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癌症患者為什麼有的活得久,醫:與下列四個原因有關

一首《紅顏劫》仍猶在耳,演唱者姚貝娜卻已經因乳腺腺離世3年,年僅33歲;二度患癌,第一夫人宋美齡不僅安然無恙,還活到106歲高齡無疾而終。

還有約伯斯26歲創辦了蘋果公司,被稱為蘋果之父;任正非44歲創立華為,被稱為“中國約伯斯”。這兩位大佬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例如,都在科技方面都有偉大的建樹,都有著相似的不幸——癌症。但兩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任正非“治癒”了癌症,繼續帶著華為創造輝煌,而約伯斯卻輸給了癌症,成為了歷史。

同樣是患癌,不少人在確診後沒多久便去世,有人在之後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裡都安然無恙,平安度過。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同样患癌,结局却不同:有人活了一辈子,有人不到2个月就去世
癌症患者活得更久,與下列四個原因分不開

1.發現得早

一般來說,癌症可以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癌症發現得越早,治療難度就越小,治癒希望就越大。專家指出,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癌症發病率實際上比中國高,但死亡人數遠遠少於中國,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在現得早。我國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治癒希望非常渺茫。

同样患癌,结局却不同:有人活了一辈子,有人不到2个月就去世
2.患者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有的患者本身情況不嚴重,但是自己嚇自己,最終被癌症“嚇死”。患者是什麼樣的心態,樂觀或悲觀,會影響治療效果,走向不同的結局。研究已證實,心態積極的患者,治療效果比心態消極的患者更好。除了患者自身的心理,家庭關係也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生存期。

3.癌症的種類不同

癌症的種類不同,是很多人得癌症之後結果不同的原因。比方說肺癌、胃癌、胰腺癌等癌症的死亡率就比較高,愈後的效果也較差,生存率普遍都非常的低,發現的時候沒幾個月就去世了,尤其是胰腺癌,非常的兇險。約伯斯生前不幸患上的就是胰腺癌,這位天才人物最終未能戰勝癌症,遺憾離世。對於一些癌症來講,它們的愈後效果非常的好,死亡率也很低,比方說甲狀腺癌、乳腺癌等等。得了不同癌症種類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是正常的。

同样患癌,结局却不同:有人活了一辈子,有人不到2个月就去世

4.治療手段不同

有些人發現癌症之後立馬治療,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而有些人在發現得癌症之後,尋求民間偏方的幫助,這也會導致人們結果的不同。民間偏方雖然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他依然不是最科學的治療癌症的方式,很大可能性會造成病情的拖延,從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無論什麼時候及時去正規醫院治療,都是癌症患者應該迅速做出的正確選擇。

治療陽痿的他達拉非、西地那非、伐地那非這3種藥有什麽不同?

西地那非是大家最熟悉的藥物,服用該藥100mg後,在有效性刺激下,2/3以上的受試者在 30min 內開始勃起,並獲得足夠的硬度。西地那非藥物濃度達峰時間為 1小時,半衰期3-5h 左右。高脂肪飲食可減慢西地那非的吸收,藥物濃度達峰時間要延長30分鐘到1小時,所以該藥服藥時間要在性生活前30-60分鐘左右服用,而且最好是餐後2小時後。

伐地那非推薦劑量為 10mg,它的特點是起效更快,60分鐘左右藥物濃度會達到峰值濃度,同樣也容易受到進餐的影響。

他達拉非的藥代動力學也具有可變性, 表現為他達拉非藥物濃度達峰時間約0.5~12h, 半衰期為 17.5h, 作用可維持 24~36h。可以看出,該藥起效更快,維持時間長。

服用“那非”类药物治阳痿,有何讲究?若犯3个错,相当于白吃了
一、3個“那非”到底是什麼?

他達拉非、西地那非、伐地那非,這3種藥都是治療ED的常用藥,屬於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PDE5抑制劑),藥理作用是一樣的。

當男性受到性刺激時,NO(一氧化氮)釋放,cGMP可因PDE5抑制劑對5型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而增強,從而提升cGMP的濃度,進而導致血管細胞Na+-Ca2+的交換,使血管鬆弛,血液灌注進入海綿體,從而保證正常的功能

服用“那非”类药物治阳痿,有何讲究?若犯3个错,相当于白吃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三類藥都可用於治療ED,但它們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區別,大家在使用前,要學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類。

二、三類藥物都有什麼區別?

1、起效時間不同

藥物的血漿濃度直接決定了藥效,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所需的血漿濃度,誰就具有優勢。

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的達峰時間基本在0-2h之間,中位值1h,所以事前1小時服用療效最佳;他達拉非達峰時間大約在0.5-6h之間,中位值2小時,所以事前2小時服用效果最佳。

2、維持時間不同

西地那非、伐地那非的半衰期大約4h左右,而他達拉非則把這兩遠遠甩在後頭,半衰期時間長達17.5h,維持的時間最長

服用“那非”类药物治阳痿,有何讲究?若犯3个错,相当于白吃了
3、不良反應有差別

服用PDE5抑制劑類藥物後,可能出現頭痛、頭暈、面部潮紅、消化不良、視覺異常等不良反應。

根據臨床報告顯示,服用西地那非100mg後,大約10%的人可出現頭痛、潮紅、消化不良和視覺異常等表現;服用同等劑量的伐地那非,約10%的人僅出現頭痛表現;他達拉非的副作用最小,只有在最高劑量20mg時,才有不到10%的人出現頭痛。

4、食物的影響不同

3類藥物會受到不同食物的影響,如高脂肪飲食時,西地那非的藥效達峰時間可延遲60分鐘,血藥濃度平均降低29%,藥物進入血液迴圈量降低11%;伐地那非的藥效的中位達峰時間延遲60分鐘,血藥濃度平均降低18%,藥物進入血液迴圈量不受影響;而他達拉非這些數值均不受影響。

服用“那非”类药物治阳痿,有何讲究?若犯3个错,相当于白吃了

三、使用時要注意什麼?

