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怎麼預防與黃金搶救時間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語中有這麼一句話:“50歲、知天命。”當人們達到50歲或50歲以上時,他們的身體進入疾病“高發期”。這時,很多人沒有越過“腦梗”,它奪走了他們的生命。特別冬春季節,腦梗死的發病率較高。中老年人對腦梗死必須高度警惕。

一、腦梗死致死、致殘率極高

腦梗又稱為腦卒中,腦梗是一種綜合性疾病,多種因素都可觸發其發生。較為常見的外部原因就有:肥胖、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過度勞累等,這些生活陋習,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引起指數異常,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將血管堵死。

除了生活習慣以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都是引起腦梗的危險因素,脂肪、壓力、血糖等因素,都會讓血液在血管中形成斑塊,從而堵塞血管。血管被堵,後續的血液受阻,血栓越長越大,就會導致腦細胞缺氧窒息,從而引起腦中風的發生。

二、腦梗信號別忽視

腦梗死發病急,且來勢洶洶,對於患者來說,治療的黃金階段就是發病後的4.5小時,但許多人往往因為「誤判」而錯過了黃金救治期。

王建濤醫師表示,要預判腦梗可牢記「中風120」

「1」看1張臉是否有不對稱,口角歪斜;「2」檢查2隻胳膊能否平行舉起,是否單側無力;「0」(聆)聽語言,是否言語不清,表達困難。

如出現以上癥狀,患者應及時到醫院進行CT檢查、核磁共振檢查,基本可確定診斷結果。

三、腦梗發生后,需把握黃金時間窗

患者因腦中風倒下時,並不意味著致死或致殘。發病後的4-6小時是治療的生死關鍵,也稱為黃金時間窗。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張琪主任指出,腦組織對缺血和缺氧異常敏感,發作后,每分鐘有190萬個神經元細胞在加速死亡,且在發作后4.5小時后,會出現不可逆轉地死亡。

因此,患者應在發病4.5小時內儘可能靜脈溶栓治療,在發病6-8小時內,到有條件的醫院可進行適當的急性期血管內干預。

四、做到「五好」預防腦梗發作

腦梗的發生往往讓人猝不及防,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高敏表示,中年人要做好腦梗的預防工作,這「五件事」一定要安排好,才能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

作息好:早睡早起是有效調理慢性疾病的最好方式,充足的睡眠及規律的作息有利於血管的健康。

飲食好:長期的高鹽、高糖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血液濃稠,增加腦梗死的發生,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更應該注意清淡飲食,控制體重。

水溫好: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在季節更替時,除了要注意增減衣物,洗澡時也要注意做好保暖,不宜用過冷過熱的水淋浴,水溫控制在38℃左右最適宜。

心情好:情緒不穩定,暴喜暴怒等都會對精神造成刺激,容易引起腦中風的發生,因此穩定的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很重要。

檢查好: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人群,應積極治療控制血壓和血糖,並定期複查各項指標。

少吃以下食物

1.少吃鹹的食物:如果你吃太多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和猝死所以我們必須少吃那些味道重的食物,

2.少吃甜食:過於甜的食物,含有大量的糖分,容易導致甘油三酯的升高,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增加中風的發生。此外,過多的糖分也會擾亂膽固醇,造成血管收縮,增加血管壓力,堵塞血管,進而導致一些慢性疾病

腦梗有什麼徵兆, 防治小知識:讓“腦梗塞”不再可怕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腦梗塞.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於出血性卒中,占腦卒中總數的60%~70%。頸內動脈和椎動脈閉塞和狹窄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較女性多,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最高。數據統計出在1990-2016年間,全球各地的終生卒中風險,發現全球成年人發生風險的概率已達到24.9%

