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來月經可以抽血嗎,醫院抽出來的血都去哪了?

女性朋友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有月經來潮,在月經期間女性的身體是比較脆弱的,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也是比較差的,所以女性朋友在經期應該做好護理,而且要注意飲食調理,這樣才能順利愉快的度過經期生活。但是有些的女性在經期身體會出現一些問題,在進行體檢的時候會抽血的項目,那麼在經期到底能不行抽血檢查呢,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瞭解一下。

拿到抽血化验单,这4个指标很重要,看不懂的进来看一下

對於女性來說,有時候可能會在經期遇到要抽血檢查的情況,通常來說,女性在經期是不主張抽血檢查的。

因為經期的女性由於體內的雌性激素比較高,容易對血液的品質造成影響,導致一些檢查結果出現偏差,尤其是在經期檢查凝血四項、血常規檢查和肝功能檢查等,容易導致有些指標出現偏差。

此外,女性在經期的時候,由於本身就有失血的現象,如果這時候做抽血檢查項目,可能有些女性會出現貧血的症狀。

再加上經期的凝血功能會變差,有研究表明,在月經期進行手術容易增加出血量,所以在經期抽血需要更加注意。不過,如果遇到緊急的情況需要抽血時,就算在經期也是可以的。

拿到抽血化验单,这4个指标很重要,看不懂的进来看一下

另外有種特殊情況就是性激素六項檢查,這項檢查也需要抽血,但是通常是在經期的第2~5天進行檢查,因為這段時間屬於女性的卵泡早期,能夠較好地反映卵巢的功能,在這個期間做性激素六項檢查更具有準確性和針對性。

經常抽血會導致貧血嗎?

有些人會抱怨,每次去醫院都要抽血檢查,因為擔心經常抽血會導致貧血。其實,我們人體的血液大約占體重的7%左右,比如一位體重60公斤的人有4200ml血液。

再加上人體的造血功能是非常強大的,時刻都在造血,而每次抽血的量大約只有幾毫升或幾十毫升,抽這點血並不會導致貧血,對身體也是沒有危害的。

拿到抽血化验单,这4个指标很重要,看不懂的进来看一下

抽出來的血都去哪了?

當抽完血後,會有專人來收集血液標本送到檢驗科,檢驗科的醫生會將採集的血液做一些處理,然後用機器或手工來檢查各種指標。

如果採集的血液有多,剩餘的血液會被保存起來,在保存一段時間後,就會被當成醫療廢物銷毀,醫院不會回收或買賣患者的血液。

拿到抽血化验单,这4个指标很重要,看不懂的进来看一下
醫院抽血注意事項,希望大家消除緊張心理。

1、抽血需空腹。因為進食後血液裡的成分會發生變化,化驗值就不準確。

2、抽血前不要做劇烈運動,也不能太勞累,運動和疲勞狀態下血液中白細胞增多。

3、 部分暈血的患者,可提前準備些糖果之類的,如果抽完血頭暈的厲害,嘴裡含點糖果或者巧克力,靜坐不動,有條件可以採取平臥姿勢,等待頭暈緩解後再活動。

4、抽血後護士會給患者棉簽按住針孔處,至少要3分鐘以上。不要直接用手指揉搓,手上不乾淨會導致針孔處感染細菌。若出現淤血腫塊,可以在24小時後用溫熱乾淨毛巾熱敷,促進淤血吸收。

還在用褪黑素治療失眠,醫爆:服用過多危害大

經常有朋友問:醫生,我失眠好多年,我可以吃褪黑素嗎?

我的回答是:不推薦。

為什麼呢?

原因很粗暴:沒什麼用。

目前為止的研究顯示,對於大多數的失眠,額外補充褪黑素對入睡困難、睡眠維持、睡眠品質都沒什麼太大幫助

注意了,我用的一個詞:大多數。沒把話說滿,也就說,部分失眠者服用褪黑素還是有用的,這一部分人主要是老年人。

失眠了,吃褪黑素好好睡覺?
那麼什麼是褪黑素?

褪黑素是由大腦松果體分泌的激素之一。褪黑素可縮短覺醒時間和入睡時間。褪黑素通過啟動MT1和MT2受體進行睡眠調節。MT1主要抑制神經元活動,調節睡眠;MT2主要涉及晝夜節律。

褪黑素可治療失眠嗎?

