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麵包這樣的早餐並不好,健康早餐應該這樣吃!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早餐的重要性。如果自己在家沒有時間還會在外邊購買,有這種意識是好的,每天人們如果都有吃早餐的習慣,尤其是對於上班族來說,適量吃早餐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上午的精神支柱,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那早餐吃什麼呢?

首先,我們可以挑選主食,有的人認為早餐沒有必要吃主食,其實這是錯誤的。每餐都應該有主食,主食裡有大量的能量,可以避免人們身體乏力、頭暈等現象。但在主食的選擇上,並不建議大家選擇精白米麵的主食,這類主食裡面的營養過於單一 。經過了一上午之後,還容易讓人饑餓,總體上來看解飽的能力較弱。我們可以選擇是有全穀物的主食,如吃一碗雜糧粥,或者是一碗燕麥粥,它們裡面都有較高的膳食纖維,能夠給人很強的飽腹感。同時,全穀物、粗糧裡面的營養成分較多,還能幫助大家解決營養單一的問題。

早餐决定你的寿命!三种早餐搭配不健康,很多人仍在吃
最不健康的三種早餐搭配

早餐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大家都是敷衍過去,殊不知早餐的營養不足是很難從其他地方補充回來的。以下幾種食物是不建議吃的哦!

1.清粥小菜——高鈉缺脂肪

白米粥?小菜應該大部分人家早餐的首選,雖然沒有高脂,油炸食品但是白粥裡面沒有其他營養物質,而一些小菜含鹽量太高,經常吃對身體健康並沒有好處。

2.牛奶麵包——油和糖都不少

首先麵包裡面的熱量、油脂就不少,而且製作過程中還會添加糖精、防腐劑,本身對健康不利。再者,麵包是冷食又幹硬,不建議作為早餐。

3. 燒餅油條——油脂高難消化

一大早起來就吃一些油炸、油膩的東西不僅油脂太高,而且也難以消化。除了熱量太高外,油炸食品不僅沒有營養還會產生致癌物。

早餐决定你的寿命!三种早餐搭配不健康,很多人仍在吃
三、健康的早餐這麼吃

——主食搭配

我們可以選擇小米粥,雜糧饅頭,紫薯玉米粥等,添加一些粗糧的攝入。

——肉類選擇

就算早餐我們也要有雞、鴨、魚、肉等,給我們身體增加蛋白質。

——飲品選擇

不要選擇飲料作早餐,飲料中不僅添加防腐劑,色素,糖精等,沒有任何影響價值,可以喝一些五穀雜糧豆漿,鮮奶等。

——蔬菜攝入

好的早餐不僅要營養均衡,也需要葷素搭配,不能夠能增加水分,還可以增加維生素、膳食纖維的攝入。

不吃早餐的危害

很多人早上懶床導致來不及吃早餐,還有的人要減肥就不吃早餐了,有的人甚至都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其實相關專家解答,不吃早餐的危害多多。人們一定要重視。

1、不吃早餐影響壽命

人體的健康長壽靠人體生物鐘的支配,不吃早餐打亂了生物鐘的正常運轉,肌體所需營養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生理機能就會減退,再加上不吃早餐帶來的種種疾病對機體的影響,都在影響人的健康長壽。

2、不吃早餐會造成低血糖

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體內的營養已消耗殆盡,血糖濃度處於偏低狀態,不吃或少吃早餐,不能及時充分補充血糖濃度,上午就會出現頭昏心慌、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症狀,甚至出現低血糖休克,影響正常工作

3、不吃早餐容易便秘

在三餐定時情況下,人體內會自然產生胃結腸反射現象,簡單說就是促進排便;若不吃早餐成習慣,長期可能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於是產生便秘。

4、不吃早餐容易肥胖

一旦意識到營養匱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最後消耗的才是脂肪,所以不要以為不吃早飯會有助於脂肪的消耗。相反,不吃早飯,還會使午飯和晚飯吃得更多,瘦身不成反而更胖。

5、不吃早餐影響智力

專家們發現,在智力水準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吃早餐的學生明顯高於不吃或少吃早餐者。這是因為不吃早餐的人,大腦就會因營養和能量不足,不能正常發育和運作,久之就會損害記憶力和智慧的發展。

感染李斯特菌有什麼表現?如何避免李斯特菌病感染

斯特菌(學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又名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體。李斯特菌是革蘭氏陽性菌,屬厚壁菌門,取名自約瑟夫•李斯特。它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 .

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製品、蔬菜等都已被證實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嚴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腦組織感染,很多國家都已經採取措施來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並制定了相應的標準。2019年10月7日,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宣佈召回逾千種肉類商品。原因是其可能被李斯特菌污染。

女子喝冰箱剩鸡汤感染脑膜炎,小小的李斯特菌究竟有何来头?
李斯特菌臨床表現?

李斯特菌病總體發病率不高,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如胃腸炎、腦膜炎、菌血症、流產等等。孕婦、嬰兒、免疫力低下人群為易感染人群。如果不幸感染李斯特菌,輕則出現發燒、肌肉疼痛、噁心、腹瀉等症狀,重則出現頭痛、頸部僵硬、身體失衡和痙攣等症狀。受感染的孕婦有可能出現早產、流產和死產,嬰兒本身健康也可能受影響。對於李斯特菌,所以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避免李斯特菌病感染?