科學家早前曾做過研究,發現從血管的解剖角度來看,國人的「三高」飲食,為卒中的高發埋下隱患。

二、H型高血壓:最易引發中風的高血壓類型

你知道嗎?高血壓其實也分類型的,而有一種叫H型高血壓,是導致當今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H型高血壓有兩個要素——高血壓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種代謝生成物,我們人體攝入的飲食中含有蛋白質,蛋白質的蛋氨酸代謝后就會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再代謝轉化人體需要的生物活性物質,但若是缺乏必要的營養素,如葉酸、維生素B12,那麼這種物質的轉化過程就會受阻,體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生活活性物質生成減少,就會導致分泌紊亂,引發疾病。美國第三次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顯示:將近三分之二的患者Hcy升高是因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

若是想要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最安全有效的途徑就是補充足夠的營養素,而葉酸就是其中之一。

三、合理補充葉酸可以降低卒中風險!

在NEJM的統計報告表中,美國卒中的發病率下降效果喜人,在過去的10年間,美國政府在控制風險因素和持續投資公共衛生項目措施大力干預,使得國民的卒中風險持續下降。

(美國近百年來卒中負擔下降

研究發現,Hcy升高合併高血可增加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增加約11倍,而補充葉酸則為目前降低Hcy最為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美國及加拿大從1998年開始,已經強制執行讓國民補充葉酸的措施,他們在麵粉中添加葉酸成分,極大地改善了葉酸和Hcy的水平。截止2009年,全球59個國家開展麵粉強化強制政策的國家中有51個實施了葉酸強化。

那麼普通老百姓日常應該如何補充葉酸呢?

日常食物補充:綠葉蔬菜、豆類、柑橘類水果、穀類等都含有豐富的葉酸,不過食物在烹飪過程中會造成一部分葉酸的流失,正常膳食很難獲取成年人足夠的葉酸需求量(>0.4mg/d),因此還需要額外選擇補充劑進行補充。

藥物治療:針對患有高血壓或是有親人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群,可以使用含有0.8mg葉酸的固定復方製劑降壓藥物,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在生活中,很多人容易誤讀該疾病的預警信號。一些行為的異常也可能是發病訊號,例如炒菜不放鹽、打麻將亂出牌、胡言亂語、頭暈、肢體乏力無力等等,千萬不要隨便誤作其他疾病隨意處置。腦卒中的黃金搶救時間為4個小時內,針對病人也並沒有特殊的自救措施。因此發病後應當以最快速度選擇有資質、有能力進行急性期腦血管病救治的綜合醫院、腦血管病專科.

手麻是怎麼了?經常手麻是疾病徵兆,背後可能有大問題

對於手麻,一定要高度引起重視,因為手麻可能是大病徵兆,如果懷疑頸椎病,需要完善頸椎CT或核磁共振,如果考慮糖尿病引起,需要查查血糖和肌電圖,如果是腦血管疾病,則需要完善頭部CT或核磁共振,如果是腕管綜合徵,則需要完善腕部的核磁共振檢查,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表現,下面我們詳細談談都有哪些原因引起手麻

引發手麻的「慣犯」

▌ 腕管綜合症

腕管綜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也是手外科醫生最常進行手術治療的疾患。當人們用手和腕部反覆運動(例如打字、書寫)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腕管綜合症通常會逐漸惡化,因此應儘早去看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避免出現嚴重問題。腕管綜合症非手術治療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動和皮質類固醇注射等。如果保守治療方案不能緩解患者的癥狀,則要考慮手術治療。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高水平的葡萄糖會導致糖尿病性神經病或神經損傷,通常神經損傷會影響腳部有時甚至是手部的周圍神經,引起刺痛和麻木。是否患有糖尿病還要注意以下癥狀:尿頻、視力模糊、疲勞、皮膚乾燥或瘡癰慢慢癒合、容易感染。

▌ 網球肘

肘部肌腱發炎和微撕裂會導致網球肘,在肘部外側產生疼痛、燒灼感,發炎還會導致手麻木。之所以被稱為網球肘,是因為它在經常進行球拍運動的運動員中很常見。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其他活動也會導致網球肘。網球肘的治療通常是休息、物理療法以及抗炎藥物相結合。