褪黑素可幫助睡眠短暫或不規律的人群獲得較好睡眠。不過,褪黑素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不能替代治療失眠的藥物,如安眠藥。部分研究發現部分患者服用褪黑素後會出現頭暈、噁心、困倦等症狀。長期過量服用褪黑素,可能會影響機體正常分泌褪黑素的功能。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發佈的《成人慢性失眠的藥物治療臨床實踐指南》,不建議使用褪黑素治療睡眠起始困難及睡眠維持困難性失眠症。眾所周知,失眠的影響因素眾多,一味地吃褪黑素治療失眠,無助於治療失眠。

長期大量服用褪黑素危害多

1.或致不孕不育

,市面上有些褪黑素產品劑量太高,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能會造成低體溫、釋放過多泌乳激素導致不孕。

2.影響體內激素分泌

褪黑素本身也是一種激素,且來自於大腦分泌,因此長期或大量、不按規範服用外源性褪黑素,會影響自身分泌的褪黑素,可能導致整個內分泌系統紊亂而引發其他疾病。

3.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此外,長期服用褪黑素還容易使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對於健康老年人不建議服用,因為服用高劑量褪黑素可能會促進大腦血管收縮,增加中風的危險。

為什麼人的正常體溫從37攝氏度降到了36.5度

自疫情開始以來,量體溫可以已經說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家常便飯。量體溫時,我們會發現現在大家的體溫都是在36.5攝氏度左右。記得以前37度才是標準體溫,但現在會發現,多數人普遍達不到這個體溫。而有研究發現,近幾十年來,人類的基礎體溫在降低,已經從37度,降到了36.5度左右。那麼,為什麽人類的體溫在降低?這說明什麼?

人類的正常體溫為什麼是37度?

說到這個37度的標準是怎麼來的,還得從1851年開始說起。德國有一名叫卡爾•溫德里希的醫生,花了17年的時間,分析了2.5萬名患者的上百萬份腋下的體溫資料,最終得出結論,人的正常體溫為37攝氏度。

此後,該標準被無數醫學文獻引用,逐漸也就成為人類的標準正常體溫。

37℃正常體溫已成歷史,人類正在快速涼涼!什麼原因?

但是後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這個數值放到現在,有點高了。

如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歷史學教授Philip Mackowiak有意外發現,這個數值並不標準,差了將近2℃。因為過往37℃是測量的腋下體溫,只要稍微離開測物表面,溫度就會有所變化,所以現代測量溫度採取的是更精准的舌下(為36.8°C)或肛門溫度。其結論也在1992年、1994年陸續發表。

37℃正常體溫已成歷史,人類正在快速涼涼!什麼原因?

此外,關於“基礎體溫”的研究一直沒停過。大約有20多項研究都認為,37°C並不是最標準的人體溫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體溫好像還在逐漸下降。

正在涼涼!研究發現體溫越來越低

去年10月28日,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cances 雜誌,刊登了一項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內容顯示:該研究通過觀察南美洲亞馬遜叢林裡一個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人群的體溫,最終發現,他們的體溫,僅從2002-2018年短短十幾年間,就從37℃下降到了36.5℃。

而今年1月,知名權威雜誌eLife,也刊登了一篇斯坦福大學醫學院 Julie Parsonnet 團隊發表的論文,內容顯示:該研究對美國相關資料進行了統計,發現從工業革命以來,不到200年的時間,美國人的平均體溫就從37℃降到36.6℃。

37℃正常體溫已成歷史,人類正在快速涼涼!什麼原因?

可見,人類的體溫,確實是逐漸開始變涼,而這當中的原因還是比較複雜的,目前並沒有明確的說法。

猜測:多種因素造成體溫下降

有研究人員猜測,人類保持一個恒溫數值,一開始就是為了抵禦真菌病毒的侵襲,但隨著衛生、醫療等方面的改善,出現了多種抗體藥物用以解決炎症,所以人體不需要再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來抵禦疾病,體溫自然也就降了下來。不過這並不足以揭示人體體溫如此快速的下降。

此外,還有言論表示:可能和我們居住環境的改變有一定關係,現在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所以人體就不需要再花費那麼多的力氣去調節自身溫度,即便是Tsimane部落人群,雖然沒有這些條件,但是衣服和被子也相比過去更充足了,所以體溫也就逐漸下降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體溫下降多是多種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並不是單一因素就能解釋這個現象。所以,具體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考察。

37℃正常體溫已成歷史,人類正在快速涼涼!什麼原因?

