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這些改變,提醒你需要預防癌症的到來.

很多癌症難以治癒,得了癌症的人,需要承受肉體上難以明說的痛,還有精神上的摧殘,它是破壞身心健康的頑強敵人,癌症的可怕程度,令人毛骨悚然,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到畏懼,將其列為談論的禁區,刻意繞開,試圖以這種回避的方式去規避它們。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会给你发出7个警报信号,就看能不能及时发现
然而不去關注癌症,就不會引起癌症的注意嗎?這種自欺欺人的心理,導致對癌症的瞭解認識不到位,無法指導我們科學的預防癌症,說不定就被癌症盯上了。一般情況下,身體出現這些改變,提醒你需要預防癌症的到來.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会给你发出7个警报信号,就看能不能及时发现
三、癌症並不是不聲不響,身體出現7個症狀,警惕癌症來臨

當癌症來臨時,身體會有一些異常表現,這幾個症狀一定要引起警惕。

長期疲倦、乏力:正常情況下,身體過度由於勞累等因素所致的疲勞在休息後即可緩解。一些休息後也無法緩解的疲勞乏力感,警惕是癌症和正常細胞搶奪營養,導致身體沒有足夠的營養供給所致。

持續咳嗽:咳嗽是非常常見的症狀,我們需要引起警惕的是久治不愈的咳嗽。用藥2周後依舊沒有緩解咳嗽,建議及時拍胸片檢查。如若咳嗽的同時還伴隨胸悶、氣促、泡沫痰等症狀,更需要引起警惕是肺癌。

消化不良、燒心:這些症狀出現後,服用止痛藥、止酸藥等依舊無法緩解的話,同時如若還伴有進食後飽脹、食欲減退以及消瘦等症狀,需要高度警惕是食道、咽喉、胃部癌症發出的信號。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会给你发出7个警报信号,就看能不能及时发现
持續發燒:發燒是我們身體自我調節的機制,正常發燒在服用退燒藥後即可緩解。但癌症同樣也會引起癌性發熱出現,癌症引起的發熱在服用退燒藥後短暫退燒後又會捲土重來。持續發燒,小心可能是白血病、淋巴瘤等癌症信號。

血尿:在身體沒有出現其他異常的前提下,發現尿液過黃還帶有血色,警惕是膀胱癌所致。

腹瀉、便血:癌症引起的便血和痔瘡不同,血液多會在糞便內部和糞便粘連,而痔瘡引起的便血多會在糞便表面。另外,腸道內發生癌症後還會引起患者出現腹瀉、便秘等排便異常表現。

腹脹腹痛:無原因的腹痛,且夜間嚴重,疼痛無法用言語描述,平臥疼痛加劇,需要警惕是胰腺癌。女性如果持續腹脹,且伴隨腸胃不適、下腹疼痛,進食困難或飽腹感強,警惕是卵巢癌的徵兆。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会给你发出7个警报信号,就看能不能及时发现
四、40歲後,5件事不要馬虎大意

癌症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青睞”人群,對於40歲以後的人群而言,這四件事一定要做好。

1.選擇個體化防癌體檢

不同癌症所需要進行的檢查也不同,對於癌症高危人群,要根據個體差異的不同,為他們量身定制個性化的防癌檢查,而不是籠統的選擇一樣的檢查方式,這樣做容易出現誤診、漏診。不同癌症所需的檢查也不同。

胃癌:胃鏡+活檢

肺癌:低劑量螺旋CT

乳腺癌:鉬靶檢查

前列腺癌:PSA篩查

肝癌:甲胎蛋白+b超

宮頸癌:HPV+TCT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会给你发出7个警报信号,就看能不能及时发现
2. 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BMI(體重品質指數)是衡量體重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具體計算方式為:體重(kg)/身高(m)的平方。正常體重值應保持在18.5~24.9之間,超過這個數值的人群要及時減重,將體重控制在健康範圍內的低值。

3.飲食健康,改掉不良習慣

飲食上要注意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配合上適當的肉類。注意少吃紅肉、加工肉,日常肉類的攝入以白肉為主。同時要注意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天睡眠時間保持在7~8小時左右,不要熬夜。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会给你发出7个警报信号,就看能不能及时发现
4.堅持運動,避免久坐

運動是改善體質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堅持進行運動可説明體內代謝廢棄物排出速度加快,同時可以讓免疫力增加,不讓疾病有機可乘,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運動。另外,日常還需要注意不要久坐,建議每隔半小時就起來活動下身體,避免讓身體長期處於壓迫狀態下。

5.戒菸戒酒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證實,吸菸飲酒和食管癌發生之間有顯著關聯,長期吸菸飲酒會導致體內細胞發生突變的風險增加,長此以往下去會大大增加癌症的發病率。想要預防癌症,戒菸戒酒非常有必要。

癌症来临之前,身体会给你发出7个警报信号,就看能不能及时发现
天啦,以上這些問題我都有啊?是不是得了癌症?
其實,以上這些症狀,都是癌症可能會出現的症狀,但並不意味著有了這些症狀就一定是癌症,這些症狀也不是癌症正式的診斷標準.

總而言之,大家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現自己經常性的出現以上幾種不良的症狀,或者是身體反應的時候,就需要儘早的到醫院去檢查和治療,排除患有腫瘤的風險,這樣既能夠讓自己安心,也是對自己身體健康負責的一個態度.

一輩子吸菸的人,會有多少人死於肺癌?肺癌的高危險群是哪些?

據科學家測定,菸草中含有數百種複雜的化學成分,大部分對人體有害,其中焦油、尼古丁、酚類、醇類、酸類、醛類等40種是有毒和有致癌作用的物質。
煙在點燃後,所產生的煙霧,包含了菸草中所有的化學成分,同時比菸草本身又增加了一些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和菸焦油等。這是因為除菸草本身外,在製成卷菸的過程中,要在原料中加入一些可哥、甘草、糖、甘油、乙二醇等調味、濕潤、產香、助燃物質。這些添加劑雖然本身無害,但在燃燒過程中卻起了變化。例如,在鼠背塗上可哥燃燒後產生的煙油,可長出皮膚瘤。

甘草中的甘草酸在燃燒後,與其他成分化合,可生成有致癌作用的多環芳烴。糖與菸草一起燃燒後增加了焦油量,而糖燃燒後的產物是煙中的一個重要致癌物。甘油和乙二醇在燃燒後的物質,不但可能使吸菸者患膀胱癌,而且所產生的丙烯醛可抑制氣管和纖毛分泌物從肺內排出,從而增加患氣管炎和肺氣腫的機會,並使患有這兩種病的人病情加重。
煙中尼古丁含量最多,毒性也最大,成人服50毫克即可致死。法國有一個團體舉行抽菸比賽,一位吸菸冠軍,連吸60支香菸,還沒來得及領獎便中毒死亡。尼古丁還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90%的肺癌与吸菸有关!一辈子吸菸的人,会有多少人死于肺癌?
一、一輩子吸菸的人,會有多少人死於肺癌?

據統計,90%的肺癌都和吸菸有關,如果沒有香菸,肺癌會是一種罕見癌症,那麼吸菸患上肺癌的死亡率到底有多高呢?

