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高血壓的患病率!如何預防青少年高血壓?

現在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而且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雖然現在醫療越來越發達了,但是人們的身體卻不像以前那麼健康,主要還是因為出現了許多壞的生活習慣,而現在最主要的群體就是青少年,他們的健康問題受到了很大的關注。而其中引發人們關注的就有關於青少年型的高血壓。

或許很多人都有疑問,都認為這種類型的疾病不一般都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嗎?怎麼青年人也會患這種病。其實這種青少年型的疾病在大眾中還不是很普及,主要是因為它的發病率很低,現在這種病還不是很普遍,但是也在一部分的青少年中出現了症狀。然而,目前仍缺乏準確歸納青少年高血壓流行病學特徵的大型、精心設計的研究。

近日,心血管權威雜誌Hypertension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以人群為基礎的多中心研究,並進行重複的血壓測量,以期獲得準確的患病率。

研究人員于2018年至2019年在中國6個中心隨機招募了42025名12至17歲的青少年。通過一次隨訪時的血壓測量估計了所有中心的初始高血壓。在6個中心中,16220名受試者通過3次隨訪血壓對確診高血壓進行了評估。高血壓是使用美國和中國的指南進行定義,並使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資料按性別和年齡進行標準化。

根據2017年美國兒科學會高血壓指南,初始和確診高血壓的標準化患病率分別為18.6%(95%CI為17.3%-20.0%)和5.9%(95%CI為4.7%-7.2%),使用2018中國高血壓指南分別為24.5%(95%CI為23.0%-25.9%)和8.8%(95%CI為7.3%-10.3%)。男性(比值比[OR]為1.275[95%CI為1.070-1.520])、父母高血壓史(OR為1.387[95%CI為1.159-1.660])、心率較高(OR為1.043[95%CI為1.037-1.049])、較大的腰圍(OR為1.036[95%CI為1.027-1.046]),超重(OR為2.211[95%CI為1.781-2.745])和肥胖(OR為3.085)[95%CI為2.330-4.084])被確定為危險因素。總之,根據兩個指南對高血壓的患病率進行了評估,其患病率相當高,其中包含幾個危險因素,並且隨訪期間單次血壓測量會高估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

延伸:如何預防青少年高血壓?

1.定期測血壓

身體發育緩慢、肥胖、有高血壓症狀的兒童,都要定期進行血壓測量。如果發現情況不對,要及時去看醫生。

2.合理飲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平衡營養搭配。少吃肥肉等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少吃鹽,多吃水果蔬菜。

3.運動鍛煉

作息要有規律,不要熬夜。每天堅持運動鍛煉,比如慢跑、騎自行車、打乒乓球等。這樣可以消耗體內過多的脂肪,控制體重不超出正常標準。

不得不說,隨著現代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只有成人才會得的病,已經讓孩子率先“體驗”到了。

睡眠和消化不良有什麼關係?如何預防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本質的原因是胃動力障礙。如果由胃潰瘍或胃食管反流等導致,就屬於器質性消化不良;如果沒有相關疾病,只是消化器官消極怠工,引起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就屬於功能性消化不良。這種疾病,發病率約為20%,消化不良,會引起餐後不適,夜間可能更加折磨人。那麼,睡眠與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繫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狀起源於胃及十二指腸,但是,沒有組織結構或生化異常。通常的表現,是症狀持續或反復發作,會由於食物在胃中生存時間延長,導致進食後的飽脹不適;或者進食後感覺不舒服,還沒有吃幾口,就因飽脹感而無法正常吃飯;有時還會出現劍突下方到肚臍上方的疼痛或不適;或者是上腹部灼熱;以及噁心、噯氣、反酸、大便異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雖然不是一種器質性病變,但仍然非常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其特徵是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燒灼感、早飽或餐後飽脹等腹部不適。FD根據羅馬III共識分為兩個亞組:上腹痛綜合征(EPS)和餐後窘迫綜合征(PDS);這兩種類型都會降低人們的生活品質並限制社交生活。多數歐洲和美國的研究都發現睡眠障礙與 FD 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也與 FD 的症狀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但是在亞洲人群中,睡眠障礙與 FD 之間的關聯仍不清楚。因此,本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日本年輕人中睡眠障礙與 FD 的關係。

研究人員以8923名大學生為研究物件。患有 FD 的受試者被進一步分類為患有餐後窘迫綜合征 (PDS) 或上腹痛綜合征 (EPS)的兩組。所有受試者均完成了自我報告的問卷調查,用來評估自我報告的睡眠持續時間、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深度睡眠障礙、夜間覺醒、早醒和白天嗜睡的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FD 的患病率為1.9%。所有類型的睡眠障礙均與 FD 獨立呈正相關(總睡眠障礙:OR 4.11 [95% CI:2.89-5.78],入睡困難:OR 3.97 [95% CI:2.53-6.01],深度睡眠障礙:OR 4.85 [95% CI: 3.06–7.40],夜間覺醒:OR 4.35 [95% CI: 1.90–8.67],早醒:OR 4.50 [95% CI: 1.97–8.97],白天嗜睡:OR 2.83 95% 置信區間:1.25–5.56])。雖然夜間覺醒和白天嗜睡與 EPS 無關,但其他類型的睡眠障礙與 EPS 和 PDS 獨立正相關。

由此,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睡眠障礙與年輕人的 FD 患病率呈獨立正相關,雖然夜間覺醒和白天嗜睡與 EPS 無關;但是其他類型的睡眠障礙均與 EPS 和 PDS 獨立正相關。

如何預防消化不良

生活要規律,定時入睡,作好自我心理調理,消除思想顧慮,注意控制情緒,心胸寬闊。

戒煙酒,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辛辣食物及生冷食物。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暴飲暴食,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及飲用各種易產氣的飲料。