•勿與硝酸酯類藥物同服

要儘量避免和硝酸酯類藥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單硝酸異山梨酯等一同服藥,不然容易引起低血壓,嚴重甚至可直接危及生命。一般來說,兩種藥物至少間隔24小時才可服用。

•勿與抑制此類酶的抑制劑同服

PDE5抑制劑類藥物需通過肝藥酶CYP3A4及CYP2C9代謝,所以要注意避免和酮康唑、紅黴素、伊曲康唑、西咪替丁、沙奎那韋等藥物一同服用,以免降低藥效。

服用“那非”类药物治阳痿,有何讲究?若犯3个错,相当于白吃了
出現3大症狀,請停藥

他達拉非,伐地那非,西地那非這三類藥物都是會出現不良反應的,如果出現以下情況,需要停藥,或者去和醫生商量新的用藥方案。

● 噁心、消化不良:西地那非經腸胃消化道吸收,因此會對腸胃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少數服藥者產生噁心感。

● 鼻塞:西地那非對血管有擴張作用,從而使鼻部血管充血擴張導致鼻塞。

● 頭痛、頭暈:西地那非擴張血管,會使短時間內血壓下降,服藥後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

總之,“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達拉非都是臨床上用於治療男性性功能勃起障礙的主要藥物,其中西地那非被廣泛運用於各類勃起障礙的治療。但三類藥物各有側重,在使用時還是要結合病情加以選擇

中醫推拿按摩的由來,推拿按摩主要手法有哪些?

保健按摩是指醫者運用按摩手法,在人體的適當部位進行操作所產生的刺激資訊通過反射方式對人體的神經體液調整功能施以影響,從而達到消除疲勞,調節體內內環境的變化,增強體質,健美防衰。中醫按摩推拿特別講究手法、力度,還要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按摩推拿,不然是起不到防病排毒效果的。如果你想要通過中醫推拿養生的話,先來看看它的好處,再看看按摩推拿的注意事項,以便保健身體。

按摩推拿的由來

按摩推拿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方法之一,在古代醫療條件還不發達.人們日常生活中難免磕碰、受傷在漫長的“生活毒打”中我們的祖先掌握了神奇的按摩療法

他們發現刮擦某些部位不僅能緩解疼痛而且對肌肉勞損、關節疼痛及一些慢性疾病治療還有一定效果

足部按摩好处多,怎么按才养生?中医一套方法,自己在家就能做
《黃帝內經》裡也提過“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比如很多學生党、上班族經常肩膀酸痛,其實就是久坐不動導致經絡不通,產生痛感

足部按摩好处多,怎么按才养生?中医一套方法,自己在家就能做
一般通過揉捏、拍打肩膀上的肩外俞穴則可在一定程度上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每天按揉後腦風府穴、足三裡3~5分鐘可改善失眠.每天按揉人中穴和風府穴3~5分鐘能預防感冒.每天按揉腎俞穴3~5分鐘可強腎健腰

而在現代,按摩更多是一種解壓方式,有研究證明按摩能顯著降低心率、皮質醇、胰島素水準使身體進入休息和復原模式大大地緩解當代人的壓力.但由於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按摩的效果也因人而異

推拿按摩主要手法

1.推法
用手或掌等部分著力於被按摩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為推法。輕推法具有鎮靜止痛,緩和不適感等作用,用於按摩的開始和結束時,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間。重推法具有疏通經絡,理筋整複,活血散瘀,緩解痙攣,加速靜脈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於按摩的不同階段。

2.揉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於一定的部位上,作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以帶動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或掌的揉動而滑動的手法為揉;。具有加速血液迴圈、改善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活血散瘀緩解痙攣、軟化瘢痕、緩和強手法刺激和減輕疼痛的作用。全掌或掌根揉,多用於腰背部和肌肉肥厚部位。拇指揉法多用於關節、肌腱部。拇、中指端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3.按法
用指、掌、肘或肢體的其他部分著力,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約30s),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鬆的手法為按法。具有疏筋活絡,放鬆肌肉,消除疲勞,活血止痛,整形復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適用於經絡穴位,臨床上常與拇指揉法相結合,組成“按揉”複合手法,以提高按摩效應及緩解用力按壓後的不適感,掌按法多用於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發緊、也用於關節處,如腕關節、踝關節等。用指端、肘尖、足跟等點按穴位,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要注意淋巴瘤早期會有這5個症狀,患上淋巴瘤怎麼治療?