《英國癌症雜誌》此前刊登了一篇論文,該論文詳細分析了英國等歐洲國家不同群體男性的肺癌死亡率,最終發現:

①一直吸菸的人,75歲之前死於肺癌的幾率為16%,高出不抽菸的人50倍,後者僅為0.3%。

②每天抽菸數>5支,75歲之前因肺癌死亡幾率為25%

③戒菸時間越早,對健康益處越大。如果30歲左右戒菸,死於肺癌的幾率低於2%;如果50歲戒菸,幾率在6%左右

假設6個人抽菸,其中有1個人在75歲之前可能因肺癌死亡;而如果抽菸次數>5支/天,那4個人就有1個人因肺癌死亡。

說白了,只要你抽菸,就是為肺癌的發生多創造一個“有利因素”,對於中了的人就是“中了頭彩”,追究具體的死亡概率沒有多大意義,而想要降低得肺癌的風險,就要遠離抽菸這個高危因素。

90%的肺癌与吸菸有关!一辈子吸菸的人,会有多少人死于肺癌?
二、睡覺時出現這5種異常,警惕肺癌來臨

肺癌雖高發,但很多人對於它的徵兆卻不甚瞭解,導致很多人發現它時,都是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要注意避免。

1、咳嗽

導致咳嗽的原因有很多,肺癌只是其中一種,如出現以下幾種咳嗽,則要高度警惕肺癌:

①慢性咳嗽持續時間超3個月,經常規治療無效,尤其是長期抽菸的中老年人群

②反復刺激性乾咳,且咳嗽前,總感覺有東西刺激;

③咳嗽時,痰中帶血絲;

④咳嗽伴低熱、消瘦;

⑤咳嗽伴聲音沙啞。

2、胸悶胸痛

不少人出現該表現時,多當做是心臟方面問題,可事實是肺癌也會引發,具體表現為胸悶不適、不規律胸部鈍痛或隱痛,可能隨呼吸、咳嗽或變換體位而加重。

3、呼吸困難

主要因癌種增長,導致支氣管狹窄或阻塞引發的,像靠近支氣管肺門附近的中央型肺癌最容易出現該表現。

90%的肺癌与吸菸有关!一辈子吸菸的人,会有多少人死于肺癌?
4、發熱

主要因腫瘤堵塞支氣管,出現阻塞性肺葉引發,症狀輕的表現為低熱,嚴重的可表現為高熱,一般常規退燒法無效

5、腰痛

當腫瘤發生骨轉移時,便可能引發腰痛或胸背痛,且有固定的壓痛點

小九提醒大家,當出現上述這些肺癌的典型表現時,建議及時就醫診治,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三、為啥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3件事可能被忽略了

80%的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而早期肺癌手術後十年生存率達90%以上,可見,如果能爭取早期發現,對患者意義多大。可為何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呢?

1、早期症狀不明顯

肺部較為特殊,兩片肺葉待在偌大的胸腔內,只有當腫瘤長大一定程度時才可能有所表現,所以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

而有時即便是出現了,也因不典型而被忽視,比如咳嗽、發熱、胸悶、食欲下降等症狀,很容易被當作是其它常見疾病,最終耽誤了發現的最佳時機。

90%的肺癌与吸菸有关!一辈子吸菸的人,会有多少人死于肺癌?
2、不認為自己是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發病的幾率會比一般人高,所以提早、有針對性地檢查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積極防患,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自己屬於高危人群。一般來說,高危人群有兩類:

一是年齡在55~74歲,吸菸史≥30包年(1包/天,持續30年)且戒菸時間<15年;

二是年齡≥50歲,吸菸≥20包年,且具有其它一項危險因素,如一級親屬肺癌家族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有石棉、氡、鎘、等有毒物質接觸史。

3、常規體檢難以發現

很多人雖然每年做體檢,但常規體檢主要是瞭解整體健康水準,對肺部的篩查作用其實較為有限,以胸片為例,多是拍一下肺部的正、側面,病變組織和正常器官的“投影”會重疊在一起,無法很好的分辨,所以想要篩查肺癌,還得專業的癌症篩查。

國際現有指南推薦:可將低劑量螺旋CT作為肺癌的首要篩查方式,該檢查是將肺部橫斷面一層層掃描,可以更好的發現肺部的微小病灶。

90%的肺癌与吸菸有关!一辈子吸菸的人,会有多少人死于肺癌?
初次篩查後,根據檢查結果、年齡和其他危險因素來決定間隔時間。如結果為陰性

①年齡<50歲,間隔時間延長至5~10年

②年齡50~60歲,如無其他危險因素,則間隔時間為5年;如存在至少一種其他危險因素,則間隔時間縮短至3年。

③年齡60-70歲,分別間隔3年和2年。

④年齡>70歲,無論是否有其它危險因素,2年篩查一次。

據美國國家肺部篩查試驗發佈的資料顯示:低劑量螺旋CT篩查與胸片相比,可降低20%肺癌高危人群的死亡率。所以,高危人群定期進行該篩查,對預防肺癌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90%的肺癌与吸菸有关!一辈子吸菸的人,会有多少人死于肺癌?
肺癌高危險群
從肺癌類型的介紹中,可以發現肺腺癌病患的佔比最高,且其中有多數患者未曾吸菸。這讓我們必須思考,除了菸害以外,還有哪些潛在致病原因及危險族群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如果你是以下肺癌危險族群的其中之一,除了加強你的防治觀念,更應該定期接受檢查。

吸菸族群
有肺癌家族病史
曾罹患肺結核或是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疾病
長期暴露於致癌工作環境(如金屬業、冶礦業、接觸石綿、放射線環境)
常接觸炒菜油煙的家庭主婦、廚師
常接觸交通廢氣的通勤族
常處於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

肺癌在早期階段症狀較少,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治療效果較差,因而早期發現、早診早治是提高肺癌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肺癌發病率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對於吸煙的年輕人群來說,提高自我的控煙意識,做好肺癌的防治至關重要。

支修益教授表示:“吸煙是當今世界最明確的可以預防的肺癌死亡原因,通過有效的控煙可以降低肺癌的發生率。控煙對很多疾病能夠起到預防的作用,從‘治己病’到‘治未病’,做到真正的關口前移。”

究竟是怎樣的做菜習慣,會增加患癌風險?如何不讓廚房變“癌細胞收容所”?

癌腫是體內細胞DNA變異、腫瘤細胞過度增殖的產物,它可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有細胞的部位,以內臟癌變最為多見。而且由於癌症早期症狀並不特異,所以臨床上很多患者在發現病情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到了癌症晚期,已經失去了治癒的可能性,或只能通過化療來緩解患者的痛苦,延長生命,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談癌色變”。想盡各類辦法來預防癌症。有不少養生愛好者將預防癌症的希望寄託在飲食上,各類防癌食物層出不窮。

然而可惜的是,臨床證實食物對預防癌症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加速細胞癌變的原因卻和“不良飲食習慣”有直接關係。俗話說“病從口入”,你以為只有細菌這麼簡單?

一、人人都有癌細胞

人體細胞時時刻刻都在分裂、增殖、衰老,DNA也不斷地複製,大量新細胞會取代死亡的細胞,形成一個動態平衡,維持機體的健康。在這個數以億計的分裂過程中,DNA會複製錯誤,導致基因突變,部分細胞會變異成前癌細胞,而在一定條件下,前癌細胞可能發展成癌細胞,進而引發癌症。

二、為什麼有人會得癌,有人不會?

據統計,2014年我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平均每分鐘有7人被確診,4人死亡。為什麼人人都有癌細胞,卻不是人人都得癌?