對於長期胃不好的朋友可以使用蒂柯舒養胃茶進行養胃,益渭通舒茶成分包含麥芽,山楂,甘草,佛手,山藥,橘皮,丁香,白扁豆,茯苓,余甘子,黃精,芡實,這些成分對於胃的保養具有一定的作用,養胃需平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

增強抗癌信心:新廣譜抗癌藥已獲美國FDA認定

人體的細胞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而細胞的分裂和繁殖就是新陳代謝的一環之一,在細胞的分裂生長過程中,而每一次細胞的分裂,大約會產生30億組核苷酸序列,在這些大批量的複製和分裂生長過程中,難免以後錯誤的出現,這種錯誤可能導致的是細胞還未生成就以凋亡,但也有可能導致的就是變異細胞的產生,如果這個變異細胞不幸的又沒有被免疫細胞殺滅或吞噬,那麼就可能發展成為“癌症”。

因此,癌症細胞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只是人體出現了變異而且存活下來的變異細胞而已,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症細胞增殖速度快,而且會造成人體相關部位的癌變,這就是癌症細胞的本質。因此,對於“癌症”來說,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疾病,但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非正常的身體狀態,或者說免疫失敗的身體狀態。幸運的是,如今醫學水準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高效抗癌藥誕生,患者們渴望可以用上性價比更高、效果更強的藥物。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一、新廣譜抗癌藥,不限癌種

今年的世界肺癌大會上,新一代廣譜抗癌藥瑞波替尼TPX-0005引人矚目。

資料顯示,瑞波替尼對於特定突變的ROS1陽性患者的客觀緩解率最多能達到90%以上,成為新一代的抗癌“神藥”。專家指出,在不久的將來,瑞波替尼有可能成為ROS1陽性初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最佳方案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今年10月,瑞波替尼治療NTRK陽性晚期實體瘤患者的1/2期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公佈,試驗結果顯示,在曾經接受過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的NTRK陽性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瑞波替尼的客觀緩解率達到48%。

而在世界肺癌大會上公佈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瑞波替尼針對初治的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第二階段的客觀緩解率為93%,其中1名患者完全緩解,病灶消失

由於抗癌效果好,目前,瑞波替尼已獲得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適用于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包含多種癌症。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二、意義重大,或解決耐藥難題

瑞波替尼是一款潛在“best-in-class”ROS1和NTRK靶向抑制劑,對於NTRK基因有強效抑制的作用,抑制TRK蛋白的能力也比其他NTRK靶向藥強,還可以有效抑制NTRK G595R /F589L複合突變。

作為目前首個被發現並認可的全瘤種突變基因,NTRK存在於多個瘤種,是腫瘤治療的理想靶點。在結直腸癌、肺癌、黑色素瘤、肉瘤等實體腫瘤中,NTRK融合陽性率在5%以下。在唾液腺癌、嬰兒纖維肉瘤、分泌型乳腺癌等罕見的腫瘤中,NTRK突變陽性率在90%以上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第一代TKI Larotrectinib和Entrectinib對NTRK融合突變晚期實體瘤患者均有效,但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新一代藥物研究要避免耐藥性的出現。

癌症患者先做好生活管理,延長壽命,靜候產品正式上市

延伸:怎樣做好癌症患者的生活管理?

1、飲食管理

患者應該合理膳食,食物多樣化多吃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多吃蔬果,避免過多的糖,必要時可以進行營養支持治療。

此外,菸酒、黴變食物、燒烤食物不能碰,容易增加轉移和復發風險。至於傳說中的“發物”,如果不是過敏體質,無過敏性疾病,可以放心食用。

對於腫瘤患者來說,飲食管理的重點是保證均衡飲食、營養全面,不盲目忌口,更不能沉迷補品。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2、適量運動

適量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清除癌細胞的能力,對預防轉移和復發有一定的幫助。

在運動的選擇上,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低強度、中強度或高強度運動。為了達到運動效果,建議每週至少進行 5 次中高強度的活動,每次堅持30-60 分鐘。

中強度運動包括快走、跳舞、瑜伽、高爾夫、太極拳、乒乓球等,高強度運動包括跑步、跳繩、打籃球、競走、踢足球等。如果年齡較大,可以選擇中強度運動。

3、增強抗癌信心

情緒與癌症息息相關,也會影響癌症治療效果,良好的情緒可以提高免疫力。患者應該心中有希望,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畏懼癌症,增強抗癌信心。作為家屬,應該多關注患者的內心變化,經常溝通,尊重患者的想法,給患者多一點安全感。

“广谱”抗癌药获突破,适用于哪些癌症患者?

4、按時服藥

臨床上,經常有患者不願吃藥,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腫瘤的情況非常複雜,如不謹遵醫囑,擅自停藥,很容易導致轉移和復發,加重病情。或者產生耐藥性,導致無藥可用,治療陷入僵局。

結語:如果世界上沒有癌症,沒有不治之症,沒有病痛,沒有折磨人的病毒癌細胞,那該有多好。癌症從身體到心理摧毀了每一個病人,每一個家庭。癌症很可怕。我們還在堅持,我們不會放棄,就算是重複說著同樣的話,也不會輕易放棄。相比于癌症,對於人生中遇到的其它挫折和痛苦來說,我想那可能真的不值一提。或許稍微挺挺,一切就都會過去。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從生到死,這是自然法則,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每個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珍惜現在,無畏生死。

腸癌晚期治癒希望大嗎?腸癌早篩有哪些檢查方式?

