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正常為什麼還會得肝癌?肝癌會傳染嗎?

很多人覺得,肝功能檢查正常,就證明自己肝臟很健康。雖然對於大多數人確實如此,但有人明明肝功能檢查正常,卻發現自己肝硬化,或者肝癌晚期了。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肝功能檢查沒用嗎?為什麼醫生要我再花錢查B超、查CT什麼的?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肝臟正常

首先,要知道,肝臟是個“啞巴器官”,只要剩下1/3的肝細胞在正常運轉,就不會影響身體代謝。有時候看這個人能吃能喝的,感覺很健康,可能肝臟上已經悄悄長了個腫瘤。所以,定期體檢很有必要。一是高危人群很有必要;二是對於那些生活習慣不良的人,如熬夜、酗酒、飲食油膩等,這些都會對肝臟日積月累的產生影響。

为什么体检时肝功能正常,结果却查出肝癌晚期?3个检查尽量别省
一、肝功正常,為什麼還會得肝癌?

肝功能正常只能代表抽血時,肝臟沒有發生炎症和沒有出現壞死,但這時有可能是肝臟已經發生硬化了,或者肝臟曾有過炎症,但抽血檢查時已停止了。

在肝癌早期或中期,轉氨酶可能會出現輕度升高,甚至可能是正常的。這是因為肝癌在發展時,只有癌細胞周圍的肝組織會受到壓迫或侵犯。

为什么体检时肝功能正常,结果却查出肝癌晚期?3个检查尽量别省
很多肝癌患者是在出現腹痛、食欲下降等症狀才去檢查,發現時已是肝癌中晚期。

二、想要更瞭解肝臟健康,這幾個檢查不能少

對於部分特殊人群來說,肝功檢查不能全面體現肝臟的具體情況,想要篩查癌症或肝硬化,還應結合其他檢查……

  • 肝硬化:B超+纖維化檢測

想要發現早期肝硬化,需要進行B超檢查並結合纖維化檢測。

肝臟B超能幫助我們大概瞭解脂肪肝的情況,肝臟是否有囊腫,有沒有肝腹水,還能看到膽管和肝管有沒有結石。而且肝臟B超操作容易,對人體沒有什麼損傷和痛楚,費用也較低。

結合纖維化檢測,可以查出是否有明顯的肝纖維化和肝硬化。

为什么体检时肝功能正常,结果却查出肝癌晚期?3个检查尽量别省

  • 肝癌:B超+甲胎蛋白

由於B超無法檢查出小於1釐米的腫瘤,因此肝癌篩查時還需要結合甲胎蛋白(AFP)檢查。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異性標,其檢測值常作為診斷原發性肝癌的標準。

如果感染過乙肝/丙肝等病毒、重度脂肪肝、有肝硬化病史、家族中有肝癌患者、或是肝癌高發人群,建議最好每隔半年做一次B超+甲胎蛋白,及時瞭解肝臟健康情況。

为什么体检时肝功能正常,结果却查出肝癌晚期?3个检查尽量别省

即使沒有症狀,男性40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也應每年進行肝癌篩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同時出現黃疸、肝掌、低熱、乏力、厭油膩食物等症狀時,需警惕肝臟代謝功能出現問題;如果出現蜘蛛痣,也需警惕肝臟疾病。出現這些症狀時,都應及時就醫檢查治療。

为什么体检时肝功能正常,结果却查出肝癌晚期?3个检查尽量别省
三、3種食物很傷肝,不建議吃

據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肝癌新發病例91萬,死亡病例83萬,對此,營養師提醒,飲食對於肝癌的預防很重要,日常應避免以下這些不良飲食習慣。

1、過量的糖

長期過量攝入糖,尤其是果糖,會導致大量脂肪在肝內存儲,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臟疾病。

为什么体检时肝功能正常,结果却查出肝癌晚期?3个检查尽量别省
2、酒精

酒精會引發肝硬化,而肝硬化則是肝癌的重要致病風險因素。研究指出,每天每增加攝入10克酒精,就會增加4%的肝癌患病率,而且喝酒的人患肝癌的幾率,是從來不喝酒的人的2.58倍。

3、過量補充維生素A

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而且很容易在體內堆積。如果長時間大量吃維生素A,身體很難快速將其排出,會加重肝臟的負擔,甚至引發中毒。

建議日常維生素A可以通過新鮮的蔬果中攝取,動物肝臟一周吃一兩次即可。在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之前,應先諮詢營養師或醫生,按需補充。如果自行補充,每天不能超過10000IU

为什么体检时肝功能正常,结果却查出肝癌晚期?3个检查尽量别省
早期肝癌大多數沒有明顯的症狀,患者也可能沒有任何感覺。當出現明顯症狀時,經常已經是中晚期肝癌了。因此,預防肝癌一定要做好篩查。

延伸:肝癌會傳染嗎?

身邊有人不幸患了肝癌。這讓很多人都有所顧忌,不敢多接觸肝癌患者,他們以為肝癌會感染。那麼,肝癌會感染嗎?這是我們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所謂的傳染,通俗的講,就是一種疾病通過某種途徑傳到另外一個人身上。所以,傳染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病原體,傳播途徑和易感染群體,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癌症患者不是病原體。

一般來說,肝癌是不會傳染的。長期接觸患者的家屬和醫生護士不會因為這患上肝癌。這也是目前為止,為什麼不對肝癌患者採取隔離的原因。但是肝癌發生的重要原因乙肝,丙肝會傳染,所以造就了肝癌傳染的假像。

肝癌本身不會傳染,因為肝癌是人體細胞病變,異常增值的結果,並沒有病原體的排出,所以不會對周圍人帶來危害。

但是另外一種情況是除外的。如果肝癌伴有活動性肝炎,這種情況下是具有傳染性的。但是其最終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而並非肝癌。所以不能以此認定肝癌就是傳染性的疾病。

 

TIL療法適用哪些癌症?如何接受TILs細胞免疫治療

近兩年,癌症的治療手段繼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後,免疫治療聲名大噪,被譽為攻克癌症的新希望。以CAR-T和PD-1為代表的的免疫療法已經給癌症患者帶來了顛覆性的生存獲益,一部分生存期僅僅幾個月的晚期癌症患者也可以完全根除,近期,備受醫學界和患者關注的實體瘤另一開創性技術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在國際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給晚期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目前,美國TILs療法已經在黑色素瘤和宮頸癌兩大癌種獲得了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稱號,預計這款療法將在2022年上市,一旦獲批,這將成為實體腫瘤首款獲批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業內專家估計這款相當於量身定制的免疫療法價格也會較高,約在70000~80000美金.