2016年7月,大陸影視演員徐婷被診斷出淋巴瘤,因過去曾目睹好友秦思瀚化療過程,看著對方生不如死地治療後依然死去,她表示自己並不想被化療折磨到面目全非,也擔心治療到最後“人財兩失”,所以放棄了化療,選擇了中醫治療。然而僅僅2個月,也就是9月7日,徐婷的病情卻突然惡化,肺部嚴重感染,高燒40度不退,在北京304醫院緊急進行肺部插管治療後,仍不幸宣告病逝。

2013年9月,51歲的李開複對外宣佈罹患淋巴癌四期,便放下手中工作,積極配合醫生治療;2015年2月13日,李開複稱體檢結果良好,腫瘤已不明顯;等2015年6月30日,李開複在社交上表示“最近兩次檢查都看不到腫瘤了”,已逐漸回歸正常生活當中去。

越來越多人得淋巴癌,5大原因別忽視

說到淋巴瘤的誘因,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比較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長期壓力過大

淋巴瘤其實算是一種“壓力病”,它的發生和壓力有著很大的關係,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容易影響人體免疫功能,並出現代謝紊亂,讓淋巴瘤有了“可乘之機”

2、病毒感染

也是比較多見的一種誘因,如EB病毒感染引起的Burkitt淋巴瘤、NK/T細胞淋巴瘤及腸道T細胞淋巴瘤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B細胞淋巴瘤

淋巴癌被称为最会伪装的病,有这5个症状的人,是潜在淋巴瘤患者

3、物理因素

比如超劑量接觸輻射,也對此病有促發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廣島事件當中的人,發生此病的幾率要遠遠高於一般人,考慮與癌基因被啟動、細胞突變、DNA損傷等有一定關係。

4、化學因素

如長期接觸一些化學致癌物,比如烷化劑、芳香胺類化合物、多環芳烴類化合物等,也會提升此病的發病率。

5、遺傳因素

如果家族裡有人得過此病,那這個人發病的幾率也會比一般人大,因遺傳易感性等因素與別人接觸相同的致癌物質後更容易得淋巴瘤。

如果發現自己存在上述這些情況,要比一般人更警惕淋巴瘤,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出現相關異常表現,以便於可以及時發現與診治。

惡性淋巴瘤早期會有這5個症狀

持續發燒

這也是此病早期比較多見的一大表現,主要是因淋巴系統出問題,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出現高燒的情況,持續時間久

皮膚瘙癢

該表現算是淋巴瘤初期比較特殊的一大表現,多在腫瘤部位的淋巴引流區域出現,無原發皮疹,但有明顯瘙癢感。當病灶切除後,瘙癢感消失。

淋巴結腫大

比較典型的一大表現,大約有60%-70%患者在初期可出現,多呈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及“橡皮樣”感,早期的時候可活動,常孤立或散在於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分,晚期容易與皮膚粘連,不能活動,還可能形成潰瘍。

淋巴癌被称为最会伪装的病,有这5个症状的人,是潜在淋巴瘤患者

酒精性疼痛

也就是部分患者在喝酒後,在病灶周邊的淋巴結或骨骼會出現疼痛,其表現早於其它表現及X線表現,對診斷有一定幫助。

骨骼症狀

當病灶累及骨骼,比如胸腰椎、股骨、肋骨、骨盆等部位時,可出現局部骨骼疼痛、按壓痛、病理性骨折等表現。

當出現上述症狀時,要高度懷疑淋巴瘤,儘快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查清楚到底什麼情況,再定制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患上淋巴瘤怎麼治療?

全身化療:是此病最為主要、有效的方法,相關研究顯示,CHOP或CHOP-like方案化療可產生91%的完全緩解率。

不過化療產生的副作用,如骨髓移植、脫髮、噁心、嘔吐等是不可避免的,不過也別太擔心,目前針對化療毒副反應防治措施也是比較成熟的,基本都是可控的。

放療:部分早期患者經過單純放療也可能實現治癒,但大多數時候,患者是否需要放療還需要根據具體疾病類型、分期等因素決定。它常用於鞏固化療的療效,在化療後進行局部放療有助於提高生存率,減少復發。

淋巴癌被称为最会伪装的病,有这5个症状的人,是潜在淋巴瘤患者

手術治療:手術在淋巴瘤治療方式當中的地位,相對於其它癌症要低,因為淋巴瘤屬於全身性疾病,治療也以全身治療為主。

但手術也是不可少的一項治療,它可幫助我們取活檢病理確診,幫助醫生分型,為制定後續治療方案提供方向。

因為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比它主要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較低,僅占9%,經過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達60%-90%。

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高達91%,以B細胞淋巴瘤與T/NK細胞淋巴瘤為主,五年生存率極低,很多患者因此失去生命。

淋巴癌被称为最会伪装的病,有这5个症状的人,是潜在淋巴瘤患者
確診淋巴瘤需要做哪些檢查?