瑞士日內瓦醫科大學醫學博士黃又彭解釋,這是因為人體可以修復突變的細胞。

人人都有癌细胞,为什么有人会得癌?3种做菜习惯或致癌,请远离
正常情況下,當細胞基因複製錯誤時,人體會啟動自身的修復功能,促使大部分突變細胞修復至正常,而修復失敗的細胞會自然死亡,部分存活下來的突變細胞會變成前癌細胞。此時,免疫系統會對前癌細胞發動攻擊,將它們再次消滅,從而達到防癌的效果。

但免疫系統不是萬能的,當前癌細胞數量過多,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在前癌細胞發展成癌細胞的過程中,癌細胞會經歷生長、休眠和自愈這3種生存狀態。其中,10%的癌細胞可以自愈,90%的癌細胞會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自然消退。例如,射線可以使癌細胞停止發展,內分泌變化可以促使癌細胞消退,炎症反應和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也可使癌細胞自行消失。

人人都有癌细胞,为什么有人会得癌?3种做菜习惯或致癌,请远离
另外,生活中的一些因素會影響免疫功能,成為助長“癌細胞”的幫兇,例如生活習慣、環境因素、情緒因素等。

糟糕的生活習慣、致癌物過多的環境因素,都會降低免疫力,使更多細胞癌變,並促進癌症的發生進程。性格開朗、喜愛運動的人,免疫系統較為健康,更有能力消滅癌細胞。

因此,面對癌症時,患者要充滿信心、保持樂觀,這樣更能提升生存率。

三、究竟是怎樣的做菜習慣,會增加患癌風險?

長期食用老油壺中的油
做菜都是需要用油的,有的人會專門買油壺少量裝點油,這樣用著會比較方便。當然,也有家庭習慣用大桶的油,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習慣。這裡需要提醒一下,一直習慣用油壺裝油的,有個細節一定要注意,就是油壺要經常清洗,不然容易藏汙納垢,衛生搞不好是容易致病的,尤其是會暗藏黴菌。

現代人大多吃的都是植物油,而植物油的原料就是穀物,穀物儲存不當,就會容易黴變,產生黃麴黴菌後,人體攝入過多,就會增加癌症的風險,肝癌的發生風險會更高一點,黃麴黴菌對肝臟的危害性更大。

做菜後,馬上關掉油煙機

生活水準有了很大的進步,基本上每家廚房中都會有油煙機,油煙機的出現,就是為了降低吸入油煙,可能有很多人還不知道,油煙中的有害物質,比香煙還要多,長期在廚房中做飯的家庭主婦或煮夫,就可能會吸入到較多的有害物質。

正常來說,打開油煙機做菜,並不會吸入太多的油煙,只是有的人為了節省,只要不做菜了就會將油煙機關掉,做菜時,再把油煙機打開,卻不知道這樣的節省,可能會招癌上身。油煙機工作,不是說立馬就會將油煙吸走,也是需要過程的,你馬上就關掉,就會有一些殘餘油煙,進入到人體後,會對肺部、口腔、喉嚨、食道造成較大的傷害,會增加相關癌症的發生率。

除了廚房裡的致癌物,冰箱裡也有。

你可能沒注意到冰箱的一個角落,就是封條,封條這裡應該大多數家庭都沒有清潔到,都會比較注重冰箱內部的清潔,冰箱封條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旦被忽略,就會容易滋生細菌、黴菌,冰箱封條處,相對比較陰暗潮濕,再接觸到一些汁液,沒有及時的清理,就有可能產生黴菌,這些黴菌長期與各種食物相處在一個空間,難免會導致一些食物被感染。

最終,就會通過食物進入到體內,給肝臟帶來損傷,當損傷逐漸加重時,癌變的可能性也會增大。

臥室裡也會藏有致癌物,需早留意早處理。

臥室裡的致癌物來源包括兩方面,一方面來自於人為的,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整個房間。人為的指的就是吸煙,煙癮比較大的人,都是會習慣早起、睡前吸根煙,這樣就會導致整個臥室都會有煙氣,生活在一起的人,都會受到煙草的迫害,增加患癌的風險。

人人都有癌细胞,为什么有人会得癌?3种做菜习惯或致癌,请远离

除了吸煙,第二方面,則是來自於臥房裡的新傢俱,或者新地毯以及新的壁紙,或者其它新裝修材料,要知道有些裝修材料,會含有致癌氣體,比如說氡,它就屬於致癌物,會增加白血病的患病風險,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新的地毯或新傢俱中會含有其它有害物質,都有可能增加癌變的可能。

人人都有癌细胞,为什么有人会得癌?3种做菜习惯或致癌,请远离
癌症高發並不是沒有緣由的,大多是人們忽略了一些事情,或者說有些事情沒有做到位,細節問題沒把控好,就會在悄無聲息下,加大了患癌的風險。家裡面藏有的一些致癌物,你可能沒注意到,請對照自查看看,若有就早處理。

人人都有癌細胞,為什麼有人會得癌?3種做菜習慣或致癌,請遠離”

如何不讓廚房變“癌細胞收容所”?
【1】保證廚房通風良好
廚房通風非常關鍵,做飯時如果有窗戶要打開,保證空氣流通,新鮮的空氣有助於燃氣燃燒,也有助於有毒物質快速排放,保持室內環境的衛生,對於烹飪者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2】油煙機早點開,晚點關
不要為了省電,在廚房有油煙的時候才打開油煙機,開火前油煙機就要先運作起來,因為在燃氣時就已經開始產生廢氣,炒完菜不要著急關掉油煙機,最好多開一會,把炒菜產生的油煙全部排放出去,避免室內油煙過多,發生嗆咳等問題。

【3】炒菜控制好油溫
使用油燒到150℃時,就會產生強烈辛辣味,對呼吸系統造成劇烈刺激,因此油溫一定要控制好,無需冒煙才放入蔥薑,等油入鍋後,蔥姜周圍冒出小泡泡,說明油溫已經夠了,此時放入食材就可以了。

【4】飲食,減少油炸烹飪
油炸等烹飪方式不僅會更容易產生油煙,油煎炸後的食物也會化身“熱量炸彈”,同時,富含澱粉類的食品(麵粉類、薯類食品)等,油炸時可能產生丙烯醯胺等有害成分。儘量保持蒸煮燉的烹飪方法,減少油脂攝入盡,最大可能保留食材原有營養物質,對於降低身體患慢性疾病更有幫助。

癌症來臨時,這些症狀別忽視,高危人群應重視癌症篩查

人人談癌色變,因為這不僅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病痛,對人的精神上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對整個家庭來說也是重創。但當今社會,癌症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疾病了,不僅常見,發病率還越來越高,而且逐漸向年輕群體靠近。特別是近些年,很多人都會發現我們身邊的癌症患者越來越多了,要知道得了癌症不僅給身體帶來巨大的傷害,治療費用也非常昂貴,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打擊。有人說感覺以前身邊並沒有那麼多人患癌症,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癌症患者呢?其實,從世界範圍上來看,癌症的發病率跟一個國家的發達水準有關,那麼我們應該生活中怎樣預防癌症呢?