免疫細胞是人體自帶的“醫生”,具體來說,它有三大作用:對外防禦、對內監視、保持自穩。除此之外,其實免疫細胞還有治病的作用。

近期,頂級期刊《Nature》上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研究顯示,兩名用PD-1無效的兩名晚期肺癌患者,用自身的免疫細菌治療後,竟然得到長期緩解

一、免疫細胞治療晚期肺癌,兩名患者腫瘤完全消失

此次實驗基於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TIL) 療法,該療法此前已在黑色素瘤中顯示出強大的抗癌活性,研究人員一直希望這款免疫療法可以在其他癌症類型上也有可喜的成效。

此次實驗的觀察物件為20名已經接受PD-1單藥治療後初始進展的臨床上難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研究人員通過手術切取患者的腫瘤組織,從中分離出寶貴的TIL細胞,在體外加入IL-2刺激讓這些免疫細胞擴增。

TIL疗法:抗癌“黑科技”,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7种癌症

實驗的結果讓人振奮,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7成的患者在1個月後出現腫瘤縮小;更驚喜的是,還有兩名患者達到完全緩解,腫瘤完全消失。兩名患者的“無癌”狀態在1年半後仍在持續。

在實驗開展前,非小細胞肺癌一直沒有可靶向的突變,化療和免疫療法成為了主要治療選擇。這項新型免疫療法問世,將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二、抗癌“黑科技”——細胞療法TIL

TIL是一種從腫瘤組織中分離出的浸潤淋巴細胞,這些淋巴細胞中有部分是針對腫瘤特異性突變抗原的T細胞,可以給最敵手強力攻擊的的免疫細胞

當TIL細胞發現在體內的癌細胞後,可調動免疫大軍中深入到腫瘤組織內部。潛伏成功,該細胞就可釋放細胞毒素直接殺傷腫瘤細胞

研究者卻發現,這種TIL細胞在每個腫瘤患者體內都會存在,但並不是所有患者體內都有足夠的TIL細胞去抗衡敵軍。腫瘤患者體內的氧氣和重要的營養物質都被腫瘤剝奪時,就會導致TIL細胞進入衰竭狀態。

因此TIL療法,就是通過啟動這支“沉睡的軍隊”,重新“喚醒”免疫系統來清除腫瘤

TIL疗法:抗癌“黑科技”,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7种癌症
三、TIL跟其他的免疫療法有何不同?

DC,NK是大家較為熟知的細胞療法,而TIL則有別于這兩種傳統細胞療法,它是基於T細胞的療法

首先,TIL的免疫細胞的來源有和其他免疫療法有所區別。TIL的免疫細胞來自於腫瘤組織,其他免疫療法大部分來自血液。

其次,新型療法並不是如同傳統療法般擴增回輸,而是確定患者病例中的突變,利用突變資訊找到最有效的突變T細胞,最後專門從腫瘤患者中提取這些細胞出來培養。

TIL疗法:抗癌“黑科技”,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7种癌症
最後,TILs細胞經過分離篩選,會加入白細胞介素2進行培養。培養出來的免疫細胞,數位成億,可以確保大量有效的T細胞可以重新注入患者體內,增強“兵力”。

由此可見,TIL對比傳統療法,具有多靶點、腫瘤趨向和浸潤能力強等優勢。

四、TIL療法適用於哪些癌症?

1、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有關TIL療法中最早也是最多的研究,在最新的一次研究中,66例接受過PD-1或靶向治療進展後的極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TILs治療後,結果顯示:疾病控制率(DCR)高達80.3%;客觀緩解率達到36.4%

TIL疗法:抗癌“黑科技”,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7种癌症
2、晚期結直腸癌

2016年一篇發表的文獻中記載,一名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接受了靶向KRAS G12D突變的TIL治療後,患者肺部的7個轉移灶中有6個明顯縮小,其中3個完全消失

3、晚期肺癌

由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開展的肺小細胞肺癌實驗中,Ⅰ期臨床結果公佈,TIL療法可達到25%的總緩解率,其中2名患者達到持久的完全緩解。大部分患者在接受TILs治療後,腫瘤病灶都有所縮小,病灶直徑平均縮小38%!

4、晚期宮頸癌

LN-145基於自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研發的另一款針對其他實體腫瘤的療法。在第二階段試驗中,27名患者,平均注入280億TILs細胞,結果顯示:客觀緩解率(ORR)44%,完全緩解率(CR)11%,疾病控制率(DCR)高達85%。

TIL疗法:抗癌“黑科技”,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7种癌症
5、轉移性乳腺癌

刊登在2018年《自然醫學》的案例上,一名性激素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了4種突變蛋白的TILs。治療22個月後,患者腫瘤完全消失,且4年後仍未出現進展或復發

6、肉瘤

在研究人員首次公佈了TIL和抗PD1療法聯合治療骨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結果顯示:客觀緩解率(ORR)達到33.3%,並且10例患者中有2位患者出現完全緩解

7、卵巢癌

6例晚期轉移性卵巢癌接受TIL療法,再接受低劑量IL-2和nivolumab,結果顯示,一名患者獲得了部分緩解,其他五名患者經歷了長達12個月的疾病穩定期

TIL疗法:抗癌“黑科技”,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7种癌症
五、TILs療法的治療步驟

第一步,我們得到病人的腫瘤組織塊,其中混雜著體積較大的腫瘤細胞以及體積小而圓的T淋巴細胞

第二步,將不同種類的T淋巴細胞在細胞板上克隆化,並加入高濃度的IL-2來選擇培養;

第三步,在IL-2的刺激下不同種類的T淋巴細胞都得到了克隆擴增,形成了細胞群;

第四步,用病人的腫瘤細胞和擴增後的T淋巴細胞反應,凡是能夠發生殺瘤效應的T淋巴細胞群作為陽性TIL群留下,其餘的丟棄

第五步,用負載了腫瘤特異性抗原的樹突狀細胞(DC)進一步擴增培養腫瘤特異性的TIL;最後,回輸給預先做了清髓的腫瘤病人。

六、如何才能接受TILs細胞免疫治療

目前,這款新型的免疫療法暫未上市,但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了多項針對各類實體腫瘤(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的臨床試驗,想參加的患者可以登錄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諮詢入組資訊

得了癌症到底該如何治?不同癌症治療方法大不同

一般來說,得知身患癌症之後,很多患者或家屬都會想過如何治療,何時治療,要不要治療這樣的問題,有些患者會在要不要治療或如何治療這樣的問題上糾結,到底是中醫治療還是西醫治療,治療後會不會人財兩空?