常規的檢查包括超聲、CT、骨髓穿刺等,其中,病理診斷是淋巴瘤診斷的“金標準”。如果懷疑有淋巴瘤的可能性,可選擇外科手術切除活檢或者粗針穿刺活檢。得到活檢組織後,病理醫生就會對組織的性質做出最終判斷。

總結:淋巴瘤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裡,其發病率僅次於白血病,而且從兒童到老人都可能發生淋巴系統的腫瘤,患上淋巴瘤後,給患者帶來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但是記住,淋巴瘤並不是絕症,只要做到早診早治、規範治療、積極配合,淋巴瘤完全是可以治癒的,所以,對於淋巴瘤,平時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發現淋巴瘤異常,及時就醫

好胃是養出來的,日常養胃的方法及養胃的食物

想要身體健康就要有個好的胃,就得好好的注意飲食,因為吃錯食物很是傷胃,老話常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對於腸胃不好的朋友來說,最痛苦的就是吃東西了。但是,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食物是非常養胃的,對腸胃不好的朋友來說,就是福音。那麼,你知道哪些食物最養胃嗎?以下為大家介紹了日常養胃的方法以及我們吃了能養胃的食物,想要胃健康的話,一定要來看一看。

好胃是這樣養出來的!堅持7個好習慣,保護胃黏膜,養出健康胃!

首先要說的就是粥,有很多人都說粥養胃,特別是小米粥,對於這個問題是應該加以分辨去對待的。如粥易消化,可以降低腸胃負擔,一些有胃炎的人胃酸分泌不足,對這種情況還是適合喝粥的。但對於一些有胃食管反流的病人就不適合喝粥,粥本身是流食,會促進胃酸分泌,這樣就會加重反流程度,對食管和胃造成傷害,出現消化潰瘍等情況。而且很多的胃病其實都有胃酸過多有關,像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養胃食物以清、軟、松為主;進餐要科學,宜坐著吃飯不宜站立或蹲著吃;宜定時定量,每餐食量適度,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宜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避免過饑或過飽或暴飲暴食,改掉“廢寢忘食”、饑一頓飽一頓的飲食習慣,使胃保持有規律的活動。

吃飯太快會增加胃的負擔,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容易導致胃受傷。因此對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盡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我們吃的食物的溫度最好是“不燙不涼”的,不要吃生、冷、硬的食物,對於過燙、過冷、過硬的食物吃下去之後,會刺激到我們的胃黏膜從而引發胃病的。

好胃是這樣養出來的!堅持7個好習慣,保護胃黏膜,養出健康胃!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飯後”絕非是剛吃完飯,應在飯後20~30分鐘開始散步,這樣有利於消化。

酒精和香煙中的尼古丁都能刺激胃粘膜,導致胃粘膜缺血、缺氧,使胃的功能失調,引發胃病,因此,要想保持或恢復胃的健康,對煙酒必須要有節制。少吃辛辣,如辣椒、胡椒等、過酸、油炸、燒烤、煙熏等食物;少飲濃茶、咖啡等刺激強烈的飲料。

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寒冷的話會使得整個胃的的活動減緩可能會出現胃痙攣現象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胃部,不要受涼。

好胃是這樣養出來的!堅持7個好習慣,保護胃黏膜,養出健康胃!

健脾養胃湯

材料:排骨250克、茶樹菇30克、胡蘿蔔半根、薑4小片、鹽適量。

做法:1.排骨切塊洗淨備用。茶樹菇提前半小時泡發好。

2.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薑切片備好。

3.鍋下水燒開後,放入排骨焯水,然後洗淨排骨表面浮沫。

4.將排骨、茶樹菇、胡蘿蔔和薑片放加內膽裡,加入適量的水。

5.把後把內盅放入燉盅裡,蓋上蓋子,加入適量的水。3小時後加入適量鹽即可開吃。

功效:茶樹菇有健脾止瀉之功效,並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茶樹菇燉排骨湯,是一款健脾養胃湯。

癌症可預防,防癌體檢多久做一次,能篩出什麼癌?

防癌體檢是在常見癌症的高風險人群中應用有效的檢查手段發現早期的惡性腫瘤或癌前病變,並對高風險人群及發現異常的人群進行有效干預管理的體檢方式。其目的是提高惡性腫瘤的早診率,降低因癌症引起的死亡。

腫瘤標誌物,高了也未必就是癌症!4種腫瘤標誌物需要重點關注

到底該不該做防癌體檢?

從世界範圍來看,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惡性腫瘤發病第1位的是肺癌,然後依次為胃癌、肝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男性發病第1位為肺癌,第2位〜第5位分別是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女性發病第1位的為乳腺癌,第2位〜第5位分別是肺癌、結直腸癌、胃癌和子宮頸癌。

腫瘤標誌物,高了也未必就是癌症!4種腫瘤標誌物需要重點關注

需要做防癌體檢的人包括以下三類

一是腫瘤高危人群,比如有腫瘤家族史,或者年齡較大,比如年齡在40歲以上並伴有肝病的人、年齡在60歲以上並伴有前列腺疾病的人等。

二是疑似腫瘤人群,一些人在體檢的過程中,發現有卵巢腫物、乳腺增生、肺結節等,並高度懷疑是腫瘤,就需要進一步做腫瘤標誌物檢查,再結合病理檢查、影像學檢查等診斷。

三是腫瘤人群,已經患有腫瘤的人,要知道治療效果如何,也要進行腫瘤標誌物檢查,通過腫瘤標誌物的指標,判斷療效、病情等。

當然,除了以上特殊的人群,對於普通人來說,定期進行防癌體檢也必不可少。比如:

20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做一次宮頸刮片檢查,有助於發現宮頸癌。

30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做乳腺癌篩查,有助於發現乳腺癌。

40歲以上的男女,應每年做一次防癌體檢。長期大量吸菸者,應進行雙源性螺旋CT檢查。飲食習慣不良者,應做一次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腫瘤標誌物,高了也未必就是癌症!4種腫瘤標誌物需要重點關注

