢「吻了他,把他推到床上,脫掉他的褲子」,還拍了照片。

某梁姓老師任職十年被爆性侵男生:男孩子要保護自己,不是玩笑

值得一提的是加州法律規定自願性行為的最低年齡是18歲。吉米·貝內特在自己的聲明中表示自己太害怕,太羞恥,不敢將這件事情公開,於是選擇私了。

但是去年艾莎·阿基多站出來指控好萊塢大亨哈維·韋恩斯坦,揭開了他內心深處的傷疤。

不僅在國外,國內對於男性的性侵其實也不少見,上過新聞的也是不少,但大多數情況下反而是男性受害者遭到恥笑和質疑。

西方國家過去也是如此,但在20世紀,很多西方國家修改法律或者立法,將強姦罪主題擴大至男性,男性的性權利也被納入法律的保護範圍內。

某梁姓老師任職十年被爆性侵男生:男孩子要保護自己,不是玩笑

香港和澳門地區,對於非禮等行為也沒有限定犯罪人和受害者的性別。性侵這種事情,受害者並不分男女,也不分年齡,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變得越來越發達,無論男女被侵犯,只有勇敢的站出來發聲,才能改變生活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