就連改變世界的約伯斯,在這一點上也沒能倖免。根據約伯斯的授權傳記記載,2003年10月,約伯斯在一次身體檢查中發現胰腺腫瘤,活檢結果表明約伯斯所患的腫瘤並不是惡性度極高的胰腺癌(也叫作胰導管癌),而是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這種腫瘤生長緩慢,因而更容易成功治癒,但遺憾的是約伯斯本人卻始終不願接受腫瘤切除手術,而是選擇素食、針刺療法和草藥。9個月後,約伯斯的腫瘤發生轉移,此時他才迫不得已開了刀,而對於疾病來說卻為時已晚。

一、得了癌症到底該如何治?

得了癌症,如何治療?在多數人的概念上,他們認為癌症需先切除,再放療、化療,但其實這種模式,已經落伍了。

首先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傳統的治療方法:

手術:很長一段時間,人類對於癌症非常懼怕,他們無從下手,只能看著病人病發死去。直到19世紀90年代,一台乳腺癌手術完成,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被實施的癌症手術方案,從此手術成為了癌症治療的主要方法。

得了癌症怎么治?2021年最新肿瘤治疗方案
手術治療雖好,但對於微小細胞癌,或是病灶已出現多處轉移的情況,是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為了彌補手術的缺陷,放療、化療出現。

放療:放射治療,使用穿透力很強的射線照射局部腫瘤部位,在短時間內使腫瘤組織吸收高能量,導致腫瘤組織破壞的療法。如X射線、伽馬刀等都屬於放射治療。放射治療最早起源於1896年,一個21歲的醫生發現這種X射線,可以“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非常強大。

得了癌症怎么治?2021年最新肿瘤治疗方案
但放射治療發展過程中,它的弊端也顯露出來,放療後的患者會有強烈的副作用,而且它的“無目標”射殺,還會傷害健康的細胞。

化療:化療,則是通過向身體裡輸注化學藥物來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簡單來說,化療就是用可以殺死癌細胞的藥物治療癌症。

化療有一個優勢,它可以隨著血液迴圈遍佈全身的絕大部分器官和組織。因此,對一些有全身播撒傾向的腫瘤及已經轉移的中晚期腫瘤。然而多數的化療藥物沒有專一性,它會同時傷害需要快速分裂以維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細胞,導致口腔潰瘍、脫髮、麻木等副作用。

得了癌症怎么治?2021年最新肿瘤治疗方案
有沒有一個既能殺死癌細胞,又可以避免對正常細胞傷害的治療方法呢?於是便有了靶向治療的出現。

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準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元點的治療方式。當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性地與致癌位點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得了癌症怎么治?2021年最新肿瘤治疗方案
基因靶向藥物的治療,能針對性地消滅癌細胞,副作用很低。但它仍處於開發階段,沒有前面的三位“老大哥”成熟,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臨床上運用較少。

對於上面幾個“老傳統”,新派治療方法,更為“傲嬌”。它們從出現開始,就有著與眾不同的優勢,對於“傳統方法”都無法治療額癌症,在新的治療之下,出現了生命的一個又一個奇跡。

新型治療方法:包括腫瘤疫苗、免疫療法、激素療法等。

腫瘤疫苗,通過在腫瘤發生前,先斷絕它的“途徑”,讓它沒有發展的可能。目前,最為大眾熟知的就是宮頸癌疫苗。

得了癌症怎么治?2021年最新肿瘤治疗方案
免疫療法,也叫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培養出“特種部隊”,在抗癌過程中,讓腫瘤這些“小囉嘍”無處可逃。如恩曲替尼靶向藥,就是基於NTRK靶點,可治療多種存在該基因突變的瘤種。

激素療法,確切地說應該叫激素阻斷療法,某些激素,如皮質類固醇,由於具有下調基因和誘導細胞凋亡的能力,因此具有一般的抗增殖作用。目前,它更多被用於輔助治療。

得了癌症怎么治?2021年最新肿瘤治疗方案
二、不同癌症治療方法舉例

肺癌:早期<1釐米可手術切除

一期肺癌,手術是毫無疑問的最好的治療方案。如今早期肺癌手術一般只在胸部打兩個孔,以胸腔鏡進行微創手術,非常安全。

鼻咽癌:早期患者只需要進行單純放療

鼻咽癌的診療模式是基於腫瘤的TNM分期的,早期患者只需要進行單純放療,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結直腸癌:術前放化療有助“保肛保功能”

患者在術前進行放化療,這樣做的目的可以讓腫瘤縮小、降期,更有利於實現“保肛保功能”。

甲狀腺癌:不需切掉全甲狀腺

部分甲狀腺癌可以不需手術,終身吃藥控制。即使進行切除術,術後也不需放、化療,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5%。

乳腺癌:不再依靠單一的手術切除

乳腺癌已由過去單一的手術切除,轉向以手術治療為主,配合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生物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

淋巴瘤:生物化療是首選方案

淋巴瘤的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尤其是免疫化療的臨床應用,彌漫大B型淋巴瘤總體5年生存率就達到60%以上。

得了癌症怎么治?2021年最新肿瘤治疗方案
惡性腫瘤有很多種,其性質類型各異、累及的組織和器官不同、病期不同、對各種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進行綜合治療。所謂綜合治療就是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侵犯範圍等情況,綜合採用手術、化療、放療、免疫治療、靶向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微波治療等手段,以期較大幅度地提高治癒率,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而且患者和家屬瞭解各種治療手段能夠更好地配合醫生做好治療的準備和選擇。

最後:當傳統治療方式,如手術、化療、放療以及現有藥物治療等方式作用有限時,晚期癌症病人加入新藥臨床試驗或許是他們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身體有癌,腹部先知?肚子的大小跟患癌幾率有關嗎?

人的身材跟健康之間是有關係的,尤其是肚子,它處於人體中心,很多器官都在這個位置,若健康出現問題,一般會有所表現,它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預測人的健康狀況的。肚子越大,患癌幾率越高,肚子大的人身體已經出現了一定的異常,但自己卻沒有發現,而若體內有癌細胞,它也會釋放出一些信號,為什麼這麼說?它會出現哪些異常?看完您就知道了。

肚子的大小,跟患癌幾率有關嗎?

