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有用嗎?為什麼化療後身體變得更差了

在癌症威脅健康的過程中,許多不良症狀都會出現。因此發現癌症之後,應該第一時間展開治療,通過正確的方式控制病情的發展,這樣才能防止癌症嚴重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在癌症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應用到化療這種手段,因此發現癌變出現後,應該選擇合理的治療措施,這樣才能達到控制癌症的目的。否則患癌之後身心健康受損,疾病又得不到控制,有可能會讓患癌的人壽命縮短。那麼,今天就帶你瞭解瞭解化療的那些知識!

化疗后患者身体更差,为什么还要做化疗?肿瘤医生说了一番心里话
一、癌症到了晚期,還有必要治療嗎?

癌症到了晚期,還要不要治療?

對於這個問題,腫瘤精准醫療專家內德•賈瓦迪博士說出了他的看法,“儘管目前癌症暫時無法治癒,但是對於癌症晚期的患者來說,通過精准醫療,可以延長生存期,帶來新的希望。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可能就是在等待的過程中,患者等到了治療方法”。

經常有人問我,親戚朋友被確診癌症晚期,還有繼續治療的必要嗎?既然剩下的日子不多了,那麼是不是放棄治療更好?事實上,癌症晚期不等於被判了死刑,有一些癌症,即使到了晚期,也依然有治癒的可能

不過,治癒癌症不是指讓癌症消失,而是指實現臨床治癒,也就是說,癌症患者經過治療之後,體內已經檢測不到癌症,或者癌症長期沒有復發,也沒有因為癌症死去。在臨床上,通常用5年生存率來衡量癌症的治癒率。5年生存率,不是說癌症患者治療後只能活5年,而是指治療5年之後,還有多少癌症患者活著。5年生存率越高,癌症治癒率越大

化疗后患者身体更差,为什么还要做化疗?肿瘤医生说了一番心里话

二、患者化療後身體變得更差了,化療真的有用嗎?

臨床上,部分患者在經過化療後,身體反而會變得更差,甚至有的患者不久就離開了,這也讓不少人對化療產生了質疑,化療真的有用嗎?它會加速患者的死亡嗎?

需要明確的是,化療仍是目前治療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療曾經是治療血液腫瘤的首選手段,在治療絨癌、小細胞肺癌等實體腫瘤上,化療的有效率甚至可以達到80%以上

化疗后患者身体更差,为什么还要做化疗?肿瘤医生说了一番心里话
在乳腺癌的治療上,化療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化療可以消滅原發腫瘤和轉移腫瘤,或者可以縮小腫瘤。對於原來因為腫瘤太大無法手術的乳腺癌患者來說,通過化療縮小病灶之後,就可以順利進行手術,將病灶切除。

麼,化療會加速患者的死亡嗎?

在大部分情況下,化療都不會加速腫瘤患者的死亡。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一些特殊的情況。不同個體對於化療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有一些體質較差、年齡較大或者存在多種併發症的患者,可能無法承受化療的副作用,最後導致死亡。不過,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很低,約為5%。更何況,現在的化療輔助用藥有了很大的發展,可以減輕患者在化療中產生的不適反應。”總的來說,癌症患者不必懼怕化療,化療對於病情的好處,遠遠大於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化疗后患者身体更差,为什么还要做化疗?肿瘤医生说了一番心里话
三、癌症預防在於早,3個方面自測是否需要癌症篩查

對於癌症的預防,防癌體檢是必不可少的,而對於防癌體檢,是不是每年檢查一次最好?其實不一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醫師畢曉峰分享了3個方法,大家可以自測是否需要做防癌體檢:

  • 你的年齡多大?

年齡越大,接觸的致癌物越多,發生癌症的風險就越大。研究發現,40歲以上的癌症患者約占所有癌症患者的94%。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人,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癌體檢。

  • 你有沒有經常抽菸?

吸菸不僅與肺癌有關,還與食管癌、喉癌、胃癌、乳腺癌等癌症有密切的關係。開始吸菸的年齡越早、吸菸量越多,發生癌症的風險就越高。

因此,對於一年吸菸在30包以上的人群來說,應及早進行肺癌篩查。此外,經常吸入二手菸、三手菸、廚房油菸,以及有肺癌家族史、慢性肺病史、慢阻肺等人群,也要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篩查肺癌。

化疗后患者身体更差,为什么还要做化疗?肿瘤医生说了一番心里话

  • 你有沒有經常吃這些食物?

1、添加酒精的食物

如果已經有癌症在影響健康,在飲食過程中應該遠離含有酒精的食物。很多人患上癌症之後沒有戒酒,日常飲食過程中做不到滴酒不沾,有可能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2、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如果已經出現了癌症,在飲食過程中儘量少吃辛辣食物。很多人飲食太過重口味,平時總是愛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而這些辛辣食物本身具備較強的刺激性。

3、醃制的食物

出現癌症之後常見的醃制食物最好少吃,醃制食物種類多,常見的火腿、罐頭、鹹魚都屬於醃制食物。醃制食物雖然美味,但是裡面會含有對人體健康不利的物質。特別是已經出現了消化道惡性腫瘤,在飲食過程中更需要避開這些醃制的食物。

否則攝入了醃制食物中的亞硝酸鹽,有可能會進一步加速癌症發展,這樣對癌症病情控制不利。因此,發現癌症正在影響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就是選擇營養豐富,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食物獲取營養物質,不要經常攝入醃制食物增加身體負擔。

直腸癌症狀有哪些?定期體檢是預防直腸癌的關鍵

如果你覺得身體不舒服,大便的次數明顯增多,還伴有血絲,這時候就要注意了,及早到醫院治療。瞭解病因,才能解決問題。下面就來瞭解一下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吧。

1.排便習慣的改變。排便次數從一天一次變為兩次或三次。每次都有無盡的感覺;大便的形狀開始發生變化,例如從粗到細,大便變成深色或深紅色。大便變得薄而粘稠,次數增加但沒有大便。

2.粘液和膿血會。當癌症破裂時,糞便常常含有鮮紅色或深紅色的血液和粘液,糞便和血液混合。大便或粘液中有血液,大便或腹瀉和便秘的頻率交替出現。大便的形狀變化,變薄,變得平坦或槽。