而對於體溫下降的這種現象,對人體來說,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不少人也紛紛發出了疑問。

體溫下降,是福還是禍?

對此,雖然有一些結論,但是暫時還沒有可靠的研究資料可以肯定的告訴我們是哪一個。

有一些文章援引部分文獻,表示:體溫降低對免疫力是有影響的,可使其降低,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襲。可這種說法並不是太靠譜,有的研究確實是有這種現象,但是多是處於比較極端的溫度下,如33度下,但人體正常情況下是不會降到這個溫度的;而且如果只是輕度體溫下降,不足以影響全身的免疫力。

37℃正常體溫已成歷史,人類正在快速涼涼!什麼原因?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體溫輕度下降,不僅對人體沒有壞處,還可能延長壽命。這主要是因為體溫下降,人體新陳代謝也會變慢,細胞衰老與死亡速度也會變慢,這樣人也就活的更久。可這到底是因為體溫下降還是因為基礎代謝下降造成的,還不好說。

所以,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暫時都沒有確實的證據支援,我們也就不要過早下定論。

我們能做的也就是通過調節的日常飲食、加強自身的鍛煉、有一個好的心態來緩解壓力來調節體溫,一點點將體溫升高。

現在這個整個人類的情況我們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握好自己的行為和生活習慣,逐漸的變化再帶動身邊人的變化,這樣才能慢慢的轉好,要是一直保持體溫下降的狀態,慢慢的身體的免疫力就會越來越低,不管是新冠還是其他病毒,也都非常容易就能傷害到我們所以我們無論如何還是應該更好的強大我們自己,再帶動身邊人,才能更好的改善這種不良的狀況。

 

長期喝蛋白粉有害嗎?哪些人不適合服用蛋白粉!

經常健身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叫「三分練,七分吃」。很多健身的朋友,都會選擇喝蛋白粉來滿足蛋白質的攝入。蛋白粉作為營養補充劑越來越受歡迎,健身房裡的行銷更是大行其道。用水、牛奶、豆奶等等溶解了就可以直接喝,號稱能幫助運動員、健身健美者、素食主義者、節食減肥者、營養不良者和各類病人簡單有效地補充蛋白。無論您是想減肥,快速獲得能量,長肌肉還是對抗衰老,都會聽到有人推薦使用蛋白粉,聲稱這是一種被科學證明的、可以快速實現目標的方法。事實真是這樣嗎?

01 盲目攝入蛋白粉,竟招來了「死神」

2017年,澳大利亞一位叫梅根的姑娘,在健身的時候突然暈倒了,在醫院裡住了兩天也沒有醒過來,最後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這個結果讓她的家人非常痛苦,他們覺得梅根的身體這麼好,而且是個健身愛好者,怎麼可能會經歷這種不幸?

梅根的死亡通知書,赫然寫著:該患者死于腦水腫,高氨血症。

為什麼梅根會得腦水腫呢?就在家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收拾女兒遺物的母親突然發現了一個端倪。

她發現,女兒的遺物中有大量的蛋白粉;而且在她的生前每日食譜上,最常出現的也是高蛋白。

當母親把這個事情告訴醫生後,醫生直接就確認了梅根的死因。得了高氨血症的人,通常就是因為身體無法正常分解蛋白質。

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大量攝入蛋白質,就很容易造成蛋白質中毒,更何況梅根本身就有尿素迴圈障礙,這導致她更加難以排出體內多餘的蛋白質(尿素迴圈障礙症是一組由於先天缺陷引起的以高血氨為特徵的遺傳代謝障礙性疾病)。

因為蛋白質在體內分解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毒素較高的氨。此時需要經由尿素循環系統將毒素排出,但像梅根這樣的尿素迴圈障礙的患者無法將毒素正常排出,聚集在血液裡影響大腦,導致不可逆轉的腦損傷,最後休克,死亡。不幸的是,這種疾病很隱蔽,如果平時不做檢查,很難被發現。

所以,總的來說,即使是健身,盲目地補充蛋白粉的做法仍不可取。

02 人體每天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質?