的確有一定關係,《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肚子大的人,患癌風險更高,而且不止與一種癌症相關。不論對於男性還是女性來說,肚子太大,都要重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表明,腰圍每增加2.5釐米,患癌風險會增加8倍。

一、肚子越大,患癌風險或越大

2021年,西班巴賽隆納在《BCM》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涉及350萬人的研究,研究人員對參與者進行了平均8.3年的長期隨訪,其中超過20萬名參與者被確診出癌症。

經統計分析表明,較高體重指數與9種癌症相關。包括子宮癌、腎癌、膽囊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絕經後乳腺癌、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還發現,較高的體重指數,與頭頸癌、中樞神經腫瘤以及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風險呈正相關。

预防癌症,体检项目应该如何选择呢?4种检查项目,不妨了解一下
此外,研究還證實了體重指數和腰圍與肥胖相關的癌症風險相似,也就是說,腰圍越粗,患癌風險也隨之增長

肉長在肚子上,除了患癌風險高外,還會誘發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謝類疾病。所以,建議男性腰圍大於85cm,女性腰圍大於80cm的話,就要動起來,減掉身上的“大肚子”了。

二、體內有癌,腹部先知?

其實,我們的腹部也是相當敏感的,某些癌症會通過腹部來發出預警信號,小九提醒大家,一旦出現異常,應儘快就醫篩查。

  • 卵巢癌:腹部出現包塊或疼痛

卵巢惡性腫瘤可表現出下腹雙側多不規則的包塊,可伴腹水;當腫瘤成長的一定程度,還會伴有持續性的脹痛、局部的牙痛。

预防癌症,体检项目应该如何选择呢?4种检查项目,不妨了解一下

如果惡性腫瘤細胞穿出包膜轉移至腹膜,腹腔積液可呈血性,患者還會感覺到發熱心慌、全身性水腫、全腹不適或疼痛等症狀。

  • 肝癌:腹部脹痛、不適

肝癌最明顯的症狀為肝痛、腸胃不適,然而發展到晚期的肝癌患者,還可突然發生劇烈腹痛和腹膜刺激症,這可能是由於癌腫結節壞死或出血至腹腔所致。

  • 胰腺癌:腹部出現束帶感

胰腺癌是一個較為典型的症狀就是上腹痛向背部放射,或向腰背部放射。起初這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束帶感,感覺整個人的腹部好像被腰帶勒住,像是被捆綁一樣。

這是由於胰腺的後方有很多腹膜後的神經叢,當胰腺病變,就會刺激神經叢,導致疼痛。

预防癌症,体检项目应该如何选择呢?4种检查项目,不妨了解一下
三、關於癌症篩查,這些檢查項目你最好知道

防癌篩查不是普通體檢,它是一種更專業、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式。什麼癌症,該做哪項體檢,都是有講究的。

1、肺癌:一定要選CT

CT的優勢在於解析度高,可以將人“切片成像”內裡結構看得一清二楚,即使只有0.8cm的肺癌腫瘤,都可以被清楚“抓捕”到。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

预防癌症,体检项目应该如何选择呢?4种检查项目,不妨了解一下
2、食管癌:內鏡檢查不能少

食管癌發病率相對較低,但由於前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發現時預後效果並不好。針對食管癌篩查,最好的方法就是內鏡檢查,並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內鏡等檢查。

3、胃癌:胃鏡最重要

胃鏡是檢測胃癌的重要檢查方法,通過胃鏡可以清晰瞭解胃部病變情況,甚至可以通過胃鏡,直接獲取胃部標本進行病理活檢,從而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

4、直腸癌:腸鏡千萬要記住

腸鏡是篩查出直腸癌的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檢查。通過結腸鏡直視下,能夠清楚的看到黏膜表面是否有潰瘍充血的情況,並對可疑病灶做病理活檢。對於40歲以上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議定期的做直腸腸鏡檢查。

预防癌症,体检项目应该如何选择呢?4种检查项目,不妨了解一下
四、關於癌症篩查的一些建議

1、看家族史——如果有某種癌症家族史,那就需要進行該類癌症篩查。

2、看是否有高危患癌因素——比如長期抽煙很容易導致肺癌,所以長期抽煙的人,就需要進行肺癌的相關篩查,而肺癌篩查的話,胸部X線片檢查或胸部CT檢查可作為首選篩查專案,如果經檢查發現肺部有腫塊陰影時,可聯合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又或者有長期不規律飲食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需要當心胃癌,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胃鏡檢查,胃鏡則是檢查早期胃癌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胃癌檢查可以及時的發現可疑病灶。

3、看身體症狀——根據症狀確定癌症篩查專案,如果你出現了肝區疼痛、黃疸、腹脹、乏力、消瘦等情況時,要警惕肝癌,這個時候就要進行肝癌相關性篩查,B超多作為肝癌的首選,不過B超雖然能夠觀察到肝臟的情況,但是很難確定肝臟腫塊的性質,很多時候還會有誤診的情況產生,所以很多時候還需要結合甲胎蛋白等檢查,做進一步的診斷。

總的來說,對於癌症篩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一家正規醫院進行癌症體檢,這樣在各方面都比較有保障,然後之後的事情就交給醫生就可以了。

經常染髮會致癌嗎?三個方法降低染髮的危害

每當節假日,過年的時候,理髮店總是人群爆滿,就算是價格上漲,排隊,人也是不見少,畢竟誰不想美美的過個節過個年呢對吧。所以,染髮燙髮這種現象履見不齊。

現代醫學研究提示,染髮劑有一定的毒性,並非所有人都適宜染髮。醫師提醒,除過敏者外,孕婦、乳母、病癒體弱者等都不宜染髮。即使是正常人,如果經常染髮又清洗不乾淨,染髮劑中的有毒物質便會破壞髮質,還可通過皮膚吸收,在體內積蓄,甚至誘發癌瘤等多種疾病。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老人,凡是對藥物、油漆、食物、花粉等過敏者,以及患有哮喘、蕁麻疹、心臟病、高血壓等急、慢性疾病,還有孕婦、哺乳期婦女、病癒體弱者都不宜染髮。

一、染髮引發的過敏,有多可怕?