第一類,已經打開的熟食。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不想做飯或是想吃點其它口味的食物,就會買點熟食回來吃。但每次都會不小心買多了,一頓吃不完就會放入冰箱裡,等到明天再吃第二頓。這種操作是比較普遍的,但李斯特菌非常喜歡已經打開的熟食,尤其是肉類,會不斷的繁殖,時間長了,就會變成一個大的李斯特菌窩,若大量攝入,或會給身體帶來麻煩。

第二類,沒有喝完的牛奶。牛奶本身就是很容易變質的飲品,當中含有蛋白質,可能會和冰箱當中的一些物質相反應,無形中為李斯特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喝了這樣的牛奶,就可能會出現腹瀉現象,建議牛奶開下來就直接喝完,不要放太長的時間。

第三類,各種剩菜剩飯。沒吃完的炒菜、燒菜,一股腦的全部放入冰箱,似乎這樣就不會壞了。但各種剩菜剩飯放在一起很容易串味,會加快食物變質的速度,這時候便很容易被李斯特菌侵襲。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最好是做多少吃多少,如果實在吃不完,必須合理的進行存儲。可以用袋子將食物密封然後再放入冰箱,這樣可減少李斯特菌的感染。

獻血對人體有沒有害,哪些人可以獻血?

一個正常人的體內會有5000毫升左右的血,而一般獻血不超過400毫升,所以對於人體來說,微乎其微,根據醫生所說,一個正常人的體內,含血量大約為體重的7%~8%之間。

哪些人可以獻血?

獻血的人必須要在18-55周歲之間,對於體重,男性不得低於50公斤,女性不得低於45公斤;在血壓方面,收縮壓要在90~150mmHg,舒張壓要在60~90mmHg之間,還有幾點也是需要大家會忽略的幾點要求,獻血前一周不能熬夜,要經常運動,多服用維生素之類,如果體溫不正常,則不能獻血。最後,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比如像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梅毒、愛滋病和瘧疾等傳染性病不能獻血。

医生从来都不献血?献血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是时候揭开真相了
我們獻出的血,被醫院用到哪裡了?

全血和紅細胞製品保存期是35天,血小板保存期是5天,一般情況下,捐獻的血液會用於燒傷、感染、交通事故以及產婦大出血等各類疾病的搶救治療中。血液供應鏈非常緊張,主要是由於血液的需求量較大,一個人發生車禍有時就需要10個人的獻血量、一起大型火災發生時甚至會需要20個人的獻血量才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當發生天災時,傷患較多時就需要更大規模的用血。

世界衛生組織曾做過一項統計,一個國家人均獻血率需要達到1~3%才能滿足臨床基本用血需求。

医生从来都不献血?献血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是时候揭开真相了
四、獻血無害

1、獻血對人體的影響很小

世衛組織認為,一個健康成年人獻血量只要不超過身體血液總量的13%就不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人體內的血量大約在體重的7%左右,50KG的成年人體內含有的血量大約在3500~4000毫升。

医生从来都不献血?献血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是时候揭开真相了
2、人體恢復能力強

人體內的迴圈血量是有緩衝能力的,在獻血之後肝脾等器官的血液會得到及時補充並恢復血容量,並不會引起血流動力學出現明顯改變。與此同時,身體也會加快製作新的血液,抽血流失的血液會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

3、每個人都有不同反應,最終會消失

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部分人會在獻血之後出現短暫的頭暈、乏力等反應,這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很快就會恢復,健康的成年人獻血並不會影響健康。

無償獻血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積極參加無償獻血,如果將來自己或者家人需要用血,也能減少經濟負擔。

医生从来都不献血?献血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是时候揭开真相了

獻血前應該注意什麼?

1.學習獻血知識,消除緊張心理。

2.獻血前不要服藥。

3.獻血前食物以清淡素食為主,不能飲酒,避免吸煙。

4.保持睡眠充足,避免劇烈運動。

獻血後應注意什麼?

1.獻血完畢,針眼處要壓迫5-10分鐘,避免血液滲出。

2.要保護好靜脈穿刺部位。

3.運動要適度,獻血後當天請不要參加運動及通宵娛樂等活動。

4.飲食營養要適中,勿暴飲暴食

戒菸後你的身體會發生良性改變,附成功戒菸方法!

吸菸有危害,不僅僅危害人體健康,還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任何有組織生物體只要還有生命跡象就必須要呼吸,呼出體內的二氧化碳,吸入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新陳代謝,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不吸菸的人,每天都能吸入大量的新鮮空氣;而經常吸菸的人,卻享受不到大自然的恩惠,吸入的不是新鮮空氣,而是被菸霧污染的有毒氣體。

菸葉裡含有毒質菸鹼,也叫尼古丁。1克重的菸鹼能毒死300只兔或500只老鼠。如果給人注射50毫克菸鹼,就會致死。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菸草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為了身體的健康務必早點戒菸

老菸民请注意!这些戒菸后的身体变化,看完或许能打动你
一、戒菸後,你的身體會發生這些變化

據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的總結,在你開始戒菸的那一刻,你的身體已經開始悄悄發生變化……

20分鐘後,四肢的血液迴圈功能得到改善。

2小時後,脈搏心跳血壓恢復到正常水準。

24小時後,心臟病發作的概率降低了。

3天后,呼吸功能得到明顯改善,這時候可能會出現咳嗽增加,表明越來越多有毒物質從體內排出。

3個月後,平均肺活量增加

12個月後,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半

5年後,患胃癌、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肺癌的風險降低50%

15年後,恭喜你,患癌症的風險和不吸菸者相同

老菸民请注意!这些戒菸后的身体变化,看完或许能打动你

二、吸菸的危害遠遠不止肺癌

顯而易見,吸菸對身體的危害是巨大的,而且遠遠不止肺癌:

1.老年癡呆、陽痿

根據《神經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65歲以上的男性中,吸菸者智力功能降低的概率比不吸菸者高5倍。研究人員指出,吸菸會損傷血管,使血液凝結,傷害大腦,引發中風老年癡呆。另外有研究顯示,吸菸會影響勃起功能,每天吸菸一包以上的男性,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比不吸菸的男性高60%。

2.口腔、骨骼

香菸點燃之後,焦油和菸霧會產生一定的熱量,使唾液腺發炎,影響嗅覺和味覺,長期以往,咽喉黏膜也會產生慢熱性創傷,引起口腔癌喉癌

吸菸對全身的骨骼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尼古丁進入體內之後,會使血管收縮,減少新生骨骼的血量,加速關節的退化,骨質大量流失,還會影響雌激素的正常分泌,引發關節炎

老菸民请注意!这些戒菸后的身体变化,看完或许能打动你

3.肌肉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吸菸會減少肌肉內小血管數量,給肌肉帶來損傷,影響新陳代謝和運動水準,同時增加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風險。

4.類風濕

吸菸是導致類風濕的高危因素之一,吸菸量越大、吸菸時間越長,發生類風濕的風險就越高。而且,有研究證實,停止吸菸後,發生類風濕的風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降低。一直到停止吸菸10年之後,發生類風濕的風險才接近不吸菸者。

三、出現了戒斷反應怎麼辦?

吸菸容易戒菸難,不少信誓旦旦說要戒菸的吸菸者,最後都走向了戒菸失敗的結局。因為在戒菸的過程中,戒菸者很容易出現戒斷反應。比如:

頭暈、頭痛

吸菸會使大腦缺氧,造成精神不振、記性下降。經常吸菸的人,大腦已經適應了缺氧的環境,如果突然戒菸,大腦的氧氣供應變多,就會出現醉氧症,表現為頭暈頭痛等。

老菸民请注意!这些戒菸后的身体变化,看完或许能打动你
咳嗽不斷

抽菸時咳,不抽菸時也咳。抽菸的時候,香菸產生的菸霧進入肺部,會破壞肺部纖毛,降低肺部的排毒能力。戒菸之後,肺部纖毛逐漸修復,排毒效率就會增加,引起咳嗽

乏力

戒菸之後,大腦和身體會不斷代謝尼古丁,要想代謝尼古丁,就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能量,導致身體疲乏無力。同時,戒菸產生的醉氧症也會加重乏力的症狀。

嗜睡

同樣的,戒菸之後,身體的各器官和組織會進入修復階段,修復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從而出現嗜睡的症狀。而且,睡著之後,戒菸者還會出於對戒菸的恐懼、焦慮心理,頻繁做噩夢,導致睡眠品質不佳

老菸民请注意!这些戒菸后的身体变化,看完或许能打动你

成功戒菸方法

成功戒菸,一在方法科學,二在持之以恆。面對產生的戒斷反應,應該怎麼處理呢?

第一日:準備階段

充分認識吸菸的多種危害,增加戒菸的決心。當日盡可能不要和那些仍在吸菸的人呆在一起。一日三餐以水果或水果汁為主食,少吃肉、魚、雞類食物,不要喝咖啡和其他酒類,以及辛辣食物。睡覺前散一次步做一次深呼吸,比平時提早一點時間上床休息。想吸菸的時候就做有節奏的深呼吸。

老菸民请注意!这些戒菸后的身体变化,看完或许能打动你
第二日:開始戒菸

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你的意志力對自己再次強調“我今天選擇不抽菸”。在早餐前喝一大杯水並洗一個澡,用濕毛巾擦皮膚,以增加血液迴圈,保持頭腦清醒。進食仍以水果為主,避免食用油炸和肉類食品,每頓飯後不要在飯桌上閑坐,尋找一些可以做的事情去做。

第三日:對付症狀

2天沒有吸菸,對癮君子來說,會引起頭痛、口幹、咳嗽、刺痛感、焦慮或抑鬱、腹瀉或便秘等種種不適症狀。這時,除需要有毅力外,還要有正確的辦法來對付這些症狀,可以選擇喜歡的運動項目、洗熱水澡,多喝果汁、開水,同時讓自己的精神放鬆。

第四日:對付“尼古丁”

“尼古丁”成癮是重度吸菸者,可以用飲料和茶水淡化,為了避免各種飲料、茶的刺激,可以選擇菊花茶或茉莉花茶替代。同時要進行適當鍛煉,可選擇走路、騎自行車等方式,以放鬆自己並增加能量消耗。非常想吸菸的時候,及時進行深呼吸。

第五日:防止複吸

這時最關鍵的是要為自己選擇戒菸而感到驕傲,要有意識地遠離吸菸人群,控制自己的食量。如果碰到有人敬菸,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他:“我已經戒菸了,不會再重新吸菸,哪怕是一口。”同時豐富一下自己的業餘生活,娛樂、看電影、運動等。戒菸期間不要理會太多生活上的煩心事,保持平會心態,要不遇到煩心事,就會很容易再抽上菸。

男性為何比女性“命短”想要長壽做好3件事

從古至今,女性的平均壽命就比男性長。據統計得出,女性的平均壽命一般會比男性多5-10年!為什麼男性的平均壽命要比女性短,答案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有人說女性是感性的動物,從小的時候開始,就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崩潰大哭,哭過兩小時後也就自己好了。我們都知道適當流點眼淚,也是一種排毒方式。難道說哭就哭、想哭就哭,就是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的原因嗎?告訴你真相,有理有據,理由充分,男性別不服氣。

還有研究發現,在大部分動物中,雌性動物比雄性壽命更長。但最新研究發現,男性如果練就“葵花寶典”,或可延長壽命!