一、早期癌症來臨時,這些症狀別忽視

多數人對癌症的恐慌,主要來自於癌症似乎與死亡是掛鉤的一種疾病,但其實並不是得了癌症就得等死,早期的癌症治療效果可是要比晚期癌症更好,因此一定不要忽視早期癌症發出的信號。

1.黑痣不斷變化或者有白斑出現

多數人身上都有黑痣,不過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如果發現黑痣突然變大、顏色變深、伴隨瘙癢、出血等的症狀,要警惕是黑色素瘤發出的信號,有白斑出現無法消除,也要提高警惕,儘快就診排查。

癌症多半是“吃”出来的!劝告:这几种食物,劝你能少吃就少吃
2.大小便異常

如果發現大小便異常,出現尿頻、血尿、蛋白尿或者便血、腹瀉等的排便異常時,要警惕是膀胱癌或者前列腺癌發出的信號,一定要儘快排查。

3.身體某些部位出現腫塊

如果在身體的某些固定位置,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並且一段時間沒有改善的話,要小心是癌症發出的信號,最好及時進行篩查。

4.不明原因的異常消瘦或低熱

很多癌症都可能會因為腫瘤細胞的惡性增殖出現體重驟減的症狀,像淋巴瘤等的某些癌症還可能會出現腫瘤低熱症狀。因此,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異常消瘦或者低熱,也要小心是癌症發出的信號。

5.吞咽困難

吞咽困難可不一定就是咽喉炎症,還有可能是食管癌等癌症的早期症狀,不加以干預還可能會出現咳嗽、呼吸變得困難等的一系列症狀。

癌症多半是“吃”出来的!劝告:这几种食物,劝你能少吃就少吃
二、高危人群應重視癌症篩查

被癌症盯上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夢魘,為了避免被癌症盯上,其實最好是做好癌症的預防和篩查,尤其是某些癌症的高危人群,更要重視癌症的篩查。

1.肺癌

建議肺癌的高危人群從五十歲以後開始,每年做一些低劑量螺旋CT檢查來排查肺癌。

像有基礎慢性肺部疾病的人、長期主動吸煙、被動吸煙人群、有肺癌家族史以及長期接觸粉塵顆粒等環境的人,都屬於肺癌高風險人群。

2.胃癌

早期胃癌的治療效果要比晚期胃癌治療效果好很多,因此胃癌高危人群也要定期做好篩查,從四十歲開始最好每年進行一次血清學和胃鏡篩查。

像生活在胃癌高發地區的人、患有基礎胃部疾病、有胃癌家族史、有其他導致胃癌的一些不良習慣等等,都屬於胃癌的高危人群。

癌症多半是“吃”出来的!劝告:这几种食物,劝你能少吃就少吃
3.腸癌

從四十歲開始定期要進行腸癌篩查,做腸鏡就是能夠及時發現腸道有無病變的一種檢查,腸癌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做好腸鏡的篩查。像有腸癌家族史、有致癌的多種不良習慣、有腸道異常症狀等的人群,一定要隨時提高警惕,定期進行腸鏡篩查。

4.肝癌

高危人群:

1.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

2. 過度飲酒;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 長期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

5. 各種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 有肝癌家族史。

如果年齡>40歲且為男性患肝癌的風險更大。

篩查方法:

聯合應用血清甲胎蛋白(AFP)+肝臟B超檢查,建議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個月進行1次檢查。。

5.乳腺癌

高危人群:

1. 未生育,或≥35歲初產婦;

2. 月經初潮≤12歲,或行經≥42年的婦女;

3. 一級親屬在50歲前患乳腺癌者;

4. 兩個以上二級親屬在50歲以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5. 對側乳腺癌史,或經乳腺活檢證實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內乳頭狀瘤病者;

6. 胸部放射治療史(≥10年)者。

為什麼癌症會出現疼痛?身體這些部位疼痛需警惕!

初期的癌症患者,疼痛發生率為25%,晚期的癌症患者中疼痛發生率則升至60%-80%,其中1/3為重度疼痛患者。隨著腫瘤的進展疼痛會加重、多變,出現多部位疼痛。疼痛是個症狀,但本質上是“感覺神經系統損傷或受到異常刺激引起大腦的不愉快情緒和反應”。而癌痛可以是腫瘤本身壓迫神經,可以是治療引起的疤痕卡壓神經,或本身其他疾病發作等,所以癌痛要辨清原因,對因治療才是上策。癌痛發生的原因60%由腫瘤因素引起的相關骨軟組織、神經、內臟等部位的疼痛,由化放療等治療因素所引起的疼痛占20%左右。一項國外研究顯示,在治癒的腫瘤患者中,疼痛發生率也達到33%。

40岁男子腰疼半年,查出癌症晚期!5个部位“喊疼”或是癌症征兆
一、為什麼發生了癌症會出現疼痛?

有的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沒有引起重視,隨著疾病的進展,到了晚期,這裡也痛,那裡也痛。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自己得了癌症,並且已經是晚期,怎麼也接受不了。

癌症引起的疼痛又叫癌痛,癌痛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腫瘤迅速生長,擠壓周圍的器官和組織;腫瘤自身破潰,發生感染,導致周圍的組織壞死;腫瘤擴散和轉移,侵犯、破壞血管和神經等。

癌痛到底有多痛?“痛得紋絲不動”“痛得暈死過去”

癌痛是劇烈的、廣泛的,不僅會造成軀體上的疼痛,對於心理也是一種巨大的折磨。癌痛帶來的焦慮、恐懼,會導致失眠、疲乏,進一步加重疼痛,嚴重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40岁男子腰疼半年,查出癌症晚期!5个部位“喊疼”或是癌症征兆
二、身體5個部位疼痛,警惕癌症來臨

疼痛是癌症的預警之一,當癌症發生時,身體的幾個部位可能會出現疼痛,應引起重視。

1、頭痛

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持續時間長,反復發作,應警惕腦瘤。腦瘤是指發生於顱腔內的神經系統腫瘤,目前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化學因素、電離輻射等有關。

除了頭痛,腦瘤還會引起惡心、嘔吐、運動功能障礙、癲癇、視力改變、聽力下降、語言功能減退等症狀。

2、腹痛

頻繁腹痛,服用腸胃藥後無效,隨著時間的流逝,腹痛越來越嚴重,同時伴隨排便不盡的感覺,可能與胃癌、直腸癌、肝癌、胰腺癌等癌症有關。

40岁男子腰疼半年,查出癌症晚期!5个部位“喊疼”或是癌症征兆

  • 胃癌

表現為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同時伴隨有反酸、噯氣、食欲下降等症狀,容易被誤診為胃炎或胃潰瘍,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或胃癌易感基因檢測,排查病因。

  • 直腸癌

多表現為右腹鈍痛,餐後腹痛症狀加重,同時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便血、消瘦、乏力等症狀,容易被誤診為痔瘡,應及時進行肛門指檢、腸鏡檢查或結直腸癌易感基因檢測。

  • 肝癌

主要集中在右上腹或中上腹,表現為持續性的隱痛、脹痛或刺痛,勞累或夜間疼痛感加重,同時伴隨著腹脹、腹部腫塊、黃疸、消瘦等症狀,建議及時進行肝臟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等檢查。

  • 胰腺癌

主要集中在中上腹,疼痛部位相對固定,呈持續性、進行性加重,疼痛感可輻射到肋部和腰部,同時伴隨腹脹、消化不良、黃疸、體重下降等症狀,應及時進行彩超、CT或核磁共振檢查。

40岁男子腰疼半年,查出癌症晚期!5个部位“喊疼”或是癌症征兆
3、肩膀疼痛

肩膀疼痛,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肩周炎或頸椎病,其實不一定,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比如肺癌、乳腺癌、肝癌等。

而且,不同部位的肩膀痛,與不同的疾病有關。右肩疼痛,可能是膽囊炎、膽結石引起;左肩疼痛,可能是心絞痛、膽絞痛引起。

4、腰痛

臨床上,有一部分胰腺癌患者的首發症狀就是腰痛。剛發病的時候,只是輕微的腰痛,無關要緊。隨著病情的進展,腰痛越來越嚴重,尤其是體位變化時,比如仰臥,疼痛感最為明顯,側臥時疼痛感可減輕。