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要做一次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有助於發現前列腺癌。

50歲以上的男女,應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有助於發現結直腸癌。

總結:大部分人的防癌體檢一年檢查一次就可以了,但也要結合身體的具體情況、檢查的部位,以及醫學檢查方法來確定多久查一次。因此,要根據每個人具體的個人史、家族史、疾病史等來確定多長時間做1次防癌體檢。其次,不同器官的正常細胞發展成癌細胞所經歷的時間不盡相同,此考慮到癌細胞的生長速度不同,我們要根據不同器官來確定防癌體檢的間隔時間。防癌體檢到底多長時間檢查一次,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個體化的選擇,不能盲目追隨別人,造成嚴重後果,從而影響健康。

得了癌症不治療的話,結局可能是這3種情況!

有人說,癌症治療是死,不治療也是死。治療就得化療,白白花掉一大把錢不算,還要承受這麼多痛苦,說不定不治療,活的時間還能長些。這樣的說法對麼?難道得了癌症真的不去治療嗎?

確診晚期癌症的患者能活到10年確實鳳毛麟角。但有些早期術後、做過輔助化療或者吃吃中藥的確實目前健在者大有人在。換句話說,無論他是什麼類型的癌症,只要在早期階段治癒率還是非常高的,所以早期癌症患者不要被這種言論所干擾,

對於已確診就是中期或者中晚期癌症患者。要看得的是什麼癌症?癌症病理類型?癌症的分子分型?癌症病期階段?病者年齡及其身體條件如何?治療是怎麼治的?合理不合理?但現實中,很多癌症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往往會放棄治療,除了因為治療費用,他們還抱著“一半癌症都是治死的”、“越治身體越差”等觀念,擔心治療後會更快死亡,最終人財兩空

這種情況在國外也十分常見。美國研究人員分析了7000多名高齡肺癌患者的資料,結果發現,有57.6%的人沒有接受任何治療。

一、得了癌症,治還是不治?

確診癌症後能活多久,這是每個患者和家屬都關心的問題。

臨床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結合臨床研究和以往經驗,給出一個估算的存活時間。但癌症患者最終能活多久,則受到主觀、客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包括腫瘤類型、腫瘤分期、腫瘤分級、患者年齡、身體素質、免疫力、生活方式、情緒、與醫護的信任和配合等多方面。

如果患者得了癌症後拒絕治療,會發生什麼?結局可能會出現3種情況。

1、癌症出現進展,最終死於癌症

如果堅持不治療,絕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會發展加速,癌細胞加快增殖,甚至出現全身轉移,癌痛、消瘦、神經系統綜合征、感染併發症、器官衰竭等情況接踵而至,最終導致死亡。

坦白说,发现癌症后不治疗,最终结局会怎样?会不会活得更久?
2、癌症不發展或進展緩慢

少數癌症的惡性程度不高,例如分化型甲狀腺癌、惰性淋巴癌、低度惡性前列腺癌、某些特殊類型的乳腺癌、皮膚癌等等,這些腫瘤進展非常緩慢或長時間不發展,對患者壽命影響較小,甚至可以不做處理,定期觀察即可。

3、癌症自己消失

癌症“自愈”的情況十分罕見,據統計,其發生率僅有十萬分之一,具體原因未明,可能與免疫力恢復、遺傳特徵變化有一定關係。

事實上,癌症不治療卻長久存活的例子是少數。即使是高齡患者,接受治療的5年存活率仍是不治療的5.5倍(9.3%丨1.7%)。隨著放化療技術的改進、靶向和免疫治療的普及,只要及早發現、規範治療,不少癌症能實現臨床治癒或帶瘤生存。

坦白说,发现癌症后不治疗,最终结局会怎样?会不会活得更久?
二、治療後身體更差,能放棄嗎?

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口服、輸液等方法,讓藥物進入身體每一處,抑制癌細胞擴散。但有些患者在化療後身體變差,以至於認為“化療會加速死亡”。

化療後身體變差,是因為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殺死身體的正常細胞,容易免疫力下降,出現併發症。但從長期來看,化療可以有效抑制癌細胞,穩定病情,延長患者生命週期。在做化療時,患者如果無法承受副作用,應及時諮詢醫生,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坦白说,发现癌症后不治疗,最终结局会怎样?会不会活得更久?
三、抗癌,請努力這麼做

抗癌除了手術、放化療或新型療法外,患者的生活干預也很影響治療效果,下面就來瞭解癌症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如何抗癌。

1、適當鍛煉

堅持鍛煉可以改善心肺能力,提高身體免疫力,降低腫瘤復發的風險。患者可根據自身質情況,選擇快走、慢跑、太極拳、廣場舞等鍛煉項目,運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度,時間在20分鐘左右為宜。

如果患者四肢無力或行走不便,家屬可每天幫其進行閉目吸氣、屈膝平臥、鬆弛肌肉等動作,達到放鬆止痛的目的。

2、調節心情,生活規律

癌症患者存在巨大的身心壓力,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患者治療態度消極、情緒波動、依從性降低,都會對治療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建議患者儘量調節心情,正確面對癌症,家屬也要盡可能體諒患者,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多交流,多陪伴,,多鼓勵,適時分散其注意力,打消其消極心態。還要多傾聽患者的意見與想法,幫助他們抒發情緒。