为何除了太监,大多数男性寿命比女性短?研究:阉割可延长寿命
一、“自宮”竟可延長壽命?

7月6日,美國加州大學與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研究者們在elife期刊上發表文章,主要探尋男性延長壽命的方法以及機制。研究人員將與人類生理、體型、遺傳都十分相近的家養綿羊作為動物模型,以此構建表觀遺傳時鐘。

为何除了太监,大多数男性寿命比女性短?研究:阉割可延长寿命
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相較於完整的雄性綿羊,經過閹割的雄性綿羊在特定的DNA位點有女性化的特徵,進一步證實了閹割、雄性激素與甲基化有著明確的關聯性。並且,閹割影響了表觀遺傳時鐘,繼而減緩表觀遺傳的衰老速度,證實了閹割雄性綿羊可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此項研究為男性如何延長壽命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男性為何如此“命短”?

世衛組織的《世界衛生統計》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女性壽命明顯超過男性,尤其是在發達國家。與女性相比,為什麼男性更“短命”?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角度分析。

首先,男性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不可否認,睾酮可以讓男性的新陳代謝更加的旺盛,但它也會抑制免疫系統。而女性體內的睾酮水準低,雌激素還能讓血管保持彈性,有抗氧化與抗炎的作用。

其次,與端粒的長短有關係。端粒存在於染色體末端,其長度隨著分裂而縮短,並伴隨著衰老。雄性激素會加速細胞分裂,每次分裂,端粒的長度都會變短。而女性的雌性激素會延長端粒的活性,壽命比男性長也不難理解。

为何除了太监,大多数男性寿命比女性短?研究:阉割可延长寿命
最後,基因也會影響男性的壽命。男性染色體為XY,女性為XX,大多數致病基因發生在X染色體上,若隱形基因病,就對男性十分不友好了!此前UCSF的研究表明,男女之所以有壽命差別,關鍵在於男性缺失的第二條X染色體上

除了科學角度,日常生活等因素也會造成男性壽命短。

①衛生保健:不愛看病

男女對待疾病的態度天差地別,大部分男性對疾病持消極態度,不主動就診,很容易忽視自身的健康狀況,認為自己更強壯,不會生病。由於不願意去醫院看病而錯失早治療時機,真正引起重視時,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階段。

②非傳染性疾病:抽菸、喝酒

世衛組織、美國疾控聯合發佈的《全球成人菸草調查》報告指出,女性吸菸率在2.4%,男性吸菸率達到52.9%,吸菸最容易引發慢性疾病與呼吸系統疾病,大大縮短男性壽命。

为何除了太监,大多数男性寿命比女性短?研究:阉割可延长寿命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指出,30至59歲男性飲酒比例超過60%,特別是40至49歲男性,飲酒更多,而女性在各個年齡段的飲酒率都比較低。過量飲酒往往威脅健康,並減短男性壽命!

三、長壽男人都做這3件事

45-55歲,是養命最關鍵的時期,和人的壽命長短息息相關。此時,不管是人的身體還是心理都會有巨大的改變。在這段養壽期當中,做好3件事,對長壽有幫助。

1、該哭就哭

不要相信“男兒有淚不輕彈”,而要相信“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通過“哭”,男性能夠釋放壓力,趕走抑鬱,保持心理健康。男性心情鬱悶時可以適時地放聲大哭,宣洩情緒,某些“痛苦激素”也可以通過淚水排出體外,避免不良情緒刺激,引發自殺等極端事件。

为何除了太监,大多数男性寿命比女性短?研究:阉割可延长寿命
2、吃得少一點

在飲食方面,男性往往覺得吃飽就行了,有人在速食店調查過,一天下來,幾乎進來用餐的都是男性。由此可見,男性對於吃並不講究,認為吃飽了就可了。不按點吃飯或者是暴飲暴食,對於腸胃都有損害。每天吃少一點,但是要吃好一點,這樣腸胃負擔小心,身體也能得到更好的營養與能量。

3、動的多一點

工作中久坐不運動,身體得不到活動,慢慢就會變懶,多活動身體,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對於長壽來說是有好處的。

頭孢雖是治病良藥,但是酒後千萬不能吃,小心致命!

很多的感冒患者會使用頭孢類的藥物,但是很多的患者在吃完頭孢後會參加一些酒席被勸喝酒,那麼吃頭孢多久能喝酒呢?,吃頭孢為什麼不能喝酒?飲酒多久後可以用頭孢類抗生素?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頭孢不僅僅指的某一種藥物,它是一種類抗生素的統稱,頭孢主要分為四代,四代比一代的藥效要高得多,雖然說頭孢在我們生活中非常普遍存在,而且用途也極其廣泛,但是它卻有一個最大的禁忌,那就是在吃完頭孢後以後是萬萬不能喝酒的。若是在吃完頭孢後喝酒,輕則出現過敏症狀,重的可能直接導致猝死。

一、頭孢 + 酒 = 中毒

雙硫侖本身屬於戒酒藥物,“酒精依賴者”服用雙硫侖後,即使只喝一小口酒,身體也會產生頭暈、頭痛、胸悶等嚴重不適,以此達到戒酒的目的。然而,並不僅僅是雙硫侖藥物才會引起這些不適,許多藥物都具有與雙硫侖相似的作用。

雙硫侖反應一般發生在酒後用藥或藥後飲酒,症狀最快可以在5分鐘內出現,輕者面色潮紅、發熱、頭痛、噁心嘔吐、頭暈等,重者出血胸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難、急性心衰,甚至引發死亡。