胰腺癌之所以會引起腰痛,是因為胰腺分佈著豐富的神經叢,當神經叢被癌細胞浸潤,就會釋放出大量的疼痛因數,導致腰痛。

此外,胰腺癌還具有腹瀉、食欲不振、黃疸、體重大幅度減輕、乏力、局部肢體浮腫等症狀。

40岁男子腰疼半年,查出癌症晚期!5个部位“喊疼”或是癌症征兆
5、骨頭痛

骨痛,走路還跛腳,你可能以為是關節出了問題。其實,骨痛還可能與骨癌有關。骨癌高發於10-25歲的青少年,誘因主要有自身基因突變、化學物質刺激、電離輻射等。

資料顯示,在兒童腫瘤中,骨癌約占15%-20%,特別喜歡對小孩下手。由於小孩在長個子階段多數會出現生長痛,所以骨癌引起的骨痛很容易被忽視。

骨癌引起的骨痛,表現為膝關節等部位出現持續性、進行性的疼痛,疼痛感在夜間尤為明顯,使用止痛藥無效。同時,膝關節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局部的皮膚會發紅、發熱等,與生長痛有很大的區別,千萬不要混淆。

40岁男子腰疼半年,查出癌症晚期!5个部位“喊疼”或是癌症征兆
三、被忽視的癌痛

癌痛在早期未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控制,或者治療不規範,就會發展為難治性癌痛,從而造成疼痛越來越重而且難以控制。有許多病人或者醫護人員不認為癌痛是一種疾病,或者怕藥物吃多了“上癮”,能忍就忍,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結果導致長期慢性疼痛刺激後,大腦對疼痛的刺激造成過度反應(我們稱之為中樞敏化),就會造成疼痛越來越重,也越來越難治。就像我們有的老年人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後,採取“拖”的策略,結果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炎,肺炎導致全身感染,最後越來越難治一樣。所以,癌痛一定要在早期得到及時和充分治療,不但會使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高,也會給後續的治療帶來方便,從而活的更好,活的更長。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養肝護肝從現在做起?

肝癌是一種常見的癌症,得了肝癌,治癒希望似乎很渺茫,這是因為許多肝癌患者被診斷的時候,已經到了晚期。

再加上傳統治療肝癌的藥物不僅副作用大,效率也不高.不過,自從2007年索拉非尼問世後,肝癌的靶向治療大門被開啟,緊接著,又有多種靶向藥物在臨床試驗獲得成功,肝癌的靶向治療讓患者看到了希望。

除了靶向藥物的治療之外,免疫治療更進一步提高了肝癌的治療率,譬如信迪利單抗對於肝癌晚期的緩解率就達到了15.7%。

從化療到靶向治療,再到免疫治療,最近幾年在肝癌的治療上取得的進展趕超過去的幾十年,對於晚期肝癌患者而言,治療方式已經不再單一,治癒效果也更可觀。

一、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肝癌有近70%-80%的患者一確診便是中晚期,那麼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呢?

其實這與肝臟的痛感神經不敏感有關,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等到出現了黃疸、腹脹、疼痛等的一些明顯症狀,再去檢查多數已經是中晚期了。

一旦出現下面這幾個症狀,一定要提高警惕儘快就診,有可能是肝癌發出的信號。

1.消化道症狀或者一些全身異常症狀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噁心、沒有食欲、嘔吐、腹瀉、黃疸、下肢水腫、貧血等症狀時,要警惕是肝癌發出的信號。

2.肝臟增大

身患肝癌的患者,隨著病程的進展會出現肝臟增大的現象,還有的患者會在右肋部明顯摸到硬硬的腫塊。

3.肝區疼痛

多數肝癌患者會出現肝區疼痛的症狀,腫瘤的增長會導致肝包膜張力增加,引發持續性的鈍痛或者刺痛感,右肩也可能出現放射性的疼痛感,嚴重的還可能出現急腹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肝癌最喜歡你吃這幾種食物

肝臟作為人體的解毒器官,如果經常受到一些傷肝食物的刺激,那就可能引發肝臟的損傷,下面這些食物可能會增加患肝癌的幾率。

1.酒精

喝酒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飯桌上的文化,可是攝入人體的酒精都是需要經過肝臟來代謝的,而酒精一旦進入人體會產生乙醛,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傷,長此以往就可能引發肝癌,尤其是雜酒更要少喝。

2.發黴的食物

很多黴變的花生、玉米、瓜子、核桃等的食物中,都會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有著明顯的肝毒性,一旦攝入人體很可能引發肝癌,甚至致死。

3.沒有熟透的魚蝦蟹以及淡水魚

生吃淡水魚片或者一些未熟透的魚蝦蟹,很可能被肝吸蟲盯上引發膽管癌,還可能會引發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

想要保證肝臟的健康,除了要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少攝入酒精、發黴食物以及未熟透的魚蝦蟹等食物之外,還要重視體檢篩查,定期做好肝臟疾病的篩查,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遠離肝癌的困擾。

全球肝癌患者中,中国人占一半!痛心:3种食物害了太多人
三、養肝護肝從現在做起

1、多吃養肝護肝的食物。

蛋白質能修復肝臟,比如雞蛋、牛奶、豆腐、魚、雞肉、芝麻、松子等;

維生素A可抗肝癌,比如番茄、胡蘿蔔、菠菜、動物肝臟、魚肝油及乳製品等;

B族維生素是肝臟“加油站”,比如豬肉、黃豆、大米、香菇等。

2、積極鍛煉提高免疫力。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細胞可能形成癌細胞,但人體的免疫系統有清除這些細胞的能力,當免疫力減弱時,就容易發生癌變,所以積極鍛煉、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對於防止肝癌也非常重要。

3、生活規律,忌暴飲暴食。

早上吃得隨便或者不吃,晚上卻暴飲暴食、能躺著絕不坐著,還喜歡睡懶覺,營養過剩、身材肥胖,過度熬夜等這些都是危險因素,要保持健康的體重,胖瘦都不行,以防止營養不良或脂肪肝。

得了癌症怎麼辦?生活中怎樣預防癌症

我的一位親屬80多歲了,老人家一輩子沒打過針,也很少吃藥,身體一向很好。突然近幾個月晚上睡覺咳嗽,憋氣。在附近醫院拍片檢查,肺裡沒大事,吃點藥,但一直不見好轉。過了近一個月又到其它醫院檢查,做了個CT,發現不好,要求做強化檢查,最後告知家屬初步確認為食道癌。家屬一時難以接受,分別找了消化科腫瘤科,胸科等大夫諮詢。認為有必要做個胃鏡檢查,第二天行胃鏡檢查,發現食道已無法下去,只好取活檢做病理檢查,兩天后病理結果為食道腺癌。

後住院經家屬請求,請消化科,呼吸科,CT室,腫瘤科等會診。意見不一:最多的是認為80多歲了宜保守療法,對症治療;但家屬堅持絕不放棄。綜合意見是:症狀是食道腫瘤壓迫氣管造成呼吸困難咳嗽。治療方案為:首先要打通氣道,其次打通食道,只有營養支持才可保證後續治療,第三因屬晚期,再者高齡,不宜行手術治療,小劑量放療較好。

後在CT下放置氣管支架和鼻食管,在物理師的精心策劃下行放療,第一個療程後中間行鋇餐,CT檢查,出現食管漏,繼續小劑量放療,第二個療程結束後再行鋇餐,CT檢查,已基本痊癒。現老人一切生活像沒得病一樣,家屬十分欣慰,當時的堅持是對的。

查出癌症应该怎么办?医生提醒:了解3件事情,积极应对
一、得了癌症怎麼辦?先弄清楚這3件事

查出癌症該怎麼辦?多數人聽癌色變,覺得癌症就等於死亡,一下就慌了神,開始到處尋醫問藥。

廈門大學中山醫院腫瘤科醫生潘戰和說到,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查出得了癌症,最重要的是先弄清楚這三件事。

首先,確診了嗎?