▌ 高爾夫球手肘

高爾夫球手肘部與網球肘相反,疼痛和炎症集中在肘部內部。與網球肘一樣,物理療法、休息和止痛藥通常可緩解高爾夫球手肘並防止其複發。

▌ 雷諾氏病

雷諾綜合征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綜合征。多發生在20~40歲,女性多於男性。起病緩慢,開始為冬季發作,時間短,逐漸出現遇冷或情緒激動即可發作。一般多為對稱性雙手手指發作,足趾亦可發生。

雷諾氏病很常見,疾病本身並不嚴重。但是,為了避免存在潛在問題,建議去看醫生。注意肢體遠端保暖。戒菸。藥物治療常用鈣離子拮抗劑以及α受體拮抗劑等。

▌ 頸椎間盤突出

頸椎間盤突出主要是由於頸椎間盤髓核、纖維環、軟骨板,尤其是髓核,發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椎管內,從而造成相鄰的組織受壓,引起上肢麻木脹痛、步態失穩等癥狀,嚴重時發生高位截癱危及生命。

頸椎間盤突出臨床多見於20-40歲的青壯年,約佔患者人數的80%。長期保持固定姿勢的人群更易患病,如辦公室職員、電腦操作員等。

▌ 藥物副作用

有些藥物會引起神經損傷或神經病變,通常會影響周圍神經並導致四肢麻木和刺痛(例如手和腳)。這些藥物可能對髓鞘或神經軸突有毒性作用,引起損傷並干擾神經信號。

心臟或血壓藥物,例如胺碘酮和肼屈嗪;

抗癌藥,例如順鉑和長春新鹼;

抗生素,例如異菸肼和甲硝唑;

癲癇葯,例如苯妥英。

▌ 營養不足

低維生素B12會引起神經問題,導致手腳發麻或發麻。維生素B12缺乏症的其他癥狀包括疲勞、便秘、貧血、神經系統問題(例如混亂、抑鬱和平衡問題)等。通常可以從飲食中攝取維生素B12,包括牛肝、魚、肉、蛋和牛奶。

低血鉀也可能導致肌肉收縮的問題,如手麻木。不過,許多食物都是鉀的來源,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因此,通常不需要服用補充劑。

偶爾引發手麻的「真兇」

▌ 心臟病發作

心臟病發作可表現為手臂或肩膀疼痛。如果可能為心臟病發作,應儘快尋求緊急幫助。如果沒有胸痛或不適、呼吸急促、頭昏眼花以及背部、下頜或頸部疼痛,則手臂或肩部疼痛可能並不預示心臟病。

▌ 中風

身體一側突然失去感覺和力量是中風的典型癥狀。因此,如果一個人僅在其右手以及面部的右側感到麻木,則可能是中風的原因。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儘快尋求緊急醫療幫助,防止永久性腦損傷。

▌ 梅毒

如果梅毒沒有及時治療,會擴散到大腦和神經系統,稱為神經梅毒。在此階段,細菌會導致手和腳變得麻木和刺痛,並伴有嚴重頭痛、麻痹。抗生素可用於治癒梅毒,但這並不能消除疾病帶來的所有損害。

▌ 格林-巴利綜合征

當人體免疫系統攻擊周圍神經系統時,就會發生格林-巴利綜合征。它可能開始於手刺痛和麻木,並可能擴展到完全癱瘓。通常,癱瘓會從下肢開始並向上移動。但是有時癥狀會從上半身開始,朝著腿和腳向下移動。

格林-巴利綜合征的其他癥狀包括視力問題、咀嚼困難、平衡問題、心跳異常等。格林-巴利綜合征無法治癒,但是某些療法可以緩解,如血漿置換、大劑量免疫球蛋白療法和強度物理療法。

▌ 胸廓出口綜合征

胸廓出口綜合症的主要原因是從頸部底部經過腋窩到手臂和手部的血管、神經和動脈受到壓力,從而可能導致麻木,其他癥狀包括手部溫度和膚色變化、虛弱和腫脹。治療方案是鍛煉,旨在恢復正常姿勢並減輕該部位的壓力。