3.貧血和體重減輕。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慢性消耗性症狀,如貧血,體重減輕,疲勞和發熱,甚至痢疾,常伴有疲勞和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便血,攝入不足和過量消耗。

4.腹痛和腹脹。結腸癌患者由於腸梗阻可能會出現腹脹和腹痛,腹痛的發生率高於腹脹的發生率。

患了直腸癌,多半是拖出來的

直腸癌不是一夜之間出現的,大部分由直腸息肉演變而來的。不過,從直腸息肉發展為直腸癌往往需要5-10年的時間,如果在這期間可以發現苗頭,及時幹預,就有很大的機會阻止直腸癌。

一个人没了肛门会怎样?百万“造口人”的生存困境,谁能懂?
預防直腸癌,定期體檢是關鍵

•大便潛血檢查,可以發現大便中的微量出血,從而判斷腸是否有出血性病變;

•肛門指檢,可發現80%的直腸癌,檢查距離肛緣7-10cm的肛門和直腸有無病變;

•腸鏡檢查,是診斷直腸癌的金標準,可以觀察全結腸,還能進行活檢和息肉治療。

一个人没了肛门会怎样?百万“造口人”的生存困境,谁能懂?

直腸癌能治好嗎?

癌症並不都是可怕的,直腸癌只要沒有擴散,及時治療還是可以痊癒的。很多直腸癌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後效果都不錯。平時飲食上多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吃生冷硬的東西。思想上不要盲目悲觀,應用樂觀的心態去正確面對

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以外科手術為主,輔以化療、放療的綜合治療。直腸癌的治癒率需要根據腫瘤分期情況而定。早期直腸癌通過合理的治療可以達到臨床治癒;中期直腸癌通過綜合治療,大概有60%到70%的患者可以治癒;晚期直腸癌治療效果相對較差。

直腸癌到了後期,想要治癒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對於晚期直腸癌需要患者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和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這樣對患者更好的抵抗這種疾病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晚期直腸癌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分析病情,然後尋找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從而帶來更好的控制病情的效果。

戒菸後為什麼變胖了?戒斷綜合征會持續多久?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常識,沒有人不知道,每個菸盒上也印有吸菸有害健康的標識,我們的菸民對此卻無動於衷,依然我行我素,菸不吸手,覺得這樣活的瀟灑、隨性,殊不知,在不知不覺當中,心腦血管以及皮膚牙齒都出現一些變化,而且吸菸的時間久了還會讓人上癮,對人體的肺部傷害也非常大。有些想要戒菸的人會有一個疑問,就是人在戒菸之後,肺部還能恢復正常嗎?如果恢復正常的話需要多長時間呢?其實只要人們戒掉菸之後,也就是不吸菸,是可能讓肺部恢復正常的。具體恢復的時間也需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來講,幾年之後就可以讓肺部恢復正常了,菸齡越長,肺部需要的恢復時間也會越長。

一、戒菸後,肺部可以恢復健康嗎?

戒菸後,影響肺部恢復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抽菸者的年齡、抽菸的總時間、抽菸的總數量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因每個人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肺部的恢復情況如何不好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戒菸的人,肺部恢復情況如下:

  • 戒菸7天:此時肺部纖毛就像枯萎的小草重新萌芽,吸菸者的呼吸能力也會稍微變強。
  • 戒菸3個月:纖毛恢復如初,開始清掃一些受損以及死亡的細胞,另外,支氣管組織也慢慢開始癒合。
  • 戒菸1年:纖毛繼續恢復,肺功能也開始越來越好。
  • 戒菸10年有效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使其和不抽菸的人的死亡率基本持平。

可見,戒菸後,對肺部的好處是很明顯的,所以想要肺部健康,你還等什麼?

戒菸后,肺部能恢复健康吗?提醒:2种方法自测肺功能,不妨试试
二、戒菸後變黑了的肺部,還能變白嗎?

部分菸民由於長期吸菸,導致肺部變黑,那麼變黑了的肺部,還能白回來嗎?

有研究表示:長期抽菸,菸霧當中含的粉塵和顆粒在進入肺部後,會損傷纖毛,時間久了,顆粒越積越多,便會導致肺部變黑。一般來說,以每天抽1包菸(20根)來算,僅3年左右,一個健康的肺就會出現明顯變黑,且大多時候還是不可逆的變化

如果戒菸了,黑乎乎的肺還能白回來嗎?答案是不能。

香菸當中的有害物質,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開始發揮作用,等以後想把這些顆粒粉塵弄出來,並不現實。另外提醒一下大家,也別輕信網路上說的“洗肺可以使肺變白”,並沒什麼用,操作不當還可能導致肺泡出血,提升肺部感染的幾率。

戒菸后,肺部能恢复健康吗?提醒:2种方法自测肺功能,不妨试试
不過,肺雖然不能變白,但是只要你戒菸,肺就能開始自我修復,甚至恢復到正常功能,所以戒菸還是很有意義的,強烈建議大家儘快戒菸!

三、為什麼有的人戒菸後反而變胖了?可能是碰上戒斷反應了

正常戒菸後,吸菸者會出現多種不適症狀,比如焦慮、頭疼、失眠、口幹口渴、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主要是因為吸菸者對尼古丁存在依賴性,突然不接觸了,自然渾身難受。臨床上將這種表現稱為“尼古丁戒斷綜合征”。

一般來說,這些階段症狀在戒菸後幾小時內就會出現,尤其是前3天,差不多1個月的時候才會有所緩解。戒斷症狀不同,持續時間也不一樣,

而一些人在戒菸後,之所以會變胖,是因為戒菸後,菸草當中的尼古丁、菸堿等物質不再抑制人體大腦的饑餓中樞,所以很容易產生饑餓感,導致食欲大振。再加上身體代謝率與抽菸的時候相比變慢了,自然就容易變胖。

不過別慌,只要你控制好飲食(多吃蔬果少吃肉)、加強鍛煉,還是可以很好的控制體重的。退一步來說,戒菸後發胖與戒菸後獲得的好處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戒菸后,肺部能恢复健康吗?提醒:2种方法自测肺功能,不妨试试
四、戒菸後尼古丁戒斷綜合征會持續多久?