部分人查出癌症,其實只是做了C T、核磁共振等檢查,發現體內某個部位長了異物,並沒有確定是腫瘤。甚至有些人只是檢查出某種腫瘤標誌物升高,就說是癌症,這些都不算確診。

因此,查出癌症不要慌,第一件事應該找專業的醫生診斷病理,確認是否是惡性腫瘤,是什麼病理類型的癌症。

查出癌症应该怎么办?医生提醒:了解3件事情,积极应对
其次,分期了嗎?

癌症確診後的治療,首先就要弄清楚分期。當然,早期癌症一般以手術為主。術前的分期是臨床分期,很可能術後病理分期會有所不同。

最後,治療還是放棄?

查出癌症,有人選擇放棄治療,有人選擇手術或化療。在做出決定前,一定要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包括但不限於病人的身體狀況、體能狀況、經濟條件等。

查出癌症应该怎么办?医生提醒:了解3件事情,积极应对
二、預防癌症,牢記這五個不

癌症越來越多,很多時候可能是因為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導致。牢記這4個不,或許能讓癌症遠離你。

1.不要吸煙、喝酒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吸煙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煙草中含有超7000種化合物,大部分對人體有害,吸煙過程中可產生40多種致癌物質。

吸煙不僅傷肺,它對人體的傷害幾乎是“全方位”的,包括呼吸道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只要有煙草的“侵入”,就存在損傷的可能。

查出癌症应该怎么办?医生提醒:了解3件事情,积极应对
酒精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的I類致癌物質。酒精經過代謝會成為乙醛,而乙醛可以引起的DNA損傷和突變,引發惡性腫瘤。

因此,拒絕煙酒,可以大大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2.不要讓自己變太胖

眾所周知,肥胖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很多問題,像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據美國癌症研究所的資料顯示:7.8%的癌症發病和6.5%的癌症死亡都與超重有關!

所以,肥胖者要,健康飲食、合理運動,積極減肥;正常體重的人群,也要積極鍛煉,控制體重,以減少癌症的發病幾率。

查出癌症应该怎么办?医生提醒:了解3件事情,积极应对
3.不要常喝含糖飲料

現實中,很多人感覺口渴時,會選擇喝飲料或奶茶補充水分。殊不知,含糖飲料也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與食物不同,攝入含糖飲料,並不會出現明顯的飽腹感。因此,很容易導致糖分攝入過多而不自知。這些糖分能量沉積在體內就會導致超重和肥胖。除癌症之外,長期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可能還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或其他口腔問題的風險。

補充水分的最佳選擇是喝水。儘量減少飲用奶茶、汽水、飲料等含糖量高的飲品,也是預防癌症的方法之一。

查出癌症应该怎么办?医生提醒:了解3件事情,积极应对
 

4.不要食用過多紅肉

紅肉指的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的肉,比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烹調紅肉大多會採用煎、烤等方式,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雜環胺、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同時,紅肉中的血紅素鐵,可能會通過刺激亞硝基化合物的內生形成,促進結直腸的癌變。

注意,這裡並不是說紅肉不能吃。紅肉富含蛋白質、鐵、鋅和維生素B12等,是補充營養的好食物。但是,紅肉的攝入需要控制量,每週推薦的攝入量為350-500克熟肉。

查出癌症应该怎么办?医生提醒:了解3件事情,积极应对
5.不要攝人過多的鹽的量,不要食用霉變的食物

避免鹽醃或鹹的食;避免用鹽保存食物;為保證每日鹽攝人量低於6g(2.4 g鈉),限制攝人含鹽的加工食品;不吃發黴穀類或豆類

鹽和醃制食物是某些癌症的很可能原因。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充分原因。鹽是人類健康及牛命本身所必需的,但其需要量遠遠低於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一般攝人量。食物和飲料以及飲用水的微生物污染仍舊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特別是在某些靠菌作用下,長期在溫暖氣候下保存的穀類或豆類的黃麴黴毒素污染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而且不僅局限於熱帶國家。

結語:癌症是人類的大敵。但是,癌症在今天已經不再是所謂的“不治之症”。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有1/3的癌症可以預防;有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而治癒;還有1/3的癌症病人,通過治療可以減輕症狀,從而提高生命品質。”

癌症來臨時,這些信號別忽略,發現癌前病變,還有機會逆轉

小樺今年28歲,因為工作因素經常加班熬夜,到淩晨2點左右還在電腦旁工作,桌子上擺放著外賣。因為小樺是一名寫手,往往在深夜時有創作靈感,但創作靈感總是被胃部疼痛所打斷,甚至連坐著都很難受。半年前曾經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檢查結果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醫生曾經告訴他這是胃癌癌前病變。因為年紀輕輕就出現癌前病變,這讓他很是難受,過了幾個星期後胃疼和胃脹變本加厲,再去醫院做檢查,萎縮性胃炎已經呈現兩個+,腸上皮化生呈現三個+,醫生說這已經是胃癌前的最後階段了。很多人對癌前病變甚是陌生,認為癌前病變就相當於是癌症,其實不然,有一部分癌前病變是可逆的過程,但若放任不歡,勢必會發展成癌症。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介紹癌前病變。

癌症来临前,会先经历“癌前病变”!尽早发现,或许能“救命”

一、發現了癌前病變,還有機會“逆轉”

在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不少人只是身體某部位出現不適,但檢查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

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研究發現,人體某些器官的一些良性病變容易出現細胞異常增生,如果長期存在這種情況,就可能發展成癌。

這個階段,也被稱為癌前病變。需要注意的是,癌前病變並不一定就會發展成癌。它是一個雙向環節,是可控,甚至可逆的。

從癌前病變發展成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在這個階段,如果懂得及時干預,它就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不會惡化。但如果任其發展,就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進化。

癌症来临前,会先经历“癌前病变”!尽早发现,或许能“救命”
二、5種常見的癌前病變,出現症狀儘早預防

癌前病變相當於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以下這幾種常見的癌前病變,收藏好,一定要提高警惕。

1、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癌的發展過程大致為: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狀態,癌變風險較高,症狀多為上腹痛、腹脹、腹部不適、食欲不振等,一般通過胃鏡及粘膜活檢可以確診。

干預方法:推薦淺表性胃炎每3年查一次胃鏡;慢性萎縮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鏡

癌症来临前,会先经历“癌前病变”!尽早发现,或许能“救命”
2、腺瘤性腸息肉

腺瘤性腸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一般從腸息肉到腸癌,平均時間為5—15年。

腺瘤性腸息肉的常見症狀為排便次數增多、腹痛、便秘、血便等,一般通過腸鏡可確診。

干預方法: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5年一次腸鏡檢查,每年一次肛門指檢。若發現腸道息肉,視情況處理。日常戒煙戒酒、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3、脂肪肝

肝癌的大致發展過程為: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

脂肪肝屬於可能發展成癌前病變的狀態,肝硬化後,若患者還伴有肥胖、高血脂、內分泌紊亂等,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無法清掃異常細胞,進而癌變。