歸根結底,蛋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人體必需的6大營養元素——蛋白質。美國醫生約瑟夫•麥克拉在他的著作《脂肪革命》中指出,一個人如果脂肪攝入過多,會長成「肥肉」囤起來,但如果蛋白質則不同,過量攝入會導致「蛋白質中毒」「蛋白質過多症」這些疾病,時間長了還會引發糖尿病等疾病,甚至會加速衰老。

其實,人體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總量並不多,其中95%的蛋白質是在迴圈利用;並且,肝臟以及每個細胞的細胞核都會持續地進行蛋白質生產。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成人為需要攝入0.75克/千克。《卡路里和蛋白質攝入》也指出,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1800-1900卡路里,而男性則需要1980-2340卡路里。其中,蛋白質攝入量應為人體每日所需熱量的10%-15%。

也就是說,一個成年的120斤重的男性,每天的蛋白質推薦量在45克左右(60千克×0.75克/千克)。而2兩杏仁的量就含有22.5克的蛋白質,我們平時所吃的蔬菜、主食都含有蛋白質。

因此,普通人群可以通過日常飲食就能滿足每日所需蛋白質,不需要額外補充;對於健身人群,一定要確保肝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遵循專業健身教練的指導意見。

03 蛋白粉不適合哪些人群服用?

第一、腎臟或肝臟不好的人群

腎臟以及肝臟出現疾病的人群,不可擅自服用蛋白粉,會加重肝功能以及腎臟負擔。

第二、痛風人群

痛風患者嚴禁服用蛋白粉,蛋白粉中的嘌呤成分會使痛風病人體內的尿酸增高,加重痛風症狀。

第三、胃腸功能較差且3歲以下的嬰幼兒

胃腸功能較差以及3歲以下的嬰幼兒,均不可服用蛋白粉。這類人群胃腸功能弱,無法吸收蛋白粉中的營養物質,反而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直接影響到胃腸健康,並會影響到嬰幼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04 到底誰需要吃蛋白粉?

在某些情況下 (基本都是患病的情況),補充不含污染物的蛋白粉可能是有用的,但這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例如:

① 癌症治療或者年老體弱引起的進食困難或食欲不振;

② 身上有不能很好癒合的手術切口或別的傷口。這個時候身體需要額外的蛋白質來修復細胞,並製造新的細胞。

③ 像燒傷之類的嚴重的狀況,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和蛋白質才能恢復。

戒菸不是說說而已,戒菸難其實是“心癮作祟“

很多抽菸的人,雖然有很多抽菸的原因,但是因為種種因素不得不戒菸,可抽菸容易,戒菸難啊!很多抽菸的男人和女人不得不感慨,戒菸真的不容易。對於戒不掉菸癮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戒菸的常識不瞭解,記住這些戒菸的常識,會讓你更輕鬆的戒掉菸癮。

為什麼戒菸總是以失敗告終?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很多菸民都曾經嘗試過戒菸,但因為戒菸過程非常困難,導致大部分人以失敗告終,為什麼戒菸那麼難呢?

1.菸草依賴

菸草依賴是一種高復發的慢性疾病,本質是對尼古丁的依賴。香菸燃燒時產生的菸霧中含有尼古丁,吸入尼古丁後只需要10~20秒就能到達大腦,只需3~5分鐘,血漿中的尼古丁就能達到濃度峰值,從而使菸民產生吸菸的快感。

長期吸菸的人需要更高的尼古丁濃度來獲得同等快感,所以老菸民需要不停地吸菸,越吸越多,一旦停止就會出現不安、煩躁、緊張、焦慮、壓抑、頭疼、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斷症狀,這也是戒菸最難的地方。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2.心理菸癮

心理菸癮也是一種精神依賴,俗稱為“心癮”,症狀表現為對成癮物質的強烈渴求。使用成癮物質後會使人出現快感和鬆弛感,從而可以滿足心理需要,一旦停止就會出現難以忍受的折磨和痛苦,不得不繼續使用。心理菸癮是長期生理菸癮、精神和行為習慣作用的共同結果,在戒菸時,會使人在心理上產生犧牲感,很容易複吸。