腸癌,是危害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於肺癌。28歲的小嗵(化名)躺在病床上,她滿臉淚水、氣息微弱,距確診腸癌到住院已經四個多月了,她怎麼也想不到,當初僅僅因為腹痛就醫而被查出腸癌晚期,就連醫生也感歎,連手術的機會都沒了。

小嗵回憶道自己半年前開始出現便血,隱約還能看到粘液,但自己並沒有在意,以為是吃得太辣太油了,得了痔瘡,便自行去藥店買了點藥膏塗抹。可是沒想到,半年後自己狀況不見好,反而經常肚子痛,腹部也好像隱約摸到腫塊,這時自己才趕緊跑到醫院進行檢查。可沒想到,最後竟被查出腸癌晚期,沒了手術機會。

60岁父亲肠癌去世,博士儿子忏悔:忽略症状,才走到晚期这一步
二、治癒腸癌晚期,希望有多大?

腸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到了晚期,約有一半的患者會發生肝轉移。傳統的觀點認為,晚期腸癌發生肝轉移後,已經不適合進行手術,建議進行保守治療。

但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表明,腸癌晚期發生肝轉移的患者保守治療效果差,反而通過手術切除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手術之後,生存期可以達到5年,甚至10年。

臨床統計,腸癌肝轉移積極治療的話,5年生存率在40%-50%左右。如果放棄治療,5年生存率只有10%。

60岁父亲肠癌去世,博士儿子忏悔:忽略症状,才走到晚期这一步
目前,手術切除依然是腸癌肝轉移的主要治療方式,尤其是早期轉移,手術切除的效果會更好。通過手術切除,可以清除肉眼可見的腫瘤,同時可能切除一部分肝臟。

如果肝轉移的病灶太多或太大,術後可能有肝衰風險,此時一般會建議先做化療,減少或清除病灶後再手術。

三、高危人群要警惕症狀

腸道是指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長度約7~8米,由大腸和小腸構成,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隨著飲食的改變,腸道疾病越來越受重視,尤其是腸癌。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李進教授指出,腸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自我察覺,等到症狀明顯,去醫院檢查時,多數已經是中晚期。因此,識別腸癌的症狀尤其關鍵。

1、大便出血

腸癌引起便血時,很多人會誤以為是痔瘡犯了。實際上,腸癌引起的便血具有顯著特點,表現為黏液血便、黏液膿血便或純血便

60岁父亲肠癌去世,博士儿子忏悔:忽略症状,才走到晚期这一步
2、大便不規律

排便次數增多,從每天1-2次發展為每天5次以上,甚至更多,而且還可能伴有排不盡感,總是想上廁所。此外,也可能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沒有規律。

3、腹痛腹脹

當腸道內的腫瘤不斷增長,對腸造成擠壓時,會引起頻繁的腹脹、腹痛,腹痛主要表現為隱痛

4、貧血症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由於癌細胞的生命力很強,正常細胞搶不過,所以容易出現貧血症狀,表現為臉色蒼白、頭暈眼花等。

5、腹部腫塊

病情進展到中後期,可以在腹部摸到明顯的腫塊,腫塊質地堅硬,不痛不癢,活動性較差。

60岁父亲肠癌去世,博士儿子忏悔:忽略症状,才走到晚期这一步
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幾類人:

•患有結直腸腺瘤;

•有結直腸癌病史;

•患有血吸蟲病;

•盆腔接受過放射線治療;

•患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這些人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一旦出現以上症狀,及時檢查。醫生建議,高危人群的腸鏡起始年齡應在40歲前,如果是家族性息肉病,干預年齡則提前到青少年時期。

腸癌早篩有哪些檢查方式?

一是直腸指檢,這是最快最便捷的一種方式,有經驗的醫生通過直腸指檢能檢查出大部分直腸癌,還可大致確定腫瘤大小、位置、形狀和浸潤深度。

二是糞便潛血檢測,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早篩方法,也比較快速簡單,但準確度一般,連續三次檢測結果比較可靠。

三是血液和糞便基因檢測,這是一種較新的技術,通過檢測血液和糞便中的結直腸癌標誌物,可以快速、有效檢測出結直腸的異變。

不過,目前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的金標準仍然是腸鏡,包括結腸鏡、肛門鏡和乙狀結腸鏡。腸鏡可以直接觀察患者結直腸內的狀況,可以精准發現癌變或可能癌變的異常位置,還能同時用活檢鉗鉗取可疑組織進行病理檢測,是目前篩查結直腸癌的最有效方法。

別大意!胰腺癌很會偽裝.哪類人群容易得胰腺癌?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各種癌症是非常多的,這些癌症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那麼大家知道胰腺癌症狀是什麼嗎?

胰腺癌以及變為了我們人類的一大殺手了,對於胰腺癌的早期症狀大家要是能夠瞭解的話,就能做到及早的預防了。

胰腺癌發病隱匿,但進展迅速,一般自覺症狀開始到入院時間為1-6個月,平均4個月。統計顯示,病程3~6個月的患者占80%,病程1個月以內僅14%。

胰腺癌早期臨床症狀不典型,當出現症狀時往往病程發展至中晚期,而失去治療機會。要提高胰腺癌的治療效果,應重視早期不典型症狀。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一、為什麼胰腺癌會被稱為“癌中之王”?