“酒后头孢”和“头孢后酒”,结局大不同!二者相隔多久才安全?
二、“酒後用頭孢”和“頭孢後飲酒”傻傻分不清

不管是酒後立馬吃頭孢,還是吃頭孢後立馬飲酒,都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但很多人會混淆“酒後多久可以用頭孢”和“使用頭孢後多久可以飲酒”兩個問題。

首先,我們先搞清楚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過程。

乙醇(酒精)在體內可通過汗液、尿液、呼吸道排出,但這只是代謝方式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乙醇需要在肝臟內代謝,被酶分解轉化成乙醛,乙醛在酶的作用下進一步轉化成乙酸,最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酒后头孢”和“头孢后酒”,结局大不同!二者相隔多久才安全?
如果發生雙硫侖樣反應,其代謝過程就會變成這樣:

在乙醇的轉化過程中,雙硫侖會抑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阻止乙醛轉化為乙酸,導致乙醛在體內迅速蓄積。過量的乙醛會促進兒茶酚胺的分泌,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同時抑制脂肪的氧化能力,導致不可逆的心血管系統抑制作用,引起一系列症狀。

那麼,使用頭孢類藥物後,多久可以飲酒呢?

被抑制的乙醛脫氫酶無法立刻恢復正常,一般至少需要4-5天時間,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建議使用頭孢後7天才可以飲酒、食用含有酒精的食物、服用含有酒精的藥物。

“酒后头孢”和“头孢后酒”,结局大不同!二者相隔多久才安全?

酒後多久,可以用頭孢菌素?

研究發現,每個人體內代謝酒精的酶是有限的,而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活性本身就存在個體差異,所以酒後多久能使用頭孢類藥物,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一般建議酒後3天內不能使用頭孢菌素及其他藥物。

“酒后头孢”和“头孢后酒”,结局大不同!二者相隔多久才安全?
酒後雙硫侖樣反應調查分析報告

據相關文獻報導 , 頭孢類抗生素致雙硫侖樣反應與飲酒可達 99% 的密切相關。由於個體差異存在,每個人酒精消除時間不同,但飲酒時間與用藥時間的間隔越長 , 雙硫侖樣反應的發生率就越低。

一項回顧性調查分析顯示: 24 例用藥前飲酒的患者中共有 17 例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 發生率為 70.90%(17/24), 其中 62.50%(15/24) 發生在用藥前 3 天內有飲酒史者 , 在用藥前第 4 天和第 5 天有飲酒史的僅各發生 1 例 , 用藥前第 6 天以前有飲酒史的未再有雙硫侖樣反應發生的病例。

在用藥後22 例飲酒的患者中 , 發生率為 68.20%(15/22), 其中 54.6%(12/22) 發生在用藥後 3 天之內飲酒的患者 , 在用藥後第 4-6 天飲酒的患者中共發生 3 例 , 發生率為 13.70%(3/22), 用藥後第 7 d 及其以後飲酒者未再發生雙硫侖樣反應。由於乙醛脫氫酶被抑制後常需 4-5 d 後才能恢復, 故本組雙硫侖樣反應均集中發生在用藥前、後 3 d 內有飲酒史的患者。

為防止雙硫侖樣反應 , 對所有應用頭孢類抗菌的患者應常規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史、酒精過敏史和近期飲酒史 , 如患者在用藥前 7 d 有飲酒史 , 應禁用該類藥 ;對應用頭孢類抗生素的患者 , 應當囑其在停藥後禁酒時間不能少於 7 d , 一旦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 應立即停藥並積極採取相應措施治療。

中暑前的症狀莫大意,夏天預防中暑請勞記五要

炎炎的夏日炙烤著大地,近日不少地區都達到了35℃以上的高溫,然而辛勤的工人們卻依舊堅守在崗位上努力工作,高溫很容易讓人們中暑,在夏日出現中暑的情況很多,夏天如果中暑了應當怎麼辦呢?

中暑是指人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不能充分出汗降低體溫而引起的威脅生命的疾病。症狀通常發展很快,需要立即處理。根據不同臨床表現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又根據發病機制不同將重症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類型。

藿香正气水和中暑到底有什么关系?实话实说:喝了可能加重病情
一、人,為何會中暑

夏季有高溫、高濕、強熱輻射等特點,很容易改變人體的水樣代謝、體溫調節以及循環系統,影響消化、神經、泌尿系統的生理功能。如果機體無法適應,就容易造成生理功能紊亂,導致體溫異常升高,引發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很多因素會影響體溫的自我調節,比如空氣濕度過高會阻止汗液蒸發,影響身體散熱。另外,年齡、脫水、發熱、肥胖、疾病、過度勞累、精神緊張等因素,都是夏季中暑的常見誘因。

藿香正气水和中暑到底有什么关系?实话实说:喝了可能加重病情
二、中暑前的症狀,不要大意

中暑按照症狀的不同,可以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三個階段。

先兆中暑:此為中暑的初始階段,一般會有頭暈噁心、口渴冒汗、胸悶氣短、全身無力等症狀,此時及時到陰涼地方休息,補充水分,不適症狀可以自行緩解。

輕度中暑:在先兆中暑症狀的基礎上,還會伴有心慌氣短、大汗淋漓等症狀,體溫可達到38℃以上,但手腳異常冰涼。這個階段也需要及時到陰涼處待著,及時補水,充分休息,可以恢復正常。

藿香正气水和中暑到底有什么关系?实话实说:喝了可能加重病情
重度中暑:此為中暑最嚴重的階段,可產生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體溫可達到40℃以上,會有昏厥、不省人事等症狀。一旦來到重度中暑,需要立刻送往醫院搶救。