發生肝炎時,時有疲倦乏力、右上腹隱痛、食欲不振、噁心等表現。但早期患者多無症狀,需要借助腹部超聲等檢查發現。

癌症来临前,会先经历“癌前病变”!尽早发现,或许能“救命”
干預方法:推薦40歲及高危人群,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肝臟B超和甲胎蛋白,若發現肝臟問題,需進一步進行CT或核磁共振檢查。

4、肺結節

肺結節可能只是炎症,也可能是結核或者腫瘤的表現。肺結節中的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就屬於癌前病變。

肺結節早期無明顯症狀,如果是合併肺部感染或其他感染,可能就會出現咳嗽、胸悶、氣短等。結節可通過影像學檢查、病例檢查等發現,一般形狀越“古怪”,惡變程度越高。

干預方法:年齡大於40歲,有吸煙、家族史等危險因素,建議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

5、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癌發展要經過:正常乳腺導管內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

癌症来临前,会先经历“癌前病变”!尽早发现,或许能“救命”

單純的乳腺增生並不會癌變,只有病理診斷為乳腺非典型增生的,才可能是癌前病變狀態。

干預方法:定期進行乳腺自查很重要。一般可通過按壓撫摸等,可發現有無腫塊。除了自檢,25-40歲的女性,每年可進行乳腺體檢和B超檢查;4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

三、癌症來臨時,這些信號別忽略

對付癌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可以在早期發現它。除了積極干預癌前病變,也要注意身體的一些異常信號。當發現身體有這些症狀,要注意,很可能是癌症的警報。

1、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

在沒有刻意節食,或主動進行身體鍛煉的情況下,體重出現急速下降,或伴有乏力、疲憊、厭食等情況,就要警惕,消瘦和乏力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現之一。

2、異常出血

明明沒有受傷,身體卻出現異常出血,如咳血、嘔血或便血等,就要注意可能是肺癌、胃癌、腸癌等消化系統癌症的可能。女性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或非月經期出血,可能與婦科癌症有關。

癌症来临前,会先经历“癌前病变”!尽早发现,或许能“救命”
3、出現腫塊或結節

身體某部位出現腫塊結節,如乳房或淋巴部位出現異常增生或出現其他異常變化,需要警惕是乳腺癌、淋巴癌的可能,儘早到專科就診。

癌症的形成非常緩慢,我們有充裕的時間去發現和消滅癌症。就看你有沒有重視身體的這些預警了。

4、頻繁發燒或感染

體內感染會導致發燒,不明原因持續發燒則可能是淋巴癌等病症的徵兆。很多癌症患者在發病和治療的某段時間,都會因為免疫系統受影響而發燒,一些癌症還伴隨著疲勞等症狀。

5、腹脹腹痛

莫名腹脹應擔心卵巢癌。盆腔劇烈脹痛也可能是纖維瘤、卵巢囊腫及其他生殖系統疾病的共同症狀。另外,飯後莫名胃痛或者腹脹有可能是胃癌徵兆。

6、大便異常

便秘或腹瀉頻繁,尿血,尿痛或膀胱功能失常等,都可能預示腸癌或者膀胱癌等。大便突然增多或者減少、便不淨、大便變細或者不規則等都需要注意。

 

癌症離我們有多遠?癌症的形成因素都有哪些?

清澈純淨的水,新鮮甜蜜的空氣,安全健康的食品一直是我們嚮往的目標!工業的發展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工業廢物,其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導致污染水源,空氣和食品。人們喝了污染的水源,呼吸進污染的空氣,吃進去污染的食品,我們儼然成為廢物篩檢程式!健康離我們越來越遠,疾病離我們越來越近。

據世衛組織發佈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顯示,以人均75歲的期望壽命來算,人一生中發生癌症的風險為20.6%。。當然患上癌症並不等於死亡!前期發現可以根治,即使不能根治,也可以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

计算机天才魏延政:36岁患癌,抗争5年离世,给儿子留下3句话
一、下面從各個癌症發病率排名的順序

1、肺癌

肺癌是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2020年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女性發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一位。

2、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2020年全球約有 196 萬例患者被確診為結直腸癌,而有超過 90萬例患者直接或間接死於結直腸癌。

3、胃癌

發病率與死亡率均居第三。

4、乳腺癌

以前肺癌一直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而2020年最新資料顯示,乳腺癌新增人數達226萬,肺癌為220萬,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

计算机天才魏延政:36岁患癌,抗争5年离世,给儿子留下3句话

5、肝癌

根據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大資料包告顯示,肝癌已經成為癌症新發病例數第四,因為早期發現比較難、復發率高,才使得肝癌成為最具挑戰性和最難攻克的腫瘤之一。

6、食管癌

全球49.0%的食管癌發生在中國,每年食管癌新發病例超過30萬例,死亡超過28萬例,5年生存率不到20%。而且中國食管癌發病情況也與歐美不同,歐美多為食管腺癌,中國食管鱗癌超過了90%。

7、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發病率逐漸飆升,每年以平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長,成為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而且不知道什麼原因,甲狀腺癌偏愛女性,風險是男性的3倍。

8、胰腺癌

全球胰腺癌總體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作為“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診斷率僅 5%,5 年生存率仍不足 10%。

9、宮頸癌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二、癌症的形成因素都有哪些?

1、不良生活方式,加劇內亂

每個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又有抗癌基因。原癌基因被啟動或抗癌基因丟失,人就會患上癌症。而這與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衣食住行都會引發“生活方式癌”,長期過量的膏粱厚味,包括高熱量、高蛋白質、高脂肪食物是觸發癌症的罪魁禍首。吸煙、飲酒和水果蔬菜攝入量不足也與患癌密切相關。

生活壓力過重,又不善於發洩,起居無規律,生活節奏紊亂,長期食用醃制或油炸食品也為癌症發生形成便利條件。經常以車代步、以電梯代步,口腔不潔,不潔性生活,廚房空氣污染也會導致相關癌症。

因此,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通過加劇“內亂”而影響癌症的發生發展的。

2、不良精神心理,癌症催化劑

從古至今,醫學者一致認為,癌症的發生與精神心理因素脫不開關係。精神心理因素是如何致癌的?以下幾種假說比較值得引起重視。

01、負性情感積累說:

一方面指童年期嚴重的挫折,另一方面指老年人無望情感。

不同類型的癌症患者在童年期都有嚴重的挫折,如親情喪失,並伴有極度的無望。老人有成年累月的負性情感積累,有過創傷事件。

02、喪親說:

此說與負性情感積累說有類似之處。不少研究表明:親人的死亡是導致患癌的重要因素,但也有學者認為,不是負性情感積累或喪親本身,而是個體對這種喪失事件的心理反應,即悲痛過程的強度及性質在起作用。

03、抑鬱說:

在不良情緒反應中,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的是抑鬱、強烈的挫折感、無望和無助等。有人認為是“抑鬱催化了腫瘤”。研究表明,有嚴重的抑鬱傾向者,死於癌症的危險比對照組大3倍。

04、個性說:

個性與腫瘤的關係一直很受重視。研究表明,過分耐心,回避衝突,過分合作,屈從讓步,控制負性情緒,追求完美,努力壓抑自我,不善於顯現情感等性格被稱為癌症性格。

癌痛治療的錯誤認知,面對癌痛家屬可以做什麼?