尼古丁戒斷綜合征,所有戒菸的人都要面對,有些人也不時發問,這個到底會持續多久。據瞭解,尼古丁戒斷綜合征在戒菸後100天,仍然會有一些強烈的戒斷症狀出現,比如精神狀態不好,白天感覺昏昏欲睡;口腔症狀也比較多見。戒斷症有的是暫時的,有的則可能影響更加深遠,有人戒菸一個月以後發現,自己以前晚上從不起夜的習慣發生了改變,即使睡覺前沒喝多少水,但睡到淩晨四五點鐘總要被尿憋醒,急不可待。

對此,每個經歷過戒菸的人都有很多感觸。但是,一般認為這不是一種疾病,有些醫生常常建議忍耐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實,只有戒菸過的人才知道,這種忍耐其實並不容易。國人戒菸一般都是靠意志力,其成功率只有2%-5%,這並非是國人意志力不夠堅強,而長久以來我們對尼古丁戒斷綜合征認識不夠,應對措施幾乎為零的結果。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患上痛風?想要防痛風一定記好這4點!

一直以來,在人們心中,痛風都是“富貴病”或“帝王病”,在不少人眼中的痛風患者都是過著這樣的生活:“每日餐桌上都是美酒佳餚,尤其對於“打工人”而言,痛風這種疾病背後意味著“飲食生活無度”和“疲勞與努力工作”。

當我們將目光轉向身邊人,確實有太多的人深受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困擾。是我們都“富貴”了?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呢?我想有必要深究其中的原因,以讓那些覺得痛風不會找上自己的人們提高警惕。

在探究痛風患病率增高的原因時,我可以提前透露:痛風患病率增加,除了遺傳因素外,大多數都和吃喝有關。

为何我国“痛风”人数直逼1亿?再次提醒:6个习惯,毁掉关节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患上痛風?

1、酗酒

痛風與酒精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喝得越多,發病風險越大。這主要是因為乙醇進入體內後,經代謝可提升乳酸濃度,而這種物質會影響腎臟對尿酸的排洩,進而導致尿酸在體內突然升高,誘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尤其是喝酒時,大魚大肉是標配,而這兩者互相搭配下,很容易讓尿酸短時間內飆升,從而誘發痛風發作。

【應對措施】儘量遠離酒精,尤其是啤酒,痛風患者最好戒酒;在喝酒期間,儘量避免燒烤、海鮮、動物內臟;如果一定要喝,酒後多喝水,有助於稀釋酒精濃度,降低危害。

为何我国“痛风”人数直逼1亿?再次提醒:6个习惯,毁掉关节

2、不良飲食習慣

包括攝入大量高嘌呤、高糖的食物,以及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像大量食用動物內臟(如肝、腎、腦等)、海鮮(如蚌蛤、白帶魚、干貝等)、濃肉湯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很容易致使尿酸升高,誘發痛風;

而大量攝入量高的食物,比如常喝飲料,當中的果糖可轉化為合成嘌呤的代謝物,提升尿酸水準,從而誘發痛風;而暴飲暴食,可導致體內的血尿酸水準波動明顯,影響正常代謝,長期下去也容易“招來”痛風。

【應對措施】儘量做到膳食均衡,多吃蔬果少吃肉,少吃高嘌呤、高糖的食物;三餐按時按量吃,避免暴飲暴食,最好是細嚼慢嚥。

3、過度勞累

人如果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作息又不規律,總熬夜,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也會導致身體能量消耗過多,代謝廢物大量在體內堆積,包括尿酸,最終導致尿酸過高。

【應對措施】建議大家勞逸結合,少熬夜,該工作時認真工作,該放鬆時就心無雜念,有時候休息好了再繼續奮鬥,反而更有效率。如果察覺到壓力的信號後,要學會釋放壓力,別讓自己一直繃著,這樣容易生病。

为何我国“痛风”人数直逼1亿?再次提醒:6个习惯,毁掉关节

4、關節受涼、受傷

關節受傷也容易誘發痛風,因為關節受傷後,關節液當中的白細胞數量可明顯增加,可在尿酸的刺激下產生炎性細胞因數,誘發炎症,進而導致痛風出現;

而關節受涼,可導致血液中的尿酸沉積在關節並析出,形成尿酸鹽結晶而誘發痛風。

【應對措施】預防痛風,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關節,避免其受傷。同時做好保暖工作,夏天不要貪圖空調,夜間睡覺記得蓋被、護好關節;

冬天更要注意保暖,一些女性為了美,穿短褲短裙時直接光腿,這樣長期讓腿直接暴露於冷空氣下,也容易誘發痛風。

5、濫用藥物

一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利尿劑、免疫抑制劑等,要是使用不當,如擅自加大或減少藥量,隨意更換藥物等,也可促進尿酸合成,或干擾尿酸從腎臟排洩,從而致使尿酸升高,誘發痛風。

如果因疾病需求不得不服用這些藥物,一定要遵從遺囑,按時按量服藥,並定期進行肝腎功能監測,因為腎負責排洩尿酸,所以要看腎功能是否正常。

【應對措施】使用任何藥物,在用藥前,都應先諮詢專業醫師,並在其指導下使用,才能儘快解決疾病,並將藥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为何我国“痛风”人数直逼1亿?再次提醒:6个习惯,毁掉关节

6、一些疾病沒有及時控制

比如高血壓,要是長期得不到控制,也會抑制尿酸鹽在腎小管內的分泌,導致水鈉瀦留,使尿酸濃度飆升;

又或者高血脂,這類患者往往體型都比較肥胖,代謝功能較差,如長期沒有得到改善,也會導致血液中尿酸成分積聚過多,也容易誘發痛風;

另外,腎臟疾病者,因腎功能出問題(體內尿酸主要靠腎臟代謝),導致尿酸無法正常代謝,也容易在體內堆積,最終誘發痛風。

【應對措施】及時治療原始疾病,如治療高血壓,要按時服用降壓藥,並定期監測血壓,同時積極運動控制體重,均衡膳食積極控鹽等,等血壓控制住了,那由高血壓引起的痛風問題自然也就得到了解決。

防痛風,一定記好這4點!