另外,建議患者不要長期臥床或過度疲勞,作息時間要有規律,有助於預防腫瘤復發。

坦白说,发现癌症后不治疗,最终结局会怎样?会不会活得更久?
3、安排好飲食

癌症患者容易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因此飯菜要葷素搭配、粗精兼食,多吃高營養、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口味要清淡,避免生冷、高脂、高鹽、高油、辛辣、醃制或刺激性食物,以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同時不要偏食,更不要暴飲暴食。

最後的話:癌症是一個轉機,它是一個生命的提醒,願您能從中有所感悟,而改寫自己生命的奇跡!一味的悲觀思想,抱頭痛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適當的抒發情緒很有必要,請你記住:癌細胞是你體內的細胞,你才是它的主人,今天它淘氣了,不聽話,你不能放任它不管。你是主人,你負責著體內億萬的細胞,難道你還怕那淘氣的癌細胞?你可以把淘氣的癌細胞管好的,所以相信自己!加油!

治療癌症就是一場賭博,手術承擔風險,成了,存活期變長,有可能復發,再賭。敗了,人生結束。姑息治療,必然承受最後的煎熬,但存活期內生活品質有一定保障

出現這些症狀要留意是靜脈曲張,日常怎麼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症狀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較薄弱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症狀。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主要症狀是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節狀。如果您患有靜脈曲張,您可能會經歷其他症狀,如腿部疼痛,腫脹的腳和腳踝,腿部肌肉抽筋。

小腿靜脈曲張竟藏著致命危險!哪種治療方法能徹底去除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肢靜脈曲張,也就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蚯蚓腿”,主要就是下肢淺表靜脈發生擴張,延長、彎曲成團等形狀,如沒有及時治療,後期可發展成慢性潰瘍等表現,是四肢血管的常見疾病之一。

其發作可受到先天性和後天因素2大因素影響,前者包括靜脈壁薄弱或靜脈瓣膜功能缺陷,後者包括久坐、久站、靜脈堵塞等原因,導致瓣膜關閉不全,下肢血液不能正常回流,導致血液瘀滯、靜脈壓升高,最終發展成靜脈曲張。

而靜脈曲張並不是突然就出現的,早期可能沒什麼表現,但隨著病情的發展(一般需要經過數年到十年不等),其危害也會逐漸顯現出來,到時想要解決也是比較麻煩的,所以在出現早期表現時,就要留意了。

靜脈曲張不是突然出現的,6大症狀要留意

醫師表示,臨床上把靜脈曲張分為六級:

第一級:腿部出現一些紅色的像蜘蛛網狀的毛細血管擴張

第二級:小腿開始擴張、迂曲、膨出體表,看起來跟蚯蚓一樣的青筋暴露,突出皮膚,成網狀或團狀,數量也明顯增多。

第三級:在上面基礎上還會出現水腫、酸脹等不適表現。

小腿靜脈曲張竟藏著致命危險!哪種治療方法能徹底去除靜脈曲張?

第四級:出現色素沉著、濕疹

第五級:皮膚出現潰瘍,但還會癒合。

第六級:潰瘍反反復複不癒合,皮膚潰爛、發硬,整個腳變黑

可見,是一級比一級嚴重,所以為了降低傷害,建議大家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最好是在三級之前就手術,而到了第四級之後,手術效果就會相對變差,很難恢復原本的水準,對健康也會產生很大的危害。

想讓靜脈曲張遠離你,做好這6點

靜脈曲張並不只是影響美觀,發展到後期,還會出現淤積性皮炎、濕疹等皮膚病變,且由於血流緩慢,血液瘀滯形成血栓,很容易引發血栓性淺靜脈炎

還會反復出現潰瘍,這種潰瘍可以經久不愈,局部惡臭流膿,形成“老爛腿”,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健康,所以對於此病我們很有必要引起重視,做好預防工作。

1、避免久站或久坐

不管是久站還是久坐,都會使得下肢血液回流減少,提升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病風險,所以我們要通過間斷改變身體姿勢來確保良好的下肢血液迴圈,建議每隔半小時改變一次身體姿勢。

2、儘量避免穿高跟鞋

女性儘量少穿高跟鞋,因為這種鞋穿久了容易導致腳踝關節韌帶和皮膚柔韌度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導致腳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從而出現下肢出現腫脹、淺靜脈隆起、擴張、變曲。

小腿靜脈曲張竟藏著致命危險!哪種治療方法能徹底去除靜脈曲張?

3、遠離菸酒

酒精有活血效果,可加快血液迴圈速度、刺激血管擴張,容易引發靜脈曲張。

吸菸會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使血小板凝聚,增加血液粘稠度,逐漸血栓形成和血管閉塞,出現肢體血液迴圈障礙從而引起下肢靜脈曲張,所以想要遠離它,就要遠離菸酒。

4、多運動,控制體重

適當鍛煉,可以促進全身血液迴圈,使血液流動更為暢通,同時還可幫助控制體重,而肥胖又容易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導致靜脈曲張。

所以運動是預防靜脈曲張的有效方法之一,像游泳就是不錯的選擇,可促進靜脈血向心臟回流。

騎自行車車也是可以的,隨著足部蹬踏板做交替性運動,肌肉力量得到鍛煉,小腿腓腸肌泵也節律性活動,對促進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也是有幫助的。

5、使用醫用彈力襪

如果已經有了早期症狀,為了緩解不適或延緩發展,可以多做抬高患肢的姿勢,以促進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同時儘量避免久站久坐,也可以使用醫用彈力襪,以促進淺靜脈回流。

小腿靜脈曲張竟藏著致命危險!哪種治療方法能徹底去除靜脈曲張?