很多人染過髮,但卻不知道染髮過敏有多可怕。

目前,市面上的染髮劑包含多種化學物質,例如苯二胺類、染料等,容易刺激皮膚,發生過敏。染髮劑中,對健康最具潛在危害的是“對苯二胺”,它能讓顏色固定在頭髮上,也是一種致敏劑。

经常染发会致癌吗?多久染一次才算安全?忠告:记住5点降低风险
染髮引起的過敏症狀包括皮膚紅腫刺痛、出現皮疹和水皰、臉部腫脹、頭皮潰爛等,嚴重時可導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提醒大家,在染髮前一定要先做皮膚測試,尤其是初次染髮的人和過敏體質的人。過敏測試的具體做法如下:

•取2滴染髮劑和2滴顯色劑,在瓶蓋中混合,然後塗抹在胳膊內側;

•觀察塗抹部位30分鐘,注意不要弄濕,也不要抓撓;

•如果出現紅腫發癢,說明對染髮劑過敏,不能繼續使用;

•如果24小時或48小時後(時間根據說明書標注為准),皮膚沒有任何不適,則表示測試通過。

二、經常染髮會致癌?

年輕人為了變美,會把頭髮染成各種顏色;老年人為了顯年輕,會定期把頭髮染黑。但多年以來,有個疑問一直縈繞在消費者的心上——經常染髮,真的會致癌嗎?

目前,已有不少權威研究給出了結論。

近日,知名醫學期刊《癌症(Cancer)》發表研究指出,使用氧化型永久性染髮劑,可能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经常染发会致癌吗?多久染一次才算安全?忠告:记住5点降低风险
染色持久度的不同,染髮劑分為暫時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三種類型,而永久性染髮劑是最常用的。

研究人員對28795名男性進行資料分析和長達28年的隨訪,結果發現,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的男性與不使用的男性相比,前列腺癌發病率增加了77%。其中,早期前列腺癌發病率增加179%,晚期前列腺癌發病率增加66%。

該研究認為,永久性染髮劑之所以會增加前列腺癌風險,是因為含有聯苯胺、4-氨基聯苯和2-萘胺等多種可能致癌物質。

除了這項研究,此前還有2項大型研究,發現染髮與癌症之間有一定的關係。

经常染发会致癌吗?多久染一次才算安全?忠告:记住5点降低风险
2019年,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的研究發現,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頻繁染髮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會更高。

2020年,哈佛醫學院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研究則發現,使用永久性染髮劑可能與女性部分癌症風險升高有關,包括卵巢癌、多種乳腺癌、基底細胞癌和霍奇金淋巴瘤。

目前,這些研究都是觀察性研究,沒有闡明致癌的機制,因此證據略顯不足。但專家也提醒,多項研究均表明,永久性染髮劑的危害更大,具有潛在致癌風險,大家在使用時一定要多注意。

经常染发会致癌吗?多久染一次才算安全?忠告:记住5点降低风险

三、三個方法,降低染髮的危害

不僅是中老年人面臨著“染髮和健康”這個兩難問題,年輕男女也有這樣的選擇困難:要美還是要健康。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降低染髮危害:

1、染髮前不洗頭。很多人在染髮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染髮前不要洗頭,這是因為染髮前不洗頭能更好的著色。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染髮前不洗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頭皮分泌的油脂能在染髮過程中保護頭皮,減少染髮劑對頭皮的傷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有害物質滲入到體內

2、控制染髮數量。既然知道了染髮對身體有傷害,要是經常性的染髮確實存在一定的致癌概率,那就應該控制染髮的次數,一般建議大家將染髮次數控制在一年兩次以內。

3、染髮時儘量縮小染髮面積。很多中老年人頭頂新長出白頭髮,他們會選擇將頭髮重新染一遍,實際上這種染髮方式不僅多花錢,重要的是還會增加化學製劑與身體的接觸面,一般建議只染白頭髮就可以了。

硼中子俘獲治療有哪些優點?BNCT可治哪些癌症?

眾所周知,放療(放射治療)是癌症治療中最常用的療法之一。放療的目的,只有兩種——根治性放療和姑息性放療。根治性放療是讓放射線單獨使用,或者與其它療法一起治療,儘量殺滅癌細胞;而姑息性放療的目的主要是緩解患者症狀、減輕痛苦和不適,提高晚期患者的生活品質。在放射療法普及的國家,50%以上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但是大家都知道,放射療法固有的缺陷很“致命”,往往只能用於局部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急性和晚期毒性,尤其是在復發性癌症患者中;隨著物理和生物技術的發展,現在開發出了一些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新穎放射療法策略,癌症放射療法來到了第五代。BNCT(硼中子俘獲療法)便是這“第五療法”,它可以精准打擊癌細胞,治療效果效果超過靶向和免疫療法,而且副作用小,也被稱為一種沒有放射性的放射療法。

抗癌重大突破!中国专家造出了抗癌“硼药”,能够治疗多种肿瘤
一、什麼是BNCT?

不開刀就可以治癒癌症,這在以前聽起來是天方夜譚,如今卻慢慢成為現實。BNCT正是一種不用手術、精准消滅腫瘤細胞放射線抗癌技術。

BNCT,中文名“硼中子俘獲治療”,是國際最前沿的抗癌技術之一。儘管近年來才引起關注,但它已經擁有較長的發展歷史。

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就開始BNCT治療研究,日本也已經開展500多項BNCT治療試驗。2011年後,中國、芬蘭、瑞典、義大利、荷蘭和阿根廷等國家先後跟進,開展BNCT的臨床治療試驗,希望能在新療法的發展上佔據先機。

抗癌重大突破!中国专家造出了抗癌“硼药”,能够治疗多种肿瘤
那麼,BNCT是怎麼一步步“殺滅”腫瘤細胞的?