3.戒斷反應

•頭暈、疲倦:一般在戒菸12小時左右容易出現戒菸反應,因為長期吸菸後身體適應了低氧的環境,戒菸後身體突然進入含氧量高的環境中,就容易出現疲倦、頭昏等症狀。

•全身乏力:在戒菸時,人體就開始代謝尼古丁,首先是大腦,然後是身體,身體代謝尼古丁時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和水,導致乏力症狀。

•咳嗽:長期吸菸的人,肺部會沉積許多尼古丁和焦油,一旦戒菸,肺部的“排毒”效率就會提高,為了排出各種有害物質,就會出現咳嗽、黑痰等症狀。

•嗜睡:戒菸後人體便開始修復,這個過程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就會出現嗜睡的症狀,一般在戒菸2天后開始出現。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如何走出“吸菸-戒菸-複吸”的怪圈?

很多人戒菸失敗,半途而廢,又複吸了,然後知道吸菸不好,又想重新戒菸,從而進入“吸菸-戒菸-複吸”的怪圈中。那麼,菸民在戒菸時應該做足哪些準備,才能盡可能避免複吸呢?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首先,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戒菸反復失敗,是因為有些人好不容易開始了,但卻沒有堅持下去,最終複吸,於是會覺得自己沒有意志力,甚至放棄戒菸。因此,對戒菸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其次,可以延長戒菸藥物的療程。戒菸後為了防止複吸,還需要加強自我管理,儘量延長戒菸藥物的療程,降低複吸的風險。

戒菸容易,想不復吸卻很難!3個方法或能防止複吸,太實用了

最後,如果自己實在沒有辦法,可以尋求戒菸門診和藥物的幫助。這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為有效的戒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戒菸的成功率。

戒菸雖然難,但是各位菸民還是要努力,畢竟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是要自己守護的,不要以為吸菸的人那麼多,身體出問題也不會是我,有這種僥倖心理,如果真的攤到自己的身上,那麼後悔可能也晚了。其實菸並不是很難戒,等到真的戒菸成功,心理會非常有成就感,意志力也得到了鍛煉。

 

 

假期綜合症是病嗎,上班不在狀態破解有妙方

人們在大假之後出現的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假期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假期綜合症也叫富貴症。長假期間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那麼,怎麼回歸正常的工作狀態,輕鬆上班呢?一起來看看節后「收心大法」。

  節后不想工作 獻給你的「收心大法」

1、告別熬夜、補充睡眠

假期里總是玩到半夜都不想睡覺,玩遊戲、追劇或者喝酒狂歡,但今天一定要好好休息,回到正常的作息時間。

2、別再暴飲暴食,提前清理腸胃

不少人外出遊玩,為的就是美味,甚至不少人會「撐爆肚子」。暴飲暴食會導致身體吸收、代謝異常。假期最後一天可以做一點清淡食物,清理一下腸胃。

3、心理暗示,調整狀態

在心理、精神上提醒自己,「節過了,假完了,要進入正常工作狀態了」。這樣,慢慢平復假日中浮躁的心情。

4、上班后,當日事當日畢。

上班后,不要因為「累」而拖沓,及時處理手中的事情,避免給第二天的工作造成新的壓力。

上班第一周,先從事輕鬆容易的工作,給自己一個緩衝,不要因為工作上有不愉快的地方就逃避。空余時間,可以跟同事聊聊天,或做做操,減輕些壓力。回家後,聽聽輕音樂,做些放鬆訓練。可以適當地喝些咖啡、茶,利用它們來幫助自己的大腦漸漸興奮,也可以做一些運動來激發大腦興奮,提高辦事效率。

春困精神不振如何緩解,做好這些精神百倍

氣候日漸轉暖,人會感到困倦、疲乏、頭昏欲睡,就是春困,是因為季節交換給人們帶來的生理變化的一種客觀反應。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比如缺內源氧,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現。

《黃帝內經》對春天這樣描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春困來襲,早上起床睡不醒,一天的精神都會受影響,到了下午,更是沒有精力應對工作和學習,那麼怎樣才能防春困?