6、手術治療

如果症狀比較嚴重, 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很多,其中最簡單易行的就是泡沫硬化術,其他還包括射頻、微波、鐳射消融術,以及高位結紮、多點結紮及抽剝術等介入、外科手術方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

靜脈曲張患者日常保健方法:

1、高抬腳:每天將雙腳翹起 2-3 次,平或高於心臟,此時腳、腿部血循環旺盛,下 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臟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迴圈,頭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鮮的血液和氧,同時對腳部穴位、反射區也是一個良性刺激。

2、搓揉腿肚:以雙手掌緊夾一側小腿肚,邊轉動邊搓揉,每側揉動 20 次左右,然後以 同法揉動另一隻腿。此法能增強腿力。

3、扳足:坐好,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和足踝關節各 20-30 次,能鍛煉腳力,防止腿足軟弱無力。

4、甩腿:一手扶物或扶牆,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使 腳尖用力向後,腳面繃直,腿亦儘量伸直。在甩腿時,上身正直,兩腿交換各甩數十次。

愛滋病的起源,怎麼預防艾滋最有效?

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日,大家也都“談艾色變”。

疾病種類數不勝數,對於人類來說,對愛滋病的恐懼程度已經絲毫不亞於癌症。

愛滋病毒無法痊癒,只能靠藥物維持生命。

至於愛滋病是如何在人類進行傳染的,有很多種說法,普遍比較認同的是出現在中非熱帶雨林的大猩猩身上。

愛滋病毒剛開始來源於猩猩,第一個感染的人類是如何染上的呢?

猩猩具有健全的免疫系統和較強的免疫能力,因此即使攜帶著愛滋病病毒,也仍然能夠安然無恙。

然而,人類卻遠沒有如此幸運了,單單憑藉人類的免疫力以及免疫系統,一旦遇上愛滋病病毒,可謂是以卵擊石。

截至2020年底,全世界共有3800萬名愛滋病感染者,而此前的全球愛滋病負擔統計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占了約3/4,感染率最高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

艾滋病源于黑猩猩,为什么会传给人类?非洲人对黑猩猩做了什么?

一、第一例愛滋病是如何走出非洲的?

1959年,通過溯源,人們發現了世界上第一例愛滋病感染者:一名來自剛果的男子。到了1980年,北美、南美、歐洲、非洲、和澳洲都已經被愛滋病侵襲。

研究發現,愛滋病是SIV(猴免疫缺陷病毒)的跨物種感染,通過黑猩猩傳染給人類。

專家推測,這可能與人類食用黑猩猩有關,在食用過程中,人類不慎接觸了黑猩猩的血液。而黑猩猩會捕食紅頂白頭翁和鼻斑猴,它們都帶有不同的SIV病毒,黑猩猩也“不幸”感染了。這兩種病毒在黑猩猩體內結合,演變成第三種病毒,稱為SIVcpz,既可以在黑猩猩之間傳染,也可以跨物種傳染給人類

艾滋病源于黑猩猩,为什么会传给人类?非洲人对黑猩猩做了什么?
不過,人類畢竟是人類,沒有那麼脆弱。剛開始,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殺死SIV病毒,但SIV病毒漸漸適應了,最終發展成HIV-1,在人體內“安營紮寨”。

有學者認為,雖然1959年才發現世界上第一例愛滋病感染者,但HIV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出現了,因為有不少類似症狀的死亡者,只是當時不知道原因……

二、觀念開放的日本,為何感染率這麼低?

自從愛滋病肆虐,全世界就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但性觀念開放的日本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為什麼愛滋病感染率會這麼低?原因在幾個方面。

1、性教育普及

日本的性教育普及程度比較高,性教育時間也比較早,日本人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告知男性和女性的區別。到了青春期,學校更是會大力普及避孕知識,教育學生怎樣保護自己,降低愛滋病的傳染風險。

2、安全意識高

日本人的安全意識比較高,據調查,日本是全世界安全套使用比例最高的國家。在日本,幾乎人人都知道,安全套的作用不僅僅在於避孕,更在於預防愛滋病、梅毒等性病的傳染。

 

艾滋病源于黑猩猩,为什么会传给人类?非洲人对黑猩猩做了什么?
3、血液管理

血液傳播也是愛滋病傳播的一大途徑,為了切斷愛滋病血液傳播的途徑,日本一方面加強了血液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利用先進的檢測技術檢測愛滋病病毒,大大縮短了愛滋病視窗期,降低了血液傳播的風險。

4、打擊毒品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日本吸食毒品的人較少。此外,日本還通過法律政策嚴厲打擊販賣毒品、吸食毒品等違法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通過共用注射器吸食毒品傳播愛滋病的途徑。

艾滋病源于黑猩猩,为什么会传给人类?非洲人对黑猩猩做了什么?
 