調整生活方式是預防尿酸升高的核心,防痛風要從生活中入手。

1. 每天喝夠1500ml水。防尿酸升高的首要任務是多飲水,每日飲水量要保證尿量在1500ml以上,差不多相當於兩瓶多礦泉水。

2. 每週150分鐘有氧運動。每日應進行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比如游泳、健走、跳健身操、練氣功、騎行等都可以。要知道,50%以上的痛風患者是伴有肥胖和超重的。

3. 控制每天肉類攝入量。要注意控制肉類攝入。 在大多數時候,“多吃蔬菜”這句話都是不過時的。

4. 少吃高糖食物。少吃高糖食物,尤其是果葡糖漿食物。不主動喝糖飲料,少喝乳酸菌飲料。喝咖啡、豆漿時,少加或不加糖。

說了這麼多,其實避免痛風的辦法很簡單,多運動!多喝水!多吃素少吃葷,少吃零食!

年輕人得焦慮症是什麼原因?生活中該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進入二十一世紀,電子網路的興起,人們的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手機電腦網路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電子網路辦公,愉樂生活,都和人們生活達到了息息相關。而人們的健康問題卻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化。

焦慮症(anxiety),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物件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越来越多年轻人得焦虑症?如何治疗?推荐这三种方法,大家可参考

為何越來越多年輕人得焦慮症?

何為焦慮症呢?從名字來看,我們也能看出個大概,主要表現便是焦慮情緒,同時多伴有超出常態的緊張擔憂感以及相關行為紊亂。

因發病時間、嚴重程度不同,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廣泛性)焦慮2大類型,對患者的身體、心理、生活、工作等都可造成嚴重影響。

多數專家認為,焦慮症的發生是從環境到個體的多因素方面造成的,比如個人性格比較內向、孤僻、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等,發生焦慮症的可能性會相對比較大。

此外,家庭不幸福、父母經常吵架、父母與子女缺乏溝通、親人去世等家庭因素也容易使人患者焦慮症;社會因素,如工作壓力太大,與同事之間相處不和睦等,要是沒有及時調節,也會為焦慮症的發生創造條件。

所以,對於焦慮症我們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焦慮症和正常的焦慮情緒有何不同?

而在談及焦慮症時,很多人往往會和它和正常的焦慮情緒混淆,那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對此,醫生解釋:並不是感到焦慮,就是焦慮症,而是需達到一定的病理性焦慮程度才算。

患者可表現為無明確客觀物件的擔驚受怕,同時還有心悸、手抖、失眠、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狀。

和普通的焦慮是不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在於焦慮泛化,也就是焦慮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且程度比較嚴重。

越来越多年轻人得焦虑症?如何治疗?推荐这三种方法,大家可参考

一般來說,焦慮症主要有以下表現:

1、精神症狀

當出現焦慮症後,患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會多想,但是往往沒有明確的物件或內容,就是陷進那種不安的情緒。

有時候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如鑰匙忘帶,都能讓患者奔潰,可事實上即使沒帶也不會怎麼樣。患者多伴有失眠、注意力難以集中、愛發脾氣等情況。

2、軀體表現

患有焦慮症的人,往往是坐不住的,有很多自己察覺不到的小動作,且整個身體肌肉尤其是部、頸部及肩背部肌肉,都是僵硬的,經常會出現緊張性頭疼、肢體震顫等情況。

3、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這也是焦慮症患者比較多見一大表現,具體可表現為頭暈、胸悶、氣短、無力、出汗、心跳加快等表現。

提醒:焦慮症不是單純的情緒不好,所以千萬別大意,一旦發現相關異常表現,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帶來嚴重後果。

別小看焦慮,處理不當後果很嚴重

發生焦慮症後,如果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去解決,後果是很嚴重的。不僅會出現頭暈、頭痛、失眠、胸悶等不適症狀,影響工作與生活,還會提升其它疾病的發病率。

比如高血壓,長期焦慮可導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導致交感神經一直處於比較活躍的狀態,增加體內迴圈血容量,從而導致血壓上升,而高血壓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又會引發其它更為嚴重的疾病。

最直接的一點,長期焦慮的人,焦慮到了一定程度,會生出結束生命的念頭。所以,千萬別小看焦慮症,它很可能輕而易舉的就傷到你,甚至危及你的生命。

越来越多年轻人得焦虑症?如何治疗?推荐这三种方法,大家可参考

焦慮症該如何治療呢?

目前針對焦慮症,多採取綜合治療,包括生物、心理、社會等,一般來說藥物起到主導作用。

患者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一些具有鎮靜安神、抗焦慮抑鬱的藥物,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丁螺環酮、苯二氮卓類等藥物;

同時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治療,包括精神分析、放鬆訓練、認知行為治療等,這些同時進行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因為焦慮症治療的目標並不單單是控制急性症狀,還得進行鞏固與維持治療,這樣才能避免焦慮症復發。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具體的治療方案也是不一樣的,建議大家可選正規醫院,然後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即可。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越来越多年轻人得焦虑症?如何治疗?推荐这三种方法,大家可参考
1.試著接納它

試著接受現實,換角度看待焦慮並發現焦慮的積極性。其實適當程度的焦慮是好事,能説明你客觀地認識當前的處境,從而為你提供反思生活的機會,更好地認識自己。

2.做情緒的主人,增加掌控感

很多焦慮都是廣泛性的,來自於對事情不確定性的焦灼感,或者說對事情缺乏控制帶來的不安全感。

想要緩解焦慮,可以從有意識地進行認知偏差改變訓練開始,並試著拆解目標,先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逐步找回對生活的來自內在的控制感。

3.提高行動力

與其停在原地設想,不如直接行動起來。緩解焦慮的方法就是行動,就是衝衝沖!不要總感覺自己的問題太多,擔心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太差。事實是大家都一樣,都有各自不同的焦慮。只不過有些人焦慮過後選擇去行動。而不是永遠擔心,永遠焦慮。

4.選擇不逃避

焦慮來自對現狀的不滿意,對自己的不滿足,所以想要解決焦慮只有勇於自救。不逃避,不對抗,但是也不妥協。不要過於安分守己、要多一些生活本領。秉持這種人生信條,培養出強烈的好奇心和勇於嘗新的勁頭。

5.轉移注意力

在面對焦慮沒有頭緒的時候,可以選擇適量運動或者其他能轉移注意力的事情去做,來緩解焦慮。比如洗洗衣服、做做冥想,甚至是玩一會自己喜歡的遊戲。實踐證明,運動本身能夠幫助你增加一定的掌控感,也使你不再一直困在焦慮中。

這4個習慣容易導致男人前列腺受傷

說到前列腺,男人們都不陌生,甚至有說法說前列腺是男人的“生命腺”。說它重要,確實很重要,它的健康好壞關乎到男人的生殖健康,甚至是生育功能。可見,前列腺的健康還需要好好保護。

不過前列腺君卻很脆弱,是很容易受傷害的,尤其男人們的一些不良習慣,更是讓前列腺處於危機當中。

那男人們,你是不是有尿頻、尿急的情況?