▌ 萊姆病

細菌可引起萊姆病,比如當人類受到叮咬時,就可能會發生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細菌會攻擊神經系統,導致手腳射痛或麻木。萊姆病的其他癥狀包括發燒、發冷、疲勞、皮疹、頭暈、關節痛。抗生素可以用於治療萊姆病。

▌ 神經節囊腫

腱鞘囊腫是手部腫塊最常見的原因,這些充滿液體的囊腫通常無害,可自行消失。但是,如果囊腫壓在神經上,則手部可能會感到麻木或刺痛。必要時,可以進行手術以去除囊腫。

▌ 頸椎病

頸椎病是頸部關節炎,隨著身體老化和自然磨損會非常普遍。在這種情況下,頸部的椎間盤和關節會退化,從而導致頭疼、頸部和肩膀的肌肉痙攣等。在某些情況下,頸椎病會導致脊髓變窄,對通向手的神經施加壓力,從而可能導致麻木。

▌ 甲狀腺功能減退

當甲狀腺功能不足且未經治療時,會發展為周圍神經病變,可能會使手部麻木或刺痛。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其他癥狀包括疲勞、體重增加、浮腫、關節和肌肉疼痛、便秘、皮膚乾燥等。推薦服用藥物來控制甲狀腺激素的產,必要時建議手術切除部分或部分甲狀腺,以幫助其正常運轉。

▌ 血管炎

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圍有炎細胞浸潤,並伴有血管損傷,包括纖維素沉積、膠原纖維變性、內皮細胞及肌細胞壞死,又稱脈管炎。炎症會影響神經,引起手臂、腿和手的射擊疼痛和麻木感,癥狀通常會影響身體的一側。血管炎的其他癥狀包括視力減退、頭疼、貧血、皮疹等。治療通常由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組成,如甲氨蝶呤,潑尼松和環磷醯胺。

▌ 纖維肌痛

纖維肌痛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在全身引起廣泛疼痛,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手腳發麻或麻木。

纖維肌痛的其他常見癥狀包括全身疼痛和僵硬、疲倦、頭疼等。為了治療纖維肌痛,可以使用一些非處方葯以減輕疼痛,也可以通過鍛煉來緩解癥狀。

▌ 狼瘡

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幾乎可以影響身體的任何器官。當狼瘡影響關節時,會導致手部麻木。狼瘡的其他癥狀包括肌肉和關節痛、發熱、皮疹、胸痛、陽光敏感性、腎臟問題等。狼瘡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需要重視疾病的長期管理。

▌ 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變性疾病,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髓磷脂是圍繞神經軸突的脂肪物質,它有助於神經信號在體內快速有效地移動,當這種物質降解時,神經衝動就會減慢。四肢麻木或刺痛(例如手部麻痹)可能是MS發作的徵兆。MS的其他癥狀包括行走困難、視力問題、膀胱和腸道問題等。MS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但是部分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小結

有些手部麻木會在幾天後消失,但是麻木如果沒有消失或麻木感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則應及時尋求醫療幫助,警惕中風和心臟病發作。

大多數手部麻木可以通過物理療法、休息或者使用抗生素來治癒。但是,本文中列出的部分原因是慢性疾病,需要持續的治療,如狼瘡、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血管炎、格林巴里綜合征以及多發性硬化症。

這篇文章總結了一些可能導致手麻木的原因,從神經問題到營養缺乏,許多不同原因都可能導致手麻。有些很嚴重,而有些則不用擔心。但是如果出現手麻現象最好及時就醫,避免疾病被拖延。

糖尿病患吃壯陽藥提高性趣 中醫師呼籲不可行
日本藤素效果佳高評價超夯匯聚全台販售
男性壯陽聖品瑪卡,該吃嗎?
人參補元氣 服藥有宜忌
女人也會腎虧沒慾望?女中醫師超強妙方傳授
LINE廣告訊息、減肥詐騙狂騷擾?用4招直接擋掉封鎖
科學的春藥與春藥的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