生活中遇到中暑患者,正確的急救方法應該牢記3個字。

•搬

迅速將中暑患者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讓患者平躺,解開衣扣和腰帶,可用扇子、電扇為患者扇風。

•擦

用稀釋的酒精或冷水擦拭中暑患者的身體,也可將冰毛巾或冰袋放在患者頸部、腋窩以及大腿根部等大動脈血管部位,目的是說明中暑患者散熱。

•服

讓中暑患者服用解暑藥物,並且多喝一些淡鹽水,目的是補充流失的體液和電解質。

若中暑患者症狀嚴重或昏迷不醒時,簡單處理後應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藿香正气水和中暑到底有什么关系?实话实说:喝了可能加重病情
四、如何預防中暑

夏季天氣炎熱是常態,但今年夏天尤其炎熱,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預防中暑呢?廣東疾控中心給出的預防中暑“三要三不要”原則,快收藏起來!

五要

要清淡飲食。高溫天氣下,日常飲食需清淡,建議多食用新鮮的瓜果蔬菜,不要過多食用油膩油炸食物.

要選擇室內活動。如果室內溫度高於35℃,則可考慮使用空調降溫,但要注意合理使用空調,適時打窗,通風透氣。

要補水分。養成規律的飲水習慣。一般最好飲水時刻是晨起後、上午10時、下午3-4時、黑夜睡覺前,飲1-2杯白開水或含鹽水(水2~5升加鹽20克)。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由於口渴表明身體現已缺水了。

要充足睡眠。夏天日長夜短,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措施。

要增強營養。營養膳食應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a 、b1 、b2 和c。平時可多吃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

結語:由於全球變暖,夏天也是越來越熱。很多在室外工作的人會有中暑的現象。那麼如何預防中暑呢?大家可以躲避烈日,補充水分,增強營養,備防暑藥等

自慰影響記憶力嗎,男性用手會引起陽痿嗎?

手淫的學術叫法為“自慰”,自慰是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性脹滿、宣洩性能量,滿足自己對性的要求,並從性方面獲得快感和慰藉。所以,自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自慰俗稱手淫,打手槍、打飛機等說法也時有使用,多用於描述男性,“手淫”的叫法廣為流傳。

其實,自慰在男女不同年齡皆有。有些動物也有自慰的行為。自慰是從兒童期就存在的行為,多是由於無意識地偶爾玩弄生殖器、穿緊身褲、爬杆等活動時,因為摩擦使生殖器受到刺激並引起快感,一般並沒有性高潮。

自慰多發生於青春期青少年中,而且相當普遍。無論男女,到了青春期後,由於體內的生理變化,激素增加,由此產生性衝動和性欲。對性問題滿懷憧憬、好奇、幻想。可能在偶爾的機會,或者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學會了自慰。

一、“用手”屬於正常行為

很多人覺得“用手”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常有深深的自責感、內疚感,就像犯罪了一樣。這裡的深層原因,與古代傳統思想有關。

古代的思想比較保守,對“”的包容度低,認為它是骯髒、可恥的。這種思想流傳下來,影響現代人的生活,於是男性“用手”後會產生負罪感,甚至對“一滴精十滴血”“用手導致腎虛”等說法深信不疑。

男人经常“用手”会怎样?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这样就算刚刚好
其實,自己用手是普遍存在的正常行為。美國《認識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92%的男性及58%的女性都有過類似行為,它是正常性行為的方式之一,甚至是有好處的

哈佛一項研究發現,男性射精頻率和前列腺癌風險有關,性生活規律的男性(每天1次)罹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較低。研究追蹤了3.2萬名健康男性18年,其中40-49歲男性每個月21次以上,可減少22%的前列腺癌幾率。

研究者表示,有理論認為性生活可說明男性排出致癌化學物和老化細胞,或者定期清理使得新細胞生長,防止可能致癌的老化細胞堆積。

二、什麼程度才算“適度”?

也就是說,男性適度“用手”,其實還是有好處的。

1、釋放心理壓力

有研究指出,適度“用手”可以降低壓力水準,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

這一過程能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內啡肽和催產素。其中,多巴胺在注意力的集中、增加機體動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內啡肽是天然抗疼痛和壓力的“戰士”,而催產素能夠誘發機體產生舒適感。

泌尿外科主任周興指出,過分壓抑欲望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害,容易酗酒、內心狂躁、甚至失眠,有人還會性情大變,適度用手是一種宣洩手段,對身心都有好處。

男人经常“用手”会怎样?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这样就算刚刚好
2、對前列腺好

其實,男性適度自己用手,對前列腺炎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相當於進行規律按摩,清除前列腺液,緩解淤積,達到保護或恢復功能的效果。

但男性用手也要適度,過於頻繁肯定是有危害的。

1、負罪感、自卑感

傳統觀念會讓男性產生內疚、負罪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覺得自己道德敗壞、低人一等,甚至羞於啟齒,無法與別人溝通,心中的憂鬱難以排解。如果沉迷於自己用手,難以自拔,還會產生空虛感,無法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也很難坦然自若地待人處事。

2、可能會成癮

過度刺激可能會導致上癮,大腦對這種短暫的愉快產生依賴,就像喝酒、抽煙或賭博一樣,變成一種強迫行為,如果不立刻進行,就會出現緊張、易怒、頭痛、失眠、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等戒斷綜合征。

用手上癮的人會精神不振,缺乏做事動力,影響正常的夫妻行為,甚至對工作生活造成影響。

男人经常“用手”会怎样?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这样就算刚刚好
那麼,多久一次才算適度呢?