是不是尿分叉、尿等待,甚至尿不出來?

是不是身體還感到虛弱乏力,睡覺睡不好?……

這些現象都說明,你的前列腺可能不好了,生病了!

小心哦,這些行為可能讓前列腺遭罪

提醒:男人有4个习惯,前列腺别想好;女性这样办事,子宫很受伤
一、容易“受傷”的前列腺

前列腺,被稱為男人的“生命腺”,是男性身體中最大的附屬性腺。前列腺位於骨盆深處,圍繞後尿道,緊鄰膀胱頸,形狀像一個板栗,底部朝上,尖端向下,底部中間有一點點凹陷,表面光滑有彈性。

提醒:男人有4个习惯,前列腺别想好;女性这样办事,子宫很受伤
前列腺在人體中承擔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

前列腺液參與精液的構成,對於精子的生存、啟動、受精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前列腺又可以發揮代謝作用,將睾酮轉化為雙氫睾酮,促使前列腺增生的發生。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的常見高發病,常見的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結石和前列腺癌,其中前列腺炎最為常見。

二、4個習慣,男人儘早改掉

提醒:男人有4个习惯,前列腺别想好;女性这样办事,子宫很受伤
1、多菸多酒

菸酒會對前列腺造成不良的刺激。研究發現,長期吸菸的男性在40歲後,出現前列腺肥大和慢性前列腺炎的風險比不吸菸的男性高5倍。同時,酒精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長期大量飲酒,以及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更容易引發無菌性前列腺炎

2、夫妻生活不節制

夫妻生活不節制,超過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會導致前列腺過度工作,使前列腺長期處於過度充血的狀態,增加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炎的風險。

3、長期久坐

長時間久坐不動,會讓身體的重量一直壓迫前列腺,同樣會導致前列腺長期充血,無法舒展,導致前列腺炎症,進一步引起前列腺病變。

4、長期憋尿

長期憋尿,尿液排不出去,就會返流進前列腺,使尿液中的細菌、病毒殘留在前列腺,造成前列腺感染,引發前列腺疾病。嚴重時,甚至會逆行至腎盂,誘發腎臟感染。

需要提醒的是,有上述幾種不良習慣的人,如果出現尿頻、尿急、排尿時尿道有灼熱刺痛感、尿失禁、排尿無力、排尿滴瀝不清、會陰部疼痛、尿道口滴白等異常症狀,建議及時去正規的醫院進行B超、血尿常規、前列腺液檢查、前列腺肛門指檢等檢查。

提醒:男人有4个习惯,前列腺别想好;女性这样办事,子宫很受伤

三、這樣的夫妻生活,傷子宮

同樣的,子宮於女性而言,就跟前列腺對於男性的重要性一樣。如果女性不注意保護子宮,在夫妻生活中出現以下3種行為,也會狠狠地傷害子宮。

1、錯誤的避孕措施

安全期避孕、體外射精避孕等,都是不靠譜的避孕措施,有較大的幾率導致意外懷孕。一旦避孕失敗,又不想要孩子,那就只能人工流產。要知道,人工流產對於女性的身心健康,都會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2、產褥期同房

在女性產後42天內是不能同房的,這一時期醫學上稱為“產褥期”,通常持續約42-56天。產褥期,女性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同房容易引起生殖道感染,嚴重的會出現敗血症、腎功能障礙,危及生命

提醒:男人有4个习惯,前列腺别想好;女性这样办事,子宫很受伤
3、不講究衛生

同房的時候不注意衛生,比如男女雙方都沒有進行清洗,殘留的污垢和病原體就可能通過破損的宮頸上皮感染子宮,增加患宮頸疾病的風險。

4、 墮胎與人流

有些年輕的情侶或是夫妻,發現懷孕後不想要,去正規醫院又怕花錢多,就找一些小診所,或者不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墮胎。這些地方的醫療設備和防護措施比較弱,弄不好人容易引發女性感染的情況發生。

女性也要注意,在可以懷孕的年歲裡墮胎的次數一定不要過多,一年之內更是不要超過兩次,否則頻繁的墮胎是導致子宮損傷的重要元兇之一。

5、 多次懷孕

懷孕對於女生來說是鬼門關裡走一遭,很多原因導致女性一生再生,有了女兒要兒子,有了兒子要女兒。每次生產都會對子宮帶來巨大的傷害,生過三次以上孩子的女性,子宮的患病率會遠遠高於平常人,

6、 美麗凍人

年輕的女性甭管是在炎熱的夏季也好,還是在寒冷的冬季也罷,都想露胳膊露腿,怎麼單薄怎麼穿,還對各種冷飲愛不釋手。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宮寒,對我們的子宮極其不利,還會加劇來大姨媽時的疼痛

慢阻肺是怎麼回事?如何預防慢阻肺?

慢阻肺是常見疾病之一,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如果對慢阻肺還不多加瞭解的話,那樣一旦患上慢阻肺的話,後果還是非常嚴重的。專家建議:日常生活中應該加強對慢阻肺的認識,及時做好應對措施。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可以預防和可以治療的疾病,其特徵是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氣流受限呈進行性發展,伴有氣道和肺對有害顆粒或氣體所致慢性炎症反應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併症影響患者整體疾病的嚴重程度。此病患病人數多,死亡率高,社會經濟負擔重,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40歲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為8.2%,患病率之高十分驚人。

一、慢阻肺是怎麼回事?