據相關資料顯示,胰腺癌的生存率在1970年左右,僅僅只有2.5%,而到了2010年,也就只有8.2%,直到術後輔助化療等治療的改進,才有點大的進步,但整體來看還是十分兇險。

另外,綜合全球各地的報導,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幾乎都在10%以下

那胰腺癌為何這麼“猛”呢?原因主要有3點:很難早期發現、缺乏好的靶向藥、腫瘤微環境複雜

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很難早期發現。這和它的位置有很大關係,它很好地隱藏在胃、肝臟、脾臟等其它器官的後面,腹部按壓基本找不到它,初期時腫瘤又很小,一般的B超、ct也無法篩查出來,所以早期很難及時察覺。

再加上它又很會偽裝,基本沒什麼特異性表現,比如腹痛,很容易被當做普通胃病,因為胃病更為常見,最終等你察覺到不對勁時,它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二、胰腺癌很會“偽裝”,別大意

胰腺癌是一個很好的“偽裝者”,所以為了能及時揪出它,我們要學會甄別,尤其是下面幾點我們一定要注意。

1、經常肚子疼,不一定是胃病

當出現腹痛時,別直接將其默認為胃病,也有可能是胰腺癌給你敲響的“警鐘”,所以要注意辨別。

一般胃病引起的,多是陣發性的,與飲食之間的關係比較密切,比如胃潰瘍,疼痛多呈燒灼樣或鈍痛,其發病與進食有關,吃飯時疼,飯後休息一段時間又會慢慢好轉

而胰腺癌引起的,多表現為持續性加重疼痛、鈍痛,痛感更為劇烈,偶爾還可向腰背部放射。

2、頸部劇烈疼痛,不一定是頸椎病

說到頸椎痛,絕大部分人的第一想法就是頸椎病,但事實上胰腺癌發展到一定程度,通過細胞、血液侵蝕到骨頭並壓迫神經時,也會引起頸部劇烈疼痛。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3、突然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同樣的,提起血糖高,大家都會與糖尿病聯繫到一起。可胰腺負責內、外分泌功能,當它出問題,也會導致血糖突然升高。所以,沒有糖尿病的家族史,突然患上了糖尿病的年輕人也要警惕胰腺癌。

胰腺癌很“狡猾”,為了能及時抓住它,建議40歲以後,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部悶脹不適、頑固性腹痛和腰背痛、莫名體重明顯下降、突發糖尿病等症狀時,需提高警惕,當心胰腺癌,及時就醫檢查診治。

胰腺癌很会“伪装”,4类人群属于高发对象,希望你不在其列

三、哪類人群容易得胰腺癌?

1.菸民。吸菸是一個已經明確的風險因素。有20%的胰腺癌患者是吸菸引起的。另外,常吃薰制或加工肉,會使血糖升高從而增加胰腺癌風險。

2.糖尿病患者。日本的大規模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患胰腺癌的風險比健康人群高2.12倍,而女性則要高出1.5倍。如果中老年人無飲食和生活習慣問題,血糖卻不受控制,長期有糖尿病,應考慮接受胰腺癌檢查。

3.肥胖人群。美國的研究顯示,肥胖也會增加胰腺癌風險。BMI超過30的話,男性胰腺癌風險會增加1.4倍,女性則增加1.3倍。

健康的大便是什麼狀態?經常吃什麼有助排便

人想要維持健康狀態,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但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並不會被完全消化和吸收,在腸道內完成最後一項吸收工作後,食物殘渣就會變成“廢物”,然後隨著便意到來排出外。此時很多人都會無情地按下沖水鍵,殊不知“大便”並非毫無用處,它可是腸道健康的晴雨錶。

一、如果一個人的腸道十分健康的話,那大便就會呈現出以下幾個狀態:

1、大便成形

正常人的大便應該是緩緩下沉的狀態,呈現出圓柱、彎曲或者是蛇形,其表面富有彈性且十分柔軟。當受到飲食影響之後,大便狀態也會發生一些改變,但絕對是呈現出成形狀態

2、大便顏色正常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大便顏色主要是以黃色、褐色等為主。受到食物色素的影響,大便短時間內會發生改變,但隨著食物殘渣完全排出後,大便顏色也會恢復至正常狀態。

3、排便非常規律

身體健康的人往往有自己的排便習慣,通常以一天一次或兩三天一次為主,甚至是每次大便都是在相對固定的時間段。就臨床研究發現,成年人1-3天排便一次,都算是正常情況。大便“前硬后软”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种病,很多人没意识到

二、大便是怎麼形成的?

食物進入人體後,一部分會被小腸消化、吸收,剩餘的殘渣會被運到大腸,對水分和電解質進一步吸收,最終形成大便,由肛門排出體外。

一般情況下,大便往往受到3個因素影響:

① 進入大腸的食物殘渣數量

如果進食過多的食物或消化出現障礙,很容易影響小腸的消化吸收,導致食物殘渣數量增多,刺激腸道蠕動,導致排便次數增加。

② 腸道蠕動

小腸蠕動過快時,容易影響食物消化,導致殘渣變多,影響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增多且溏薄。

影響小腸蠕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進食了刺激、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受涼、腸炎、消化腫瘤疾病、緊張焦慮的情緒等。

大便“前硬后软”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种病,很多人没意识到

③ 腸道菌群

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上,腸道益生菌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分解有害、有毒物質,同時也有調節脂肪代謝、膽固醇和糖的作用,維持腸道粘膜完整性。如果腸道益生菌大量減少,就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問題。

三、為什麼大便會“前硬後軟”?