實際上,BNCT可以選擇性地阻擊癌細胞。治療時,病人要先注射一種對癌細胞具有極強親和力的含硼藥物,使其聚集在癌細胞內。緊接著,病人要通過特殊的儀器,進行30分鐘~1小時的中子照射

在照射期間,與癌細胞“打成一片”的含硼藥物會俘獲中子,產生α粒子和鋰離子,這些放射線對癌細胞具有殺傷作用最終實現精准清除癌細胞。

從目前的臨床治療和試驗結果來看,BNCT具有4大優點:

1、安全性高

無需進行開刀手術,BNCT可以在癌細胞上“做標記”,精准破壞癌細胞的DNA,但不會對周圍細胞組織造成損傷,避免造成功能障礙。同時,含硼藥物會聚集在癌細胞體內,幾乎不影響正常細胞,安全性高。

2、適應症廣

BNCT適用於多種癌症,無論是針對多發性、抗輻射性、復發性、侵入性癌症,還是針對無法手術、放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患者,都具有一定的療效。

3、治療療程短

化療一般需要4~8個療程,一個療程21天,耗時耗力。相反,BNCT的治療療程比較短,通常只需要照射1~2次,每次約30~60分鐘。

抗癌重大突破!中国专家造出了抗癌“硼药”,能够治疗多种肿瘤

4、療效顯著

BNCT既可以殺死富氧細胞,又可以消滅乏氧細胞和靜止期細胞,降低復發風險,同時避免化療或免疫治療可能出現的耐藥性問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質。

二、硼藥的品質,決定治療的效果

去年3月,全球首個BNCT設備、全球首個硼藥在日本獲批上市,適應症為“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復發性頭頸”。

除了設備技術,硼藥的品質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治療效果的好壞,是發展BNCT需要攻克的難點。

BNCT要產生殺傷效果,並且殺死癌細胞,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硼-10與熱中子發生反應,二是在照射期間,硼藥要達到一定的濃度。而這兩點對硼藥的品質要求很高。

抗癌重大突破!中国专家造出了抗癌“硼药”,能够治疗多种肿瘤
目前,開發出來的硼藥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小分子硼藥,比如含硼氨基酸衍生物、核酸衍生物等;另一種是結合有硼的生物配合物,比如含硼聚合物、硼肽與抗體等。

此外,硼濃度的檢測也很重要。在治療過程中,要保證癌細胞中的硼藥濃度比正常組織和血液中的濃度高,因此需要每15~30分鐘跟蹤測量一次硼濃度。

三、BNCT可治哪些癌症?

BNCT的適應症非常廣,包括肺癌、結腸癌、膀胱癌、局部復發性乳腺癌、黑色素瘤、間皮瘤、頭頸部腫瘤、肝臟腫瘤以及各種惡性原發性腦腫瘤。

此外,隨著研究的深入,還有更多癌症仍在“解鎖”,例如膠質瘤、腦膜瘤、無功能垂體瘤等。

抗癌重大突破!中国专家造出了抗癌“硼药”,能够治疗多种肿瘤
BNCT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目前各國都在加速研發。

哪裡可以進行硼中子俘獲治療?

當前,全球BNCT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世界範圍內,日本率先獲批上市,用於治療復發性頭頸癌,其它國家正積極推進BNCT的臨床轉化與註冊報批。BNCT已經在日本、美國、歐洲、等地開展臨床研究,BNCT治療的病例數超過1500例。

但要知道,目前部分已將硼中子俘獲BNCT用於臨床實踐的國家在接受患者方面要求還十分苛刻——日本相關醫院提出:“只針對持有本國醫療保險的患者開放治療,暫時不接收外國患者的自由診療,不接收第二診療意見”;“只接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復發的頭頸部癌(不包括腦腫瘤)的治療”。可見,BNCT的選擇標準和排除標準要求極高

結語:硼中子俘獲BNCT作為一種新的世界矚目的癌症放療方法,對於一些疑難癌症,可能會有較高的治癒率,但目前總體還在臨床試驗階段,還需要更大量的臨床資料證明其對某些病理和分級以及某些進展期腫瘤的有效率。

月經期可以洗頭嗎?月經期間哪些事不能做?

月經期間女性朋友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很多,比如說:不可以吃寒性、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可以做劇烈運動、不可以吃冰淇淋甜筒等等。部分女性朋友被告知月經期間不可以洗頭,不然後果很嚴重。可是對於注重形象的女性朋友來講,幾天不洗頭會渾身不舒服。那麼,經期洗頭到底行不行呢?不少人覺得經期洗頭會導致痛經現象越來越嚴重,更有甚者還會大量掉頭發,因此,她們覺得經期不可以洗頭。要是執意洗頭的話,也要在月經來了三天后再洗,而且還要白天洗。這麼做可以讓自己少受一些傷害,避免各種各樣的疾病盯上自己。

女性经期洗头,不仅伤身还会致癌?老实说:2件事真的不建议做
那麼經期真的不能洗頭嗎?答案是:可以洗頭的

痛經其實跟洗頭沒啥關係,它主要與身體激素水準變化有關。經期時,女性體內性激素明顯減少,前列腺素釋放增加,這就會導致有人可能會有痛經,有人出現胃腸功能紊亂,有人還可能會出現神經系統不穩定,出現頭痛、失眠等。

也就是說,不管你洗不洗頭,體內的激素水準該變化還是得變化。

但要注意的是,部分女性經期抵抗力相對減弱,因此經期洗頭,用溫水洗頭,洗完頭後,及時用風筒吹幹,不要陰乾及自然晾曬

女性经期洗头,不仅伤身还会致癌?老实说:2件事真的不建议做
經期期間,不建議做的是這五件事

實際上,除了洗頭,吃冰、跑步等也被認為是經期禁忌了,其實這兩種情況也是因人而異的,真正不適宜做的是下面這五件事。

1、手術或抽血

來例假的時候,女性凝血功能變差,這個時候進行手術可能會增加出血量。因此經期不能進行拔牙、腸鏡、胃鏡、手術等導致出血的醫學操作。

2、同房

有說法稱經期同房會導致炎症、不孕之類等,但目前並沒有現代研究可以證實這一點。不建議是因為血流到床單上真的不好洗,且視覺效果也過於“恐怖”。

而且經期女性比較敏感,容易出現負面情緒,這個時候男性還顧著同房,會讓情緒加重,導致體驗感變差。

女性经期洗头,不仅伤身还会致癌?老实说:2件事真的不建议做
3、捶腰

很多女性有這樣的體會,在經期,腰就特別地酸。這是由盆腔大量充血引起的。而此時,如果捶打腰部,則會使盆腔充血更多,不僅會使腰部更加酸脹,而且還會導致經期延長。

4、唱歌

不少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後會有脾氣暴躁的現象,這是由於體內激素發生了變化,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有些人會覺得可能需要調節心情了,就約了朋友去KTV唱歌。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因為女性從月經來潮的前兩天開始,聲帶的毛細血管也開始充血,這就使得血管壁變得比平時更脆弱。而在KTV裡唱歌,多是高聲且長時間的,這樣很容易使聲帶血管破裂,造成永久性地聲音沙啞。