三、預防艾滋最有效的方法

談到愛滋病,自然離不開預防手段。世衛組織指出,預防愛滋病,除了提倡正確使用安全套外,各國還應該積極提供愛滋病暴露前預防用藥PrEP。

PrEP,中文為愛滋病暴露前預防,是一種預防愛滋病感染的藥。PrEP可阻止愛滋病毒的複製繁殖,避免在體內蔓延,降低感染風險。PrEP雖不能100%有效預防愛滋病感染,但也可降低90%以上的感染風險

艾滋病源于黑猩猩,为什么会传给人类?非洲人对黑猩猩做了什么?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PrEP,需符合以下條件:

1、未感染愛滋病,經檢測HIV呈陰性;

2、肝腎功能良好;

3、伴侶一方HIV呈陽性,且病毒得不到抑制;

4、不確定臨時性伴侶是否存在HIV感染;

5、近半年內自己或伴侶曾感染淋病、梅毒等性病;

6、發生酒後性行為、吸食毒品後性行為,或者與他人共用針筒注射。

結語:愛滋病病毒的問世,受傷害的不僅僅是男女,更多的是新生兒。含有愛滋病病毒的男女在生育孩子時感染愛滋病的可能性極大,生育過程中,醫生也會遭受很大的風險。即使是新生兒,平安的降生也會面臨含有攜帶愛滋病病毒的風險,因為這個原因,愛滋病患者更是心灰意冷。愛滋病無情,但是有血有肉的我們卻不能冷眼旁觀,堅信愛滋病患者終會被治癒,這份溫暖,我們應該給予愛滋病患者。

靜脈血栓是怎麼回事,靜脈血栓該如何預防

作為血栓性疾病,主要有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較之更為常見,靜脈血栓曾經被認為是少見病,誤診、漏診時有發生。到了21世紀之後,靜脈血栓診斷的病例迅速增加.

專家介紹,在日常生活中,靜脈血栓離我們並非很遠。如長時間玩電腦,突發胸悶、猝死,多數就是肺栓塞;老人愛打麻將,長時間的坐著不動,也易出現血栓;長時間坐飛機的人,會出現“經濟艙綜合征”,連續2小時不動,也易形成血栓。

警惕隱形的殺手——靜脈血栓

靜脈血栓也被稱之為隱形殺手,很多靜脈血栓發生並沒有任何症狀,這是其最可怕的地方。所以平時要多留意。

血管堵塞脚先知!只需两分钟,就能尽早发现血栓,在家自测一下

一、下肢靜脈血栓的危害不可小看

美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預計每10萬人可出現478例。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被認為是第三大心血管殺手,在西方國家,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超過80萬。

下肢靜脈血栓是血液以非常態在深靜脈內凝結,阻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一種疾病。下肢靜脈血栓以腳腫為主要表現,肢體制動、長時間臥床、活動減少等都可引發,手術、感染、創傷引起的血管壁損傷、妊娠、產後和外科大手術也是部分原因。

血管堵塞脚先知!只需两分钟,就能尽早发现血栓,在家自测一下
下肢靜脈血栓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導致小腿血管血栓脫落,血栓順著血流移動到肺部,可以堵塞肺動脈,導致肺栓塞,輕則呼吸困難、迴圈衰竭,重則直接猝死。

實際上,在血栓形成初期,身體不會有明顯不適感,直到血栓堵塞程度達到80%~90%才會有所表現,但這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階段。除了腳腫,以下症狀也應多加注意。

血管堵塞脚先知!只需两分钟,就能尽早发现血栓,在家自测一下

暈眩:休息時突然出現暈眩感,如果真正步行或站立,很可能失去平衡與協調能力,嚴重時會昏厥,此為腦血栓先兆。

麻木:四肢因供血不足,而有麻木、疼痛感。

跛行:下肢靜脈血栓加重,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步行幾百米就會腳酸,稍作休息又可緩解。當下肢嚴重缺血時,即使不行走也有疼痛感,甚至出現肢體破潰、傷口不癒合等情況。

血管堵塞脚先知!只需两分钟,就能尽早发现血栓,在家自测一下
二、如何發現早期靜脈血栓?一個方法自測

花兩分鐘測量腿圍,是發現早期下肢靜脈血栓的好辦法。

用卷尺分別測量髕骨上15釐米以及髕骨下10釐米處的腿圍,分別測量兩條腿後進行對比,如果雙腿的腿圍差距大於1釐米,就要提高警惕。除了過量喝水、少尿等正常情況,也要及時去醫院排查是否存在下肢靜脈血栓!

血管堵塞脚先知!只需两分钟,就能尽早发现血栓,在家自测一下
三、預防血栓試試這些方法

在生活中,大家都應該要有“防栓”意識。在飲食上,可以多吃新鮮果蔬,少攝入油脂類食物。如果飲食太過於油膩,或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吃得太多,是血液黏稠的原因之一,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更大。

還有,要運動起來,堅持定期的規律的運動可以讓血管更健康。長時間(4小時)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很容易導致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通,易形成血栓。所以,一般建議隔段時間就應該走動走動,如果是受條件限制,可以做做勾伸腳尖,配合提肛運動,對盆腔靜脈回流有一定的幫助。

最後: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如果出現血栓的情況能夠及時到醫院檢查並且積極治療,避免血栓脫落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