這時有人就問了,排便時經常感覺“前硬後軟”,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屬於便秘的範疇。一般來說,便秘多是生活因素造成的,比如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大、長期久坐不動、飲水不足等,都會讓大便排出延遲,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內,造成“前硬後軟”的情況。

除此之外,大便“前硬後軟”也不能忽略疾病因素。

1、胃腸道梗阻

當發生胃腸道梗阻時,會影響食物殘渣的正常通過,長時間滯留在胃部或腸道引起便秘,表現為大便前端幹硬,難以排出。

2、肛門疾病

比如痔瘡、肛裂、直腸炎、肛周膿腫等肛腸疾病,會引起排便疼痛,使得患者懼怕排便,最終產生便秘。

大便“前硬后软”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种病,很多人没意识到
3、結腸應激功能減退

正常情況下,結腸內容物能夠刺激結腸正常蠕動,但是當結腸的應激功能減退,就很難產生蠕動以及排便動作,導致便秘。

4、局部病變

比如腹腔積液、系統性硬化症、膈肌麻痹等局部病變,容易導致排便無力,使糞便長時間停留在大腸無法排出,引起便秘。

四、警惕大便發出的“癌症信號”

大便是人體健康的“晴雨錶”,但很多人不會主動觀察大便。

英國的一項研究中指出,有1/3的英國人不知道什麼是“正常的大便”。腸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確診時常常已是中晚期。在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發病年齡在45歲左右,年輕化趨勢也很明顯。

其實,腸癌會有3個排便表現,我們應當學會區分和辨別。

大便“前硬后软”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种病,很多人没意识到
1、黑便和血便

黑便,即外觀烏黑色糊狀、帶有血腥味的油性光澤黑色大便,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一般來說,上消化道出血量大於50ml且出血不是太集中,就會形成黑便。如果出血多且集中,肉眼可以看到血跡,即形成血便。很多時候,血便是顏色發紅,容易引起注意,但黑便經常被人忽略

根據便血的情況,我們可以初步判斷出血部位:

1)先便血,後排便,血的顏色鮮紅,提示出血部位在直腸或肛門,比如痔瘡、肛裂、直腸癌。

2)先排便,後便血,大便如馬路柏油一般黑,提示出血部位可能在胃或十二指腸、小腸等遠離肛門的部位,要懷疑十二指腸潰瘍、胃息肉、甚至胃癌。

2、大便變細

大便變細、排便不爽,甚至有固定的劃痕,且持續了一段時間,則要警惕早期腸癌的可能,是腸道內腫瘤擠壓大便造成的

3、排便習慣改變

腸癌患者早期可能出現腹瀉、便秘兩者交替進行,尤其是到中晚期,隨著腫瘤不斷變大,還會引起進行性便秘,直腸癌患者還會有排便不盡感。如果原本排便正常,但排便的次數突然增多,或者長時間便秘、腹瀉或兩者交替,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

大便“前硬后软”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3种病,很多人没意识到
對於45歲以上人群或腸癌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1次大便潛血檢肛門指檢,每5年做一次腸鏡,以便儘早發現腸道問題。

五、經常吃什麼助排便

1、大白菜

大白菜水分含量高,而且所含營養物質豐富,性質偏涼,有滑泄清利之力,適宜改善便秘。

2、紅薯

紅薯削去外皮後洗淨切成小塊。把切好的紅薯放入煮鍋裡,加少許水,剛沒到紅薯表面即可,煮熟。紅薯煮熟後倒入牛奶煮沸。放入適量白糖攪勻即可食用。

注意:這個方法對於經常便秘和頑固性便秘的非常有效果。

3、蜂蜜

蜂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酵素類物質。酵素可以幫助人體消化、吸收並加強新陳代謝。便秘了來杯蜂蜜水吧!

4、蘋果

蘋果洗淨,每天帶皮吃1個,可預防便秘。每天帶皮吃4—5個,可調治頑固性便秘。每日早、晚空腹吃1~2個,可調治習慣性便秘。

5、香蕉

香蕉(熟香蕉)含有的大量水溶性植物纖維,能夠引起高滲性的胃腸液分泌,從而將水分吸附到固體部分,使大便變軟而易於排出。

食品添加劑並非洪水猛獸,但這4種添加劑需警惕

食品添加劑的發展史也伴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史,它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滿足加工工藝的需要,另外是為了滿足我們對口味或營養的需求。我們能在超市購買到各式各樣的食品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食品添加劑。如果沒有防腐劑,很多食物會在短時間內腐敗變質,無法實現長途運輸,我們也就沒有豐富多樣的食品可選擇。因為有了抗氧化劑,食用油、麻花、堅果等食品就不會輕易有哈喇味。再比如甜味劑糖精、安賽蜜、阿斯巴甜等,它們的甜度比蔗糖高得多,不但可以降低食品成本,減少能量攝入,還能夠滿足糖尿病人對甜食的渴望。

食品添加剂真的有害吗?专家提醒:“零添加”不一定更安全、健康
一、食品添加劑並非“洪水猛獸”

對於食品添加劑,不少人的認知仍停留在“人工生產出來的”、“吃了對身體有害”、“不如天然的好”等等,其實這些認知太過於片面了。

我們先來瞭解下什麼是食品添加劑:

很多食物在存放一定時間後,就會滋生微生物,導致腐敗變質,從而危及健康。而食品添加劑就是為了改善食物色、香、味等品質,以及防腐等目的,而加入的化合物質或者天然物質。

食品添加剂真的有害吗?专家提醒:“零添加”不一定更安全、健康
對,你沒看錯,食品添加劑當中其實也有一大部分是天然物質。所以,別急著否定它,它的作用是很多的,它的存在對於食品工業有特殊的積極意義:

  • 比如防止食物變質,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以及預防因食用被微生物感染而誘發的食物中毒;
  • 還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狀,滿足大眾的不同需求
  • 尤其是如果在符合規定內,適當添加一些食品營養強化劑,對提升食品的營養價值也是有幫助的可見,食品添加劑並不是大家認為的那麼“壞”。

食品添加剂真的有害吗?专家提醒:“零添加”不一定更安全、健康
二、零添加不一定更安全、健康

很多人都喜歡追求“零添加”、“純天然”的產品,認為這樣才是對人體無害的,但事實上,有時候零添加不一定就更安全、健康。

零添加不一定就是好,就以食品防腐劑來說,一些高蛋白食物必須用到它,不然很容易變質,而它可幫助我們延長食品保鮮期、儲存期,防止食物腐敗變質。所以,合理添加,對人們來說,反而是有好處的,它的存在大力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所以,也被譽為現代食品工業的靈魂。