其實沒有固定的答案,主要以個人感受為准

如果你在某個時間段內頻繁用手,無法自控,次日感到身心疲憊、身體乏力、工作效率變低,或者出現局部隱痛、麻木、排尿有不適感或尿道有灼燒感等症狀,那就說明過度了。

專家建議,一般對於沒有性生活的青壯年男性,每週1-2次為宜,中老年人則一周1次或兩周1次為宜。

男人经常“用手”会怎样?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这样就算刚刚好
三、男性用手會引起陽痿嗎?

不少男性在出現陽痿時,會懷疑是自己經常用手導致的,但其實這並不準確。

陽痿,或者說男性ED,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病理過程,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ED大多由心理因素引起,而繼發性ED多是繼發於血管、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等疾病,屬於這些疾病的一個症狀。

過度用手只是抑制性中樞,可出現短暫的欲望下降和不應期,只要得到足夠的休息和放鬆,性中樞就會回饋性啟動,恢復正常功能。也就是說,自己用手只會出現暫時的“賢者時間”,不會直接導致陽痿

男人经常“用手”会怎样?适度有益,过度有害,这样就算刚刚好
四、自慰影響記憶力?

如若自慰影響記憶力的話,那學霸們肯定都不自慰,因為記憶力不好,學霸就會變學渣,畢竟有那麼多唐詩宋詞、公式公理、英語單詞需要背下的。而金賽的調查表明,學歷越高,自慰比例越高,高中、大學、研究生自慰比例分別是95%、96%、100%。資料似乎告訴我們學霸們都喜歡自慰.

五、自慰會導致前列腺炎?

根據西方對自慰行為的跟蹤研究,發現20多歲,男性每週自慰3次以上,其患前列腺炎幾率降低33%左右;40多歲,每週自慰或射精達到3次以上,其患前列腺炎會降低45%左右。關於自慰的後果,金賽在書中也專門提到“即使對這些頻率最高的人來說,自慰也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身體出現6症狀說明免疫力不好,怎麼提高身體免疫力!

在這個世界當中,充滿了細菌以及病毒,它們無時無刻不盯著我們的身體,準備趁虛而入;好在我們的身體有著免疫細胞,幫我們的身體成立了免疫防護牆;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所以免疫力對身體來說至關重要。一旦人的身體免疫力出現了下降,那麼就會很容易導致細菌病毒的入侵,繼而導致疾病問題的產生。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下面這6個症狀,說明你的免疫力不是很好,別不當回事!

1、容易感冒

這是免疫力弱的一大典型表現。病毒“攻擊”人體時,人體免疫系統會説明我們抵禦病毒的侵襲,所以有時不吃藥,過兩天也能自己好。

而免疫力比較差的人,失去了和病毒對抗的能力,病毒就更容易入侵,自然也就容易感冒,而且還不容易痊癒

2、精力差

精神不振也是免疫系統不健全的一大表現,如果免疫力不好,即便是休息好了,人也會感覺很累,打不起精神,沒有力氣,常常感覺腰膝酸軟

3、傷口易感染、難癒合

比如身體某個部位不小心被劃傷,癒合是需要依靠免疫細胞的,所以免疫力強的人,傷口恢復速度就會比較快。

因為免疫細胞可以很好的幫助促進慢性傷口恢復和皮膚再生,而免疫力低下的人,免疫細胞修復功能也會下降,傷口容易感染,不容易癒合。

4、脾氣差

老是處於生氣、焦慮、 煩躁等負面情緒狀態下,會導致應激激素皮質醇升高,損害T細胞,使免疫細胞從血液中消逝,這樣病毒就能更肆無忌憚的找上門,更容易誘發疾病。

请坦然接受:有这6个表现,你的免疫力已经很差!

5、睡不好

長期間熬夜,睡眠不足,也會影響保護性細胞因數生產,從而減少抗感染的抗體細胞,這時免疫力也會變得低下,更容易生病。

6、腸胃不好,經常上吐下瀉

明明很多人一起出去吃的飯,但別人一點事沒有,你就慘了,上吐下瀉,折騰到半夜,這種現在也提醒你免疫系統受損。

因為有研究表明,大約70%的免疫系統位於消化道,從而幫助腸道免受感染,而如果免疫系統降低,那有益的腸道細菌以及微生物數量也會減少,那自然就容易出現這種上吐下瀉的情況。

由此可見,免疫力不好,對人體整個機能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所以,當發現自己免疫力低下時,一定要及時想辦法提高它。

请坦然接受:有这6个表现,你的免疫力已经很差!

怎麼提高免疫力

1、拒絕通宵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以免破壞免疫系統正常,睡眠時間在7到8小時,老年人也不能低於6小時。

2、養成每天喝優酪乳的習慣,美國有一項研究表明優酪乳可以降低膽固醇水準,同時還能補充身體的益生菌大幅度增加免疫能力。

3、加強日常身體鍛煉,正常人每天要保證30到60分鐘的運動量,不能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就忘記了保養身體。身體的免疫系統直接影響患病幾率,免疫力降低初期可能是感冒生病,後期就可能引起大病,尤其是老年人應格外注意!

熬夜猝死的事件層出不窮,如何睡一個好覺

現在的人都比較注重養生,而養生這個話題也是很熱門的話題。人們養生主要就是為了身體能夠健康,而想要身體就要做到幾個事情。首先我們要保證好的就是我們的睡眠品質,睡眠品質若是不好,就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影響。現在的人習慣熬夜,熬夜好像已經成為一個標準了。熬夜這個行為其實危害身體還是很大的,而熬夜的標準其實大家還是有點不清楚的。都特別想知怎麼才算熬夜?每天睡滿8小時算不算熬夜?