5、濃茶、咖啡

經期往往會因失血,使人比平時更容易犯困。但是千萬不要靠喝濃茶和咖啡來提神。因為這兩種飲品裡含有大量咖啡因,會刺激血管,使月經量過多或是痛經。

4類症狀小心幽門螺桿菌找上門,3個辦法根除幽門螺桿菌

胃部是一種高酸的環境,細菌一般很難在裡面生存。但幽門螺桿菌是一個例外,幽門螺旋桿菌是存在於胃及十二指腸球部的一種螺旋狀細菌,大多數感染者沒有明顯的症狀,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在人胃中生存的細菌。幽門螺桿菌具有傳染性,它可通過共用餐具、接吻、食物等進行傳染。幽門螺桿菌進入胃部後產生毒素,損傷胃粘膜,導致胃潰瘍;此外,幽門螺桿菌還會誘發人體免疫性炎症反應,導致胃炎;幽門螺桿菌還會抑制胃酸分泌,造成胃壁細胞的損傷和凋亡,導致胃粘膜萎縮。嚴重時,還會誘為胃癌。所以“原因的原因還是原因”,當存在腹痛、腹脹、反酸、餐後飽脹、早飽等症狀時要及時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出現這4類症狀,小心幽門螺桿菌找上門

1.疼痛:患者胃部出現絞痛、燒灼痛,或伴燒心,反酸等症狀,部分患者進食後有食物刺激痛。

2.腹脹:患者經常感覺腹部不適,即使顆粒未進也會有腹脹感。

3.打嗝:患者頻繁打嗝、噯氣,這也是胃動力不足的表現。

4.食欲不振:患者缺乏食欲,沒有胃口,並常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狀。

如若出現以上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測是否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早發現,早治療是治病的關鍵,萬不可一拖再拖,導致幽門螺桿菌向胃癌惡化。

胃癌最大“元凶”幽门螺杆菌偏爱中国人?想彻底根除,3点要清楚
哪些人需要根治幽門螺旋桿菌?

如果不幸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不必過於驚慌,並非所有感染者都需要進行治療,有些抵抗力強的人可以和幽門螺桿菌和平共處。

那麼,哪些人需要做根除治療呢?以下這四類人要做根除治療:

1.患有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

2.早期胃癌術後患者;

3.胃MALT淋巴瘤患者;

4.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縮或糜爛)患者。

胃癌最大“元凶”幽门螺杆菌偏爱中国人?想彻底根除,3点要清楚
3個辦法徹底根除幽門螺桿菌

預防胃癌從根除幽門螺桿菌開始。目前,臨床上對於根除幽門螺桿菌主要有三個措施:

1、四聯療法

幽門螺桿菌感染,目前主要是採取四聯療法進行治療。即一種抑制胃酸藥物+一種胃黏膜保護劑+兩種以上抗生素。治療期間用藥種類較多,患者必須嚴格遵從醫囑,按時按量服用,如出現胃部不適,需立刻向醫生回饋。

胃癌最大“元凶”幽门螺杆菌偏爱中国人?想彻底根除,3点要清楚
2、及時複查

患者在停藥後,需在醫生規定的複查時間內及時複查,瞭解治療動態,確認治療效果。不可主觀臆斷,判斷自己的病情。

3、預防再次感染

根除治療後的患者要加倍小心,預防再次感染。

在生活中,飯前便後要洗手;避免接觸被污染的水源;儘量做到分餐制、給他人夾菜時使用公筷;拒絕衛生品質沒保障的路邊攤等等。

如若有家人確診已經感染幽門螺桿菌,那麼一定要使用專門的個人餐具,不要與家人混用,以防餐具交叉使用,相互感染。

胃癌最大“元凶”幽门螺杆菌偏爱中国人?想彻底根除,3点要清楚
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食物有哪些?

1、捲心菜

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捲心菜,有類似抗生素的作用,這一點出乎人們的預料。捲心菜能殺死幽門螺桿菌等在內的多種細菌。此外,捲心菜還含有一種叫生胃酮的化學物質,它能刺激胃細胞分泌更多的粘液,保護胃部不受傷害。

2、黑蒜

很多人都知道大蒜能預防胃癌,因為大蒜中含有大量的大蒜素,大蒜素能消炎殺菌,有效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其實,黑蒜的作用比大蒜還要強大,對幽門螺桿菌等細菌的抑制作用更強。

3、蒲公英

蒲公英也是一種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植物,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尤其對胃炎效果加突出。研究發現,蒲公英對胃潰瘍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能降低胃潰瘍的發生率。平是喝些蒲公英茶,對於預防幽門螺桿菌、養胃暖胃很有幫助。

4、西蘭花

西蘭花富含異硫氰酸酯,這種物質能夠殺滅幽門螺桿菌。平時,吃點西蘭花,不僅預防幽門螺桿菌,還能補充豐富的維生素。

如何預防淋巴瘤,淋巴瘤需要做哪些檢查?

人的身體內佈滿了淋巴管道、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形成淋巴系統。淋巴組織由細小的淋巴細胞組成,細小的淋巴細胞可隨著淋巴液流到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

正常的淋巴細胞是會按生理需要而增生,但當這些細胞產生惡性病變時,會不斷增生。它們結集在淋巴器官或淋巴組織內,形成腫塊。這些源發於淋巴結和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稱惡性淋巴瘤。淋巴瘤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但是老年人(尤其是65歲以上)的患病風險更高,男性高於女性。

生活中很多時候,人們習慣把白血病稱為“血癌”,把淋巴瘤稱為“淋巴癌”,這是因為在大家的意識裡,“癌”是惡性疾病的統稱,在一定程度上也沒有問題,因為淋巴瘤就是一種惡性腫瘤,只是在醫學上按照起病位置不同命名不同;

一、淋巴瘤很會“偽裝”要警惕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淋巴瘤發病率年增長率為7.5%,已經成為近10年來增速較快的惡性腫瘤之一。淋巴組織遍佈全身,不同部位的淋巴瘤,有不同的表現症狀。常常容易和其他病症混淆。

7月确诊癌症,9月全身溃烂离世,父母 “吸血”,她才21岁!
1.淋巴結腫大

大多淋巴結腫大部位出現在頸部和鎖骨上,常見腫大處沒有痛感。也有患者為體內深部淋巴結腫塊,如在腹後,出現腹痛、腰背部酸痛等症狀。如在縱隔,可能會胸悶,呼吸困難。

2.發熱、消瘦

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夜間大量出汗的症狀,體重不明原因下降10%或者更多。

3.出血傾向

如果淋巴瘤侵犯到骨髓,可能會產生出血症狀。如便血、流鼻血、不正常出血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不是所有患者都出現,這些症狀的出現也不能確定為淋巴瘤。最終還需要去醫院進行病理學檢查。