有些標了“零添加”的食品,事實上不一定真的就沒加,很多時候都只是商家的一種宣傳手段,因為現代食品基本離不開食品添加劑,而這樣掩耳盜鈴的行為,不僅損害消費者知情權,也一定程度上擾亂了食品市場的競爭秩序。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追求零添加食品,它不一定就如你想像中的那麼好

食品添加剂真的有害吗?专家提醒:“零添加”不一定更安全、健康
三、4種添加劑需警惕,尤其是家長

而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美國兒科學會(AAP)提醒:要警惕其對孩童健康的影響,尤其是這4種添加劑:

1、高氯酸鹽

一般在乾燥食品塑膠包裝中會添加這種添加劑,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靜電。

但有研究證實,它可干擾甲狀腺素的產生,影響認知功能,尤其是對發育中的胎兒影響最深,因為此時胚胎基本需要依賴母體的甲狀腺素,接觸這種物質可提升新生兒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發病風險。

2、人造食用色素

像果汁、飲品當中會比較經常用到,可提升對大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吸引力。可如果長期接觸這種物質,可提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風險,具體機制暫不明了。

食品添加剂真的有害吗?专家提醒:“零添加”不一定更安全、健康
3、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一般在加工肉類、魚類當中很用到,但長期大量攝入這類物質,可提升胃腸癌症的發病風險,早在2006年,其就被IARC列為“可能致癌物”。

4、全氟烷基化合物

在製造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防油紙和包裝會用到這種物質,而長期接觸這種物質,可能引起甲狀腺功能受損

結語:其實添加劑的種類有很多,食品添加劑只是這麼多添加劑中的一種,其他的添加劑還有飼料添加劑、藥品添加劑、塑膠添加劑、塗料添加劑等等,比如蘇丹紅、福馬林等是化工原料,就不是食品添加劑,很多黑心廠商為了追求更好的顏色、口感而非法添加了不合規的添加劑就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而這種問題頻頻發生也讓很多人心有餘悸。

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和飲料生產廠商應該做的,我們做為消費者也應該對食品添加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一提到食品添加劑就覺得不健康。

控制血壓減輕癡呆風險!如何更好地控制血壓?

老年癡呆症的發生是在老人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很多人對於老年癡呆不太瞭解,那麼什麼是老年癡呆症呢?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特徵性病理改變為β澱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細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神經元丟失伴膠質細胞增生等。

導致癡呆症的病理生理過程在生命後期出現臨床上可識別的認知障礙之前的許多年就開始了。因此,預防策略應針對中年時期的風險因素,即大致定義為40-65歲之間的年齡段。

美國心臟協會(AHA)定義了 “生命簡單7″(LS7),這是一個由三個生物(血壓、膽固醇水準、血糖狀況)和四個生活方式(吸菸、體重指數[BMI]、飲食、身體活動)組成的心血管健康(CVH)指標的綜合得分,用於心血管疾病的初級或初級預防。堅持LS7理想的CVH建議與較低的心臟代謝疾病風險有關,如2型糖尿病(T2D)、心肌梗死和中風。

一些佇列研究探討了LS7評分與晚年癡呆或認知能力下降風險之間的關係,結果並不一致。為了全面評估個人生物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因果效應,來自德國慕尼克LMU大學醫院中風和癡呆症研究所的專家開展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Alzheimer&Dementia雜誌上。

研究人員在229976人中(平均隨訪9年),探討了由 LS7測量的中年心血管健康是否與發生的全因癡呆有關,以及該分數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否與癡呆有因果關係。

結果顯示,遵守LS7的生物指標(血壓、膽固醇、血糖狀況)與癡呆發病風險降低有關(每增加1分,風險降低7%,HR=0.93,,95%置信區間[CI;0.89-0.96])。相比之下,LS7綜合評分和生活方式子評分(吸菸、體重指數、飲食、體力活動)與癡呆症的發生沒有關係。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中,遺傳性血壓升高與較高的癡呆症風險有關(每增加一個標準差,OR= 1.31,95%CI[1.05-1.60])。

按發生癡呆狀態,(A) LS7綜合評分,(B)生物分,和(C)生活方式分在基線上的分佈。

當排除基線時有心肌梗死或中風病史的人(N = 6847人;每增加1個點,HR=0.94,95% CI [0.90-0.97]),以及額外排除隨訪期間有心肌梗死或中風事件的參與者(N = 12305人;每增加1個點,HR=0. 94,95%CI[0.90-0.98]),以及將分析限制在隨訪期大於8年的參與者(N=190,064人,事件數=204;每增加1個點,HR=0.89,95%CI[0.79-0.99]。綜上,該研究強調了中年控制血壓以減輕癡呆風險的重要性。

如何更好地控制血壓?

1.減少鈉鹽攝入,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 g(1啤酒瓶蓋);注意隱性鹽的攝入,如鹹菜、雞精、醬油等,預計可以使收縮壓下降2 mmHg-8 mmHg。

2.減輕體重,將體重維持在健康範圍內(體重指數[BMI]:18.5 kg/m2-23.9 kg/m2,男性腰圍<90 cm,女性<85 cm)。體重減輕10公斤,預計可以使收縮壓下降5 mmHg-20 mmHg。

3.規律運動,除日常生活活動外,建議每週4-7天、每天累計30-6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預計可以使收縮壓下降4 mmHg-9 mmHg。

4.科學戒煙,避免被動吸煙。戒煙雖不能直接降低血壓,但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等高血壓併發症風險。

5.限制飲酒,最好是戒酒。飲酒會顯著增加高血壓發病風險,且其風險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飲酒最好是戒酒,可使血壓降低。