近年來,熬夜猝死的事件層出不窮,但大部分人靠著“8小時睡眠論”,依舊堅持在熬夜前線上,告訴大家一個真相:8小時睡眠論原來是不對的!

一、別再被“8小時睡眠論”騙了!

事實上,“8小時睡眠”時間夠不夠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睡夠4~5個睡眠週期。

什麼是睡眠週期?科學家發現,人的正常睡眠週期分為兩個時相:正相睡眠(又稱慢波睡眠)與異相睡眠(又稱快波睡眠),由淺入深,兩者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週期,循環往復。成年人每晚通常會有4~5個睡眠週期,每個週期持續90~110分鐘。

他们都说,只要睡满了8小时,就算凌晨5点睡也没关系!真的没关
按照睡眠週期來推算,我們到底睡多久才算健康?美國睡眠基金會根據專家的研究成果,對不同年齡層的人提出新的睡眠建議。

嬰幼兒(6歲前):10小時以上睡眠。專家發現,很多成年時期的睡眠問題,是由於年幼時期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節律;

兒童(6—13歲):9~11小時的充足睡眠。兒童長期缺覺可能形成慢性睡眠缺失,影響身體發育;

青少年(14-17歲):8-10小時睡眠。睡眠缺乏可損害青少年的學習記憶能力,且是不可逆的;

青年人(18-25歲)7-9小時睡眠。長期睡眠不足、品質不佳,可導致皮膚變差、內分泌失調等問題;

成年人(26-64歲)7-9小時睡眠。美國抗癌協會調查發現,成年人睡眠缺失可增加心血管、抑鬱、肥胖等疾病風險,每晚睡不到4小時的人,容易短壽

老年人(65歲以上)7-8小時睡眠。老年人的睡眠受很多因素干擾,應保證生活作息規律,切忌亂吃藥,保持良好的心態。

他们都说,只要睡满了8小时,就算凌晨5点睡也没关系!真的没关
另外,還有人表示自己每天睡眠很充足,但醒來後依然很累,是怎麼回事?可能是睡得太多了!

沒錯,睡得太多甚至比熬夜更傷身。睡眠品質注重的不是時間,而是睡眠週期,如果一味地賴在床上卻沒有高品質睡眠,對人體有害無益。惡性循環周而復始,會不斷削弱人的睡眠習慣,生物鐘被打亂,無法真正地休息,最終導致免疫力低下,軀體各種不適。

二、別再熬夜了,再熬下去就成禿頭冠軍了

前段時間,“90後女孩臉上竟長出老年斑新聞讓人大吃一驚

事情是這樣的,女孩從18歲畢業後,每天都熬夜到淩晨2點。10年的熬夜“成果”,是不到30歲的她,臉上長出了老年斑。

“剛開始,只是偶爾乏力,黑眼圈嚴重,沒想到現在竟然變成這樣……”小唐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懊悔不已。

他们都说,只要睡满了8小时,就算凌晨5点睡也没关系!真的没关
熬夜除了帶來黑眼圈、睡眠不足等情況外,對身體機能也有很大影響。

1、皮膚變差、脫髮

長時間熬夜,內分泌和神經系統會失調,直接影響皮膚狀態,出現乾燥、彈性差、暗淡無光等問題。脫髮與氣血的不足有關,當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出現紊亂,就會影響毛囊的生命力,從而使頭髮大量脫落。

2、記憶力變差

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在夜晚保持興奮,到了白天就會出現沒精神、頭暈腦脹、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表現。

3、體重增加

熬夜不僅不會消耗能量,幫助減肥,反而會引發人體“生物鐘”的改變,導致肌肉減少,脂肪增多,促進肥胖。

他们都说,只要睡满了8小时,就算凌晨5点睡也没关系!真的没关
4、焦慮、抑鬱

晚上不睡,白天犯困,經常熬夜的人容易出現健忘、易怒、焦慮等不安情緒,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抑鬱症。

5、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熬夜讓內臟得不到休息,血管收縮出現異常,血壓升高,使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升高。

延伸內容——如何睡一個好覺

無論你是主動晚睡,還是被迫失眠,想要拯救自己的睡眠,不妨試試以下幾個心理招數。

針對晚睡黨

•給自己心理暗示:確定一個睡眠時間,如晚上11點,時間一到,暗示自己我已經很困了,應該馬上上床睡覺。

•關閉電子產品:睡前1小時先關閉所有的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產生的藍光可干擾生物鐘,抑制褪黑素分泌,引起失眠。

他们都说,只要睡满了8小时,就算凌晨5点睡也没关系!真的没关
針對失眠黨

•睡前冥想:強制關閉自己的手機、電腦、合上自己的書本,閉上眼睛,讓腦袋完全放空,專注於自己的呼吸。

•促進睡眠:可以在睡前泡腳、洗熱水澡、喝熱牛奶、聽舒緩音樂等,設定一些睡前特定行為,創造容易入睡的黑暗環境,取代強迫性晚睡行為。

每天吃飯時間要保持規律,晚餐時間也要有個標準,吃得早才能睡得早,吃得太遲食物沒有及時消化,也是會影響是睡眠,就有可能睡得晚。每天的晚餐時間,最好保證在18點-19點,4個小時的消化時間,消化完去睡覺,睡得也會比較香甜。規律的晚餐時間,也是在培養睡眠時間。

睡眠與健康的關係是不可小覷的,為了給健康帶來更多好處,還請關注自己的睡眠情況。每天保證睡眠充足,身體也會比較好,皮膚都能保持良好狀態,看上去就會更顯年輕態。有熬夜習慣的人,勸你趁早改正睡眠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