癌症是一個距離人們的生活又遠又近的詞語,說癌症離人們的生活很遠,是因為目前為止患癌症的人數比較少,癌症患者在出現了癌症的症狀之後,很快就會去醫院接受治療,所以人們並不常見,而說癌症,離人們的生活很近,又是因為現在人們身體素質開始不斷下降,很多人因為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又吃了太多的不健康食物,所以導致發生了癌症。,患上了癌症之後,需要長期依靠化療才能夠,勉強維持自己的性命,很多癌症患者還會突然喪失性命,這都是不定的數。

在接受化療的時期,由於癌症的癌細胞會擴散,也有一些癌細胞會在消亡,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出現癌痛的症狀,而痛起來是非常要命的,在早期的癌痛症狀當中,患者只要睡著了就不會再感覺到痛苦,而等到了中期,則需要通過吃藥片才能夠進入睡眠狀態,等到癌症晚期的時候,只能打麻醉劑,才能讓患者安靜下來。

01.腸癌,痛起來就像刀子在割

母親被確診為腸癌,她一共做了12次化療,癌細胞還是轉移到了肝臟和腹膜。

我永遠記得她和我說的疼痛有多麼可怕。“一會像刀子在肚子裡割,一會像蟲子鑽進身體。”止痛藥剛開始還有效,母親看著舒服了很多。可沒多久,哪怕用上了大量強效止痛藥,效果也不明顯了,母親還要忍受噁心、嘔吐、便秘的副作用。受了這麼多苦,最終還是離開了。

“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癌痛怎么缓解?家属能尽力为患者做好4点
02.胃癌晚期,“我快堅持不下去了”

”我快堅持不下去了“,是女兒麗麗最近常說的話。確診為癌症的時候,就已經是晚期了。每次女兒抓住我的手,哭著說,感覺每天全身都痛,這裡痛,那裡痛。我多希望我能替代女兒受苦。

生病之後,她常常趴在病床上,沒有力氣,也不想交流。不斷的化療,頭髮越來越少,精神也越來越差。我很久沒看過她笑,我和她爸爸每天鼓勵她,但我們內心其實特別恐懼,害怕哪一天她就不在了。

“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癌痛怎么缓解?家属能尽力为患者做好4点
一、癌痛有多痛?

癌痛是多個方面一齊造成的結果,比較複雜。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痛苦,還會造成患者心理上的痛苦。

身體上的痛苦主要是源于內皮細胞、炎性細胞,它們會釋放大量的炎性介質和致痛物質,引起周圍微環境變化,使得中樞神經變得敏感,特別容易引起疼痛泛化、異常性疼痛等。

治療癌細胞的過程也是一種“疼痛”的過程,比如在進行相關手術時,或進行化療藥物治療時,一樣會引起周圍神經疼痛,出現手足端麻木或燒灼樣的疼痛。

“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癌痛怎么缓解?家属能尽力为患者做好4点
在得知患癌的那一刻,患者就陷入恐懼的情緒中,隨著治療的開始,這種恐懼不斷放大,焦慮、抑鬱、憤怒各種情緒焦灼,最終合併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引起失眠、疲乏、進而加重癌痛。

癌痛還會影響到病人的社會學角色,讓他們變得不願交際,變得自我封閉。這是一種很難打破的“惡迴圈”,反復發生、持續存在,並自我加強。

“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癌痛怎么缓解?家属能尽力为患者做好4点
每個人對於癌痛的感受都不一樣的。為了更準確的診斷和跟進治療方案,臨床上,癌痛等級劃分為三級

輕度:1—4分為輕度疼痛,患者雖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

中度:5—6分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顯,不能忍受,影響睡眠

重度:7—10分為重度疼痛,疼痛劇烈,不能入睡,必須用鎮痛藥,可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

二、癌痛治療的典型錯誤認知

各期癌症患者中約有51.5%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這些人中,不乏對癌痛治療存在諸多誤區,他們寧願選擇自己咬牙忍著,也不積極治療。

1.疼痛時不用,劇烈疼痛時才用藥

醫生提醒,鎮痛治療的目的並不是只作用于劇痛時,它的存在是為了緩解疼痛、改善功能,無痛睡眠是鎮痛的最低要求。對於患者而言,及時、按時用鎮痛藥才更安全有效。

“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癌痛怎么缓解?家属能尽力为患者做好4点
2.認為長期用止痛藥會成癮

有患者擔心過於依賴止痛藥,難以戒斷。近40年的國內外研究表明,長期規範地使用阿片類鎮痛藥治療癌痛,發生精神依賴的危險性很低。

3.使用止痛藥,就要終身用藥

止痛藥並不是降壓藥需要長期服用,醫師表示當疼痛達到緩解且穩定的控制,癌痛的病因已經去除,可以根據患者情況逐步減量、甚至停藥。

4.輕度止痛藥比重度止痛藥(阿片類藥物)更安全

對於需要長期接受鎮痛藥物治療的病人,使用阿片類藥更安全有效。輕度止痛藥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可能會引起消化道出血和肝腎毒性。

“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癌痛怎么缓解?家属能尽力为患者做好4点
5.注射藥比口服藥的止痛效果好

注射藥止痛效果更快,但對比口服藥,會產生較強的依賴性。而根據WHO的三階梯鎮痛治療原則,強調口服藥為首選治療途徑,相對而言,口服途徑療效更確切,安全性也更高。

三、面對“癌痛”,家屬可以做什麼?

當面對最親近的人因病痛“遭罪”,我們常常感覺到心疼和無助。癌痛不僅僅折磨著患者身體,還可能一點點摧毀其家庭的意志。作為患者最親密的人,如果應對才能幫助患者打好這場“持久戰”?

1.心理治療

在經歷的一次次痛苦的治療後,患者往往會出現情緒化,容易焦慮、暴躁。所以,家屬應及時通過心理疏通讓患者釋然。比如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及時向醫生回饋患者的心理活動;鼓勵積極地面對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癌痛怎么缓解?家属能尽力为患者做好4点
2.鬆弛治療

多給患者進行按摩、輕撫等方法使全身肌肉處於鬆弛狀態,鬆弛治療可解除精神上的緊張,也可以通過伸展解骨骼肌,阻斷和緩解疼痛。

3.幫助患者疼痛管理

《NCCN成人癌痛指南》指出:疼痛管理應達到“4A”目標,即優化的鎮痛、優化的日常生活、最小的不良反應、避免不恰當給藥。家屬照顧患者時一定要按醫囑給藥,並定時觀察監測患者疼痛狀況。

“我快坚持不下去了”,癌痛怎么缓解?家属能尽力为患者做好4点
4.尊重意願

對於惡性程度較高的癌症,治療過程不僅痛苦,且效果其微,再多的治療也只是塗添患者痛苦。這個時候家屬應該尊重患者意願,對於無望的掙扎,應該學會適時放手。

最後的話,雖然癌痛是由癌症觸發的疾病,但國際上已經把癌痛當做一個獨立的疑難疾病來治療,不可以期待著癌症好了,癌痛能自然消失。現實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患者,癌症控制得很好,但是疼痛卻非常頑固,依舊痛不欲生。所以一旦有了癌痛,它的治療時機是越早越好,有了疼痛就必須控制。如果你不抗擊癌痛,最後癌痛將會擊垮你。舉個例子,假設患者得了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症,比如食道癌、胰腺癌、胰頭癌等,至少有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的時間要與疾病做鬥爭。但是一個惡性的、極度嚴重、讓患者徹夜難眠的疼痛,可能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可以把人從精神到軀體完全摧垮。一個腫瘤患者,如果痛的吃不下睡不著,怎麼會有抵抗力對抗病魔呢?所以,忍住疼痛不治,將對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生存品質產生巨大的影響;忍住疼痛不治,才是對癌症最大的放任。