6.心理平衡,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情愉悅。精神緊張可啟動交感神經從而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應進行壓力管理,進行個體化認知行為干預,必要情況下可採取心理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緩解焦慮和精神壓力。也可以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避免由於精神壓力導致的血壓波動。

什麼是CIMAvax EGF疫苗?餓死癌細胞疫苗即將在美上市

說起古巴,很多人並不是很瞭解,對它的第一印象也是一個比較落後國家的形象,尤其是現如今古巴也受到了疫情的困擾,對他們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生產和經濟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而正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卻是最先研發出B型腦膜炎疫苗的國家。不僅如此,古巴還創造了很多的醫療奇跡,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了癌症疫苗。古巴這個國家不但研製出了癌症疫苗,還給老百姓免費使用.下面就帶領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古巴由於經濟封鎖,相對貧窮落後。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巴的醫療十分發達,疫情嚴重時還前往義大利等國家援助。

資料顯示,古巴的國民健康狀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包括男女平均預期壽命、新生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資料。

古巴的醫療水準讓美國也心服口服。在1982年的一份報告中,美國承認古巴的醫療水準比其他發展中國家高,甚至比一些發達國家還要好。

古巴成功研发癌症疫苗,一针注射“饿死”癌细胞,或将在美上市
古巴在眼科、人體器官移植、神經外科、癌症治療等領域的醫療水準,都居於世界前茅,也為全球醫療進步做出很多貢獻。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古巴最著名的一種藥物——CIMAvax EGF,肺癌疫苗。

一、什麼是CIMAvax EGF疫苗?

CIMAvax EGF是古巴研發上市的全球第一支肺癌疫苗,通過調動和“訓練”人體免疫系統,達到抑制和殺死癌細胞的目的。

CIMAvax EGF的抗癌原理,簡單來說就餓死”癌細胞

無論是正常細胞還是癌細胞,生長分裂時都離不開一種蛋白質——表皮生長因數(EGF)。CIMAvax EGF可以啟動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EGF抗體,而EGF抗體可以進一步與EGF結合,最終清除血液中的EGF。當癌細胞失去EGF,就相當於沒有了“食物”來源,只能被“餓死”。

古巴成功研发癌症疫苗,一针注射“饿死”癌细胞,或将在美上市
目前,CIMAvax EGF疫苗主要用來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但需要注意,CIMAvax EGF的作用不是直接對抗癌細胞,而是通過抑制EGF,阻止癌細胞生長,緩解患者的症狀,延長生存期。

由於CIMAvax EGF疫苗起效相對較慢,因此只適用於完成一線放療或化療後的非小細胞肺癌IIIB-IV期患者,以及在一線治療完成後4周,經實體腫瘤療效評價為病情穩定(SD)、完全緩解(CR)或者部分緩解(PR)的患者。

二、療效受認可,百姓免費用

看到這,不少人忍不住好奇:CIMAvax EGF疫苗的效果到底如何?

古巴分子免疫中心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誌的一項III期試驗表明,在405名隨機分配接種CIMAvax EGF疫苗或最佳支持治療的患者中,接種疫苗組的中位生存期為10.83個月,接受最佳支持治療組的中位生存期為8.86個月,其優勢為2個月左右,不算明顯

但是,至少完成4次CIMAvax EGF疫苗接種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為12.43個月,與對照組的中位生存期9.43個月相比,有顯著的生存獲益

古巴成功研发癌症疫苗,一针注射“饿死”癌细胞,或将在美上市

此外從安全性上看,接種疫苗組的不良反應主要為1-2級,表現為注射部位紅腫、腫痛,以及噁心、頭痛、低熱、呼吸困難等,屬於輕度不良反應

因此,通過注射CIMAvax EGF疫苗可以有效抑制EGF和EGFR結合,起到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2017年,美國正式開展CIMAvax EGF疫苗的臨床試驗,美國隨後幾年公佈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對於在腫瘤中PD-L1表達低且無法單獨對nivolumab產生良好反應的患者來說,CIMAvax EGF疫苗聯合療法的療效顯著。

古巴成功研发癌症疫苗,一针注射“饿死”癌细胞,或将在美上市
研發並上市了這麼“厲害”的疫苗,古巴並沒有藏著掖著,而是與百姓共用,還大方地與世界各國分享。作為全世界唯一一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古巴免費向公民提供Cimavax EGF疫苗的注射治療。CIMAvax EGF疫苗有兩項重要專利,其中一項允許80個國家使用。

三、腫瘤專家:送你7大“防癌經”

如果一切進行得順利,CIMAvax EGF疫苗將於2023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癌症疫苗研發上市,不過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之前,我們一定要先做好預防。

(1)戒菸並遠離二手菸、三手菸。

(2)避免久坐不動,適當鍛煉身體,保持合理的體重,避免超重。

(3)作息規律,早睡早起,少熬夜。

(4)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5)出現尿意、便意時要及時排洩,不要憋尿、憋便。

(6)做好防曬工作,避免過度日曬。

(7)食物多樣化。

古巴成功研发癌症疫苗,一针注射“饿死”癌细胞,或将在美上市
1、食物多樣化,穀類為主

各種各樣的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沒有一種食物能夠供給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素,每日的飲食必須由多種食物來適當搭配這樣才能夠滿足人體對於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在各類食物中應以穀類為主,並需注意粗細糧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蔬菜,水果和薯類都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其他活性物質。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水果,而水果中的糖和有機酸及果膠等又比蔬菜豐富。豐富的蔬菜、水果和薯類的飲食,對於保護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和預防某些癌症等均有著重要的作用。

3、常吃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奶類除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以外,含鈣量較高,利用率也高。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以及B族維生素,加工成豆製品後更易消化。因此,應提倡常吃豆類及豆製品。