慢阻肺是一種以肺部症狀為典型表現的慢性肺部病變,主要特點是氣流阻塞,即呼吸不暢。在疾病的早期,主要表現為咳嗽和咳痰這兩種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的活動耐力會下降,但此時多數患者仍舊沒有意識到慢阻肺的存在,而是將這些症狀歸結為缺少鍛煉或年齡的增加。

反复咳、痰、喘或是早期慢阻肺,不妨用这3个方法阻断它

當疾病進展到足以引起大多數患者注意的呼吸困難、嚴重氣短、行走困難等症狀時,患者的肺損傷已經是很嚴重了。

人類之所以會患上慢阻肺,主要是因為肺泡和氣道長時間受到了污染物的侵害,如粉筆和礦石中的粉塵,化工行業中的有害氣體,木柴燃燒中的可吸入顆粒,烹飪過程中的有害顆粒以及香菸中的有毒物質等

二、慢阻肺能否被治癒?

由於慢阻肺的早期症狀常表現為咳嗽和咳痰這兩種易被人忽視的症狀,因此等到疾病被確診時,很多患者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治療的難度大大增加,患者也因此需要接受長時間的治療,難以得到徹底治癒

目前醫學界缺少對於慢阻肺的早期干預,認為不到中晚期不算病,治療上治標不治本,支氣管舒張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病人的症狀,沒能從根源上制止慢阻肺的發生。

反复咳、痰、喘或是早期慢阻肺,不妨用这3个方法阻断它

對於慢阻肺的治療,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才是正確方向。在進行慢阻肺的早期干預治療時,除了要正確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或糖皮質激素等藥物,還要結合飲食、運動和心理干預。

首先,慢阻肺病人的代謝率是很高的,因此需要有充足的營養來保證和維持骨骼肌和呼吸肌的功能運轉,建議病人適量些吃魚、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及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並且要注意少吃多餐

其次,呼吸肌的功能提高還需要依靠運動鍛煉,病了除了可以選擇運動強度小的慢走、太極等運動方式,還可以使用專業的呼吸訓練器來鍛煉呼吸肌,這對於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和呼吸品質是非常有好處的。

最後,慢阻肺不僅需要長期治療,並且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症狀反復的情況,這可能會給患者的心理帶來不少壓力,導致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滋生,甚至不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

因此,醫生和家屬有必要幫助病人樹立信心,直面治療過程中的困難。另外,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避免慢阻肺急性加重。

空氣中的污染物不僅會誘發慢阻肺,還會引起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因此建議病人要注意避開污染環境,平時外出時(尤其是霧霾天氣)要佩戴防塵口罩,廚房要安裝排氣效果好的油菸機。

反复咳、痰、喘或是早期慢阻肺,不妨用这3个方法阻断它

如果病人有吸菸的習慣,一定要儘快戒菸,並且要儘量遠離可能吸入二手菸的場所

三、如何預防慢阻肺?

戒菸:吸菸是導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去除病因,單憑藥物治療難以取得良好的療效。因此阻止慢阻肺發生和進展的關鍵措施是戒菸,同時減少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吸入。

減少室內空氣污染:避免在通風不良的空間燃燒生物燃料,如燒柴做飯、在室內生爐火取暖、被動吸菸等。

防治呼吸道感染: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秋冬季節及時注射流感疫苗;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氣新鮮;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應積極治療。

加強鍛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樓梯、爬山、打太極拳、跳舞,雙手上舉幾斤重的東西並呼氣等。

呼吸功能鍛煉: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中一個重要的目標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如此才能讓患者有較好的活動能力和生活品質,因此呼吸功能鍛煉非常重要。患者可通過做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鍛煉、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進行鍛煉。

耐寒能力鍛煉:耐寒能力的降低可以導致慢阻肺患者出現反復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此耐寒能力對於慢阻肺患者顯得同樣很重要。

反复咳、痰、喘或是早期慢阻肺,不妨用这3个方法阻断它

注意:冬季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及併發症出現的高發季節,一定要注意保暖。

肺癌生存率高不高?如何預防肺癌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導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明顯增高,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女性發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大量資料表明,長期大量吸菸與肺癌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已有的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菸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菸者的10~20倍,開始吸菸的年齡越小,患肺癌的幾率越高。

此外,吸菸不僅直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還對周圍人群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導致被動吸菸者肺癌患病率明顯增加。城市居民肺癌的發病率比農村高,這可能與城市大氣污染和菸塵中含有致癌物質有關。因此應該提倡不吸菸,並加強城市環境衛生工作。2019年9月,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結合血液檢測和電腦斷層掃描成像(CT)的新型檢測技術,可更早、更準確地檢測出肺癌,有助於患者儘早開始治療。

一、肺癌生存率高不高?

肺癌生存率高不高,主要決定因素之一是能否發現得夠早。一般來說,肺癌分期越早,治癒率就越高。

資料顯示,Ⅰ期肺癌患者經過系統的治療之後治癒率在80%以上,Ⅱ期肺癌患者的治癒率在50%左右,到了Ⅲ期、Ⅳ期,治癒率越來越低,只有20%-30%。所以,發現的越早,治療難度就越低,打敗肺癌的勝算就越大

此外,治療手段也對治癒率有一定的影響。目前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不同的肺癌患者身體狀況不同,病情也不一樣,需要根據病例類型、分期、分型後,才能最終確定治療方案。

肺癌来临时,身体会发出3个“信号”,并不难发现,不要忽视了
雖然隨著醫療水準的提高,肺癌的治療效果也已經越來越好。

二、肺癌治療依然存在三大難點

  • 第一是肺部的血流供應豐富,導致肺癌的轉移率較高;
  • 第二是肺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早診率較低;
  • 第三是針對不同的分型,要制定精准的治療方案。
  • 醫生提醒大家,抗癌不是十天半個月的事,而是一場持久戰。癌症很狡猾,及時手術之後也不能一勞永逸,還是要保持警惕,做好防範措施,定期複查,以免癌症復發轉移。

肺癌来临时,身体会发出3个“信号”,并不难发现,不要忽视了
三、肺癌來臨時,會有3大信號,不要忽視了

在世界範圍內,2020年肺癌新發病例高達2020萬例。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肺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大多數患者確診的時候已經是晚期,生存率大大下降。如果在早期就能發現肺癌的蛛絲馬跡,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

那麼,怎麼才能知道自己被肺癌“盯上”了呢?一定要抓住以下3大信號:

1、咳嗽

咳嗽是肺癌的典型症狀之一,尤其是腫瘤長在支氣管肺組織上時,會引起頻繁的劇烈咳嗽

2、痰中帶血

腫瘤不斷生長,使毛細血管破損,會引起少量出血,導致咳痰的時候,痰中帶血,尤其是長期有吸菸習慣的人,更容易出現這一症狀。

3、胸痛

肺部腫瘤會阻塞大氣通道,使肺葉缺氧,從而導致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早期胸痛的症狀比較輕,隨著病情的發展,會發展為隱痛、悶痛,疼痛感較明顯,難以忍受。

肺癌来临时,身体会发出3个“信号”,并不难发现,不要忽视了
除了要密切觀察身體出現的疑似肺癌的異常症狀,還要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及早發現肺癌。LDCT的輻射更小,其輻射劑量只有普通CT的六分之一甚至更低。這個檢查在很多大醫院都可以做。其他的體檢手段,對肺癌來說都不好使。要麼純屬噱頭,要麼錯判漏判的概率太高,要麼對人體傷害太大。

四、什麼樣的人建議做LDCT篩查呢?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的建議,需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 現在還在吸菸或者戒菸至今不到15年;

2. 年齡在55~80歲之間;

3. 重度吸菸史。啥叫重度吸菸史?美國CDC的定義是大於30包• 年,也就是說如果你每天抽1包菸,抽了達到或者超過30年就被稱為有重度吸菸史;或者說你每天抽2包菸,抽了15年,也達到重度吸菸史的標準了。

根據美國的統計資料,與胸片相比,LDCT降低了 20% 的肺癌死亡率。這也是將LDCT推薦作為肺癌篩查項目的主要依據。因此對於吸菸者來說,LDCT確實是一個能做到早期發現肺癌、並且有效降低死亡率的方式。

五、不吸菸的人,的必要做LDCT肺癌篩查嗎?

韓國最近剛剛發表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回顧了兩萬多名接受過LDCT篩查的人,在不吸菸者和吸菸者中分別有0.45%(55/12176)和0.86%(143/16631)的人被確診肺癌。另外,這些通過LDCT發現肺癌的患者,其長期生存情況都遠遠好于其他患者。因為通過篩查,這些患者中絕大多數都是在I期甚至0期就被發現的,而其他沒做LDCT的大多數不吸菸肺癌患者是出現症狀才去醫院檢查的,但出現症狀,意味著疾病可能已經發展到中晚期了。

LDCT發現的肺癌患者的預後都比較樂觀,尤其是針對不吸菸人群。所以權衡各種利弊,有些研究認為對於年齡在55歲以上,無論是吸菸者還是不吸菸者,LDCT篩查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人為什麼會得腫瘤,生活中如何預防各種腫瘤?

細胞是我們身體的基本單元,我們機體是由10萬億(1013)以上的細胞構成的。每一個成年人,體內每天死亡的細胞數高達千億(1011)以上,這也意味著其體內每天新長出同樣數目的細胞,使我們機體保持不變。細胞在新生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每長出一個新細胞,需要合成新的核酸DNA分子,並交給新細胞。絕大多數情況下,新合成的DNA分子是完好的,沒有發生改變,但是極少數的DNA分子在合成過程中,出現差錯,也就是DNA分子發生了突變。

儘管DNA合成時出現突變的機會非常低(千萬分之一),但由於每天新生的細胞數量太龐大,最終使得我們機體內1年內DNA突變累計量達到萬萬億(1016)以上。

另外,自然界中紫外線以及化學突變誘導劑也會使機體細胞內的DNA分子發生突變,進一步擴大DNA突變的累計量。DNA突變是一個隨機事件,絕大多數情況下會導致細胞死亡或不產生顯著影響,但是極少數情況下,DNA突變將導致細胞轉化成為腫瘤細胞。

儘管DNA突變導致正常細胞轉化為腫瘤細胞的機會非常低,但由於機體內DNA突變的累計量極其巨大,使得機體內出現腫瘤細胞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並且非常普遍。

對於一個成年人而言,其體內存在很多腫瘤細胞分佈在不同部位——肺、肝、胃、腸、乳房

儘管如此,這些腫瘤細胞也還並不等同於腫瘤。雖然每個個體體內有很多腫瘤細胞,但只有極少數個體體內的腫瘤細胞最終長成有臨床症狀的腫瘤,即我們常說的“得了腫瘤”。

我們都知道,腫瘤會逃避免疫系統的識別攻擊,從而不斷增殖。腫瘤細胞附近的免疫細胞如樹突細胞,作為功能最強大的抗原遞呈細胞,可能認不出腫瘤細胞,而主要的殺傷性細胞T細胞毒性細胞常常被腫瘤細胞折騰的不堪重負、精疲力竭,對腫瘤造不成任何威脅。

如何重新喚醒這些腫瘤附近的免疫細胞,讓它們再次滿血殺敵呢?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想到——如果腫瘤細胞受傷了呢?是否會引起免疫系統的注意?

於是,他們將受傷的癌細胞輸注到小鼠體內,結果發現,受傷的腫瘤細胞確實會引起免疫系統的注意,並能重新喚醒免疫系統滿血復活去殺敵,清除了將近一半患癌小鼠的腫瘤。該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了《Science Signaling》上。

首先,研究人員用化療藥物Etoposide或mitoxantrone來處理體外的腫瘤細胞,創造出有DNA損傷但是沒有被殺死的腫瘤細胞。

為什麼要在體外創造損傷的腫瘤細胞呢?體內直接注射化療藥物也一樣會造成腫瘤細胞受傷,不是更方便嗎?