7月确诊癌症,9月全身溃烂离世,父母 “吸血”,她才21岁!
二、教你如何預防淋巴瘤
淋巴瘤是少數可以治癒的惡性腫瘤之一,但防範意識不可少。注意下面5點,保護好脆弱的淋巴。
1.過度勞累不可取
過度勞累易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加重淋巴系統的負擔,給淋巴瘤的發生埋下隱患。央視主持人羅京就是例子。

2.運動鍛煉要堅持

堅持運動,規律作息,有助於調節免疫功能。建議做有氧運動,把握運動強度。每次運動不少於30分鐘,每週3-5次。

7月确诊癌症,9月全身溃烂离世,父母 “吸血”,她才21岁!
3.慢性炎症早治療

淋巴系統是人體的保護系統,一旦感受到外界病原體的侵襲,就會刺激淋巴系統。某些細菌、病毒感染,可能引起淋巴異常。遇到牙齦炎、皮膚感染等應及時治療,控制長期慢性感染。

4.有毒化學品少接觸

化學污染品,射線也會刺激淋巴系統,儘量少接觸。比如有機溶劑、殺蟲劑。新屋入住要充分通風,建議染髮一年不要超過2次。

5.每年體檢不能落

淋巴瘤早期症狀不明顯,有些部位的淋巴結腫大,需要去醫院體檢才能發現。建議每年至少一次體檢。

三、淋巴瘤需要做哪些檢查?

常規的檢查包括超聲、CT、骨髓穿刺等,其中,病理診斷是淋巴瘤診斷的“金標準”。如果懷疑有淋巴瘤的可能性,可選擇外科手術切除活檢或者粗針穿刺活檢。得到活檢組織後,病理醫生就會對組織的性質做出最終判斷。

總結:淋巴瘤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裡,其發病率僅次於白血病,而且從兒童到老人都可能發生淋巴系統的腫瘤,患上淋巴瘤後,給患者帶來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但是記住,淋巴瘤並不是絕症,只要做到早診早治、規範治療、積極配合,淋巴瘤完全是可以治癒的,但對我們身體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因此我們在生活中應當合理膳食,常做運動來預防淋巴瘤,所以,對於淋巴瘤,平時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發現淋巴瘤異常,及時就醫。

小小的痣能致命?五點區分是痣還是黑色素瘤

很多人對於黑色素瘤不瞭解,認為此疾病危害性小,不會產生什麼不好的健康影響。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只要黑色素瘤出現就是惡性的,而且生長迅速較快,只要治療不及時就難以控制,造成疾病的進一步加劇,影響健康。下文針對黑色素瘤的危害性做出了詳細介紹,一起去看看吧。

1、黑色素瘤是癌症,而且還是惡性的,生長速度較快,如果沒有做好早期診斷或是治療,疾病就會急速惡化,發展成中晚期。而且黑色素瘤疾病較為複雜,一般出現後臨床症狀也很複雜,難以診斷,如果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該疾病就會呈侵襲性發展,甚至還會出現淋巴轉移,進一步的危害自身健康。

2、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最危險的一種,如果在早期的時候沒有做好診斷和醫治,就會出現色素加深、體積增大、瘙癢、破潰、發炎、出血、疼痛等,這些就是黑色素瘤進一步惡化的症狀表現,一旦這些病症發生就意味著疾病的更加嚴重性,要想有效控制就很難了。

為何黑色素瘤被稱為“癌中之王”?

黑色素瘤病因複雜,知曉率低,發病部位常常比較隱蔽,多發生在足底、足趾、手指末端等部位,也可發於眼、直腸、口鼻咽等粘膜部位黑色素瘤發生轉移後,基本沒有特效治療藥物,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4.6%左右,化療對部分患者的有效率不足7%,治療十分困難。因此,必須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小小的痣能致命?48岁男子脚底长痣紧急入院,医生:是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的治療方法

目前,早期手術徹底切除是惡性黑色素瘤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切除原則以局部不復發為標準。如果到了晚期,則要更注重全身治療,目前應用較多的是“D+T”晚期及輔助治療方案PD-1單抗治療,也有部分免疫療法可以應用。

小小的痣能致命?48岁男子脚底长痣紧急入院,医生:是黑色素瘤
五點區分是痣還是瘤

國家衛健委發佈的《黑色素瘤診療規範(2018年版)》中提到,“ABCDE”規則可以用來描述早期黑色素瘤的特徵,值得收藏。

•不對稱性

痣的形狀不規則或者不對稱。

•邊緣不規則

通常會出現破損、缺口或者輪廓模糊。

•顏色不均勻

顏色更深或者有雜色,例如有藍色、紅色、白色、棕黑色區域。

•大小

大多數惡性黑色素瘤的直徑≥6毫米,也有可能很小。對於對直徑>1cm的痣,要更加謹慎。

•隆起

部分早期黑色素瘤會有輕微隆起,在惡化過程中可能會不斷生長和變化,例如改變顏色、大小或者形狀。

除了黑色素瘤,皮膚癌也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小小的痣能致命?48岁男子脚底长痣紧急入院,医生:是黑色素瘤
這些情況易患皮膚癌

避免太陽燈和日曬機: 紫外線輻射的人工來源,如太陽燈和日曬機,可以引起皮膚損傷和皮膚癌。醫生強烈建議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不要使用太陽燈和日曬機。30歲之前使用太陽燈或日曬機,罹患皮膚癌的風險會大幅增加。

個人史:有黑色素瘤病史的人群,罹患其他黑色素瘤的風險增加。而且,有皮膚基底細胞癌或鱗狀細胞癌病史的人,罹患皮膚癌(任何類型)的風險增加。

家族史:黑色素瘤有時可在家族中發病。兩位或兩位以上近親(父親、母親、姐妹、兄弟或孩子)患有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的危險因素。其他種類的皮膚癌有時也會在家族中發病。極少數家族中有遺傳性皮膚疾病,如著色性幹皮病或痣樣基底細胞癌綜合征,使得皮膚對陽光敏感,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一些疾病和藥物:疾病或藥物(如,抗生素、激素或抗抑鬱藥物)會使皮膚對陽光更加敏感,從而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而且,抑制免疫系統的疾病和藥物也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