4、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肥肉和葷油是高熱能和高脂肪的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引起肥胖、並且是導致某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應當少吃。

鼻咽癌怎樣治療?遠離鼻咽癌請做好這4點

鼻咽癌生長在鼻腔後方的鼻咽部、其位置較隱蔽,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大部分患者是因發現頸部腫塊或其他轉移症狀後才被確診,從而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要做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需警惕鼻咽癌的早期信號。鼻咽癌在確診前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症狀多發生于單側。

鼻腔出血。表現為吸鼻後痰中帶血,或擤鼻時涕中帶血,早期痰中或涕中僅有少量血絲,時有時無。晚期出血較多可有鼻血。

單側鼻塞。早期多不明顯,隨著腫瘤的長大而呈現進行性加重。它與感冒不同,表現為單側鼻塞,且抗感冒治療無效。 若腫瘤堵塞雙側後鼻孔可出現雙側性鼻塞。

單耳部症狀。癌腫組織增大,侵犯耳咽管可引起中耳炎,引起耳部疼痛、耳鳴、聽力減退、若壓迫咽鼓管咽口時,使鼓室內外壓差變化增大,可加重耳鳴症狀。

偏頭痛。約見於1/3的病人,頭痛劇烈且部位較固定,服用止痛劑無效。頭痛是由癌組織侵犯或壓迫顱神經所引起。

單側口眼歪斜。鼻咽癌侵犯到顱神經,還可產生口角歪斜,患側眼視力下降,或出現複視。這些症狀有時是某些患者的初診主訴。

頸部腫塊。據統計約80%的患者有鎖骨下後方、耳垂下方的淋巴結轉移,腫塊增長迅速,可無任何症狀,起初可以活動,而後在短時間內即發生粘連,固定不動。

鼻咽癌也可發生遠處轉移至肝、肺、骨骼等部位,從而引起相應部位的症狀。

勿把癌症当鼻炎!医生提醒:身体出现4个症状,尽快排除鼻咽癌
一、全球近一半鼻咽癌在中國

根據世衛組織發佈的資料,中國鼻咽癌患者約占全世界的一半,2020年全球新發鼻咽癌患者13.3萬例,中國占了6.2萬例。

勿把癌症当鼻炎!医生提醒:身体出现4个症状,尽快排除鼻咽癌
鼻咽癌發病原因,主要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遺傳

2、環境

3、病毒

勿把癌症当鼻炎!医生提醒:身体出现4个症状,尽快排除鼻咽癌
二、別把鼻咽癌當成鼻炎來治

由於鼻炎和鼻咽癌的症狀相似,患者容易混淆,醫生也容可能誤診。

鼻炎患者經常感冒,鼻塞具有交替性、間歇性的特點,通常隨著體位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側臥時下側鼻孔鼻塞加重,上側鼻孔通氣良好。而鼻咽癌引起的鼻塞具有顯著特點,一開始是一側鼻塞,隨著病情進展逐漸發展為雙側鼻塞,呈進行性、持續性。

勿把癌症当鼻炎!医生提醒:身体出现4个症状,尽快排除鼻咽癌
除了鼻塞,鼻咽癌還有其他常見症狀,持續出現兩周時應警惕。

1、頭痛

鼻咽癌會侵犯顱底骨質、神經、血管等,引起頭痛,頭痛表現為單側頭痛,具有持續性的特點。

2、聽力減退

當鼻咽癌發生在鼻咽側壁或咽鼓管口時,咽鼓管會不斷被壓迫,導致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等症狀。

3、鼻涕帶有血絲

吸鼻子時,鼻涕回縮,沾上血絲,然後從口咽部吐出,也就是“咽式鼻出血”,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痰中帶血,導致誤診。

4、吞咽困難

鼻咽癌不斷發展,會逐漸對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產生壓迫,引起吞咽困難、聲帶麻痹、聲音嘶啞等。

三、遠離鼻咽癌,請做好這4點

近年來,鼻咽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香港知名導演陳木勝等都被鼻咽癌盯上。面對鼻咽癌,防比治更重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四點。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吃醃制食物、戒煙;

預防感冒,注意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減少病毒感染的幾率。

避免吸入有毒物質,例如吸入霧霾、煤油燈氣、殺蟲氣霧劑等有害煙霧。

做好篩查,定期體檢,如果出現疑似鼻咽癌的症狀,應儘早就診,查明原因。

勿把癌症当鼻炎!医生提醒:身体出现4个症状,尽快排除鼻咽癌
四、鼻咽癌治療方法

1.放射治療 放療是鼻咽癌治療的首選方法,鈷60放射治療優於深部X線照射,亦可並用腔內鐳療。放療對癌細胞有較為直接的殺滅作用,但是不良反應比較大,會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傷。因此,劑量大小、照射範圍、照射療程要根據病變範圍及患者的身體狀況慎重選擇。

2.聯合化療 化療可用於配合放射治療,或用於晚期有遠處轉移或放射治療後復發病人的姑息治療。

3.手術治療 由於鼻咽癌的特點,外科手術不能作為治療的首選方法。但在放療後復發時,外科手術作為挽救性治療措施還是有益的。

4.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中藥在治療晚期鼻咽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減少放、化療對人體的毒副作用,而且在晚期鼻咽癌的治療中可以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

五、治療鼻咽癌民間偏方

1、白花蛇舌草60克、半枝蓮30克、金果欖9—12克。水煎服,每天一劑。

2、土茯苓30克。水煎代茶飲。

3、紫草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4、射干60克,水煎服。或搗敷或醋磨搽敷患處。

5、15~20%醋制囪砂溶液滴鼻,每日3~4次,一般可連續滴用,直至治癒後繼用2~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