防止春困,除了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平時可以多去戶外運動,改善生理機能可以藉助體育鍛煉來實現,運動鍛煉讓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春困就能得以緩解。

晨跑可以啟動新陳代謝,刺激全身的血液迴圈,將氧氣和葡萄糖輸送到大腦,令你一整天都保持著充沛精力。如果能長期堅持,你的代謝狀態越來越好,整個人的狀態都會因此煥然一新呢!

對於整天坐著不動的上班族,在工作間隙建議每工作1個小時可以起來走走,活動肢體,再做個深呼吸,將力量集中在你腹部,讓新鮮空氣從鼻腔開始進入並充滿你的整個肺部,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卻能有效地幫你注入更多的能量,你的腦部細胞在獲得了充分的氧氣後,亦能更清晰地思考

想要肌膚變白變嫩可以這樣做!

有些人明明小時候很白,可是成年後就開始變黑,貌美、膚白、大長腿 ”,是愛美女生的追求,俗話話一白遮三丑,其中膚白真的很重要,留心觀察身邊長的白膚白的女生,除了天生麗質的基礎,對護膚有正確的認識和護理方法。

那麼什麼決定你的膚色?黑色素、原血紅素、葉紅素等色素沉著所反映出的皮膚顏色,其中黑色素是決定皮膚顏色的最主要因素。膚色取決於表皮和真皮中所含黑色素,多者膚色接近褐色,少者膚色發白。在高寒的北歐,人們不會受到烈日的暴晒身體的黑色素很少,所以膚色多呈白色。赤道處陽光集中的熱帶,經常受到強烈的日光(紫外線) 照射,身體經調節產生大量黑色素保護皮膚,呈黑或棕黑色。溫帶的人們則呈中性的黃或棕黃色。

為什麼皮膚變黑?皮膚變黑,主要因為皮膚當中黑色素細胞合成了更多的黑色素。排除出現皮膚疾病的因素,多數情況下變黑是由於長期受到日光紫外線的照射,皮膚中的黑色素合成功能增強,產生更多的黑色素。

按下面的方法做,讓你慢慢變白

1.選擇合適的時間外出

如果不是一定要外出,建議避免早上10點到下午2點外出。大部分地區的陽光在這個時間段中的紫外線最強,對皮膚的傷害也更厲害。

2.勤打傘,穿防晒衣

出門在外,勤打防晒傘,穿防晒衣,可阻擋一部分的紫外線。

3.塗防晒霜

每天出門前,把裸露在外的皮膚塗上防晒霜

4.在洗臉時放些白醋,大概一蓋就好(就是裝白醋的蓋子)
注意:一周兩次,具體情況試本人角質層薄厚決定。如果角質層較薄兩週一次就好。

5.每個月選擇15天用牛奶洗臉。水和牛奶比例大概2:1 .連續使用。

6.食補方法:每天喝一杯蜂蜜檸檬水。泡一杯檸檬水放涼後加入蜂蜜即可。

228假期後上班為何老犯困 ? 什麽原因會造成的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過完長假再上班時雖然說已經投入到工作狀態中,但是總是感覺到昏昏欲睡!其實這是「假期綜合征」的表現,由於假期中許多人黑白顛倒,生活不規律,生物鐘紊亂,從而導致了上班老是犯困。

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有一種叫「生物鐘」的生理節律。在人體內,該固有的生理節律基本以24小時為一個循環周期。生物鐘受大腦的下丘腦「視交叉上核」控制。生物鐘對人類的生命活動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它控制我們的睡眠、清醒、飲食行為以及體溫、血壓、心跳、以及內分泌等等。相反,外界很多因素也會影響生物鐘,例如光-暗周期和體力或社交活動。

 

如何讓自己儘快恢復工作學習狀態呢?

有研究睡眠障礙的醫生認為,節后綜合征常見的睡眠紊亂,除了是因為作息打亂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假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加,甚至將電子產品帶上床。因為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色素分泌,從而導致「生物鐘」越撥越后。

另外工作時吃點黑巧克力,它不僅含有人體所需要的脂肪,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劑,適當性的吃一些黑巧克力對於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說我們感覺到非常的勞累犯困,那麼就可以通過攝入黑巧克力的方法進行改善,黑巧克力中含有咖啡因的成分,具有振奮精神的作用,但是並不建議大家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