這是因為,體內直接注射化療藥物聯合全身性免疫給藥,並沒有提高患瘤小鼠的生存率。研究人員觀察到,樹突細胞和T細胞共同暴露於Etoposide,會導致T細胞嚴重受損,樹突細胞生存能力顯著削弱。

這也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病人在化療和免疫聯合療法中會出現進展疾病,即病情越來越嚴重,狀況惡化的情況。體內直接給化療藥物,雖然也能讓腫瘤細胞受損,但同時也會讓免疫細胞受傷。

因此,為了避免造成體內免疫細胞受損,研究人員將腫瘤細胞離體培養後用Etoposide處理,洗掉藥物後再將這些受損傷的腫瘤細胞注射到體內腫瘤中,聯合全身性免疫檢查點阻斷劑 (ICB)給藥。

結果發現,這種方法清除了約40%的小鼠腫瘤,並且小鼠的存活率也顯著提高了,至少 98 天內保持無瘤!表明化療受損的腫瘤細胞可作為一種有效的免疫增強劑,與免疫治療藥物結合,能有效地啟動T 細胞清除腫瘤。

更令人激動的是,研究人員在這些已經消除了腫瘤的小鼠體內再次接種活的腫瘤細胞,想知道這些已經治癒的小鼠會不會再次長出腫瘤。

結果發現,他們均未再次發展成腫瘤,且在這些小鼠體內都觀察到了大量的T毒性細胞,而在未長過腫瘤的小鼠體內接種活的腫瘤細胞,則30天內都長出了腫瘤,在它們的體內也沒有觀察到T毒性細胞。

這表明,化療受損腫瘤細胞作為佐劑與全身性免疫檢查點阻斷劑給藥相結合,可誘導抗腫瘤免疫記憶,當這些小鼠體內再次遇到癌細胞時,T細胞會識別它們並在它們形成新的腫瘤之前摧毀它們。

以上實驗是研究人員在小鼠黑色素瘤和結腸癌中完成的,化療受損腫瘤細胞佐劑聯合ICB的治療方案都顯示出了完全的腫瘤清除能力以及抵抗活腫瘤細胞的再次攻擊,證明這種方法不僅限於一種腫瘤細胞類型。

來自患者腫瘤活檢的腫瘤細胞經過化療損傷也可作為清除腫瘤的武器,聯合全身性免疫檢查點阻斷劑給藥這種方法有可能適用於腫瘤內給藥、常規治療方案失敗且 ICB 初始抗藥或獲得性耐藥的患者。

延伸:生活中如何預防各種腫瘤?

1、預防肝臟腫瘤

注意飲食衛生,發黴變質的食物必須扔掉,因為含有黃麴黴毒素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另外木質或竹制的筷子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竹木筷子使用的時間越長,滋生的細菌越多。尤其是黃麴黴毒素只有在超高溫環境下才能被徹底滅活,即使用開水給筷子消毒也不能殺死有害物。

2、預防胃部腫瘤

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消化系統疾病,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從而導致腫瘤產生。另外不能吃過酸過辣過鹹的食物,以免對胃黏膜帶來刺激,增加感染細菌幾率。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每頓飯只吃七分飽即可,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減少在外吃飯次數,多吃含膳食纖維,蔬菜水果。

3、預防甲狀腺腫瘤

輻射是引起甲狀腺腫瘤的主要因素,要遠離電離輻射。另外長時間生活在高壓力和焦慮狀態下,會破壞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從而誘發甲狀腺疾病。要調節好情緒,避免有太大心理負擔,保持積極樂觀心態。

4、預防肺部腫瘤

遠離二手煙環境,戒掉吸煙壞習慣。霧霾天氣儘量不要出門,以免對呼吸系統帶來反反復複損傷。另外也要警惕廚房油煙,炒菜時儘量打開油煙機。煎炸食物時要選擇精煉的玉米油或者花生油,能減少油煙產生。

5、預防宮頸腫瘤

現在市面上出現宮頸腫瘤疫苗,能降低患有宮頸腫瘤幾率。另外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有多個性伴侶選擇安全衛生的性活動,防止受到病毒入侵。凡是有宮頸腫瘤家族史者,要每年去醫院做一次篩查。注意局部衛生,不能和他人共用馬桶以及洗浴產品。戒掉吸煙喝酒的壞習慣,不能通過口服避孕藥的方式來避孕。掌握正確的避孕方式,減少做人工流產次數。避免有高危的夫妻生活,若沒有生育需求儘量戴上安全套。

肺癌逐漸年輕化? 如何預防人類健康殺手肺癌

很多肺癌患者在初診時已是晚期,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超過5%。“大多數肺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因身體出現不適再去就醫一般多已經是中晚期。”另外,有多年的吸菸史的人群也屬於肺癌的高發人群,要更加注意肺癌的早期篩查。

吸菸是國際公認的導致肺癌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不吸菸的人依然有可能會患肺癌。肺癌是一個綜合因素導致的疾病,不吸菸的人群被動吸菸以及和抽煙的人有接觸也會受到影響;其次,空氣污染、廚房油菸以及汽車尾氣等周圍的環境也是造成肺癌的重要因素。另外,雌激素類物質、生活過度勞累、有肺癌家族史等都是罹患肺癌的因素。

從臨床來看,肺癌患者年輕化的趨勢有所增加。肺癌以前被認為是一種老年人多發的疾病,以60歲以上居多,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診斷為肺癌,裡邊甚至包括一些年輕的女性。

健康人群应如何预防肺癌?提醒:这4件“小事”,日常需多加注意
作為健康人群,應如何預防肺癌呢?

1、戒菸是首要

抽菸是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同時,還要遠離二手菸、三手菸。

2、重視臨床症狀

當出現肺癌早期的症狀,比如持續咳嗽、胸悶胸痛、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等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就診,查明原因。

健康人群应如何预防肺癌?提醒:这4件“小事”,日常需多加注意
3、做好職業防護

職業上容易受到放射性輻射以及接觸致癌化合物的人,在工作的時候,應做好防護,避免長期與致癌因數接觸。

4、肺部疾病及早治療

肺炎的產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肺部疾病的進一步惡化和癌變。比如說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肺部的疾病,比方說肺結核肺炎等,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進一步的惡化成肺癌。 因此如果肺部有疾病,應該儘早的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這樣子可以防止進一步癌變的發生。

5、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運動是最好的養生方式,如果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話,那麼自身的免疫力也會提高,免疫力提高了人就不容易生病,癌症也不會找上門來。 我們應該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抽空插空的進行鍛煉,既不影響工作又增強了自己的體質。另外運動還會使自己的身心情變好,有積極的心態也會使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

6、定時體檢很重要

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再加上不正確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造成的肺癌的發病率也會很高。因此我們應該 養成定時體檢的好習慣,一年進行兩次全面檢查,這樣子可以把癌症的發生扼殺在搖籃裡,如果患上癌症了,也能在早期及時的發現,及時治療,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